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粗糙度功能参数及其三维量值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伯奎 李年莲 +1 位作者 刘远伟 左敦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9-181,共3页
它介绍了表面粗糙度二维与三维功能参数,分析指出二维功能参数的理论缺陷以及三维功能参数的优点。由于三维功能参数尚未形成正式标准,它使用MicroXAMTM三维形貌仪及粗糙度样块进行试验研究,探讨其应用规律。结论如下:三维功能参数适用... 它介绍了表面粗糙度二维与三维功能参数,分析指出二维功能参数的理论缺陷以及三维功能参数的优点。由于三维功能参数尚未形成正式标准,它使用MicroXAMTM三维形貌仪及粗糙度样块进行试验研究,探讨其应用规律。结论如下:三维功能参数适用于普遍对象,以指数形式出现的三维功能参数是基于Abbott曲线的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的描述,和表面的精度并无直接关系,对应周期性较强表面与随机性较强表面,其数值出现较大差异,随机性较强表面性能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功能参数 三维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预紧式六维力传感器动态性能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志军 姚建涛 +2 位作者 叶东 刘远伟 赵永生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04-309,共6页
对一种新型的双层预紧式六维力传感器进行了动态性能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首先介绍了双层预紧式六维力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建立了该传感器的振动系统简化模型,基于螺旋理论和多自由度系统振动学推导了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经过对运动微... 对一种新型的双层预紧式六维力传感器进行了动态性能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首先介绍了双层预紧式六维力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建立了该传感器的振动系统简化模型,基于螺旋理论和多自由度系统振动学推导了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经过对运动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了传感器的各阶固有频率。最后采用阶跃响应法对传感器样机进行动态性能实验研究,经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了传感器的频率响应曲线。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从而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双层预紧式六维力传感器的动态性能较好,能够满足一般工业生产中对六维力测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维力传感器 预紧式 螺旋理论 动态性能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机床加工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远伟 吴海兵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5-627,共3页
研究和验证了BJ-04-2(A)型并联机床的加工精度与加工表面粗糙度。研究手段是选择国家标准样件进行加工实验,样件加工采用一次装夹,运用端面铣削、侧刃铣削、钻削和镗削的方法加工而成。实验数据结果的分析表明,BJ-04-02(A)型并联机床加... 研究和验证了BJ-04-2(A)型并联机床的加工精度与加工表面粗糙度。研究手段是选择国家标准样件进行加工实验,样件加工采用一次装夹,运用端面铣削、侧刃铣削、钻削和镗削的方法加工而成。实验数据结果的分析表明,BJ-04-02(A)型并联机床加工精度中,直线度基本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其它精度指标则未达到标准的要求,加工的表面粗糙度相当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床 精度分析 加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量点云的复杂曲面重建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刚 孙全平 +1 位作者 刘大峰 沈建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41,52,共5页
