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锡市儿童医院3~12岁牙病患儿就医行为的调查分析
1
作者 邓群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549-550,共2页
目的 调查儿童牙病患儿的就医原因和就医行为,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腔健康知识宣教,提高牙齿健康保健意识.方法 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来江苏省无锡市儿童医院儿童牙科就诊的3~12岁牙病患儿及家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 目的 调查儿童牙病患儿的就医原因和就医行为,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腔健康知识宣教,提高牙齿健康保健意识.方法 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来江苏省无锡市儿童医院儿童牙科就诊的3~12岁牙病患儿及家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就诊项目、就医时间、就诊原因、延迟就医原因及家长对牙病和专家选择的态度.结果 患儿的就医项目主要为龋病和拔牙为主;就医时间主要是周末,所占比例为64.4%;患儿延迟就医的主要原因是认为牙病不严重和畏惧就医,所占比例分别为47.9%和30.5%;仅有5.4%的家长认为牙齿健康很重要,会定期进行检查;70.8%的家长随机选择就诊医生.结论 儿童就诊项目主要为龋齿和拔牙,且多在牙病反复发作或疼痛难忍时就诊,延迟就医原因主要为牙病不严重和畏惧就医,家长通常在周末带子女就医,以上情况均表明儿童及家长对牙齿健康问题不够重视,儿童和家长的口腔卫生保健宣传教育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2岁 牙病患儿 就医行为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地区散居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相关因素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2
2
作者 梅柏如 钱俊 +2 位作者 唐国荣 张健 谢国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60-662,共3页
目的了解无锡地区儿童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率,探讨影响H.pylori感染的因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1126例0~12岁健康儿童及其父母粪便中的幽门螺杆菌抗原(HpSA)。并对每位入选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平时有无消化道症状... 目的了解无锡地区儿童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率,探讨影响H.pylori感染的因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1126例0~12岁健康儿童及其父母粪便中的幽门螺杆菌抗原(HpSA)。并对每位入选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平时有无消化道症状、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及家族史等情况进行了解。结果本地区儿童平均H.pylori感染率为19.1%,其中男性为19.6%,女性为18.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有症状组阳性率为26.9%,无症状组为10.6%。城区儿童H.pylori感染率为12.5%,城郊结合部儿童为19.3%,郊区、农村儿童为24.9%。结论无锡地区儿童中H.pylori感染率较高,有随年龄递增的趋势。幽门螺杆菌感染为引起无锡地区儿童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抗原 儿童 流行病学 幽门螺杆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地区散居儿童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唐国荣 梅柏如 张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20-722,共3页
自1983年由澳大利亚Warren[1]和Marshail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u,H pylori)以来,成人和儿童的大量研究证实H.pylori已成为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之一,与许多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包括慢性活动性胃炎、萎缩性... 自1983年由澳大利亚Warren[1]和Marshail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u,H pylori)以来,成人和儿童的大量研究证实H.pylori已成为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之一,与许多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包括慢性活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锡地区 散居儿童 粪便 幽门螺杆菌 抗原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在某儿童医院门急诊使用情况 被引量:4
4
作者 杨珏 李羚 +3 位作者 陆燕红 曹丹丹 王燕 陈艳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56-1661,共6页
目的回顾性调查某儿童医院门急诊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混悬液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保证儿童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4月门急诊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的1000张处方,统计其科室分布、患儿年... 目的回顾性调查某儿童医院门急诊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混悬液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保证儿童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4月门急诊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的1000张处方,统计其科室分布、患儿年龄分布、临床诊断分布情况,并对处方的适应证、联合用药情况、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等内容分析点评。结果 0~3岁年龄段使用该药的比例达71.60%,属于用药风险较大的人群。不合理处方占63.80%,主要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不适宜处方主要是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溶液一起配伍使用,占23.00%;超常处方主要为无适应证用药处方,占49.70%。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在临床中存在无适应证用药现象,临床医生在使用该药时应严格把握适应证,避免无指征用药,以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混悬液 吸入用 处方点评 无适应证用药 用药不适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2023年儿童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9
