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弓形虫B1基因套式PCR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糜祖煌 秦玲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3-64,共2页
本文以弓形虫多拷贝的B1基因为靶基因建立了套式PCR检测技术。弓形虫RH株、新疆、上海、昆山分离株DNA均能出现清晰条带,而人组织及其它微生物DNA不出现任何条带,弓形虫套式PCR较普遍PCR敏感100倍。昆山分离株... 本文以弓形虫多拷贝的B1基因为靶基因建立了套式PCR检测技术。弓形虫RH株、新疆、上海、昆山分离株DNA均能出现清晰条带,而人组织及其它微生物DNA不出现任何条带,弓形虫套式PCR较普遍PCR敏感100倍。昆山分离株经套式PCR扩增并进行DNA测序与RH株完全一致。80例孕妇外周血经弓形虫套式PCR扩增4例阳性,阳性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体病 DNA测序 B1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邢丽丹 糜祖煌 +7 位作者 徐鑫鑫 汪汀 田莎莎 原鸿雁 张盼 纪晓昀 苏兆亮 许化溪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42-445,共4页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8—11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和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36株。应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8—11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和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36株。应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PCR检测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基因。结果 3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有较高的敏感率(33.3%),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较低(<20.0%)。3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3)-I、aac(6’)-Ib、aph(3’)-I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的阳性率分别为72.2%(26株)、72.2%(26株)、80.6%(29株)和80.6%(29株)。结论本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其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与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的存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 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DC型β-内酰胺酶基因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苏兆亮 糜祖煌 +5 位作者 朱海涛 邢丽丹 陈建国 林新 刘月琴 许化溪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00-704,共5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92株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DC型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状况以及其基因进化分析。方法 92株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自某省级医院痰液标本,药敏纸片法检测其药物敏感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ADC型β-内酰胺酶...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92株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DC型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状况以及其基因进化分析。方法 92株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自某省级医院痰液标本,药敏纸片法检测其药物敏感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ADC型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 92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米渃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分别为:91.3%、91.3%、91.3%、89.1%、89.1%、90.2%、67.4%、83.7%、58.7%、84.7%;ADC型β-内酰胺酶的阳性率为93.5%;ADC型β-内酰胺酶基因分子进化显示,可分为4个簇群。结论 ADC型β-内酰胺酶基因在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中广泛存在,这有可能是造成青霉素、第一至第三代头孢类药物和单环类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多药耐药 ADC型β-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环丙沙星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gyrA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丁云芳 糜祖煌 +1 位作者 秦玲 陶云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8-370,共3页
目的为了解耐环丙沙星产超广谱β_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gyrA基因突变状况。方法在大肠埃希菌gyrA基因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序列的两侧自行设计引物并建立PCR扩增和产物直接测序体系,对11株耐环丙沙星产超广谱β_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 目的为了解耐环丙沙星产超广谱β_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gyrA基因突变状况。方法在大肠埃希菌gyrA基因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序列的两侧自行设计引物并建立PCR扩增和产物直接测序体系,对11株耐环丙沙星产超广谱β_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1株环丙沙星敏感的TEM2型大肠埃希菌的QRDR序列进行检测。结果11株耐环丙沙星的大肠埃希菌均存在第83位和87位的氨基酸密码子的错义突变:TCG(丝氨酸)→TTC(亮氨酸);GAC(天冬氨酸)→AAC(天冬酰胺);其中3株菌株还同时存在第85位氨基酸密码子的同义突变:GTC(缬氨酸)→GTT(缬氨酸)。而环丙沙星敏感的TEM2型大肠埃希菌则无突变。结论耐环丙沙星表型的产超广谱β_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存在gyrA基因QRDR区的突变。表明ESBLs菌同时耐喹诺酮类药物的表型有其基因改变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耐药 GYR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鹦鹉热衣原体套式PCR和DNA测序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糜祖煌 秦玲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8-70,共3页