在研究已有三角网格曲面重建算法的基础上,针对MC算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应用双曲线判别方法,消除算法中产生的歧义三角片和孔洞,改善曲面重建效果,并通过大量实验发现立方体边长的最佳取值,不但进一步提高了算法效率,而且使重建后的... 在研究已有三角网格曲面重建算法的基础上,针对MC算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应用双曲线判别方法,消除算法中产生的歧义三角片和孔洞,改善曲面重建效果,并通过大量实验发现立方体边长的最佳取值,不但进一步提高了算法效率,而且使重建后的模型效果更为逼真和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重建 三角网格 MARCHING CUBE算法 等值面 点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制造资源语义描述与建模 被引量:5
5
作者 薛建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8-249,253,共3页
对云制造资源进行描述与建模,从而将物理制造资源转化为逻辑制造资源,以构建虚拟资源封装组件是实现云制造服务的基础。分析了云制造资源的概念、广义制造能力、使用价格、评价等相关属性,指出云制造资源应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具有广义制... 对云制造资源进行描述与建模,从而将物理制造资源转化为逻辑制造资源,以构建虚拟资源封装组件是实现云制造服务的基础。分析了云制造资源的概念、广义制造能力、使用价格、评价等相关属性,指出云制造资源应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具有广义制造能力是云制造资源的基本内涵;使用价格和评价对云制造资源的配置产生重要的影响。采用OWL本体语言构建了云制造资源的本体模型,对主要本体进行了阐述,用实例证明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制造 语义WEB 本体 OW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mworks的数控加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卜云峰 宗国成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3-54,43,共3页
对Camworks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Camworks系统及其应用实例为背景,说明Camworks数控加工的基本步骤及其方法,重点介绍运用Camworks系统实现数控加工的关键技术和难点,为数控编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CAMWORKS 特征自动识别 数控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测量技术在表面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前景研究
7
作者 李伯奎 刘远伟 +2 位作者 左敦稳 曹苏群 王林高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32-33,36,共3页
传统表面质量评价多是对原始表面微观形貌几何特征的描述,未与表面的服役过程形成关联,原始表面以及服役过程中的变化和其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原位测量技术可以在较大视场内对微细结构进行精确定位与高分辨测量,进而... 传统表面质量评价多是对原始表面微观形貌几何特征的描述,未与表面的服役过程形成关联,原始表面以及服役过程中的变化和其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原位测量技术可以在较大视场内对微细结构进行精确定位与高分辨测量,进而描述表面变化的渐进性过程,在原始表面和使用性能之间建立联系,同时可以考察粗糙度参数的稳定性,甚至产生新的综合参数,原位测量还是基于功能的表面微观几何结构设计的技术基础。原位测量技术为表面质量评价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原位测量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缸套台架实验花斑状缺陷分析
8
作者 李伯奎 严方 +1 位作者 刘远伟 左敦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27-128,共2页
薄壁铸铁气缸套在台架实验后内表面出现花斑状缺陷。通过实验分析该缺陷产生的原因,得出以下结论:花斑状缺陷是由于气缸套本身的整体刚度不够,其工作过程中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造成的一种缸套失圆变形。要消除花斑状缺陷,应改进缸套的铸... 薄壁铸铁气缸套在台架实验后内表面出现花斑状缺陷。通过实验分析该缺陷产生的原因,得出以下结论:花斑状缺陷是由于气缸套本身的整体刚度不够,其工作过程中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造成的一种缸套失圆变形。要消除花斑状缺陷,应改进缸套的铸造成型环节,以提高气缸套的整体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缸套 失圆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铣削力在线测试系统的开发及实验验证
9
作者 李兴华 郭苏琳 +3 位作者 潘志鑫 孙以旭 薛唯 汪通悦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2-24,共3页
