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Graves病合并白细胞减少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徐艳
高燕玲
孙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075-2077,共3页
目的分析Graves病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确诊的36例Graves病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的病历资料,探讨白细胞减少的原因及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RAb)水平与白细胞计数间的关联,总结白细胞减少的...
目的分析Graves病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确诊的36例Graves病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的病历资料,探讨白细胞减少的原因及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RAb)水平与白细胞计数间的关联,总结白细胞减少的治疗方法。结果 36例患者中21例(58.3%)发生于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后,以甲巯咪唑治疗后多见(61.9%),其次是丙基硫氧嘧啶(38.1%)治疗;15例(41.7%)由Graves病甲亢本身引起。甲亢本身所致的白细胞减少与血清TRAb水平呈负相关(P<0.01),而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与TRAb无关。针对甲亢本身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给予丙基硫氧嘧啶或强的松联合利血生治疗;针对ATD引起的白细胞减少,视病情停用ATD,予以利血生或联合强的松治疗。治疗后患者白细胞计数均可恢复正常。结论 Graves病并发白细胞减少可由甲亢本身引起,也可由ATD引起。针对病因,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后可使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促甲状腺激素抗体
白细胞减少
粒细胞缺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关媛
高燕玲
李贵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3522-3526,共5页
目的了解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探讨高龄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6年7月在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45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74岁,n=26...
目的了解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探讨高龄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6年7月在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45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74岁,n=26)和高龄组(年龄75~88岁,n=19)。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偏相关分析探讨高龄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性别、BMI、骨钙素、钙离子、磷离子、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激素(PTH)、25-羟维生素D[25-(OH)D]、腰椎L1-4和股骨颈骨密度、骨吸收抑制剂使用率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骨吸收抑制剂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骨吸收抑制剂使用情况因素后,高龄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呈负相关(P<0.05)。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75岁及以上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的急性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75岁以下患者,高龄与不良反应发生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唑来膦酸
药物毒性
高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Graves病合并白细胞减少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徐艳
高燕玲
孙枫
机构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075-2077,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Graves病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确诊的36例Graves病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的病历资料,探讨白细胞减少的原因及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RAb)水平与白细胞计数间的关联,总结白细胞减少的治疗方法。结果 36例患者中21例(58.3%)发生于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后,以甲巯咪唑治疗后多见(61.9%),其次是丙基硫氧嘧啶(38.1%)治疗;15例(41.7%)由Graves病甲亢本身引起。甲亢本身所致的白细胞减少与血清TRAb水平呈负相关(P<0.01),而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与TRAb无关。针对甲亢本身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给予丙基硫氧嘧啶或强的松联合利血生治疗;针对ATD引起的白细胞减少,视病情停用ATD,予以利血生或联合强的松治疗。治疗后患者白细胞计数均可恢复正常。结论 Graves病并发白细胞减少可由甲亢本身引起,也可由ATD引起。针对病因,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后可使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促甲状腺激素抗体
白细胞减少
粒细胞缺乏
Keywords
Graves disease
Thyrotropin antibodies
Leukopenia
Agranulocytosis
分类号
R581.11 [医药卫生—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关媛
高燕玲
李贵庆
机构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3522-3526,共5页
文摘
目的了解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探讨高龄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6年7月在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45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74岁,n=26)和高龄组(年龄75~88岁,n=19)。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偏相关分析探讨高龄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性别、BMI、骨钙素、钙离子、磷离子、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激素(PTH)、25-羟维生素D[25-(OH)D]、腰椎L1-4和股骨颈骨密度、骨吸收抑制剂使用率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骨吸收抑制剂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骨吸收抑制剂使用情况因素后,高龄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呈负相关(P<0.05)。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75岁及以上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的急性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75岁以下患者,高龄与不良反应发生呈负相关。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唑来膦酸
药物毒性
高龄
Keywords
Osteoporosis
Zoledronic acid
Drug toxicity
Advanced age
分类号
R681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Graves病合并白细胞减少的临床分析
徐艳
高燕玲
孙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
关媛
高燕玲
李贵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