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自主性审思 被引量:5
1
作者 鹿斌 金太军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55,共6页
社会自主性是实现现代化社会的重要内容。而新型城镇化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阶段则应时性地赋予了社会自主性以新的内容,并且会在空间、角色、动力、行为、策略等方面为其提供得以发展扩张的条件。但是,社会自主性扩张也具有限度,否... 社会自主性是实现现代化社会的重要内容。而新型城镇化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阶段则应时性地赋予了社会自主性以新的内容,并且会在空间、角色、动力、行为、策略等方面为其提供得以发展扩张的条件。但是,社会自主性扩张也具有限度,否则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危机。因此,要以公共理性确立为引导、以制度建构为保障,以期实现社会自主性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社会自主性 公共理性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以江苏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林闽钢 周庆刚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4-78,共5页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经济发展观促进城镇化发展观的变化,新型城镇化发展要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源转型。以江苏为例,分析新型城镇化与人的观念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与人的素质内在的发生关系,一方面,人的现代化有力地促进了江...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经济发展观促进城镇化发展观的变化,新型城镇化发展要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源转型。以江苏为例,分析新型城镇化与人的观念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与人的素质内在的发生关系,一方面,人的现代化有力地促进了江苏新型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江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又不断为人的现代化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政治环境、文化要素、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人的现代化 观念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定文化自信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本源 被引量:6
3
作者 叶战备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3,共6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定文化自信与创新社会治理作为七、八两大部分集中阐释,其深层的逻辑是,坚定文化自信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本源。具体说来,在历史的追寻中文化自信彰显的是社会治理的价值;在传统的继承中文化自信推动的是社会治理的转型...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定文化自信与创新社会治理作为七、八两大部分集中阐释,其深层的逻辑是,坚定文化自信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本源。具体说来,在历史的追寻中文化自信彰显的是社会治理的价值;在传统的继承中文化自信推动的是社会治理的转型;在对外交流中文化自信确立的是社会治理的特色;在实践探索中文化自信丰富的是社会治理的内容。由此,立足包容性、延续性、先进性和信仰性等"四性"坚定文化自信以助力社会治理创新是逻辑与历史、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明智之举,也是落全、落细、落实十九大精神的现实之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社会治理 同心圆结构 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南区域治理探析——基于“流空间”视角
4
作者 汪波 赵丹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90,共6页
"流空间"作为一种信息时代的分析范式,有助于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南区域治理展开透析。在苏南城镇群流空间中,基于城镇节点的引力与势能差,流网络在"需求—势能差—流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将中小城镇与中心城市纳... "流空间"作为一种信息时代的分析范式,有助于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南区域治理展开透析。在苏南城镇群流空间中,基于城镇节点的引力与势能差,流网络在"需求—势能差—流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将中小城镇与中心城市纳入"水平与垂直分工"的城镇群体系。新型城镇化下苏南中小城镇的战略价值在于:它日益成为流要素双向对流的城乡一体化的空间平台。伴随场空间向流空间的变迁,行政流需与流空间内在逻辑相适应,破除传统行政梗阻,使行政流成为区域流空间一体化的加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空间 新型城镇化 苏南区域治理 行政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级制”下的城镇化治理风险与改革路径——基于“反梯度理论”的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崇明 叶继红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0-67,共8页
