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动江苏文艺创作“高原”出“高峰”的对策研究
1
作者 王廷信 赵天为 +3 位作者 岳晓英 周渝 楚小庆 石敏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1,共7页
江苏自古就是文化大省,3000年文化孕育了文学艺术的辉煌,大家辈出,佳作纷呈,底蕴深厚。新世纪以来江苏文艺创作的"高原"现象,主要体现在如下七大方面:一是地域特色明显,门类差异巨大;二是全国地位突出,影响有待提高;三是财政... 江苏自古就是文化大省,3000年文化孕育了文学艺术的辉煌,大家辈出,佳作纷呈,底蕴深厚。新世纪以来江苏文艺创作的"高原"现象,主要体现在如下七大方面:一是地域特色明显,门类差异巨大;二是全国地位突出,影响有待提高;三是财政投入有规模,但仍然相对落后;四是创作人才众多,选拔机制缺乏特色;五是政策办法频出,落实仍需加强;六是公共文化设施有规模,机制与经费投入不足;七是文艺展演评奖繁多,传播机制尚需健全。江苏文艺创作有"高原"缺"高峰"的症结主要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政策全,但重点不突出;二是机构多,但抓手不得力;三是奖项杂,但平淡无权威;四是人数多,但开拓性不足;五是资源富,但利用不充分。为推进江苏文艺创作由"高原"出"高峰",我们力求从以下六点重点突破:一是加强引导加大投入;二是设立权威基金奖项;三是设立权威评论机构;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五是构建权威传播平台;六是增强文艺家的自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文化建设 江苏文艺创作 高原现象 高峰 文艺人才 机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起京杭大运河畔的珍珠——读周爱华《京杭大运河与戏曲文化研究》
2
作者 周飞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05-110,116,共7页
京杭大运河承载了北曲作家与艺人的南迁南下、南曲诸腔的北上等重要功能。《京杭大运河与戏曲文化研究》一书,着重于京杭大运河与戏曲文化二者的关系研究。该著作横跨京杭大运河整个流域内六个省市的地域,纵跨数个朝代的历史时限,横向... 京杭大运河承载了北曲作家与艺人的南迁南下、南曲诸腔的北上等重要功能。《京杭大运河与戏曲文化研究》一书,着重于京杭大运河与戏曲文化二者的关系研究。该著作横跨京杭大运河整个流域内六个省市的地域,纵跨数个朝代的历史时限,横向比较分散在运河沿线地域的各声腔剧种,明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所在,具有全面性与系统性。它运用以“文”证史的方法,实现文史互证,从古籍文献、方志小说中,寻找运河与戏曲的关系,探寻水上戏班行踪以及戏曲水路传播兴盛的原因,因此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著者从充分实地调研的“文”“物”互证中,有效链接当代,因而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杭大运河 戏曲文化 依河而生 因河而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话实说——当代美术江苏论坛·阳山宣言
3
《书画艺术》 2017年第1期92-92,共1页
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两周年之际,由省文联主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苏州基地承办的“实话实说——当代美术江苏论坛”,经过近一年的酝酿和筹备,近日在苏州阳山举行。
关键词 当代美术 实话实说 论坛 江苏 文艺评论家 宣言 文艺工作 座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学习:文艺工作者的终身自觉追求——学习常香玉札记
4
作者 陆建华 《剧影月报》 2004年第5期4-5,共2页
人民艺术家、一代艺术大师常香玉仙逝后,不仅全国文艺界感到悲痛,同声哀悼,还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注,这充分显示常香玉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影响之广之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中国文联已联合发出《关于在全国文艺系统开展... 人民艺术家、一代艺术大师常香玉仙逝后,不仅全国文艺界感到悲痛,同声哀悼,还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注,这充分显示常香玉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影响之广之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中国文联已联合发出《关于在全国文艺系统开展向常香玉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一个学习常香玉、努力做德艺双馨艺术家的热潮,正蓬蓬勃勃地在全国文艺系统掀起,这样一个以常香玉为具体学习楷模的学习活动来的正是时候,它是必要的,更是及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香玉 文艺工作者 人格魅力 表演艺术家 政治素质 文化素质 知识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为在歧路
5