5
作者 付盼 王传清 +22 位作者 俞蕙 吴霞 许红梅 景春梅 邓继岿 王红梅 华春珍 陈英虎 周明明 陈益平 杨锦红 李继安 王世富 曹清 王星 邓慧玲 蔡慧君 郝建华 周宇阳 黄园园 项红霞 卓志强 黄美恋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2-280,共9页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汇总和分析,以了解儿童感染性病原学变化和耐药现状。目的分析2023年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旨在指导儿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汇总和分析,以了解儿童感染性病原学变化和耐药现状。目的分析2023年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旨在指导儿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ISPED成员单位细菌室,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E-test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22年标准。主要结局指标儿科菌群分布特征及主要分离株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变化,多重耐药菌(MDROs)在儿科群体中的检出情况。结果2023年ISPED单位共分离到58335株临床有效菌株,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分别占40%和60%。前5位分离株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4.5%)、肺炎链球菌(12.4%)、金黄色葡萄球菌(11.8%)、流感嗜血杆菌(10.2%)和卡他莫拉菌(6.4%)。新生儿组和非新生儿组最主要分离株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7%)和大肠埃希菌(14.4%)。下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标本来源(47.1%),最主要分离株为肺炎链球菌(24.3%)和流感嗜血杆菌(19.4%)。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产β-内酰胺酶的比例较高,分别为74.7%和98.6%。肺炎链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高度耐药。脑脊液来源和非脑脊液来源的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93.2%和9%。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1.2%和77.2%。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CRE)、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分别为3.7%、8.1%和30.8%。新生儿组CR-PA的检出率高于非新生儿组(19.7%vs 7.4%,P<0.01),而CR-AB检出率低于非新生儿组(23.2%vs 32.1%,P<0.05)。新生儿组CR-AB对多种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非新生儿组(P<0.05)。ICU中MRSA、CRE、CR-PA和CR-AB的检出率均高于其他科室(P<0.001),尤其是CR-AB比例高达62.9%,高于血液科(23.5%,P<0.01)和其他科室(28.1%,P<0.001);此外,血液科患儿CRE的比例为12.8%,高于其他科室(3.5%,P<0.001)。结论2023年,中国儿童CRE和MRSA检出率较往年有所下降;CR-AB和CR-PA总体检出率较前2年有所升高,其中新生儿组CR-PA检出率较高,非新生儿组CR-AB的检出率较高。应重点加强ICU和血液科MDROs的主动筛查和持续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 儿童 20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食材统一配供体系分析6~15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趋势及BMI差异变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熊畅 李志娟 +3 位作者 王锦铭 俞筠 虞瑛青 钱红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3890-3895,3904,共7页
背景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正持续增加,各国制定了多个以学校为基础的营养政策来控制超重肥胖,调查营养政策的实施效果较重要。目的评价学校食材统一配供体系对6~15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的影响。方法于2023年4月回顾性收集2017... 背景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正持续增加,各国制定了多个以学校为基础的营养政策来控制超重肥胖,调查营养政策的实施效果较重要。目的评价学校食材统一配供体系对6~15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的影响。方法于2023年4月回顾性收集2017—2021年无锡市16所学校(8所学校纳入食材统一配供体系记为统一配供组,8所学校未纳入食材统一配供体系记为非统一配供组),共计104749人次6~15岁学生BMI监测数据,体检数据来源于江苏省学生健康监测系统。采用Joinpoint回归和灰色GM(1,1)模型分析2017—2021年超重率和肥胖率的变化趋势,比较食材统一配供体系实施前后儿童和青少年的体质指数Z(BMI-Z)评分的变化以及超重率和肥胖率的趋势。结果2017—2021年6~15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均呈上升趋势,Joinpoint回归分析显示,统一配供组的学生超重(APC:1.8%vs 4.6%)和肥胖率(APC:6.9%vs 13.3%)上升速度较非统一配供组的学生低,体系实施前后,统一配供组学生与非统一配供组学生的BMI-Z评分增幅差由-0.055(95%CI=-0.108~-0.002)变为-0.195(95%CI=-0.246~-0.145)。灰色GM(1,1)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22、2023、2024年无锡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分别为22.02%、22.39%、22.77%,肥胖率分别为17.02%、18.50%、20.12%。