作为现代化进程中协调区域发展的战略性规划,新型城镇化内蕴着城镇间公平发展的权利理念。然而,在传统行政管理体制的路径依赖下,城镇间在资源集聚、发展权限、制度倾侧等方面逐渐演化出了一套完整的梯度"等级制"序列。这不仅使城镇... 作为现代化进程中协调区域发展的战略性规划,新型城镇化内蕴着城镇间公平发展的权利理念。然而,在传统行政管理体制的路径依赖下,城镇间在资源集聚、发展权限、制度倾侧等方面逐渐演化出了一套完整的梯度"等级制"序列。这不仅使城镇间呈现出发展失调的"两极化"倾向,更进一步诱发了虹吸、截留、固化、排斥等诸多治理风险。追根溯源,"等级制"下的城镇化治理风险肇因于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行政供给的错位。基于"反梯度理论",未来新型城镇化的协同发展,需要进行"去等级制"的供给侧改革以破解城镇间的结构性桎梏,满足制度供求的均衡,进而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级制 城镇化 治理风险 改革路径 反梯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文化的延续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劲松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9-84,共6页
乡村文化在近代无可奈何地衰落了,城镇化的建设过程进一步加速了它的衰落。农民离土向城镇流动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过度向大城市聚集的城镇化道路也带来了危机,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堵塞、城市污染、能源供给紧张等问题,都是复杂社会... 乡村文化在近代无可奈何地衰落了,城镇化的建设过程进一步加速了它的衰落。农民离土向城镇流动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过度向大城市聚集的城镇化道路也带来了危机,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堵塞、城市污染、能源供给紧张等问题,都是复杂社会物质投入跟不上城市化的进程造成的,而能解决大城市危机的手段也会越来越少。大城市尤其是复杂化的特大城市否能可持续发展受到质疑。乡村及其文化令无数人牵魂,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选择应给乡村留下一席之路,城市与乡村共同繁荣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文化 田园风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风险社会中的“去中心化”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康之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90,共11页
近代以来,在自我意识觉醒过程中生成的人际关系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上开展的社会建构也都有着中心—边缘结构。所以,我们把近代以来的工业社会发展历程也看作中心化过程,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社会以及世界的中心—边缘结... 近代以来,在自我意识觉醒过程中生成的人际关系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上开展的社会建构也都有着中心—边缘结构。所以,我们把近代以来的工业社会发展历程也看作中心化过程,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社会以及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无非是中心化的结果。民主政治是拥有中心—边缘结构的政治,不仅经典的代议制民主,而且作为民主理论的最新成果的协商民主和作为民主实践的最新表现形式的参与式民主,都包含着中心—边缘结构。工业社会的中心化把人类领进了风险社会,同时也开启了去中心化的进程。风险社会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都促使中心化进程发生了逆转,也已经显现为一种历史趋势。这也意味着风险社会中的一切有积极性的社会建构都必须基于去中心化的现实去寻找思路和开展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去中心化 自我中心主义 中心—边缘结构 民主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转型中的社会自主性:缘起、困境与回归 被引量:15
8
作者 金太军 鹿斌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2-88,共7页
社会自主性的建构并非完全是在"国家——社会"互动结构中的叙事,其自身成长发育的"故事"似乎更为值得发现。本文试图突破社会自主性理论分析中的"国家——社会"二元结构解读,从社会自身发展的角度审视改... 社会自主性的建构并非完全是在"国家——社会"互动结构中的叙事,其自身成长发育的"故事"似乎更为值得发现。本文试图突破社会自主性理论分析中的"国家——社会"二元结构解读,从社会自身发展的角度审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自主性的发展缘起、现实困境和回归预设,以期从社会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寻求自我、完善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社会自主性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社会视域中的国家治理模式转型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振波 金太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9-124,共6页
