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质原子的引入和杂化封装对锂离子电池多孔硅阳极的表界面改性
1
作者 刘烊 王丽君 +2 位作者 汪宏玉 陈智栋 孙林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3-785,共13页
通过高能球磨与静电组装技术,成功制备出一种结构新颖的多孔硅复合材料(pSi/Ge@Gr/CNTs)。该材料以商用Al60Si40合金为原料,经简易酸蚀处理制成多孔硅(pSi)基体,通过球磨引入锗元素(Ge),再借助静电组装实现了石墨烯(Gr)与碳纳米管(CNTs... 通过高能球磨与静电组装技术,成功制备出一种结构新颖的多孔硅复合材料(pSi/Ge@Gr/CNTs)。该材料以商用Al60Si40合金为原料,经简易酸蚀处理制成多孔硅(pSi)基体,通过球磨引入锗元素(Ge),再借助静电组装实现了石墨烯(Gr)与碳纳米管(CNTs)的双重包覆。Ge的引入有效地提高了pSi的电导率和离子传输特性,大幅提升了电极的可逆容量。Gr和CNTs的包覆进一步增强了电极的稳定性、机械强度和导电性。当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时,pSi/Ge@Gr/CNTs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其在0.2 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可逆放电比容量超过700 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硅 锂离子电池 负极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原料制备C3S2新型水泥熟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佳男 张宏伟 +3 位作者 陈思佳 崔恩田 张勤芳 侯贵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88-1293,共6页
以节能、减排为目标,用工业原料烧成了一种以C_3S_2(3CaO·2SiO_2)为主、C_2S(2CaO·SiO_2)为辅新型水泥熟料,研究了它的适宜组成范围,分析了熟料矿物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了该熟料矿物的适宜组成范围为53%~55%CaO,38%~41%SiO_2... 以节能、减排为目标,用工业原料烧成了一种以C_3S_2(3CaO·2SiO_2)为主、C_2S(2CaO·SiO_2)为辅新型水泥熟料,研究了它的适宜组成范围,分析了熟料矿物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了该熟料矿物的适宜组成范围为53%~55%CaO,38%~41%SiO_2,4%~9%Al_2O_3,烧成温度范围为1260~1320℃。熟料呈粉状,其比表面积为243.3 m^2/kg,平均粒径为31.26μm。经CO_2碳化3 d其抗折和抗压强度分别为7.6和48.5 MPa,分析指出了该水泥节能减排特点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钙水泥 低碳材料 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钙硅酸盐胶凝材料研究进展
3
作者 管学茂 李根深 +2 位作者 李思玫 张臣 侯贵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90-1100,共11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水泥行业需降低碳排放并规模化消纳CO_(2).低钙硅酸盐胶凝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固碳胶凝材料,具有节能减排、碳化活性高和产物稳定等优势,可有效推动水泥行业低碳转型.本文系统归纳了不同低钙硅酸盐胶凝材料体...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水泥行业需降低碳排放并规模化消纳CO_(2).低钙硅酸盐胶凝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固碳胶凝材料,具有节能减排、碳化活性高和产物稳定等优势,可有效推动水泥行业低碳转型.本文系统归纳了不同低钙硅酸盐胶凝材料体系的配料组成、烧成制度、矿物组成和碳化硬化性能等研究进展,展望了低钙硅酸盐胶凝材料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低钙硅酸盐胶凝材料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钙硅酸盐胶凝材料 碳化养护 胶凝材料组成 烧成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复合缓凝剂的磷酸钾镁水泥浆体的水化硬化特性 被引量:50
4
作者 杨建明 史才军 +1 位作者 常远 杨楠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9,共7页
测试和分析了掺复合缓凝剂(CR)的磷酸钾镁水泥(MKPC)浆体的凝结时间、水化热、液相pH值、抗压强度、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将其与掺硼砂(NB)的MKPC浆体进行比较,研究了掺CR的MKPC浆体的水化硬化特性.结果表明:CR通过控制MKPC水化体系液相p... 测试和分析了掺复合缓凝剂(CR)的磷酸钾镁水泥(MKPC)浆体的凝结时间、水化热、液相pH值、抗压强度、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将其与掺硼砂(NB)的MKPC浆体进行比较,研究了掺CR的MKPC浆体的水化硬化特性.结果表明:CR通过控制MKPC水化体系液相pH值,使MKPC浆体的凝结时间延长、早期水化反应速度减慢、水化体系最高温度降低、总水化放热量减少;掺CR的MKPC硬化体中主要水化产物磷酸钾镁晶体(MKP)的生成量增加、晶体生长完好、稳定性好,MKPC硬化体的微观结构更完善,后期抗压强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钾镁水泥 复合缓凝剂 水化热 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犄角型曲面的喷涂机器人喷涂轨迹优化 被引量:12