结论实施学校食材统一配供体系后,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上升趋势及BMI-Z评分增幅有所减缓,该体系可能是改善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的有效方法,需要继续实施并扩大监测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超重 食材统一配供体系 儿童青少年 体质指数Z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儿童紫癜性肾炎的发病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徐锦雯 赵丽萍 +2 位作者 周红霞 葛婷婷 张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350-3352,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多态性及血清水平与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微测序技术(SNa Pshot)对80例紫癜性肾炎患儿及68例外科择期手术患儿MMP-9基因启动子C-1562T多态性进行检测,并用ELISA法检测其血...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多态性及血清水平与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微测序技术(SNa Pshot)对80例紫癜性肾炎患儿及68例外科择期手术患儿MMP-9基因启动子C-1562T多态性进行检测,并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水平。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MP-9与儿童HSPN的相关性。MMP-9 C-1562T基因CC基因型与儿童HSPN的发病无相关性,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CT基因型与儿童HSPN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OR=3.065,P<0.05)。MMP-9血清浓度≥155μg/L会使儿童HSPN的患病率成倍增加,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OR=7.443,P<0.05)。结论:MMP-9 C-1562T基因为CT基因型、血清水平升高可能参与HSPN的发病过程,是HSPN早期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过敏性紫癜患儿应早期进行MMP-9 C-1562T多态性和血清水平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泌尿道感染合并惊厥的炎性指标及病原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姚瑶 赵丽萍 +9 位作者 周红霞 葛婷婷 张林 刘宇立 朱国琴 徐锦雯 刘洵薇 吴晴 成芸 杨玲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9期3711-3715,共5页
背景儿童泌尿道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由大肠埃希菌感染所致,部分泌尿道感染患儿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惊厥发作,从而加重病情、延长治疗时间。然而截至目前,关于儿童泌尿道感染发生惊厥的炎性指标情况、泌尿道感染合并惊厥患儿的... 背景儿童泌尿道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由大肠埃希菌感染所致,部分泌尿道感染患儿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惊厥发作,从而加重病情、延长治疗时间。然而截至目前,关于儿童泌尿道感染发生惊厥的炎性指标情况、泌尿道感染合并惊厥患儿的病原菌与非惊厥者有无区别尚无报道。目的分析泌尿道感染患儿合并惊厥的炎性指标、常见病原菌及药物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2019年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81例泌尿道感染合并惊厥患儿(惊厥组),同时选取100例泌尿道感染不伴惊厥患儿(非惊厥组)。收集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实验室检查结果〔C反应蛋白(CRP)水平、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尿培养+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惊厥组PCT水平高于非惊厥组(P<0.05)。惊厥组尿培养出病原菌40株(49.4%),其中革兰阴性菌19株(47.5%),革兰阳性菌21株(52.5%),真菌0株。非惊厥组尿培养出病原菌27株(27.0%),其中革兰阴性菌23株(85.2%),革兰阳性菌4株(14.8%),真菌0株。两组间均以大肠埃希菌最多见。两组间病原菌(大肠埃希菌、非大肠埃希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耐药率均较高(93.3%、86.7%、73.3%),对亚胺培南、头孢替坦、厄他培南耐药率均较低(0、0、0)。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克林霉素、红霉素、青霉素G耐药率均在80.0%以上(92.3%、100.0%、84.6%、92.3%),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呋喃妥因耐药率低(0、0、23.1%)。结论泌尿系感染患儿,临床上要重视炎性指标(PCT)的检测,及时有效地评估感染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尽快控制感染,减少惊厥发作。同时应特别重视泌尿道感染合并惊厥患儿的中段尿培养检查,注意病原菌耐药性,尽早合理选择有效抗菌药物,及时控制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道感染 儿童 惊厥 病原菌 药敏试验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7F基因多态性和儿童哮喘易感性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邵琦 郁志伟 +3 位作者 李天宇 蔡惠东 潘珍珍 项红霞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01-404,共4页
目的探讨IL-17F基因多态性和哮喘易感性、IL-17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133例哮喘患儿和114例对照儿童,测定IL-17F基因rs763780、rs1889570位点多态性,并分析其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易感性及外周血IL-17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哮喘组和对照组两组... 目的探讨IL-17F基因多态性和哮喘易感性、IL-17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133例哮喘患儿和114例对照儿童,测定IL-17F基因rs763780、rs1889570位点多态性,并分析其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易感性及外周血IL-17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哮喘组和对照组两组间等位基因、基因型频数分布在rs 1889570位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P=0.043),哮喘组携带A等位基因者明显高于对照组(OR=1.43,95%CI:1.001~2.004,P=0.049);rs 763780位点等位基因、基因型分布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rs 763780和rs 1889570位点各基因型间IL-17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F基因rs 1889570位点与儿童哮喘易感性有关,携带A等位基因者发生哮喘的危险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7F基因 基因多态性 哮喘 易感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2022年儿童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29