在中国"压缩的现代化"进程中,现代性对传统社会结构与价值观念的撕裂式解构,使潜隐的社会矛盾放大突显、新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中国渐趋驶入风险社会轨道,并以公域萎缩所导致的结构性风险和信任消弭所诱发的认同性风险为典型... 在中国"压缩的现代化"进程中,现代性对传统社会结构与价值观念的撕裂式解构,使潜隐的社会矛盾放大突显、新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中国渐趋驶入风险社会轨道,并以公域萎缩所导致的结构性风险和信任消弭所诱发的认同性风险为典型呈现。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相应变革和治理能力的相适提升,在国家治理模式的回应性转型过程中,应遵循从权力胁迫到制度规范、再到基于互惠的自愿合作的建构逻辑,并以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承载民主化与治理方式复合化为具体路径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国家治理 公共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分散治理到协同治理:社区治理多元主体及其关系构建 被引量:95
10
作者 胡小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48,共8页
社区治理作为微观层面的社会治理,有协同治理的内在要求。当前,城市社区的治理已呈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状态,其中社区内设立的有执政党基层组织、居民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业主委员会、居民活动团队等,社区外介入的有上级党政机关、... 社区治理作为微观层面的社会治理,有协同治理的内在要求。当前,城市社区的治理已呈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状态,其中社区内设立的有执政党基层组织、居民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业主委员会、居民活动团队等,社区外介入的有上级党政机关、群团组织、社会组织、驻区单位、共建单位等。当前,多元主体在社区治理实践中处于总体分散、局部协作的状态。推进社区从分散治理向协同治理转变,需要确定社区治理体系中的枢纽型组织,由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交叉任职形成的党—居一体化组织具备了充当枢纽型组织的基本条件。在社区治理创新实践中,党—居一体化组织通过组织渗透和组织协调两种路径引导多元主体构建协同关系。党—居一体化组织应充分借助社区党员网络以及与上级党政机关的特殊联系,不断增强开放性、民主性、渗透性,推动社区协同治理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多元主体 分散治理 协同治理 党—居一体化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视域下的社会组织发展:一个分析框架 被引量:25
11
作者 金太军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1,共6页
国家治理的建构性意涵既包含了治理所主张的多主体、多中心的治道逻辑,又彰显了国家在保障治理实践有效开展上的不可或缺性,强调通过国家组织来预防社会治理因缺乏必要的规则约束、过程监督、资源供给以及外部谈判能力等而导致的普遍失... 国家治理的建构性意涵既包含了治理所主张的多主体、多中心的治道逻辑,又彰显了国家在保障治理实践有效开展上的不可或缺性,强调通过国家组织来预防社会治理因缺乏必要的规则约束、过程监督、资源供给以及外部谈判能力等而导致的普遍失败。社会组织作为一类组织载体和一种实体力量,它既能打通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实体壁障,又能将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统一起来,从而成为国家治理机制建构的不可或缺的必要组成部分或重要实践手段。在国家治理的视域下,对社会组织的实体论和系统论想象,应超越片面关注其位置属性和结构特征的单一视角,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其在国家治理系统建构过程中的功能定位及其行为评析上,应根据国家治理的国家属性、结构特性和运作逻辑而定位其未来发展的价值、功能与实践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社会组织 结构与功能 发展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权、社会组织与民主:治理视域下三者互动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殷盈 金太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5-60,共6页
治理若缺乏逻辑基础和贯通动力,不论多有少主体参与、以何种形式呈现,都有可能流于空泛。公民权是民主的前提,公民基于公民权的合作和集体行动为治理提供基础、注入动力,社会组织则为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公民提供公共生活合适的活动载... 治理若缺乏逻辑基础和贯通动力,不论多有少主体参与、以何种形式呈现,都有可能流于空泛。公民权是民主的前提,公民基于公民权的合作和集体行动为治理提供基础、注入动力,社会组织则为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公民提供公共生活合适的活动载体和合法性保障。因此,在治理场域中,民主、社会组织和公民权三者具有内在相关性。只有贯通公民权、社会组织、民主三者的互动发展,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推进从统治到治理的现代转型。这不仅是建构现代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水平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国目前正着力推进的渐进、增量型民主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公民权 社会组织 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组织如何助力“五社联动”破解动迁社区治理困境?