5
作者 曾勇 龚俊 +3 位作者 许宁 吴乃领 王福元 赵世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91-798,共8页
针对喷涂内外犄角型曲面时的涂层均匀度和涂料浪费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倾角喷涂的轨迹优化方法.运用微分几何原理建立倾角喷涂模型,并根据喷涂时喷枪位姿由倾角至垂直的过渡方式,将问题分解为直接过渡和间接过渡2种情况进行讨论,以涂层均... 针对喷涂内外犄角型曲面时的涂层均匀度和涂料浪费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倾角喷涂的轨迹优化方法.运用微分几何原理建立倾角喷涂模型,并根据喷涂时喷枪位姿由倾角至垂直的过渡方式,将问题分解为直接过渡和间接过渡2种情况进行讨论,以涂层均匀度和涂料利用率为优化目标,分别给出2种情况下的轨迹优化算法,仿真实例验证所提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内犄角表面采用直接过渡方式喷涂能够获得较好的涂层均匀度;外犄角表面采用间接过渡方式喷涂,在保证涂层均匀度要求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涂料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犄角型曲面 喷涂机器人 倾角 轨迹优化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石粉对磷酸镁胶结材料浆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建明 杜玉兵 徐选臣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3,共6页
为了研究石灰石粉对磷酸镁胶结材料(MPC)浆体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含石灰石粉MPC浆体的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收缩变形和水化温度,分析了含石灰石粉MPC浆体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掺加适量石灰石粉可明显提高MPC浆体的抗压强度并改... 为了研究石灰石粉对磷酸镁胶结材料(MPC)浆体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含石灰石粉MPC浆体的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收缩变形和水化温度,分析了含石灰石粉MPC浆体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掺加适量石灰石粉可明显提高MPC浆体的抗压强度并改善其收缩变形.适量石灰石粉掺加后,MPC浆体早期水化程度显著增加,MPC浆体中主要水化产物MgKPO4·6H2O的结晶程度、生成量和生成比例明显提高,晶体形貌和大小发生了变化,MPC硬化体结构更加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镁胶结材料 石灰石粉 强度 水化温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秸秆基高吸水树脂的一步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峰 李伟 +4 位作者 岳美辰 代少俊 陆荣 侯贵华 朱复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166-12170,共5页
以丙烯酸为单体,K_2S_2O_8-Na_2SO_3为氧化-还原引发剂,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在常温下一步制备了尿素/秸秆基高吸水树脂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材料进行了表征。扫描电镜表明薄片状的秸秆粉和针状的尿素结晶均匀分散在高吸水... 以丙烯酸为单体,K_2S_2O_8-Na_2SO_3为氧化-还原引发剂,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在常温下一步制备了尿素/秸秆基高吸水树脂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材料进行了表征。扫描电镜表明薄片状的秸秆粉和针状的尿素结晶均匀分散在高吸水树脂基体中,红外光谱进一步证明了尿素与秸秆基高吸水树脂复合在一起。复合材料中的尿素含量可以通过反应体系中尿素的加入量方便进行控制。尿素质量分数为10%,30%和50%的尿素/秸秆基高吸水树脂复合材料吸水倍率分别为318.0,167.2和109.3 g/g。水中溶出实验和土壤淋溶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尿素/秸秆基高吸水树脂具有良好的尿素缓释性能,在缓释肥料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尿素 高吸水性树脂 复合材料 缓释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SrMoO_4:Eu^(3+),Gd^(3+)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1
