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郊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发展——以扬州市邗江区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郭静 沙正芹 +2 位作者 季陆鹰 葛胜 杨武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6期9186-9189,共4页
通过对扬州市邗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调查,分析当前农业推广技术体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结合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和现代农业推广理论,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并提出构建邗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 邗江区 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法 农业现代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小麦品种对比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宝红 张福生 郭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9期6193-6194,6197,共3页
[目的]通过主要小麦品种的比较试验,选出适合邗江当地种植的小麦品种。[方法]对供试的9个品种进行生育期观察,并从茎蘖动态、穗型结构、植株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等方面比较分析了这9个小麦品种。[结果]各小麦品种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最... [目的]通过主要小麦品种的比较试验,选出适合邗江当地种植的小麦品种。[方法]对供试的9个品种进行生育期观察,并从茎蘖动态、穗型结构、植株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等方面比较分析了这9个小麦品种。[结果]各小麦品种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最早成熟的品种是宁麦13,宁麦16与扬麦16的成穗率高,宁麦13产量最高。[结论]通过分析得出,扬麦16产量较为稳定、穗型中等偏大,成熟期较早,适合于大面积上继续推广应用;扬辐麦4号产量稳定,穗型中等,但熟期较迟;宁麦13穗型中等,千粒重较高,生育期短,产量较高,可以积极示范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性状 产量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市邗江区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5
3
作者 左希 董红刚 +3 位作者 陈银凤 耿跃 陈凤 梅爱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3期139-140,共2页
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繁殖力强、传播速度快、生态适应性广等特点,对生物多样性有很强的破坏作用,是江苏省补充植物检疫对象。本文分析了扬州市邗江区各乡镇(街道、园区)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现状,介绍了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应用物理防... 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繁殖力强、传播速度快、生态适应性广等特点,对生物多样性有很强的破坏作用,是江苏省补充植物检疫对象。本文分析了扬州市邗江区各乡镇(街道、园区)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现状,介绍了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应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除技术,有效控制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在邗江区的蔓延,基本实现了“零星发生区及时清剿,大片发生区不扩散”,并提出了加强生物防治和建立专业化防除队伍等建议,以期为防止加拿大一枝黄花等有害生物蔓延和危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发生现状 防除对策 治理建议 江苏扬州 邗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市邗江区汊河街道植保专业化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潘志文 刘士元 +4 位作者 吴佳文 李群 徐蕾 吴学昌 严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5期170-171,共2页
介绍了扬州市邗江区汊河街道植保专业化服务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植保专业化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保专业化服务 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江苏扬州 邗江区汊河街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市丘陵地区水稻品种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武广 王君 +2 位作者 温凯 仇景涛 郭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期43-45,65,共4页
于2020年在扬州市公道镇河东村进行粳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筛选适应于该地丘陵地区的高产、优质品种,以促进水稻丰产增效。结果表明,13个优质粳稻品种中,宁香粳11的产量最高,达1.21万kg/hm^(2),其次为武粳7375、武香粳5245、南粳9036,均达... 于2020年在扬州市公道镇河东村进行粳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筛选适应于该地丘陵地区的高产、优质品种,以促进水稻丰产增效。结果表明,13个优质粳稻品种中,宁香粳11的产量最高,达1.21万kg/hm^(2),其次为武粳7375、武香粳5245、南粳9036,均达到1.05万kg/hm^(2)。从穗型来看,宁香粳11穗粒数最高,达158.4粒;金香玉1号次之,153.1粒;武香粳113与武粳7375穗型较大。从结实率来看,南粳5718结实率最高,达97.8%;其次是泗稻301与武粳7375,均为95.0%以上。从千粒重来看,泗稻301最高,为31.90 g;其次是南粳5718和扬辐粳11号,均在30.0 g以上。综合比较显示,宁香粳11、武粳7375、武香粳5245与南粳9036综合性状较好,产量较高,可以进一步示范种植并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粳稻 品种展示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邗江区小麦品种适应性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许谊 王君 +2 位作者 葛胜 李洁 杨武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3期29-31,共3页