——来自S市G区B社区的个案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晨 王霏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55,共8页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动迁社区治理困境亟须破解,社会组织的介入如何助力社区实现有效治理成为值得探究的话题。基于S市B社区的个案考察,发现社会组织助力动迁社区协同治理的行动逻辑为:党政领导的注意力分配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提...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动迁社区治理困境亟须破解,社会组织的介入如何助力社区实现有效治理成为值得探究的话题。基于S市B社区的个案考察,发现社会组织助力动迁社区协同治理的行动逻辑为:党政领导的注意力分配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提供契机,非结构项目机制下,社会组织借助政策创新、平台搭建、常态化机制等手段推动社区治理结构和资源的整合。同时,通过激活社区社会资本、发挥社区两委的核心枢纽作用保障社区自治的可持续性,最终构建出五社协同的治理格局,破解了社区治理难题。社会组织的协力重塑了动迁社区的五社联动格局,国家与社会合作主义关系的建构是实现社区善治的深层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动迁社区 协同治理 合作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分化、差异共融与城中村治理 被引量:11
14
作者 叶继红 杨鹏程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7-188,共12页
城中村问题作为基层社区治理的一种常态化典型现象,其研究正从宏观视角向微观视角转变,即转向对城中村社区居民诉求的关注。当前城中村社区居民的利益出现了分化,根据是否为“户籍人口”以及“嵌入性”程度指标,可以形成“村民-谋利型... 城中村问题作为基层社区治理的一种常态化典型现象,其研究正从宏观视角向微观视角转变,即转向对城中村社区居民诉求的关注。当前城中村社区居民的利益出现了分化,根据是否为“户籍人口”以及“嵌入性”程度指标,可以形成“村民-谋利型”“村精英-经纪型”“移民-谋生型”和“漂流族-落脚型”四种不同的利益类型。城中村治理实质上就是协调与整合不同群体利益的过程。有效的城中村治理需要识别、尊重和满足不同类型群体的利益需求。以S村为例,基于不同群体的利益格局,要通过城中村治理来满足不同群体的合理需要,保障全体居民的环境公共利益,弥合不同群体的福利差距,从而促进新型利益共同体的形成与城中村社区的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分化 差异共融 嵌入性 城中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庸懒症”的一体化治理路径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义程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9-51,共3页
"基层庸懒症"的治理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运用系统思维,坚持整体治理和综合治理,一体化地构建起以精准识别机制和严格问责机制为主要构件的不敢庸懒的惩戒机制;以基层公共管理标准化机制、权力监督机制、优勤考核评... "基层庸懒症"的治理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运用系统思维,坚持整体治理和综合治理,一体化地构建起以精准识别机制和严格问责机制为主要构件的不敢庸懒的惩戒机制;以基层公共管理标准化机制、权力监督机制、优勤考核评价机制和全员聘任机制为主要构件的不能庸懒的防范机制;以教育培训机制、正向激励机制、容错纠错机制为主要构件的不想庸懒的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干部 基层庸懒症 容错纠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谣言对政治文化的威胁及其治理
16
作者 李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Z期62-64,共3页
社会转型的特定时期,需要特别关注网络谣言对政治文化的影响。社会结构性矛盾是网络谣言产生的罪魁祸首,虚实交换的互联网是网络谣言传播的巨大温床,流瀑效应的全民参与是网络谣言爆发的行动主体。互联网技术将谣言的影响面和影响力扩... 社会转型的特定时期,需要特别关注网络谣言对政治文化的影响。社会结构性矛盾是网络谣言产生的罪魁祸首,虚实交换的互联网是网络谣言传播的巨大温床,流瀑效应的全民参与是网络谣言爆发的行动主体。互联网技术将谣言的影响面和影响力扩大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网络谣言混乱了政治思想、恶化了政治心理、破碎了政治价值观、攻击了政治意识形态,对转型期的政治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威胁。防范网络谣言对政治文化的威胁,首先,应加强社会治理能力,缓解民众的紧张焦虑心理;其次,应加强网络违法惩治能力,遏制网络谣言的产生;再次,应加强网络监控能力,威慑网络谣言的传播;最后,应加强网络惩治能力,营造合理适度的网络舆论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政治文化 社会治理 网络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风险社会生成中的社会加速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康之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30,共9页