8
作者 关荣锋 李勤勤 孙倩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19-1024,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红色荧光粉Sr1-x-yMoO4∶Eu3x+,Gd3y+,分别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面电镜(SEM)和荧光光谱(PL)的测定。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样品均为单一纯相四方晶系结构,添加Gd3+(为0.35mol时)使主衍射峰的位置右移了0.35...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红色荧光粉Sr1-x-yMoO4∶Eu3x+,Gd3y+,分别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面电镜(SEM)和荧光光谱(PL)的测定。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样品均为单一纯相四方晶系结构,添加Gd3+(为0.35mol时)使主衍射峰的位置右移了0.35°;SEM照片显示:SrMoO4∶Eu3+和SrMoO4∶Eu3+,Gd3+颗粒尺寸分布相对均匀,为类方块状,颗粒大小约为1~3μm;Gd3+和Eu3+的共掺得到的SrMoO4∶Eu3+,Gd3+在616 nm处主发射峰的发光强度约是SrMoO4∶Eu3+的2.09倍;当掺杂x=0.25 mol和y=0.35 mol时,在近紫外光(395 nm)激发下,SrMoO4∶Eu3+,Gd3+得到616 nm处红光发射极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SrMoO4∶Eu3+ Gd3+ 红色荧光粉 共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渣碳化硬化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蒋伟丽 卢豹 +3 位作者 张峰 张勤芳 曹月斌 侯贵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39-544,共6页
将矿渣压制成2×2×2 cm^3的立方体试块,分别在30℃、60℃、90℃、120℃条件下于CO_2气氛中碳化。对碳化试块的质量、抗压强度变化进行了测定。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差热分析仪(TG-DSC)分析了碳化过程中的物相变化。用... 将矿渣压制成2×2×2 cm^3的立方体试块,分别在30℃、60℃、90℃、120℃条件下于CO_2气氛中碳化。对碳化试块的质量、抗压强度变化进行了测定。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差热分析仪(TG-DSC)分析了碳化过程中的物相变化。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碳化后产物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矿渣试块的抗压强度及质量变化均随碳化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碳化龄期的延长而增加。矿渣在90℃条件下碳化6 h的抗压强度达41.2 MPa,质量增加9.9%,在此条件下1 kg矿渣可固化储存99 g的CO_2。矿渣的碳化产物主要为CaCO_3,未生成C-S-H凝胶和Ca(OH)_2。结果表明了矿渣在固碳的同时亦能硬化形成良好力学强度的块体材料,这是"以废治废"的良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 二氧化碳 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热容膨润土增强聚合物基摩擦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占红 侯贵华 +2 位作者 何文平 张勇 李飞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2-77,共6页
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出高比热膨润土增强的聚合物基摩擦材料,研究高比热容膨润土对聚合物基摩擦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摩擦材料的磨损表面形貌,并分析其磨损机制。研究表明:随膨润土含量增加... 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出高比热膨润土增强的聚合物基摩擦材料,研究高比热容膨润土对聚合物基摩擦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摩擦材料的磨损表面形貌,并分析其磨损机制。研究表明:随膨润土含量增加,摩擦材料硬度逐渐降低,密度和冲击强度则呈线性增大趋势;膨润土的质量分数低于40%时,能够提高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降低磨损,其中以膨润土质量分数为40%的摩擦材料综合性能最好;膨润土质量分数大于40%时,摩擦材料的摩擦稳定性下降,磨损形式也由黏着磨损为主转变为以黏着磨损和热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聚合物基摩擦材料 抗热衰退性 力学性能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角喷涂轨迹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曾勇 龚俊 +1 位作者 许宁 查文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0-243,共4页