10
作者 付盼 王传清 +22 位作者 俞蕙 吴霞 许红梅 景春梅 邓继岿 王红梅 华春珍 陈英虎 陈学军 陈益平 杨锦红 林爱伟 王世富 曹清 王星 邓慧玲 曹三成 郝建华 高巍 黄园园 项红霞 卓志强 黄美恋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41-348,共8页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每年对纳入的12家成员单位的儿童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了解儿童感染性病原学变化和耐药现状。目的分析2022年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旨在指导儿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方...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每年对纳入的12家成员单位的儿童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了解儿童感染性病原学变化和耐药现状。目的分析2022年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旨在指导儿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菌株来源于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ISPED成员单位细菌室,抗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自动化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或扩散纸片法,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E-test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22年标准。主要结局指标儿童人群菌群分布特征及主要分离株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变化,多重耐药菌(MDROs)的检出情况。结果2022年ISPED单位共分离到50399株临床菌株,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比例分别为38.8%和61.2%。前10位分离株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4.3%)、流感嗜血杆菌(11.8%)、金黄色葡萄球菌(11.4%)、肺炎链球菌(11.3%)、卡他莫拉菌(7.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8%)、肺炎克雷伯菌(5.3%)、铜绿假单胞菌(4.4%)、鲍曼不动杆菌(2.3%)及粪肠球菌(2.1%)。大肠埃希菌是新生儿、学龄期和青春期儿童主要分离菌,流感嗜血杆菌是婴儿主要分离菌,肺炎链球菌是幼儿和学龄前期儿童主要分离菌。青霉素不敏感菌株(PNSP)在脑脊液和非脑脊液来源肺炎链球菌中的比例分别为88.9%和6.6%。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CRE)、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分别为32.8%、4.5%、7.6%和24.3%。MRSA、CRE和CR-PA在新生儿组检出率分别为33.2%、6.4%和11.3%,高于非新生儿组的32.6%、4.2%和7.5%;CR-AB在新生儿组的检出率为10.9%,低于非新生儿组的26.3%。结论2022年MDROs检出率较往年呈现下降趋势,应高度警惕和防范MRSA、CRE和CR-PA在新生儿中的定植、感染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 儿童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 20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2021年儿童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40
11
作者 付盼 王传清 +24 位作者 俞蕙 吴霞 许红梅 景春梅 邓继岿 王红梅 华春珍 陈英虎 陈学军 张婷 张泓 陈益平 杨锦红 林爱伟 王世富 曹清 王星 邓慧玲 曹三成 郝建华 高巍 黄园园 项红霞 卓志强 黄美恋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5-362,共8页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监测中国儿童感染性病原学变迁和耐药情况。目的对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进行监测汇总,以期指导儿童抗生素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菌株...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监测中国儿童感染性病原学变迁和耐药情况。目的对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进行监测汇总,以期指导儿童抗生素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内13所三级甲等儿童教学医院,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E-test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21年标准。各成员单位统一细菌培养、鉴定方法、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条件和方法,每年以统一格式上报分离到的有效菌株和细菌耐药资料,进行数据汇总和统计分析。主要结局指标儿科菌群分布特征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变化。结果2021年ISPED单位共分离到63508株临床有效菌株,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比例分别为39.9%和60.1%。前10位分离株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2.7%、肺炎链球菌12.3%、金黄色葡萄球菌11.6%、流感嗜血杆菌11.4%、卡他莫拉菌6.5%、肺炎克雷伯菌5.2%、铜绿假单胞菌4.0%、表皮葡萄球菌3.7%、鲍曼不动杆菌2.4%和化脓性链球菌2.1%。不同年龄组的主要分离菌分布不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新生儿中分离率最高(18.7%),肺炎链球菌是>28 d至5岁儿童主要分离菌(13.6%~20.8%),大肠埃希菌是>5岁儿童最主要分离菌(22.4%)。青霉素不敏感的肺炎链球菌为9.6%。多重耐药菌(MDROs)对临床多种抗生素呈现高水平耐药,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分别为4.6%、14.8%、6.7%和30.7%,CR-PA在新生儿组检出率较高,CR-AB在非新生儿组检出率较高,CR-PA和CR-AB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在非新生儿组中均明显高于新生儿组。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3.2%。结论2021年MDROs在ISPED中总体检出率较往年降低,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也有所降低,应警惕新生儿群体中CR-PA的感染与定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 儿童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 20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用于小儿鼻内镜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2
