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预后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贺小停 刘超英 +1 位作者 陆培华 杭志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98-1001,共4页
目的探讨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1—2013年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晚期NSCLC患者46例,口服埃克替尼125 mg/次,3次/d,直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副作用,评估无进展生存期(PFS... 目的探讨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1—2013年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晚期NSCLC患者46例,口服埃克替尼125 mg/次,3次/d,直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副作用,评估无进展生存期(PFS)、疾病控制率(DCR)及毒副作用。结果 46例患者中位PFS为6个月。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病理类型、埃克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中位PFS有回归关系(P〈0.05);性别、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与中位PFS无回归关系(P〉0.05)。EGFR阳性NSCLC患者中,埃克替尼一线治疗者较二线治疗者PFS延长(χ2=10.99,P〈0.001)。46例患者未观察到完全缓解(CR)患者,部分缓解(PR)19例,稳定(SD)17例,疾病进展(PD)10例,DCR为78.3%(36/46)。不同性别、吸烟、ECOG评分、病理类型、埃克替尼治疗、EGFR的NSCLC患者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的毒副作用是Ⅰ~Ⅱ级皮疹、腹泻、转氨酶升高,总治疗相关毒副作用发生率为26.1%(12/46)。结论埃克替尼是不吸烟、EGFR阳性的晚期腺癌NSCLC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且对于EGFR阳性的NSCLC患者,埃克替尼应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埃克替尼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预防化疗后肝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陈丹红 徐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971-973,共3页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预防化疗后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恶性肿瘤患者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从每周期化疗首日使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预防性保肝治疗,对照组不预防应用保肝药物。观察第1周期化疗后血清各...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预防化疗后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恶性肿瘤患者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从每周期化疗首日使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预防性保肝治疗,对照组不预防应用保肝药物。观察第1周期化疗后血清各肝功能指标变化,化疗期间肝功能异常、肝损伤发生率及化疗药物减量、推迟情况。结果:第1周期化疗后观察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及谷氨酰转肽酶(GG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整个化疗期间观察组肝功能异常、肝损伤发生率,因肝损伤致化疗减量、推迟情况均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化疗时预防性应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有效减轻化疗性肝功能异常,降低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减少化疗延迟或化疗药物减量等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酸镁 化疗药物 急性肝损伤 保肝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FOXD2-AS1通过调控miR-185-5p/CCND2分子轴诱导胃癌细胞MGC-803对阿帕替尼的耐药性 被引量:9
3
作者 吴晓霞 单永锋 +5 位作者 曹斐 张彬彬 王昊楠 刘慧 徐妍 郁皓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04-1112,共9页
目的:探讨lncRNA FOXD2-AS1(FOXD2-AS1)通过调控miR-185-5p/CCND2分子轴参与胃癌细胞对阿帕替尼耐药性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无锡市第五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25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标本,采用qRT-PCR... 目的:探讨lncRNA FOXD2-AS1(FOXD2-AS1)通过调控miR-185-5p/CCND2分子轴参与胃癌细胞对阿帕替尼耐药性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无锡市第五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25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标本,采用qRT-PCR检测FOXD2-AS1、miR-185-5p和CCND2在胃癌组织或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Transwell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术检测胃癌细胞对阿帕替尼药物的敏感性;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FOXD2-AS1、miR-185-5p和CCND2的靶向关系,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qRT-PCR检测其调控关系。结果:FOXD2-AS1在胃癌组织和阿帕替尼耐药细胞株中高表达;同时,过表达FOXD2-AS1可促进胃癌MGC-803/AP细胞对阿帕替尼的耐药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FOXD2-AS1靶向作用miR-185-5p并下调其表达水平。miR-185-5p通过抑制胃癌MGC-803/AP细胞增殖、侵袭和促进凋亡进而下调FOXD2-AS1对胃癌细胞阿帕替尼耐药性的促进作用。miR-185-5p可靶向负调控CCND2的表达,FOXD2-AS1通过下调miR-185-5p对CCND2的抑制作用进而促进胃癌MGC-803/AP细胞增殖、侵袭和抑制凋亡,从而上调胃癌细胞对阿帕替尼的耐药性。结论:FOXD2-AS1通过调控miR-185-5p/CCND2分子轴诱导胃癌细胞对阿帕替尼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GC-803细胞 MGC-803 AP细胞 lncRNAFOXD2-AS1 miR-185-5p CCND 阿帕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