目的 建立特异、灵敏、快速的鹦鹉热衣原体 (Cps)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方法 采用套式PCR扩增检测和DNA测序方法 ,并进行实验室评价。结果  4株Cps均能被套式PCR扩增出 2 14bp目的条带 ,而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等其它... 目的 建立特异、灵敏、快速的鹦鹉热衣原体 (Cps)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方法 采用套式PCR扩增检测和DNA测序方法 ,并进行实验室评价。结果  4株Cps均能被套式PCR扩增出 2 14bp目的条带 ,而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等其它微生物均不能检出 ;Cps套式PCR灵敏度高于CpsPCR ;模拟样本均能被检出。Cps(CS株 )套式PCR产物直接测序与Cps典型株序列完全一致。结论 套式PCR是检测Cps特异、灵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热衣原体 套式PCR DNA 测序方法 鹦鹉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性与外排泵机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慧健 邢丽丹 +11 位作者 糜祖煌 沈培 吴玉敏 应欣宇 别庆丽 张盼 徐芸芸 吴静 张梦莹 倪萍 苏兆亮 许化溪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分析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对其耐药性形成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患者44株鲍曼不动杆菌。应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经Realtime PCR法检测外排泵基因ad... 目的分析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对其耐药性形成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患者44株鲍曼不动杆菌。应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经Realtime PCR法检测外排泵基因ade B m RNA水平。扩增外排泵调控基因ade R和ade S全长片段并测序比对。结果在44株鲍曼不动杆菌中,27株为多重耐药株且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米诺环素较为敏感。耐药菌株ade B m 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敏感株,且发现ade R的2639位碱基发生A→G突变,其对应的219位氨基酸则呈现AAA(赖氨酸)→GAA(谷氨酸)改变,而ade S无有义突变。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性可能与ade ABC外排泵系统的过表达相关,且其表达可能与调控基因ade R的突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 外排泵基因 外排泵调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20
7
作者 邢丽丹 糜祖煌 +4 位作者 徐鑫鑫 汪汀 田莎莎 苏兆亮 许化溪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调查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的流行状况。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和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得到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应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目的调查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的流行状况。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和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得到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应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PCR法检测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结果 47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ADC、OXA-23和OXA-51的阳性率分别为91.5%(43株)、93.6%(44株)、93.6%(44株)和95.7%(45株)。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可能与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 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地区儿童感染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 被引量:12
8
作者 陶云珍 丁云芳 +3 位作者 张建华 糜祖煌 诸丽娟 闵兰芳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 了解苏州地区儿童感染流感嗜血杆菌(H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情况,并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 对135株Hi临床分离株用K B法作药敏试验,头孢硝噻吩显色法进行β内酰胺酶测定,PCR法进行β内酰胺酶基因TEM、ROB测定。结... 目的 了解苏州地区儿童感染流感嗜血杆菌(H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情况,并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 对135株Hi临床分离株用K B法作药敏试验,头孢硝噻吩显色法进行β内酰胺酶测定,PCR法进行β内酰胺酶基因TEM、ROB测定。结果 本地区儿童感染H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17.8%,所有耐药株均产β内酰胺酶,未发现β内酰胺酶阴性耐氨苄西林Hi (BLNAR)菌株。β内酰胺酶基因TEM的检出率为27.4%(10.4%氨苄西林敏感株也检出TEM基因),ROB为0.7%(该ROB型株同时携带TEM 基因),发现1株非TEM非ROB 型产β内酰胺酶Hi。结论 本地区儿童感染H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其耐药机制主要是产生β内酰胺酶,且以TEM型为主,携带TEM基因的氨苄西林敏感株的出现,是否预示新一轮氨苄西林耐药株的产生,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嗜血杆菌 Β内酰胺酶 耐药基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相关基因的样本聚类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屠涌涛 肖美英 糜祖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15-1517,共3页