为解决内外犄角曲面喷涂时的犄角处涂层不均匀和涂料浪费问题,基于已有的喷枪模型,提出运用微分几何面积放大定理建立考虑喷枪倾角因素喷涂模型的方法,基于此模型给出了倾角喷涂三种情况下的喷枪轨迹优化目标函数,并运用黄金分割法进行... 为解决内外犄角曲面喷涂时的犄角处涂层不均匀和涂料浪费问题,基于已有的喷枪模型,提出运用微分几何面积放大定理建立考虑喷枪倾角因素喷涂模型的方法,基于此模型给出了倾角喷涂三种情况下的喷枪轨迹优化目标函数,并运用黄金分割法进行求解,为倾角喷涂模型在喷涂轨迹优化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仿真实验表明,喷枪倾角喷涂的建模方法有效;倾角喷涂轨迹优化方法可行,且涂层的均匀度受到喷枪倾角大小和方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角喷涂 犄角曲面 轨迹优化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掺量对混凝土胶砂强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柱银 王应乐 +2 位作者 陈开明 夏能超 许宁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0-124,130,共6页
用卧辊磨将钢渣、矿渣分别粉磨成比表面积为450m2/kg、500m2/kg的粉体,用其替代部分水泥熟料,分别进行了单掺钢渣粉及掺钢渣-矿渣复合粉的水泥基混凝土胶砂强度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单掺钢渣时,随着钢渣替代水泥熟料的比例增大,胶砂... 用卧辊磨将钢渣、矿渣分别粉磨成比表面积为450m2/kg、500m2/kg的粉体,用其替代部分水泥熟料,分别进行了单掺钢渣粉及掺钢渣-矿渣复合粉的水泥基混凝土胶砂强度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单掺钢渣时,随着钢渣替代水泥熟料的比例增大,胶砂强度有明显下降;当掺钢渣-矿渣复合粉替代50%的水泥熟料时,钢渣与矿渣会相互激发,相互促进水化。当钢渣在复合粉所占比例为20%时,水泥基混凝土胶砂强度达到最佳值,该成果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辊磨 钢渣 矿渣 胶砂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碳纳米球的制备及VOCs吸附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红宁 黄丽 +4 位作者 宋夫交 朱婷 黄维秋 钟璟 陈若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04-1715,共12页
首先,在碱性条件下,不使用表面活性剂,采用St?ber小球法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和正硅酸四丙酯(TPOS)为硅源,生成初级氧化硅球形颗粒;然后,使酚醛树脂(间苯二酚和甲醛)与球形氧化硅的羟基共缩合形成酚醛树脂-氧化硅复合材料;最后,经高温... 首先,在碱性条件下,不使用表面活性剂,采用St?ber小球法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和正硅酸四丙酯(TPOS)为硅源,生成初级氧化硅球形颗粒;然后,使酚醛树脂(间苯二酚和甲醛)与球形氧化硅的羟基共缩合形成酚醛树脂-氧化硅复合材料;最后,经高温碳化和酸蚀获得了空心碳纳米球(HCNSs).通过调节TEOS/TPOS的摩尔比获得了一系列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且粒径、壁厚可调节的HCNSs,其粒径和壁厚分别在280-430 nm和15-63 nm的范围内.仅以TPOS为硅源时合成的HCNS-0/4具有较大的粒径(426 nm)和壁厚(63 nm)、较高的比表面积(1216 m^(2)/g)和孔容(0.508 cm^(3)/g),并且具有较大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吸附性能,其正己烷、甲苯和油气的静态吸附容量分别为2.02,1.42和0.926 g/g,正己烷和甲苯的动态吸附容量分别为2.01 g/g和1.37 g/g,均远高于商业化活性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碳球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吸附 解吸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聚合法制备Cd^(2+)印迹聚合物微球 被引量:4
14
作者 陆荣 张峰 +1 位作者 郑雪琴 代少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47,共3页
以镉离子(Cd^(2+))为印迹离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在乙腈溶液中制备了针对Cd^(2+)的纳米级离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对沉淀聚合中镉离子与功能单体、交联剂、引发剂用量... 以镉离子(Cd^(2+))为印迹离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在乙腈溶液中制备了针对Cd^(2+)的纳米级离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对沉淀聚合中镉离子与功能单体、交联剂、引发剂用量的比例关系等因素进行探索,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得到制备单分散性微球的优化工艺;吸附动力学实验研究表明,离子印迹聚合物微球与空白聚合物微球相比,对目标离子具有更大的吸附容量和更快的吸附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 离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沉淀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放电与催化剂结合方式对生物油提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樊永胜 王佳伟 +3 位作者 朱雷 樊乐乐 赵卫东 纪玮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0-297,共8页