切削力是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物理现象之一,在线监测切削力信号将有利于控制加工过程。利用PCI9118DG数据采集卡、YE5850B电荷放大器等仪器设备,借助LabView软件平台,构建一个切削力虚拟检测系统。在Mikron UCP800 DU-RO高速加工中心上进... 切削力是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物理现象之一,在线监测切削力信号将有利于控制加工过程。利用PCI9118DG数据采集卡、YE5850B电荷放大器等仪器设备,借助LabView软件平台,构建一个切削力虚拟检测系统。在Mikron UCP800 DU-RO高速加工中心上进行了氧化锆生物陶瓷材料的高速铣削试验,利用构建的虚拟检测系统在线、实时检测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信号数值,以及时掌握加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力 LABVIEW平台 在线监测 高速铣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运动机械结构综合及其优化设计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6
10
作者 沈惠平 张曙 +1 位作者 刘安心 杨廷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8-125,共8页
综合评述了以德国为主的欧洲工业国在并联运动机械结构综合与设计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内容涉及:针对实际应用背景提出新机型并进行了设计;通过研制设计分析仿真软件,针对某种并联运动机械机型进行了结构综合改进与优化、尺度综合... 综合评述了以德国为主的欧洲工业国在并联运动机械结构综合与设计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内容涉及:针对实际应用背景提出新机型并进行了设计;通过研制设计分析仿真软件,针对某种并联运动机械机型进行了结构综合改进与优化、尺度综合和优化以及性能评估与改善等工作;进一步地,在大量实践与理论探索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提出用于开发混合运动机械、冗余并联运动学以及可重构并联运动机械的设计方法学,这些内容都是并联运动机械设计研究领域内富有创造性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运动学 并联机构 结构综合 设计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腕关节柔顺并联打磨机器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3
11
作者 朱伟 汪源 +2 位作者 沈惠平 邓嘉鸣 许兆棠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2-407,348,共7页
根据柔性并联机构逆向自适应运动原理,设计了一种3转动输出的3SPS+S仿腕关节柔性并联打磨机构,建立了机构运动方程,得到了柔性支链变形量与动平台姿态的关系;分析了柔性支链的变形力以及打磨工具打磨力、输出力矩情况,并建立力学模型;... 根据柔性并联机构逆向自适应运动原理,设计了一种3转动输出的3SPS+S仿腕关节柔性并联打磨机构,建立了机构运动方程,得到了柔性支链变形量与动平台姿态的关系;分析了柔性支链的变形力以及打磨工具打磨力、输出力矩情况,并建立力学模型;以打磨工具姿态变化和打磨力恒定为目标,对建立的三维模型进行仿真,并通过样机模拟得到机构的工作参数范围;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打磨机构可根据工件曲面几何形状的改变而实时改变打磨工具姿态,在有效控制力的前提下可保持打磨头和工件间的接触打磨力不变,该机构设计简单、运动灵活、方便控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磨机器人 腕关节 柔顺并联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运动振动筛的筛分运动规律及其轨迹的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沈惠平 张会芳 +2 位作者 张江涛 何宝祥 杨廷力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24,共5页
传统振动筛筛面轨迹为直线、圆、椭圆,由于轨迹单一,会出现堵孔现象,筛分效率不高。文中论证了用并联运动振动筛可实现理想的筛分运动,其筛面轨迹为空间复杂曲线,沿筛面长度方向各点的运动轨迹不断变化,且筛面各点均做异幅运动,物料在... 传统振动筛筛面轨迹为直线、圆、椭圆,由于轨迹单一,会出现堵孔现象,筛分效率不高。文中论证了用并联运动振动筛可实现理想的筛分运动,其筛面轨迹为空间复杂曲线,沿筛面长度方向各点的运动轨迹不断变化,且筛面各点均做异幅运动,物料在筛箱中做空间三维运动,具有良好的透筛环境和筛分效率;还讨论了机构构件尺寸和主动输入相位初始角对筛面运动轨迹的影响,为进行主机构结构优化设计以实现最佳的筛分效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振动筛 筛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覆盖件逆向工程设计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沁峰 胡志超 +3 位作者 张火土 刘远伟 常勇 李延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3-85,共3页
