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对道路交通领域零碳转型的促进
1
作者 王路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13-I0013,共1页
新能源汽车是目前备受重视的发展领域,常采用燃料电池等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源,或搭载新型车载动力装置,这种技术原理更加先进、环保,能有效减少交通造成的碳排放。对市场上常见新能源汽车的燃料系统、基础设施配置及运行管理系统等... 新能源汽车是目前备受重视的发展领域,常采用燃料电池等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源,或搭载新型车载动力装置,这种技术原理更加先进、环保,能有效减少交通造成的碳排放。对市场上常见新能源汽车的燃料系统、基础设施配置及运行管理系统等进行进行深度分析可发现,动力电池技术、电机与电控技术及智能网联技术和轻量化技术是影响新能源汽车能源利用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关键技术 道路交通 新能源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形态双金属氧化物钴酸镍电极材料的超级电容储能性能研究进展
2
作者 韩媛 路露 +1 位作者 周小红 张鑫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4-59,64,共7页
电极材料是影响超级电容器、电池等储能元件性能的核心要素。双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具有比单一金属氧化物高几个数量级的电导率因而可以实现更高的输出功率密度。其中,双金属氧化物钴酸镍(NiCo_(2)O_(4))由于具有良好的高电导率、超高的... 电极材料是影响超级电容器、电池等储能元件性能的核心要素。双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具有比单一金属氧化物高几个数量级的电导率因而可以实现更高的输出功率密度。其中,双金属氧化物钴酸镍(NiCo_(2)O_(4))由于具有良好的高电导率、超高的理论比容量、耐腐蚀性和低毒性等优点备受关注。通过对NiCo_(2)O_(4)形貌的调控可以获得高性能电极材料。主要针对纳米线、纳米片、纳米管、纳米球、纳米花等多形态双金属氧化物NiCo_(2)O_(4)电极材料,探索了各种制备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对纳米NiCo_(2)O_(4)形貌的调控规律;简要说明了材料形貌与尺寸对其性能影响的机理及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酸镍 双金属氧化物 电极材料 多形态 储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处理对汽车电池用储氢合金相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胡文娟 申小中 +2 位作者 王汝佳 路露 邹联力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58,共8页
为了提升汽车电池负极用储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对铸态Y_(0.2)La_(0.8)Ni_(3.2)Al_(0.2)Mn_(0.2)储氢合金进行了850~1050℃保温4 h的退火处理,并对比分析了铸态和退火态储氢合金的相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充放电曲线、压力-组成-... 为了提升汽车电池负极用储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对铸态Y_(0.2)La_(0.8)Ni_(3.2)Al_(0.2)Mn_(0.2)储氢合金进行了850~1050℃保温4 h的退火处理,并对比分析了铸态和退火态储氢合金的相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充放电曲线、压力-组成-温度曲线、循环曲线、极化曲线和倍率放电曲线)。结果表明:铸态和低温(850、900℃)退火态Y_(0.2)La_(0.8)Ni_(3.2)Al_(0.2)Mn_(0.2)储氢合金主要由CaCu_(5)型相、Ce_(2)Ni_(7)/Gd_(2)Co_(7)型相和Ce_(5)Co_(19)型相组成;950℃及以上温度退火态储氢合金由Ce_(2)Ni_(7)型相和Ce_(5)Co_(19)型相组成,Ce_(2)Ni_(7)型相丰度在退火温度为950℃时取得最大值。退火态储氢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C_(max))均高于铸态储氢合金,且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退火态储氢合金的C_(max)先增加后减小,在退火温度为950℃时取得最大值(372.6 mA·h/g)。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Y_(0.2)La_(0.8)Ni_(3.2)Al_(0.2)Mn_(0.2)储氢合金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先升高后降低,在相同放电电流密度下,950℃退火态Y_(0.2)La_(0.8)Ni_(3.2)Al_(0.2)Mn_(0.2)储氢合金的高倍率放电性能最佳。Y_(0.2)La_(0.8)Ni_(3.2)Al_(0.2)Mn_(0.2)储氢合金的高倍率放电性能主要由氢扩散系数(D0)控制,通过调整退火温度可以获得电化学性能良好的Y_(0.2)La_(0.8)Ni_(3.2)Al_(0.2)Mn_(0.2)储氢合金,适宜的退火温度为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_(0.2)La_(0.8)Ni_(3.2)Al_(0.2)Mn_(0.2)储氢合金 退火温度 相结构 显微形貌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杆承载式结构托盘动力学特性分析
4
作者 徐律 吴书龙 马育林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7-182,共6页
针对托盘结构的优化问题,分析和比较了4种不同设计的3杆承载式结构托盘的静力学和动力学性能。首先对4种托盘(3纵型、1纵2斜型、3斜型和米字型)进行结构参数的标准化,随后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静力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包括模态叠加法和能... 针对托盘结构的优化问题,分析和比较了4种不同设计的3杆承载式结构托盘的静力学和动力学性能。首先对4种托盘(3纵型、1纵2斜型、3斜型和米字型)进行结构参数的标准化,随后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静力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包括模态叠加法和能量比特性分析。米字形托盘因其多梁板交叉耦合设计,在刚度和承载能力方面优于其他托盘设计。所有托盘类型在低频振动下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减振效果,尤其是米字形托盘在更宽的频率范围内展现出优异的减振属性。然而,水平方向上的能量比特性表明:该类托盘在水平振动上的性能较差,考虑到水平方向振动的问题,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采取额外的隔振措施来确保货物的安全运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杆承载 结构力学 包装托盘 力学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工作辊轧机轧制304不锈钢板件截面塑性变形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杜春宽 陈国美 +2 位作者 倪晓 倪自丰 卞达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33,共7页
针对四工作辊轧机轧制304不锈钢板件存在变形量大、尺寸不稳定的问题,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四工作辊轧制系统有限元模型,采用Deform软件对304不锈钢板件在不同轧辊直径、轧辊转速和轧辊压下量下进行轧制仿真,分析其对轧件截面高度和... 针对四工作辊轧机轧制304不锈钢板件存在变形量大、尺寸不稳定的问题,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四工作辊轧制系统有限元模型,采用Deform软件对304不锈钢板件在不同轧辊直径、轧辊转速和轧辊压下量下进行轧制仿真,分析其对轧件截面高度和等效应力分布的影响,根据轧制仿真分析结果设计制造了四工作辊轧机,并对不同压下量下仿真和生产的轧件截面高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轧件截面塑性变形可分为相互作用Ⅰ区、过渡Ⅱ区和变形Ⅲ区,等效应力、等效应变和截面高度在Ⅰ区最大,在Ⅲ区最小且变化平稳,Ⅱ区值位于两者之间并呈U型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工作辊轧机 冷轧 塑性变形 轧辊转速 压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