[目的]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水平。[方法]对邗江区2015年引进10个优质小麦品种进行示范种植,对10个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扬麦20、扬辐麦4号综合性状较好,产量较高。[结论]下一步将加大扬麦20、扬辐麦4... [目的]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水平。[方法]对邗江区2015年引进10个优质小麦品种进行示范种植,对10个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扬麦20、扬辐麦4号综合性状较好,产量较高。[结论]下一步将加大扬麦20、扬辐麦4号的推广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 品种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杂交籼稻丰优香占生产技术规范
7
作者 邬益香 景明仪 +1 位作者 孙承红 叶浩 《农技服务》 2011年第8期1111-1112,共2页
根据杂交水稻丰优香占的生产实践,总结了丰优香占的高产栽培产量结构、生育指标和栽培技术规范,为优质杂交籼稻丰优香占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杂交籼稻 丰优香占 高产栽培 技术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油5号特征特性及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8
作者 葛胜 瞿世艳 +1 位作者 钱永稳 范吉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348-2348,2350,共2页
扬油5号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优质、高产、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该品种成熟期适中、丰产性好、抗逆性较强,且品质优良、含油率高,适宜于江苏省淮河以南地区种植。通过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建立示范方,探索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 扬油5号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优质、高产、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该品种成熟期适中、丰产性好、抗逆性较强,且品质优良、含油率高,适宜于江苏省淮河以南地区种植。通过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建立示范方,探索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油5号 高产 保优栽培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麦秸秆还田量对机插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季陆鹰 葛胜 +2 位作者 郭静 杨武广 朱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5期1982-1984,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秸秆还田量对水稻(Oryza sativa L.)生产的影响。[方法]供试水稻品种为南粳44(早熟晚粳)、扬粳4227(早熟晚粳)。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南粳44和扬粳4227为2个主区,主区内均设对照(无秸秆还田)... [目的]研究不同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秸秆还田量对水稻(Oryza sativa L.)生产的影响。[方法]供试水稻品种为南粳44(早熟晚粳)、扬粳4227(早熟晚粳)。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南粳44和扬粳4227为2个主区,主区内均设对照(无秸秆还田)、半量麦秸秆还田、全量麦秸秆还田3个裂区处理。[结果]在基肥、分蘖肥以及穗肥一致的前提下,随着麦秸秆还田量的增加,水稻前期分蘖起步越迟,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单位面积穗数均低于对照,但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单位面积穗数均呈相反趋势;水稻每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以及产量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并且秸秆还田后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和全氮含量均高于对照以及试验前的土壤养分水平。[结论]该研究可为大面积秸秆还田种植水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秸秆还田 水稻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期与基本苗对直播稻群体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武广 季陆鹰 +2 位作者 葛胜 朱伟 郭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7期9314-9316,共3页