逆向工程在汽车覆盖件设计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某车型翼子板的逆向设计为例,采用数码摄影和光学扫描相结合的非接触式基于光学原理的ATOS&TriTop系统得到数据点针对汽车覆盖件的特点,结合逆向工程软件Imageware,详细... 逆向工程在汽车覆盖件设计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某车型翼子板的逆向设计为例,采用数码摄影和光学扫描相结合的非接触式基于光学原理的ATOS&TriTop系统得到数据点针对汽车覆盖件的特点,结合逆向工程软件Imageware,详细阐述了由大量数据点进行曲线、曲面反求的汽车覆盖件逆向工程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覆盖件 逆向工程 曲面重构 Imageware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锻造操作机缓冲机构尺度优化 被引量:8
14
作者 许允斗 滕志程 +3 位作者 郭江涛 朱为国 姚建涛 赵永生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2-206,共5页
为实现锻造操作机钳杆运动的精确控制,须减小竖直升降过程中钳杆在水平方向的耦合位移。针对一种新型2 t/5 t·m锻造操作机机构,提出一种通过水平缓冲机构尺度优化来提高解耦性的方法。首先建立主运动机构计算模型,定义了优化目标... 为实现锻造操作机钳杆运动的精确控制,须减小竖直升降过程中钳杆在水平方向的耦合位移。针对一种新型2 t/5 t·m锻造操作机机构,提出一种通过水平缓冲机构尺度优化来提高解耦性的方法。首先建立主运动机构计算模型,定义了优化目标函数和边界条件;然后设计了优化流程图,基于遗传算法并借助MATLAB软件得到目标函数最优解;最后使用ADAMS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钳杆末端耦合位移量最小为1.092 8 mm,且始终保持在误差范围(±5 mm)内,达到了运动解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造操作机 耦合位移 水平缓冲机构 尺度优化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并联运动振动筛的筛分效率及其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沈惠平 张江涛 +2 位作者 何宝祥 刘远伟 杨廷力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3-86,共4页
并联运动振动筛是一种全新的三维运动振动筛,其筛面具有良好的理想运动轨迹,适于物料筛分。文中从影响筛分效率的因素入手,就曲柄转向、曲柄转速(工作频率)、投料方式、主机构杆长、安装倾角、振幅等几个方面进行试验方案设计并论证,揭... 并联运动振动筛是一种全新的三维运动振动筛,其筛面具有良好的理想运动轨迹,适于物料筛分。文中从影响筛分效率的因素入手,就曲柄转向、曲柄转速(工作频率)、投料方式、主机构杆长、安装倾角、振幅等几个方面进行试验方案设计并论证,揭示了并联运动振动筛特有的筛分特性和规律,试验结果证明,并联运动振动筛具有良好的透筛环境,筛分能力强,筛分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筛 并联机构 并联运动振动筛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机床的动力学特性对加工精度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许兆棠 刘远伟 +1 位作者 汪通悦 吴海兵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98-204,共7页
为了提高并联机床的加工精度,分析了并联机床的动力学特性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根据牛顿-欧拉方程,得到并联机床的动力学方程,解得连杆的驱动力;根据杆件轴向伸长量与受力之间的关系,得到连杆的长度误差;以无长度误差的连杆长度为优化目标... 为了提高并联机床的加工精度,分析了并联机床的动力学特性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根据牛顿-欧拉方程,得到并联机床的动力学方程,解得连杆的驱动力;根据杆件轴向伸长量与受力之间的关系,得到连杆的长度误差;以无长度误差的连杆长度为优化目标,用优化的方法,得到动平台的位姿,并与连杆有长度误差时动平台的位姿比较,得动平台的位姿误差;根据刀具在动平台坐标系中位置,得刀具加工位置误差及对被加工零件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并联机床连杆的长度误差,引起刀具加工位置误差,使被加工零件产生形位误差和尺寸误差;并联机床电主轴偏心引起连杆的长度误差的扰动,产生刀具加工位置的扰动误差,影响被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床 连杆的驱动力 连杆的长度误差 动平台位姿误差 加工位置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向工程的注塑模具快速设计 被引量:15
17
作者 尚广庆 孙春华 +1 位作者 杨莉莉 朱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6-227,共2页
