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古建筑健康监测技术 被引量:14
1
作者 沈澍 蒋维乐 +2 位作者 单玥 陈昊望 骆铖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4-69,共6页
针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有效保护古建筑,提出一种运用多维信息融合技术实现对古建筑的实时状态进行自动监测的传感器网络体系架构,包括物理感知层、网络传输层、服务分析层和管理决策层4个层次,并对体系中各层次的技术方案进行相应的设计... 针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有效保护古建筑,提出一种运用多维信息融合技术实现对古建筑的实时状态进行自动监测的传感器网络体系架构,包括物理感知层、网络传输层、服务分析层和管理决策层4个层次,并对体系中各层次的技术方案进行相应的设计。其中,为实现对古建筑的各项参数进行准确地采集、预处理和传输,设计古建筑监测无线传感网。另外,为便于监测数据的保存和分析,建立古建筑健康状态数据库。为更准确地判定古建筑现状的健康程度,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提出结合多源信息融合理论和预测算法对古建筑健康状态进行深度分析的方法。该体系已应用在相关古建筑的实际监测中,可以充分体现其便捷、实用、可靠性高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石结构 古建筑 无线传感网 信息融合 环境监测 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流融合网络的非接触式IR-UWB人体动作识别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传宗 王冬子 +2 位作者 郭政鑫 桂林卿 肖甫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1-231,共11页
随着智能感知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机交互(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HCI)领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态势。传统的人机交互方法主要依赖可穿戴设备或者摄像头采集用户的行为数据,虽然识别精准,却存在不小的局限性。具体而言,可穿戴设备会给... 随着智能感知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机交互(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HCI)领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态势。传统的人机交互方法主要依赖可穿戴设备或者摄像头采集用户的行为数据,虽然识别精准,却存在不小的局限性。具体而言,可穿戴设备会给用户带来额外的使用负担,而基于摄像头的方案不仅会受到环境光线的影响,还会涉及用户隐私的泄露,这些因素均限制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了突破这些限制,实现精确的、非接触式人机交互应用,利用无线射频(Radio Frequency, RF)领域中脉冲超宽带(Impulse Radio Ultra-Wideband, IR-UWB)所具有的高灵敏度和精细空间分辨率等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流融合网络的非接触式人体动作识别方法。该方法捕获目标运动所导致的时域信号变化,并通过对时域特征进行多普勒频移变化,提取到对应的频域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融合多维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s)和GoogLeNet模块的双流网络模型,以实现高精度的动作识别。通过广泛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8种常见人体动作的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4.89%,并且在不同的测试条件下均能保持超过90%的识别准确率,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法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无线感知 脉冲超宽带 动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工业物联网环境下后门隐私泄露感知方法 被引量:19
3
作者 沙乐天 肖甫 +2 位作者 陈伟 孙晶 王汝传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63-1879,共17页
伴随着工业物联网相关技术的高速发展,后门隐私信息的泄露成为一个重大的挑战,严重威胁着工业控制系统及物联网环境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基于工业物联网环境下后门隐私的数据特征定义若干基本属性,根据静态及动态数据流安全威胁抽取上层语... 伴随着工业物联网相关技术的高速发展,后门隐私信息的泄露成为一个重大的挑战,严重威胁着工业控制系统及物联网环境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基于工业物联网环境下后门隐私的数据特征定义若干基本属性,根据静态及动态数据流安全威胁抽取上层语义,并基于多属性决策方法聚合生成静态与动态泄露度,最终结合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安全级与安全阈值,以此实现后门隐私信息在静态二进制结构及动态数据流向中的泄露场景感知.实验选择目标环境中27种后门隐私信息进行测试,依次计算并分析基本定义、上层语义及判决语义,通过安全级与安全阈值的比较成功感知多种后门泄露场景.实验还将所做工作与其他相关模型或系统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物联网 后门隐私 多属性决策 泄露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的短视频多模态情感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黄欢 孙力娟 +2 位作者 曹莹 郭剑 任恒毅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4,共7页