[目的]明确邗江区有利于实现直播稻高产稳产的播种时期和适宜基本苗数.[方法]采取对典型水稻田块调查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直播稻不同播种时期、不同基本苗数对直播稻生育进程、植株与穗部性状、群体指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目的]明确邗江区有利于实现直播稻高产稳产的播种时期和适宜基本苗数.[方法]采取对典型水稻田块调查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直播稻不同播种时期、不同基本苗数对直播稻生育进程、植株与穗部性状、群体指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播期试验水稻品种选用南粳44和扬粳4038,基本苗分别为112.5万和135.0万株/hm2,播期分别为6月1、7、13日.基本苗试验品种选用南粳44,基本苗分别为82.5万、94.5万、112.5万、136.5万和157.5万株/hm2.[结果]麦收后及早播种有利于延长生育期,增加水稻生长量,改善水稻产量构成因素,提高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最终实现较高的产量.直播稻基本苗在112.5万株/hm2左右、单株成穗3.O~3.5个时,产量构成因素间协调与平衡,可实现高产稳产.[结论]该研究可为集成适宜邗江地区的水稻直播规范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品种 播期 基本苗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迟熟中粳水稻品种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洁 王曙光 +2 位作者 杨武广 王君 葛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6期52-54,共3页
[目的]选择出适合邗江区大面积种植的水稻品种。[方法]选择14个迟熟中粳水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从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参试14个品种的产量、综合性状有一定的差异。盐粳13号、苏垦118分蘖能力较强;扬粳805和... [目的]选择出适合邗江区大面积种植的水稻品种。[方法]选择14个迟熟中粳水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从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参试14个品种的产量、综合性状有一定的差异。盐粳13号、苏垦118分蘖能力较强;扬粳805和武运粳24号的千粒重较高;W030和盐粳13号产量较高。[结论]邗江区可进一步示范种植W030、扬粳805、盐粳13号这3个品种,继续推广种植南粳9108和武运粳24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对机插秧苗素质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静 殷明 +3 位作者 王曙光 杨武广 葛胜 李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基质对机插稻的影响。[方法]以扬粳806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基质对机插秧苗素质及栽插后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营养土育出的秧苗干物质积累大于基质秧苗,营养土和基质A秧苗质量比基质B高。基质A秧苗产量最高,3种基质的秧... [目的]探讨不同基质对机插稻的影响。[方法]以扬粳806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基质对机插秧苗素质及栽插后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营养土育出的秧苗干物质积累大于基质秧苗,营养土和基质A秧苗质量比基质B高。基质A秧苗产量最高,3种基质的秧苗产量从高到低依序为基质A、营养土、基质B。[结论]在生产中,可用质量较好的基质替代营养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基质 秧苗素质 农艺性状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超级稻品种生育特性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静 季陆鹰 +2 位作者 葛胜 杨武广 李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比较4个不同地域育成的超级稻品种,为推广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不同超级稻品种间秧苗素质,生育时期、穗数、产量等进行比较。[方法]早熟晚粳品种扬粳4227、迟熟中粳品种武运粳24号具有秧苗素质高、... [目的]比较4个不同地域育成的超级稻品种,为推广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不同超级稻品种间秧苗素质,生育时期、穗数、产量等进行比较。[方法]早熟晚粳品种扬粳4227、迟熟中粳品种武运粳24号具有秧苗素质高、生育期适宜、分蘖能力强、产量高等特点。[结论]扬粳4227、武运粳24号适宜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进一步示范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秧苗素质 分蘖能力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鹏 王中德 +3 位作者 周宝红 步学林 王君 温凯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1期48-50,共3页
为了筛选出适应性好、综合性状优、产量潜力大的水稻新品种,特在扬州市邗江区公道镇河东村开展粳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1个参试粳稻品种中,南粳晶谷产量最高,达11670.0 kg/hm2;其次是南粳3908、中江113、丰粳1606,均达到10200.0 ... 为了筛选出适应性好、综合性状优、产量潜力大的水稻新品种,特在扬州市邗江区公道镇河东村开展粳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1个参试粳稻品种中,南粳晶谷产量最高,达11670.0 kg/hm2;其次是南粳3908、中江113、丰粳1606,均达到10200.0 kg/hm2以上。每穗粒数最高的品种是金香玉1号,达191.4粒;南粳3908与中江113分别居第2、第3位。南粳晶谷与扬粳5118的结实率最高,为94.8%;丰粳1606居第3位,为93.9%。千粒重最高为南粳晶谷,达28.87 g;扬粳5118与南粳9108分别居第2、第3位,分别为27.90、27.67 g。综合比较,南粳晶谷、南粳3908、中江113、丰粳1606等品种综合性状较好,产量较高,可以进一步示范种植并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品种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叶面肥及不同浓度对扬麦16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静 季陆鹰 +2 位作者 葛胜 杨武广 李洁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4期13-13,15,共2页