为提高生物油的提质效率,在HZSM-5及Ti/HZSM-5催化的基础上引入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分析等离子体协同催化(PSC)和等离子体增强催化(PEC)等不同结合方式对精制生物油产率、理化特性、化学组成及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i改性和等离... 为提高生物油的提质效率,在HZSM-5及Ti/HZSM-5催化的基础上引入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分析等离子体协同催化(PSC)和等离子体增强催化(PEC)等不同结合方式对精制生物油产率、理化特性、化学组成及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i改性和等离子体放电使精制生物油产率逐渐降低,Ti/HZSM-5(PEC)催化所得精制生物油产率较低,生物油质量分数为13. 84%,但烃类物质的分布得到明显改善;而Ti/HZSM-5(PSC)催化所得精制生物油中烃类总含量略低,但高氢碳比产物相对含量达68. 89%,理化特性较优,高位热值达到36. 52 MJ/kg; PSC方法等离子体对催化剂表面的冲击作用较强,使催化剂结焦量相对较低,Ti/HZSM-5(PSC)的结焦量较低,积分面积仅为5. 24%,催化稳定性较高。综合而言,基于Ti/HZSM-5的催化作用,PSC方法优于PEC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催化提质 Ti/HZSM-5 结合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负载TiO_2自清洁泡沫混凝土的制备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开松 浦旭清 +5 位作者 陈介民 王佳磊 谢宇 沈超 许宁 岳鹿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82-286,共5页
介绍了生活垃圾(MSW)焚烧炉渣的化学性质,表明了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成分与天然砂石料非常相近,属于CaO-SiO_2-Al_2O_3-Fe_2O_3系统,可作为混凝土中的部分替代骨料。紧接着将具有光催化特性的TiO_2与炉渣相结合,通过添加发泡剂H_2O_2来制... 介绍了生活垃圾(MSW)焚烧炉渣的化学性质,表明了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成分与天然砂石料非常相近,属于CaO-SiO_2-Al_2O_3-Fe_2O_3系统,可作为混凝土中的部分替代骨料。紧接着将具有光催化特性的TiO_2与炉渣相结合,通过添加发泡剂H_2O_2来制备自清洁泡沫混凝土。研究了自清洁泡沫混凝土的TiO_2含量、孔隙率、堆积密度、表面孔隙度和微观结构对亚甲基蓝(MB)的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TiO_2含量为0.4wt%的自清洁泡沫混凝土拥有较多的孔隙和较完整的孔隙结构,允许紫外光线更加深入的穿透进去活化TiO_2,光降解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焚烧炉 TIO2 自清洁泡沫混凝土 亚甲基蓝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焚烧炉渣级配对垃圾焚烧炉渣基免烧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许宁 谢宇 +4 位作者 岳鹿 王佳磊 浦旭清 陈介民 沈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5-210,共6页
垃圾焚烧(waste incineration)炉渣基免烧砖是以水泥、炉渣为主要原料,混合加入掺合料、外加剂等,通过加水搅拌、成型、养护等一系列工艺所生产制造的新型环保节能砖。目的是为了优化炉渣和水泥的匹配关系,提高炉渣基免烧砖的强度性能,... 垃圾焚烧(waste incineration)炉渣基免烧砖是以水泥、炉渣为主要原料,混合加入掺合料、外加剂等,通过加水搅拌、成型、养护等一系列工艺所生产制造的新型环保节能砖。目的是为了优化炉渣和水泥的匹配关系,提高炉渣基免烧砖的强度性能,加大MSWI(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炉渣的应用范围。试验研究表明:测试炉渣的理化性质,即炉渣化学性质稳定;取粒度在0. 83~1. 7 mm的炉渣,按10%比例增加指数等质量替代水泥和砂进行试验;并将其与基准配合比进行对比;当炉渣颗粒粒度在0. 15~2. 5 mm时,免烧砖的抗压强度随着粒径的增大而提高;且粒度在0. 83~1. 7 mm抗压强度性能最优。各因素对抗压强度的影响程度为炉渣粒度>炉渣掺杂量>水灰比;炉渣掺量代替砂比例等于40%,相应的水灰比等于0. 46。试验为垃圾焚烧炉渣制备免烧砖提供初步分析,具有炉渣资源化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渣 配合比 抗压强度 免烧砖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增稠液浸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织物的防锥刺性能 被引量:23