目的:调查一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12月绍兴第二医院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到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31种β-内酰胺酶基因以及膜孔蛋白oprD2基因,14种氨基糖苷... 目的:调查一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12月绍兴第二医院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到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31种β-内酰胺酶基因以及膜孔蛋白oprD2基因,1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7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7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志,再对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结果:20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共检出5种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TEM-1、CARB、KPC、OXA-10群、oprD2突变),5种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aac(6′)-Ⅰb、aac(6′)-Ⅱ、ant(2″)-Ⅰ、ant(3″)-Ⅰ、rmtB],4种可移动遗传元件的遗传标志(intⅠ1、tnp513、IS26、merA)。样本聚类分析把本组菌分为4个可操作分类单元。其中2号株簇群包含了16个成员均携带了TEM、CARB、aac(6′)-Ⅰb、aac(6′)-Ⅱ、ant(2″)-Ⅰ、rmtB、intⅠ1、tnp513、IS26、merA基因,并存在oprD2缺失,为克隆传播暴发。结论:尽管本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药敏表型相同,但样本聚类分析仍可分辨出4个可操作分类单元,其中2号株簇群为克隆传播暴发。获得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对院内感染实时监测和控制院内感染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Β-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 可移动遗传元件 样本聚类分析 泛耐药 可操作分类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39
10
作者 糜祖煌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22-424,共3页
关键词 分子机制 公共卫生问题 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性 心血管疾病 人类寿命 过度使用 生命健康 耐药分子 耐药率 艾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病患者AIDS相关支原体的分离培养与核酸检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糜祖煌 赵季文 秦玲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9-81,共3页
目的 探讨淋病患者泌尿生殖道是否存在AIDS相关支原体。方法 对 15 6例男女性淋病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了生殖支原体 (Mycoplasmagenitalium ,Mg)、发酵支原体 (M fermentans,Mf)、穿通支原体 (M penetrans,Mpe)、梨支原体 (M pir... 目的 探讨淋病患者泌尿生殖道是否存在AIDS相关支原体。方法 对 15 6例男女性淋病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了生殖支原体 (Mycoplasmagenitalium ,Mg)、发酵支原体 (M fermentans,Mf)、穿通支原体 (M penetrans,Mpe)、梨支原体 (M pirum ,Mpi)等 4种支原体分离培养和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nPCR)核酸检测。 结果  15 6例患者中共分离出Mg7株(4 5 % )、Mf1株 (0 6 % )、Mpe2株 (1 3% ) ,nPCR检测结果与之相同。结论 我国淋病患者中存在AIDS相关支原体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 AIDS相关支原体 分离 培养 核酸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中分离2株支原体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成梅 赵季文 +2 位作者 糜祖煌 施素洁 羊海涛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7-79,81,共4页
目的 从病原学角度探讨我国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中是否存在发酵支原体、穿通支原体和梨支原体的感染。方法 采集江苏省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咽拭子和尿液标本 18份。咽拭子和经离心的尿液标本过滤后接种在SP- 4培养基作上述三种艾滋... 目的 从病原学角度探讨我国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中是否存在发酵支原体、穿通支原体和梨支原体的感染。方法 采集江苏省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咽拭子和尿液标本 18份。咽拭子和经离心的尿液标本过滤后接种在SP- 4培养基作上述三种艾滋病相关支原体的分离培养。阳性培养物用代谢抑制试验、PCR和序列测定等方法加以鉴定。结果 从 5例AIDS患者的尿液中分离到 1株穿通支原体 ,13例HIV感染者尿液中分离到 1株发酵支原体 ,未分离到梨支原体。结论 江苏地区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中存在穿通支原体和发酵支原体的感染 ,在艾滋病防制工作中应考虑这些支原体的诊断和治疗。如能加以干预 ,将有助于减少HIV的复制和减缓HIV感染者向AIDS发展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HIV感染 发酵支原体 穿通支原体 梨支原体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