作者 汪政 晓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0-92,共3页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接触文学批评,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许多当年的同行早已另谋高就,而更多的则进了学院,做起了学问。像我们这样几l乎一直在做而且只能做这一行,对批评称得上从一而终的人现在可算是凤毛麟角。有时也不免孤独,而更...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接触文学批评,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许多当年的同行早已另谋高就,而更多的则进了学院,做起了学问。像我们这样几l乎一直在做而且只能做这一行,对批评称得上从一而终的人现在可算是凤毛麟角。有时也不免孤独,而更多的则是在怀疑自己工作的意义。事实上,这是随时呵以放下的,正如有朋友见到我们时惊讶地发问一样,你们还在亲自写评论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为 文学批评 80年代 从一而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色绵延是吾家——评盛文锦山水画作品
6
作者 方弘毅 《建筑与文化》 2017年第10期249-253,共5页
南田论山水云:“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能言,人能言之。秋令人悲,又能令人思,写秋者必得可悲可思之意,而后能写之,不然不若听寒蝉与蟋蟀鸣也。”由此点明了自然界中的山水与人们情感变化的关系。
关键词 山水画 作品 自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书法教育的时代价值
7
作者 周善超 《江苏教育》 2020年第77期15-19,共5页
书法教育不光是传承和发扬书法艺术自身的重要手段,在传承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程与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具有基础性和前置性地位。同时,书法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书法教育 时代价值 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 文艺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书法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路径与实践
8
作者 周善超 《江苏教育》 2021年第82期20-25,共6页
书法技法、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犹如书法教师专业成长的三驾马车,只有齐头并进才可能成为一名“书法名教师”。掌握技法是作为书法教师的前提条件,教师要熟谙书法的笔法、结构、章法等;课堂是施教的主阵地,书法课堂教学不只是教教材,还... 书法技法、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犹如书法教师专业成长的三驾马车,只有齐头并进才可能成为一名“书法名教师”。掌握技法是作为书法教师的前提条件,教师要熟谙书法的笔法、结构、章法等;课堂是施教的主阵地,书法课堂教学不只是教教材,还要培育思想、延展内容,既要有技法训练,又要有审美教育和教学评价;而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是促进教师成为“书法名教师”的必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教师 专业成长 策略路径 实践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事并非如烟
9
作者 樊波 《中国书画》 2017年第7期92-92,共1页
记得十年前我曾在《中国书画》刊登过自己的作品,如今看来似乎不忍卒读,不知现在奉上的拙作在若干年之后是否还会产生类似的感受。正如人生年复一年的演化,艺术电是环环相生的推进,其间定有一种内在的不可否定的关联。
关键词 《中国书画》 中国 当代文学 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彤作品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彤 《江苏教育》 2018年第5期24-27,共4页
1967年生,文学博士,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书法专业博士生导师、美术学院书记兼副院长,江苏省书法院特聘研究员。作品多次入展全国、省、市及西泠印... 1967年生,文学博士,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书法专业博士生导师、美术学院书记兼副院长,江苏省书法院特聘研究员。作品多次入展全国、省、市及西泠印社书法、篆刻展览;书法、篆刻学术论文发表30多篇,其中《关于黄牧甫篆刻艺术的分期》获全国第四届书法学术讨论会三等奖;《自然之辨》获全国第五届书法学术讨论会三等奖;博士学位论文《论非艺术因素与书法艺术的发展》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历代经典书论释读》获批“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书法家协会 学术讨论会 博士生导师 李彤 南京艺术学院 篆刻艺术 协会会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童的意义——以中国现代小说为背景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政 晓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89,共9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说 苏童 短篇小说 《桑园留念》 当代作家 日常生活 年龄差 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下汉字的特性及影响
12
作者 衡正安 《中国文艺评论》 2016年第9期97-100,共4页