18
作者 陆振乾 许玥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8-62,67,共6页
为提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织物的防锥刺性能,采用剪切增稠液对织物进行浸渍复合,制备了柔性液体防护材料。采用落锤实验测试了不同密度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织物及与剪切增稠液复合后织物的防锥刺性能,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剪切增稠液的流变... 为提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织物的防锥刺性能,采用剪切增稠液对织物进行浸渍复合,制备了柔性液体防护材料。采用落锤实验测试了不同密度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织物及与剪切增稠液复合后织物的防锥刺性能,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剪切增稠液的流变性能和浸渍后织物的纱线抽拔性能,并分析了织物复合后的增强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剪切增稠液的增稠效果随着分散相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强,剪切增稠液浸渍后织物的纱线抽拔力提高了3.1倍,经剪切增稠液浸渍的织物具有更好的防锥刺效果。剪切增稠液显著提高了纱线的摩擦力,并限制纱线滑移,从而具有更好的防锥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织物 剪切增稠液 防锥刺性能 防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碱组分比例对磷酸钾镁水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杨建明 邵云霞 刘海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23-929,共7页
通过测试磷酸钾镁水泥(MKPC)浆体的水化温度、MKPC硬化体的抗压强度和早期水稳定性,分析MKPC硬化体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研究了酸碱组分比例对掺复合缓凝剂的MKP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碱组分比例对掺复合缓凝剂的MKPC的抗压强... 通过测试磷酸钾镁水泥(MKPC)浆体的水化温度、MKPC硬化体的抗压强度和早期水稳定性,分析MKPC硬化体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研究了酸碱组分比例对掺复合缓凝剂的MKP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碱组分比例对掺复合缓凝剂的MKPC的抗压强度和早期水稳定性影响显著,存在最佳酸碱组分比例(质量比1:3.0~1:2.5),可使MKPC硬化体的抗压强度和水养护剩余强度率最高;复合缓凝剂能有效控制MKPC浆体的早期水化反应速度;掺复合缓凝剂的MKPC的最佳酸碱组分比例较掺硼砂缓凝剂的MKPC降低509/6以上,成本降低25%以上;酸碱组分比例匹配的MKPC硬化体中水化产物生成量高,水化产物晶体生长完好,缺陷少,硬化体有较完善的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钾镁水泥 酸碱组分比例 复合缓凝剂 抗压强度 水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Al-Mn相变合金对树脂基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娟 侯贵华 +1 位作者 王占红 杨子润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8-393,共6页
将Cu-11.9Al-2.5Mn相变合金粉以20%,30%和40%的质量百分数掺入到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中,采用摩擦试验机测试试样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试样的磨损表面,并比较分析了相变合金粉对试样摩擦和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掺... 将Cu-11.9Al-2.5Mn相变合金粉以20%,30%和40%的质量百分数掺入到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中,采用摩擦试验机测试试样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试样的磨损表面,并比较分析了相变合金粉对试样摩擦和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掺相变合金粉的试样相比,掺入合金粉后,试样的热衰退程度大大降低,盘温为350℃时摩擦系数反而略有升高.此现象应与Cu-11.9Al-2.5Mn合金发生逆马氏体相变,吸收摩擦热,延缓温度上升有关.当掺入比例为30%时,摩擦系数稳定性最好.随着掺入比例的提高,磨损率上升.当掺入比例提高至40%时,由于树脂相对量减小,使合金颗粒与基体的结合性能变差,合金颗粒脱落量增大,磨损率在350℃时剧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合金 树脂基摩擦材料 逆马氏体相变 摩擦系数 磨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