作者 吴硕雄 姚敏 +1 位作者 宋志高 秦国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0-161,共2页
国内有文献报道控制性降压用于成人鼻内镜手术,效果良好,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在小儿鼻内镜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控制性降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控制性降压 复合丙泊酚 瑞芬太尼 临床观察 小儿 麻醉 手术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孤立性血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红霞 梅柏如 +1 位作者 赵丽萍 顾晓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4-286,共3页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在儿童可高达83%。CMV感染可引起多种不同的感染综合征,而CMV对上皮细胞的易感性,引起人们对CMV感染与肾脏疾病的关注。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孤立性血尿患儿血清标本CMV特异性IgM,同...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在儿童可高达83%。CMV感染可引起多种不同的感染综合征,而CMV对上皮细胞的易感性,引起人们对CMV感染与肾脏疾病的关注。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孤立性血尿患儿血清标本CMV特异性IgM,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尿中CMV—DNA,以探求CMV感染与孤立性血尿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孤立性血尿 临床研究 聚合酶链反应(PCR) CMV感染 酶联免疫吸附法 特异性IGM 上皮细胞 肾脏疾病 血清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体会 被引量:7
14
作者 郭俊良 周勤 +2 位作者 李怡 王敏 江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61-863,共3页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 临床体会 SURFACTANT SYNDROME 防治 治疗效果 NRDS 死亡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痢疾杆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7
15
作者 唐国荣 王春新 梅柏如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79-481,共3页
关键词 小儿 痢疾杆菌 菌群分布 耐药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特布他林联合顺尔宁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并大叶性肺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邵昕 钱俊 蔡惠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463-466,471,共5页
目的:探讨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并大叶性肺炎采用硫酸特布他林联合顺尔宁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50例哮喘急性发作并大叶性肺炎患儿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常规组(75例)、联合组(7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常规治疗+硫酸特布他林+顺... 目的:探讨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并大叶性肺炎采用硫酸特布他林联合顺尔宁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50例哮喘急性发作并大叶性肺炎患儿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常规组(75例)、联合组(7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常规治疗+硫酸特布他林+顺尔宁。对比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变化,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呼吸时间/吸气时间(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每千克潮气量(Vt/kg)均升高,且治疗后联合组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水平均明显下降,且治疗后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效果分布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联合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联合组稍高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哮喘急性发作并大叶性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硫酸特布他林联合顺尔宁可显著改善其肺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效果理想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特布他林 顺尔宁 哮喘急性发作 大叶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对哮喘小鼠TGF-β_1、IL-12、IL-13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郁志伟 张建华 +2 位作者 夏煜 李晓狄 刘海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33-936,共4页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对哮喘小鼠TGF-β1、IL-12、IL-13及气道重塑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哮喘模型组(A组)、治疗对照组(B组)、布地奈德治疗组(C组)、正常对照组(D组),以卵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制备哮喘小鼠模型。...