汉字是中华民族极其重要的文化载体,其存在形式、书写方式造就了中国人诸多的文化特质。汉字,中华民族赋予了她诸多的文化内涵,在民族历史、文化生态和精神心理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不仅是沮诵、仓颉乃'百代书祖',还是... 汉字是中华民族极其重要的文化载体,其存在形式、书写方式造就了中国人诸多的文化特质。汉字,中华民族赋予了她诸多的文化内涵,在民族历史、文化生态和精神心理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不仅是沮诵、仓颉乃'百代书祖',还是庖羲氏画八卦之说,许慎的'象天法地,见鸟之迹'等,无不表现出汉字产生的伟大、神秘、震撼,真所谓'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名画记》 书写方式 张彦远 文化特质 民族历史 文化理想 现代文明 计算机时代 中国艺术精神 行草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沛泽剑气开紫云——读纪伟书法
13
作者 田秉锷 《书画世界》 2023年第12期43-48,共6页
“以文会友”,语出《论语·颜渊》的“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文章开篇,即引曾子语,并无自炫之意。在我,仅仅是表达了身处沛县文化群体的自幸与自珍。“文”,是个颇为宽泛的概念。在曾子眼里,凡“五经”“六艺”之道,皆为“文”... “以文会友”,语出《论语·颜渊》的“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文章开篇,即引曾子语,并无自炫之意。在我,仅仅是表达了身处沛县文化群体的自幸与自珍。“文”,是个颇为宽泛的概念。在曾子眼里,凡“五经”“六艺”之道,皆为“文”;而在我眼里,凡“文学”“艺术”之道,皆为“文”。于是,在沛县大文化的“文友”之会中,我认识了纪伟。这种“认识”是那么自然而顺遂,又是那么亲近而玄远,在了无功利、了无挂碍的淡然一笑中,我以直观的感受面对纪伟先生的书道和书品、人道和人品。初识纪伟和他的书法是在2000年举办的一次书画展上,而再一次近距离欣赏纪伟书法则是在2010年之春的“刘邦文化万里行”活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品 书道 文化群体 以文会友 无功利 沛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之佛工笔花鸟画创作的当代意义
14
作者 孔繁明 《书画艺术》 2020年第4期66-73,共8页
陈之佛作为一位杰出的工笔花鸟画家,他通过融合与创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形成了唯美诗意、生动雅致的个人艺术风格,使工笔花鸟画创作呈现出了新的时代风貌。他为后人留下的宝贵艺术财富,在当代仍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陈之佛 工笔花鸟画 当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韵无限(国画作品)
15
作者 吴耀华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生机之美——程万里访谈录
16
作者 程万里 杜雪之 《中国美术》 2022年第2期120-122,共3页
杜雪之(以下简称“杜”):现在很多学生都很喜欢外来的动漫,对中国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程万里(以下简称“程”):实际上,现在很多青少年是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接触这些文化的。很多数字媒体的设备仪器是国外发明的。这些... 杜雪之(以下简称“杜”):现在很多学生都很喜欢外来的动漫,对中国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程万里(以下简称“程”):实际上,现在很多青少年是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接触这些文化的。很多数字媒体的设备仪器是国外发明的。这些科技手段是时代的选择,当然也伴随着产生了很多文化的冲击,从而影响到我们本土的文化选择。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进一步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青少年在应对文化冲击时应该具备的根本态度。国外输入的文化艺术形式同我们的传统绘画艺术是完全不一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艺术形式 设备仪器 传统绘画艺术 中国传统绘画 数字媒体 网络接触 外来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家
17
作者 李彤 仇高驰 +4 位作者 刘灿铭 黄正明 金丹 童迅 陈维 《江苏教育》 2021年第56期40-47,共8页
荣誉成绩2007年被评为“青蓝工程”江苏省高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12年被评为“333工程”江苏省学科带头人,2014年获南京艺术学院“刘海粟名师奖”。作品多次入展全国、省、市及西泠印社书法、篆刻展览;发表书法篆刻学术论文30多篇,其... 荣誉成绩2007年被评为“青蓝工程”江苏省高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12年被评为“333工程”江苏省学科带头人,2014年获南京艺术学院“刘海粟名师奖”。作品多次入展全国、省、市及西泠印社书法、篆刻展览;发表书法篆刻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关于黄牧甫篆刻艺术的分期》获全国第四届书法学术讨论会三等奖,《自然之辨》获全国第五届书法学术讨论会三等奖;博士学位论文《论非艺术因素与书法艺术的发展》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历代经典书论释读》入选“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艺术学院 西泠印社 篆刻艺术 书法篆刻 黄牧甫 刘海粟 江苏省高等学校 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