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SP非接触谐振变换器的时域特性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侯佳 陈乾宏 +3 位作者 任小永 阮新波 Siu-Chung Wong Chi K.Tse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83-1992,共10页
S/SP非接触谐振变换器因为对系统参数变化尤其是变压器的耦合系数变化不太敏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该变换器中主要波形谐波含量较大,导致基波分析方法误差较大,直接影响到变换器的参数设计以及控制的有效性。为此论文对变换器的时... S/SP非接触谐振变换器因为对系统参数变化尤其是变压器的耦合系数变化不太敏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该变换器中主要波形谐波含量较大,导致基波分析方法误差较大,直接影响到变换器的参数设计以及控制的有效性。为此论文对变换器的时域特性展开研究。论文考虑谐波影响,推导谐振网络的通用等效电路,揭示谐波产生的原因,建立谐振腔各波形的定量表达式。在时域波形分析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研究变换器的输出增益特性,推导精确的电压增益并指出基波分析方法结果偏大的原因。最后,设计一台1.5 k W的S/SP非接触谐振变换器,特征波形、电压增益的实验与分析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论文所采用的时域特性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电能传输 时域特性分析 输出电压增益 串/串并(S/SP)补偿 谐振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耦合电感高增益双管升压变换器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挺 汤雨 +1 位作者 付东进 何耀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19-1326,共8页
与隔离型拓扑相比,非隔离型拓扑结构简单且实现成本较低;相对于传统Boost变换器,双管结构升压变换器开关管电压/电流应力较低,开关管的导通损耗小,电压增益更高。提出一种耦合电感高增益双管升压变换器,该变换器具有电压增益大及开关管... 与隔离型拓扑相比,非隔离型拓扑结构简单且实现成本较低;相对于传统Boost变换器,双管结构升压变换器开关管电压/电流应力较低,开关管的导通损耗小,电压增益更高。提出一种耦合电感高增益双管升压变换器,该变换器具有电压增益大及开关管电压/电流应力低的特点。给出变换器的主要工作波形,详细地推导变换器的稳态工作原理,给出理想情况下变换器的电压增益并分析漏感对电压增益的影响,与常见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进行性能对比,最后根据所提出的电路拓扑以及参数设计指标,设计并制作一台200 W原理样机。实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压增益 耦合电感 非隔离 双管升压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统一导阻网络建模及其稳定性分析
3
作者 滕志远 陈新 张东辉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64-2879,共16页
对于交直流混联系统,常规阻抗模型难以同时涵盖交直流网络各装备的导纳/阻抗(电流/电压源型)特性,无法准确地表征交直流网络的复杂耦合关系。为此该文构建了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统一导阻网络模型,提出基于混联系统导阻模型的稳定性评估及... 对于交直流混联系统,常规阻抗模型难以同时涵盖交直流网络各装备的导纳/阻抗(电流/电压源型)特性,无法准确地表征交直流网络的复杂耦合关系。为此该文构建了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统一导阻网络模型,提出基于混联系统导阻模型的稳定性评估及振荡溯源方法。首先,该文根据装备不同端口特性提出混联系统划分方法,将交直流混联系统划分为单一和复合导阻网络,标准化系统装备的模型形式,降低了网络模型维数;其次,依据系统网络的连接关系,建立包含混联系统完整振荡信息以及同时覆盖装备阻抗/导纳特性的统一导阻网络模型,推导涵盖混联系统各交直流端口交互关系的统一导阻网络稳定判据,并结合导阻网络的拓展性分析将判据推广至一般交直流混联系统,进一步基于导阻网络模型给出面向混联系统的振荡溯源方法;最后,针对交直流混联系统应用实例,对该文所提导阻网络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评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 导阻 稳定性分析 振荡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续模式无桥Boost PFC变换器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高伟俊 陈乾宏 《电源学报》 CSCD 2017年第4期173-177,182,共6页
相较于传统的Boost PFC变换器,无桥Boost PFC变换器省略了开关管前的整流桥,大大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首先主要讨论电流断续模式下无桥Boost PFC的工作原理,推导理想状态下其PF的表达式和电感的计算,探讨实际工作中电路寄生参数对电感... 相较于传统的Boost PFC变换器,无桥Boost PFC变换器省略了开关管前的整流桥,大大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首先主要讨论电流断续模式下无桥Boost PFC的工作原理,推导理想状态下其PF的表达式和电感的计算,探讨实际工作中电路寄生参数对电感电流畸变的影响。然后针对DCM Boost PFC仅适用于中小功率场合这一缺点,引入了交错并联技术,提升了电路的功率量级。最后分别完成了单路500 W和两路交错1 kW的变换器样机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因数校正 无桥Boost变换器 电流断续模式 交错并联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Boost逆变器半周期调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徐飞 汤雨 何耀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6407-6414,共8页
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由于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输出电压范围较宽,需要逆变器能够适应宽范围的电压输入。双Boost逆变器能够实现单级升降压逆变,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功率器件少等优点。然而传统的调制策略中所有功率开关在整个工频周期中均... 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由于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输出电压范围较宽,需要逆变器能够适应宽范围的电压输入。双Boost逆变器能够实现单级升降压逆变,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功率器件少等优点。然而传统的调制策略中所有功率开关在整个工频周期中均处于高频开关状态,同时承受较大的电压电流应力,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大,系统效率低。提出一种半周期调制策略,使功率开关工作于半周期高频调制状态,减小了器件导通和开关损耗。对两种调制策略下电压电流应力进行对比分析,设计一台400 W原理样机,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半周期调制策略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电压 半周期调制 单级升降压 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升降压逆变器双模式调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何耀华 汤雨 董仙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5306-5312,共7页
新能源发电系统要求逆变器具有宽输入电压适应能力,该文基于有源升降压逆变器拓扑,对恒升压比调制和双模态调制两种调制方法进行对比。双模态调制根据不同的直流输入与瞬时的交流输出电压大小关系,使电路呈现出不同的等效电路结构,且每... 新能源发电系统要求逆变器具有宽输入电压适应能力,该文基于有源升降压逆变器拓扑,对恒升压比调制和双模态调制两种调制方法进行对比。双模态调制根据不同的直流输入与瞬时的交流输出电压大小关系,使电路呈现出不同的等效电路结构,且每种结构均只有部分开关管高频工作,有利于提高变换效率。还对两种调制下电感电流、开关管电流应力进行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变换器可双模式工作,具有宽输入电压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输入 升降压逆变器 恒升压比 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