人类在今天已被置于风险社会之中,这个风险社会是工业社会发展的后果。其中,在社会运行和社会变化的加速化过程中产生出了诸多社会风险,并在社会风险的积累中形成了风险社会。农业社会的发展是平缓的,而工业化、城市化所开启的则是一个... 人类在今天已被置于风险社会之中,这个风险社会是工业社会发展的后果。其中,在社会运行和社会变化的加速化过程中产生出了诸多社会风险,并在社会风险的积累中形成了风险社会。农业社会的发展是平缓的,而工业化、城市化所开启的则是一个社会运行和社会变化加速化的进程。社会运行和社会变化的加速化用了几个世纪的光阴就把人类社会变成了风险社会。也就是说,风险社会是社会运行和社会变化加速化的系统性后果。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片面追求以及消费社会的出现等,可以被看作社会加速化的主要动因。在人类已经置身于风险社会的情况下,工业社会传统的政治以及整个社会治理模式都不再适用,反而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更多、更大的社会风险,使人类在风险社会中越陷越深。所以,我们需要寻求风险社会中的生存之道,即变革包括政治在内的整个社会治理模式。在这方面,霍耐特的承认理论也许能够给予我们一定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社会加速化 合作行动 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本质向度与规律性效应的再阐释
18
作者 任平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4-170,共7页
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研究和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人文经济学新论断的核心要义、构建人文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一项重大议程,其首要前提与纲领环节是以方法论自觉深化... 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研究和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人文经济学新论断的核心要义、构建人文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一项重大议程,其首要前提与纲领环节是以方法论自觉深化理解人文经济学的本质向度与内在规律,阐明其规律性效应。一是以内在逻辑关联深化理解人文经济学主张的人文新目标对人文经济学规律性内容的定向效应;二是深化理解人文经济学主张的人文新动能对人文经济学规律性效应呈现的作用机理;三是深化理解人文经济学主张的人文新赛道对人文经济学规律存在的“入轨”效应;四是深化理解人文新规则从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对人文经济学规律性效应的本质推进;五是深化理解人文新样态对人文经济学规律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实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学 自主知识体系 本质向度 规律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惰性:集体行动困境分析的新视角 被引量:50
19
作者 鹿斌 金太军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2-78,共7页
集体行动作为"人类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共同的难题的基本措施之一。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中来看,集体行动并不必然获得成功,失败和困境反而成为常态。诸多关于集体行动的理论研究,往往醉心于某个单一角度或是微... 集体行动作为"人类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共同的难题的基本措施之一。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中来看,集体行动并不必然获得成功,失败和困境反而成为常态。诸多关于集体行动的理论研究,往往醉心于某个单一角度或是微观层面上的分析,割裂了要素之间的结构逻辑。因此,这就需要形成一种更为宏观和系统的理论框架,能够涵盖集体行动困境产生的多重因素。以协同惰性为重要内容的协同优势理论以其多元而开放的题域,从目标、权力、信任、成员结构和领导力五个维度构筑了集体行动困境分析的主体结构,不仅为理论发展开辟了新的渠道,也为揭示我国当下的协同治理困境提供了更为可靠的理论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惰性 协同优势 集体行动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上楼:风险与治理——基于“结构-过程”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22
20
作者 叶继红 孙崇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72,共12页
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一项战略规划,农民集中居住内蕴着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作为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农民上楼项目的快速推进却引致了一系列的结构性风险。通过引入“结构-过程”的分析框架,发现伴随着征地拆迁和集中居住的... 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一项战略规划,农民集中居住内蕴着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作为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农民上楼项目的快速推进却引致了一系列的结构性风险。通过引入“结构-过程”的分析框架,发现伴随着征地拆迁和集中居住的不同阶段,农民上楼先后经历了不同的风险类型,大致可分为“物质性结构风险”与“非物质性结构风险”。这些风险的生成既有系统性的原因也有制度性的原因。因此,在推进农民上楼过程中,要根据农民上楼风险的呈现特点和发生学逻辑,采取更为精准的治理策略,包括强化系统思维和对农民上楼风险的整体性认知,完善农民上楼的风险辨识防控机制,健全农民上楼的相关配套保障性机制,提升农民上楼后的空间治理水平,采取“小步走”的渐进式推进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上楼 结构-过程 风险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