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级制”下的城镇化治理风险与改革路径——基于“反梯度理论”的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崇明 叶继红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0-67,共8页
作为现代化进程中协调区域发展的战略性规划,新型城镇化内蕴着城镇间公平发展的权利理念。然而,在传统行政管理体制的路径依赖下,城镇间在资源集聚、发展权限、制度倾侧等方面逐渐演化出了一套完整的梯度"等级制"序列。这不仅使城镇... 作为现代化进程中协调区域发展的战略性规划,新型城镇化内蕴着城镇间公平发展的权利理念。然而,在传统行政管理体制的路径依赖下,城镇间在资源集聚、发展权限、制度倾侧等方面逐渐演化出了一套完整的梯度"等级制"序列。这不仅使城镇间呈现出发展失调的"两极化"倾向,更进一步诱发了虹吸、截留、固化、排斥等诸多治理风险。追根溯源,"等级制"下的城镇化治理风险肇因于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行政供给的错位。基于"反梯度理论",未来新型城镇化的协同发展,需要进行"去等级制"的供给侧改革以破解城镇间的结构性桎梏,满足制度供求的均衡,进而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级制 城镇化 治理风险 改革路径 反梯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