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对哮喘小鼠TGF-β1、IL-12、IL-13及气道重塑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哮喘模型组(A组)、治疗对照组(B组)、布地奈德治疗组(C组)、正常对照组(D组),以卵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制备哮喘小鼠模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TGF-β1、IL-12、IL-13的含量。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计算气道壁周围胶原增生面积。结果A组与B组,BALF中IL-12、IL-13、TGF-β1的含量以及气道壁胶原增生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D组比较,BALF中TGF-β1和IL-13升高,而IL-12降低,气道壁胶原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抑制了致敏小鼠OVA激发后引起的BALF中IL-13升高以及气道壁胶原增多,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未能抑制BALF中TGF-β1的升高以及IL-12的降低,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布地奈德可抑制哮喘小鼠IL-12/IL-13失衡和气道胶原增多,抑制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但不能抑制TGF-β1的升高,所以布地奈德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抑制作用是不完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13 布地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微量喂养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宫外生长与预后的半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吉山宝 陈桃英 贲晓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生后6周宫外生长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无锡市儿童医院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NICU收治的出生体重(1500g且需要辅助通气和静脉营养的VLBWI为研究对象,根据单... 目的观察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生后6周宫外生长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无锡市儿童医院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NICU收治的出生体重(1500g且需要辅助通气和静脉营养的VLBWI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病床号分为早期微量喂养组和对照组。早期微量喂养组:在静脉营养的同时从生后第3天开始经鼻饲管给予早产儿配方乳0.5~1mL.h-1,直至辅助通气结束;对照组:仅予静脉营养直至辅助通气结束。监测生后6周内的能量摄入、生长状况、脓毒症(血培养阳性)发生率、肝功能、喂养耐受情况、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喂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早期微量喂养组18例,对照组22例进入分析。早期微量喂养组入组时胎龄、出生体重和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评分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①早期微量喂养组生后6周内总能量摄入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差异为261.1kJ.kg-1,P=0.03。②早期微量喂养组生后6周时点体重增长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为120g,P=0.02;头围增长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差异为0.6cm,P=0.04;中臂围两组差异为0.30cm,P=0.48;三头肌皮肤皱褶厚度两组差异为0.22mm,P=0.51。③两组生后6周内肝功能指标与黄疸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期微量喂养组生后6周内脓毒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④早期微量喂养组需要静脉营养的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3;过渡到完全肠内营养的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3。⑤早期微量喂养组需氧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2;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3。⑥两组生后6周内各种喂养相关并发症(腹胀、呕吐、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微量喂养可改善VLBWI生后6周宫外生长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喂养 肠内喂养 静脉营养 早产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 半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儿糖代谢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旭 周立娜 +2 位作者 何勇 沙红 梅柏如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48-750,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Hashimoto’sthyroiditis,HT)患儿的胰岛自身抗体及糖代谢的变化。方法通过对40例HT患儿的胰岛自身抗体(GAD、IA-2)、胰岛素、血糖水平的检测,与正常患儿相比较,探讨两者的相关性。结果40例HT患儿中,胰... 目的探讨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Hashimoto’sthyroiditis,HT)患儿的胰岛自身抗体及糖代谢的变化。方法通过对40例HT患儿的胰岛自身抗体(GAD、IA-2)、胰岛素、血糖水平的检测,与正常患儿相比较,探讨两者的相关性。结果40例HT患儿中,胰岛自身抗体GAD均阴性,有5例IA-2阳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均有升高,与对照组有显著变化。结论HT患儿有胰岛功能及胰岛自身抗体变化,提示有发展为多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胰岛自身抗体 胰岛素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肺炎链球菌败血症合并化脑2例报告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娟娟 沈南平 梅柏如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1-341,394,共2页
关键词 重症肺炎 链球菌 败血症 合并症 化脓性脑膜炎 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