针对现有的情感分析方法缺乏对短视频中信息的充分考虑,从而导致不恰当的情感分析结果。基于音视频的多模态情感分析(AV-MSA)模型便由此产生,模型通过利用视频帧图像中的视觉特征和音频信息来完成短视频的情感分析。模型分为视觉与音频... 针对现有的情感分析方法缺乏对短视频中信息的充分考虑,从而导致不恰当的情感分析结果。基于音视频的多模态情感分析(AV-MSA)模型便由此产生,模型通过利用视频帧图像中的视觉特征和音频信息来完成短视频的情感分析。模型分为视觉与音频2分支,音频分支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架构来提取音频图谱中的情感特征,实现情感分析的目的;视觉分支则采用3D卷积操作来增加视觉特征的时间相关性。并在Resnet的基础上,突出情感相关特征,添加了注意力机制,以提高模型对信息特征的敏感性。最后,设计了一种交叉投票机制用于融合视觉分支和音频分支的结果,产生情感分析的最终结果。AV-MSA模型在IEMOCAP和微博视听(WB-AV)数据集上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AV-MSA在分类精确度上有了较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情感分析 残差网络 3D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 决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兴趣热点的移动社交网络资源发现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汝龙 李致远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80-1184,共5页
针对移动社交网络中资源发现方法单一、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兴趣热点的资源发现机制(IHRD)。IHRD利用移动节点对热点的访问轨迹计算节点之间的社会关系,根据兴趣热点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关联设计了基于兴趣热点的资源搜索办法;最... 针对移动社交网络中资源发现方法单一、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兴趣热点的资源发现机制(IHRD)。IHRD利用移动节点对热点的访问轨迹计算节点之间的社会关系,根据兴趣热点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关联设计了基于兴趣热点的资源搜索办法;最后,引入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对兴趣热点的变化进行有效预测,进一步提高了资源搜索效率。仿真实验表明,IHRD与同类发现机制相比,具有较高的资源发现效率、较低的平均时延与通信开销,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交 资源发现 马尔可夫 兴趣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脸和步态特征注意力融合的身份识别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沈澍 张文昊 +2 位作者 王汝传 沙超 丁浩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95-1701,共7页
真实的身份认证场景往往存在面部遮挡和远距离等难点,给人脸识别等传统识别方法带来挑战.步态识别等新型识别方法助力身份认证.步态识别适用于面部遮挡场景,且远距离时优于人脸识别.为了发挥人脸识别和步态识别在远距离遮挡下的互补作用... 真实的身份认证场景往往存在面部遮挡和远距离等难点,给人脸识别等传统识别方法带来挑战.步态识别等新型识别方法助力身份认证.步态识别适用于面部遮挡场景,且远距离时优于人脸识别.为了发挥人脸识别和步态识别在远距离遮挡下的互补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脸和步态多模态融合的身份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面向低分辨率和有遮挡场景的人脸识别模块、基于轻量化模型GaitLight的多视角步态识别模块、融合人脸和步态特征的注意力融合模块.人脸和步态融合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多模态方法在面部无遮挡和面部遮挡条件下,识别率均高于单模态方法和现有的多模态方法.两种条件下识别率分别达到98.5%和98.4%,高于人脸识别算法1.2%和7.1%.多模态识别方法既能满足日常识别需求,也适用于远距离遮挡下的身份识别,识别性能优于目前应用的人脸识别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步态识别 注意力机制 多模态融合 身份识别 视频视觉转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R-UWB的睡眠状态下人体呼吸波形检测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政鑫 戴余豪 +2 位作者 桂林卿 盛碧云 肖甫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346-4364,共19页
