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旱育秧抛栽的特点及高产技术
1
作者 缪粉英 徐卯林 黄年生 《安徽农业》 2004年第4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水稻 旱育秧 抛栽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蔬菜品种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段文艳 申义珍 江解增 《上海蔬菜》 2006年第6期12-13,共2页
水生蔬菜的12个种类除豆瓣菜起源于欧洲地中海沿岸外,都属于我国原产,是我国的特色蔬菜,其主要产地在水、热、光等资源比较丰富的黄河以南地区,大多利用浅水水面和低洼湿地进行生产,也可在粮田实施灌水栽培。目前国内主要水生蔬菜... 水生蔬菜的12个种类除豆瓣菜起源于欧洲地中海沿岸外,都属于我国原产,是我国的特色蔬菜,其主要产地在水、热、光等资源比较丰富的黄河以南地区,大多利用浅水水面和低洼湿地进行生产,也可在粮田实施灌水栽培。目前国内主要水生蔬菜产区多以农业为主要产业,少有化工污染,栽培过程中较少使用农药,较易实现产品的安全卫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品种资源 水生蔬菜 开发利用 地中海沿岸 特色蔬菜 蔬菜产区 化工污染 栽培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素利用效率基因型水稻氮素积累与转移的特性 被引量:74
3
作者 魏海燕 张洪程 +7 位作者 杭杰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张胜飞 马群 张庆 张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9-125,共7页
选用氮素利用高效型和低效型具有代表性的12个粳稻基因型,研究水稻氮素积累、转移特性的差异及其与氮素利用效率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N-n)、抽穗和成熟期,氮高效类型水稻的氮素积累量极显著高于氮低效类型,而拔节期... 选用氮素利用高效型和低效型具有代表性的12个粳稻基因型,研究水稻氮素积累、转移特性的差异及其与氮素利用效率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N-n)、抽穗和成熟期,氮高效类型水稻的氮素积累量极显著高于氮低效类型,而拔节期差异不明显。水稻氮素的阶段性积累量,除(N-n)至拔节阶段,氮高效类型水稻极显著低于氮低效类型外,其余各阶段氮高效类型水稻的氮积累量均极显著高于氮低效类型。水稻氮素的阶段性积累率,移栽至(N-n)和(N-n)至拔节阶段氮低效类型水稻显著大于氮高效类型,而在拔节至抽穗和抽穗至成熟阶段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抽穗前的氮素转移量和转移率,氮高效类型水稻显著或极显著大于氮低效类型,而抽穗前氮对籽粒的贡献率,氮高效类型极显著低于氮低效类型。氮高效类型水稻具有在(N-n)前氮素适度积累,(N-n)后至抽穗阶段,氮素的有效积累高而无效积累弱的特点。因此至抽穗期,氮高效类型水稻的氮素积累量大于氮低效类型,具有较高的氮素转移量和转移率。但由于氮高效类型水稻在抽穗以后仍具有较强的氮素积累能力,因此其抽穗前氮对籽粒的贡献率相对低于氮低效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素利用效率 氮素积累 氮素转移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麦套种对小麦花后地上部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军 许轲 +4 位作者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张瑛 徐顺飞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9-112,共4页
采用稻麦套种与传统条播两种栽培方式系统比较的方法,研究了稻麦套种对优质中筋小麦扬麦10号和弱筋小麦宁麦9号花后叶、茎鞘、颖壳、穗轴、籽粒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以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稻麦套种对不同类型小麦花后地上部... 采用稻麦套种与传统条播两种栽培方式系统比较的方法,研究了稻麦套种对优质中筋小麦扬麦10号和弱筋小麦宁麦9号花后叶、茎鞘、颖壳、穗轴、籽粒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以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稻麦套种对不同类型小麦花后地上部各器官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他品质指标有显著影响。与条播栽培方式相比,稻麦套种小麦花后地上部器官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等主要品质指标均较低,二者差异显著。在同一栽培方式下,弱筋小麦宁麦9号各器官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中筋小麦扬麦10号。套种方式有利于弱筋小麦品质的形成,此栽培方式下宁麦9号各项品质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但中筋小麦扬麦10号的部分品质指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稻麦套种 游离氨基酸 籽粒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套播和施氮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军 许轲 +5 位作者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刘艳阳 张瑛 徐顺飞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7-111,共5页
为研究稻田套播及不同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效应,采用稻田套播与传统条播两种栽培方式比较的方法,研究稻田套播和氮肥对优质弱筋小麦宁麦9号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与传统条播方式相比,在相同的氮肥运筹下稻田套播弱... 为研究稻田套播及不同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效应,采用稻田套播与传统条播两种栽培方式比较的方法,研究稻田套播和氮肥对优质弱筋小麦宁麦9号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与传统条播方式相比,在相同的氮肥运筹下稻田套播弱筋小麦除籽粒总淀粉及其组分含量高于条播处理外,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磨粉品质、面粉品质以及淀粉糊化特性的主要指标均低于传统条播,且差异显著。在江淮地区采用稻田套播方式较利于弱筋小麦优质的形成。增加施氮量则宁麦9号的产量、蛋白质含量、面粉品质和磨粉品质的主要指标提高,但不利于弱筋专用品质的优化。稻田套播弱筋小麦宁麦9号在总施氮(纯氮)量为225 kg/ha、基蘖肥与拔节追肥比例为5∶5∶0的条件下可实现高产与优质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筋小麦 稻田套播 氮素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菌剂对草莓黄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苏闽 周冬梅 +3 位作者 杨敬辉 刘红霞 李红叶 郭坚华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1-503,共3页
由轮枝孢属真菌Verticillium spp.引起的草莓黄萎病在草莓各产区均有发生,危害严重。在江苏镇江和扬州两地的大田试验表明复合菌剂能有效防治草莓黄萎病,平均防效达到76.8%。该菌剂对草莓有较好的促生作用,150d时,无病田平均增产25.8%,... 由轮枝孢属真菌Verticillium spp.引起的草莓黄萎病在草莓各产区均有发生,危害严重。在江苏镇江和扬州两地的大田试验表明复合菌剂能有效防治草莓黄萎病,平均防效达到76.8%。该菌剂对草莓有较好的促生作用,150d时,无病田平均增产25.8%,病田增产13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黄萎病 防治效果 复合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农药Ab和爱禾防治稻鸭共作田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
7
作者 徐志英 洪素娣 +1 位作者 许晓辉 王奎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3S期31-32,共2页
Ab和爱禾是2种防治螟虫的新型生物药剂,通过在稻鸭共作田中对稻纵卷叶螟的保叶效果和杀虫效果试验,表明生物药剂Ab用量300ml/hm2,药后7d,对稻纵卷叶螟的保叶效果和杀虫效果均好,保叶率达94.12%,杀虫效果为100%,经济、适用,且具有持续性。
关键词 Ab 爱禾 生物农药 稻鸭共作田 稻纵卷叶螟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祥菊 徐雯 +3 位作者 张雯霞 陈芳芳 訾研 李春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7851-17853,17857,共4页
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贡献率为30%~70%。探讨了氮、磷、钾肥施用量、施用时期和运筹比例对不同专用类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提出由于小麦生产地区生态、生产条件的差异,氮磷钾肥施用量和运筹配比尚... 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贡献率为30%~70%。探讨了氮、磷、钾肥施用量、施用时期和运筹比例对不同专用类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提出由于小麦生产地区生态、生产条件的差异,氮磷钾肥施用量和运筹配比尚需进一步明确,做到因地制宜形成不同专用类型小麦生产相配套的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用型小麦 籽粒产量 品质 氮磷钾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