采用逆向工程技术可显著提高模具设计效率。在重构零件模型的过程中,先对零件的曲面特性进行分析,然后划分若干曲面片,对每一个曲面片分别进行重构,再进行重新组合,产生过渡曲面,从而完成整个曲面的重构。利用重构好的曲面模型,进行零件... 采用逆向工程技术可显著提高模具设计效率。在重构零件模型的过程中,先对零件的曲面特性进行分析,然后划分若干曲面片,对每一个曲面片分别进行重构,再进行重新组合,产生过渡曲面,从而完成整个曲面的重构。利用重构好的曲面模型,进行零件的CAD实体模型的造型。最后利用该CAD实体模型,设计出注塑模具。结果表明,重构模型的精度可以满足零件的注塑模具的设计要求。采用该方法,可以实现模具的快速设计,缩短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注塑模具 曲面重构 快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杆并联机床驱动力为零对加工精度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许兆棠 刘远伟 +2 位作者 孙全平 陈小岗 陈前亮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23-2027,共5页
研究了交叉杆并联机床驱动力为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根据牛顿—欧拉方程,得到交叉杆并联机床的动力学方程,解得连杆的驱动力,分析了丝杠与螺母之间的间隙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如果丝杠与螺母之间有间隙,交叉杆并联机床在驱动力... 研究了交叉杆并联机床驱动力为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根据牛顿—欧拉方程,得到交叉杆并联机床的动力学方程,解得连杆的驱动力,分析了丝杠与螺母之间的间隙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如果丝杠与螺母之间有间隙,交叉杆并联机床在驱动力为零的位置附近,影响交叉杆并联机床的加工精度;如果预紧丝杠螺母,则不影响并联机床的加工精度,但增加螺旋副的功率消耗和磨损,而且对于经常在驱动力不为零情况下工作的交叉杆并联机床,丝杠螺母的预紧机构是多余的。提出控制一个循环工序的加工时间,使交叉杆并联机床不出现驱动力为零的位置。根据临界加工时间的长短,设置和使用丝杠螺母的预紧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床 加工精度 驱动力为零 间隙 临界加工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减振座椅动力学分析及减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伟 姜桂林 +2 位作者 许兆棠 沈惠平 朱小蓉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3-89,共7页
并联机构在多维减振领域的应用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驾驶员座椅普遍存在的中低频三维振动,采用少自由度对称并联机构设计一种三平移减振座椅悬架机构,推导机构的运动正、反解解析式;建立悬架机构竖直方向上的力学关系式,分析悬架结... 并联机构在多维减振领域的应用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驾驶员座椅普遍存在的中低频三维振动,采用少自由度对称并联机构设计一种三平移减振座椅悬架机构,推导机构的运动正、反解解析式;建立悬架机构竖直方向上的力学关系式,分析悬架结构参数对弹簧恢复力的影响;基于水平激励下减振系统的力学特征,考虑到人体刚度、阻尼的影响,建立解耦的等效二维动力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支链倾斜角度α是影响系统减振性能的重要结构参数;同时表明,在y轴方向水平激励下,动平台的运动主要集中在y,z方向,这也证明对于少自由度对称并联减振机构,采用等效二维建模方法进行解耦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座椅 并联机构 动力学模型 多维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网格表面等残留高度刀轨生成算法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晓兵 廖文和 +2 位作者 吴海兵 孙全平 陈前亮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00-1804,共5页
针对截平面法规划的三角网格表面的刀轨长度较长、加工表面残留高度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截平面法的等残留高度刀轨生成算法.首先在估算刀触点轨迹线垂直方向曲率半径的基础上,计算刀触点轨迹投影线并对其进行修正,去除其中冗... 针对截平面法规划的三角网格表面的刀轨长度较长、加工表面残留高度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截平面法的等残留高度刀轨生成算法.首先在估算刀触点轨迹线垂直方向曲率半径的基础上,计算刀触点轨迹投影线并对其进行修正,去除其中冗余的投影点;然后由修正后的刀触点轨迹投影线构造驱动表面,利用驱动表面和网格表面迭代计算刀触点轨迹线;最后由刀触点轨迹线计算无干涉刀轨.与截平面法生成的刀轨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文中算法生成的刀轨长度较小且获得的残留高度保持均匀,适合于三角网格表面表示的复杂表面的精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网格表面 等残留高度 刀触点轨迹投影线 驱动表面 数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