睡眠过程中的人体呼吸波形检测对于智慧康养和医疗保健应用至关重要,结合不同的呼吸波形模式可以实现睡眠质量分析和呼吸系统疾病检测.传统基于接触式设备的呼吸感知方法会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与其相比,非接触式感知方法更适合进行连续... 睡眠过程中的人体呼吸波形检测对于智慧康养和医疗保健应用至关重要,结合不同的呼吸波形模式可以实现睡眠质量分析和呼吸系统疾病检测.传统基于接触式设备的呼吸感知方法会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与其相比,非接触式感知方法更适合进行连续性监测.然而,在睡眠过程中由于设备部署、睡眠姿态以及人体运动都具有随机性,严重限制了非接触呼吸感知方案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脉冲超宽带(impulse radio-ultra wide band,IR-UWB)的睡眠状态下人体呼吸波形检测方法.所提方法以睡眠状态下人体呼吸时其胸腔起伏导致无线脉冲信号传播路径的周期性变化为基础,进而生成细粒度的人体呼吸波形,实现呼吸波形的实时输出以及呼吸速率的高精度估计.首先,为了从接收无线射频信号中获取人体呼吸时的胸腔位置,提出一个基于IR-UWB信号的呼吸能量比指标来实现目标位置估计.然后,通过提出基于I/Q复平面的向量投影方法和基于呼吸向量圆周位置的投影信号选择方法,从反射信号中提取到人体呼吸特征波形.最后,结合变分编码器-解码器网络来实现睡眠状态下细粒度的呼吸波形恢复.通过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大量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睡眠状态下监测的人体呼吸波形与商用呼吸带获得的真实波形高度相似,其呼吸速率的平均估计误差为0.229 bpm,可实现高精度的睡眠状态下人体呼吸波形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感知 呼吸波形检测 IR-UWB I/Q信号 变分编码器-解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模糊测试的IaaS层漏洞挖掘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沙乐天 肖甫 +2 位作者 杨红柯 喻辉 王汝传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03-1317,共15页
云计算在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安全威胁.近年来,云平台Iaa S层虚拟化机制的漏洞层出不穷,如何有效地挖掘虚拟化实现过程中的拒绝服务及逃逸漏洞,是当前的研究难点.分析已知虚拟化平台的相关漏洞,抽取并推演... 云计算在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安全威胁.近年来,云平台Iaa S层虚拟化机制的漏洞层出不穷,如何有效地挖掘虚拟化实现过程中的拒绝服务及逃逸漏洞,是当前的研究难点.分析已知虚拟化平台的相关漏洞,抽取并推演目标数据集合,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随机化的模糊测试方法,进一步基于灰度马尔可夫模型设计了一种自动化预测方法,以实时地监督并调整模糊测试的方向,实现面向虚拟化平台的自适应模糊测试目的.最终设计并实现了原型系统Virtual Fuzz,实验数据表明: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虚拟化平台中的拒绝服务及逃逸漏洞,共得到24个漏洞测试用例,其中,验证了18个已知漏洞,挖掘得到了6个未知漏洞,且已有3个漏洞获得CVE授权.同时,通过与其他模糊测试工具的对比,突出了原型系统的性能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模糊测试 灰度马尔可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SI序列特性的RFID多标签相对定位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何勇 郭政鑫 +2 位作者 桂林卿 盛碧云 肖甫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96-305,共10页
室内多目标的高精度定位技术是实现定制化智能服务的关键。当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的室内定位技术因其成本低、易于部署和多目标感知等优势,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传统的基于RFID... 室内多目标的高精度定位技术是实现定制化智能服务的关键。当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的室内定位技术因其成本低、易于部署和多目标感知等优势,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传统的基于RFID的多目标相对定位系统需要使用多组接收天线进行数据收发,这导致系统的部署成本高昂,同时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序列还会出现数据中断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SSI序列特性的RFID多标签相对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匀速移动天线的方式来获取多目标标签的接收RSSI信号序列;然后,对接收RSSI数据进行预处理来填充缺失数据,并构建基于余弦相似度的序列相似度量表;最后,从多个组维度设计不同的标签分组算法,以实现RFID多标签的相对定位。通过对典型室内多组RFID标签阵列进行大量相对定位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RFID标签相对定位平均准确率超过92%,对5*5的天线阵列平均定位计算时长小于1 s,相比其他工作计算效率提高了近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定位 射频识别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余弦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