以扬麦16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叶面肥及不同浓度条件对扬麦16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返青期喷施叶面肥后基部节间与株高较喷施清水对照明显缩短,倒伏现象明显减少,喷施叶面肥2.025 kg/hm2后对产量的提高有一定作用;不同叶面... 以扬麦16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叶面肥及不同浓度条件对扬麦16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返青期喷施叶面肥后基部节间与株高较喷施清水对照明显缩短,倒伏现象明显减少,喷施叶面肥2.025 kg/hm2后对产量的提高有一定作用;不同叶面肥之间对扬麦16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差异没有表现出明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麦16 叶面肥 浓度 生育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
16
作者 葛胜 朱伟 俞瑗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9期114-115,共2页
通过对2012年扬州市邗江区不同栽培条件及防治条件下小麦赤霉病发生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小麦赤霉病防治对策,以期为淮南麦区小麦稳产、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影响因素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增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葛胜 施福全 瞿世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0期49-50,共2页
分析水稻增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以促进水稻增产。
关键词 水稻 增产 影响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肥后移量对稻套麦产量的影响
18
作者 严玲 张正海 +4 位作者 季陆鹰 葛胜 郭静 杨武广 朱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期1018-1019,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后移量对稻套麦产量的影响,探讨其适宜的氮肥施用方式。[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共7个处理,其中稻套麦10月25日播种,拔节肥按不同尿素施用量分5个处理:A:150 kg/hm2;B:225 kg/hm2;C:300 kg/hm2;D:375 kg/hm2;CK...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后移量对稻套麦产量的影响,探讨其适宜的氮肥施用方式。[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共7个处理,其中稻套麦10月25日播种,拔节肥按不同尿素施用量分5个处理:A:150 kg/hm2;B:225 kg/hm2;C:300 kg/hm2;D:375 kg/hm2;CK1:0kg/hm2。收稻后旋耕撒播小麦(茬后种麦)分2个处理,分别为CK2:于11月5日播种;CK3:于11月15日播种。稻套麦大田用种量225kg/hm2,茬后种麦大田用种量150 kg/hm2。[结果]在基肥、壮蘖肥一致的前提下,施用拔节肥225 kg/hm2后其穗粒数、千粒重、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及经济系数均高于其他施氮处理以及不施氮处理CK1。但与稻茬后撒播小麦相比,在基肥、壮蘖肥一致的前提下,稻套麦产量要低于适期茬后种麦水平,高于迟播小麦。[结论]该研究可为稻套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后移 稻套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稻作方式对水稻扬粳805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9
作者 杨武广 季陆鹰 +2 位作者 葛胜 郭静 李洁 《园艺与种苗》 CAS 2015年第9期6-7,1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稻作方式对水稻扬粳805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机插、抛秧、直播3种稻作方式种植,系统比较了不同稻作方式对扬粳805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不同稻作方式扬粳805的生育期、分蘖发生动态、产量... [目的]探讨不同稻作方式对水稻扬粳805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机插、抛秧、直播3种稻作方式种植,系统比较了不同稻作方式对扬粳805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不同稻作方式扬粳805的生育期、分蘖发生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有差异,产量表现为抛秧>机插秧>直播稻。[结论]研究结果为水稻扬粳805大面积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稻作方式 生长发育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效尿素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0
作者 杨武广 季陆鹰 +2 位作者 葛胜 郭静 李洁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1期25-26,共2页
通过试验研究新型高效尿素作为分蘖肥和穗肥,代替普通尿素对水稻农艺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肥和穗肥均施用新型高效尿素以及穗肥施用新型高效尿素的处理株高、穗长等性状均增加,分蘖肥施用新型高效尿素的处理增加了穗数,... 通过试验研究新型高效尿素作为分蘖肥和穗肥,代替普通尿素对水稻农艺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肥和穗肥均施用新型高效尿素以及穗肥施用新型高效尿素的处理株高、穗长等性状均增加,分蘖肥施用新型高效尿素的处理增加了穗数,穗肥施用新型高效尿素减少了退化小花数,提高了穗粒数,最终提高了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新型高效尿素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