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制剂临床应用现状
1
作者 徐德宇 丁永兰 杨山拨 《医药导报》 CAS 1999年第5期356-356,共1页
关键词 医院制剂 临床应用 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市区腹泻人群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流行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2
2
作者 许海燕 黄金林 +7 位作者 包广宇 高玉 张弓 苏洁 姜峰 潘志明 刘秀梵 焦新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了解扬州市区腹泻人群中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感染流行和耐药性状况。方法采用多重PCR方法对扬州市区两所医院门诊部和住院部的腹泻人群进行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感染状况调查,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分离株的耐药性。结果在2937... 目的了解扬州市区腹泻人群中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感染流行和耐药性状况。方法采用多重PCR方法对扬州市区两所医院门诊部和住院部的腹泻人群进行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感染状况调查,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分离株的耐药性。结果在2937份粪便样品中,142份空肠弯曲菌阳性、平均阳性率4.83%,10份结肠弯曲菌阳性、平均阳性率0.34%。不同医院间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门诊部感染率极显著高于住院部(P<0.01),7岁以下幼儿感染率极显著高于其它人群(P<0.01),6月-8月感染率显著高于其它月份(P<0.05)。93株空肠弯曲菌分离株对21种抗生素高度敏感的是:庆大霉素91.40%、阿齐红霉素89.25%、红霉素88.46%、阿莫西林87.10%、链霉素83.87%、头孢噻肟81.72%、卡那霉素81.72%,高度耐药的是:头孢哌酮100%、复方新诺明100%、头孢拉定97.85%、头孢克罗93.55%、环丙沙星91.40%、萘啶酸91.40%、左旋氧氟沙星88.17%、土霉素87.50%。耐药菌株耐药谱主要集中在9耐至14耐,达81.71%,两医院分离株多重耐药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诊区分离菌多重耐药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扬州市区腹泻人群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流行及耐药状况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研究结果为正确评价腹泻人群弯曲菌的流行状况和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弯曲菌 结肠弯曲菌 多重PCR 腹泻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2
3
作者 田明祥 陶爱林 《卫生经济研究》 2013年第12期53-55,共3页
结合实际,从成本核算单元体系、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并轨运作体系、医院成本报告体系三方面入手,探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 医院 成本核算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36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评价 被引量:50
4
作者 龚开政 张振刚 +2 位作者 朱宁 孙红光 凤以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中文版36条简明健康问卷(SF-36)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RQOL)评价中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方法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及明尼苏达州心衰生活质量问卷同时对128例慢性心衰患者的HRQOL进行评价,并对部分患者进行随... 目的探讨中文版36条简明健康问卷(SF-36)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RQOL)评价中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方法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及明尼苏达州心衰生活质量问卷同时对128例慢性心衰患者的HRQOL进行评价,并对部分患者进行随诊观察。结果SF-36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8个维度的Cronbach'sα均>0.70)和重复性。因子分析产生的两个因子与量表的原理论结构假设基本一致。4—8周内共有78例完成随访,对40例病情好转的随访患者进行再次评价时,应用SF-36可从总体上及心理健康内容方面辨别出患者HRQOL的变化。结论中文版SF-36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评价时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36 慢性心力衰竭 信度 效度 生存质量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或序贯腹腔镜内镜联合手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吴健 丁岩冰 +5 位作者 邓彬 鞠泽生 李强 孙建宏 马建明 王远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1期996-999,共4页
目的探讨同步或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2009年6月~2012年2月,8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分为同步手... 目的探讨同步或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2009年6月~2012年2月,8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分为同步手术组42例(LC联合术中EST)和序贯手术组43例(LC联合术前EST),比较2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成功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115.3±64.8)min vs.(107.8±57.9)min,t=0.563,P=0.575]。与序贯手术组比较,同步手术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显著降低[2.4%(1/42)vs.18.6%(8/43),χ2=5.907,P=0.01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5.9±1.7)d vs.(7.8±2.4)d,t=-4.203,P=0.000]。结论同步LC联合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中选择性应用腹腔镜内镜会合或逆行胆管插管方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闭式引流后注入榄香烯、顺铂治疗癌性胸水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蒋有娟 丁惠珍 +1 位作者 刘晓丹 殷旭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68-470,共3页
自1994年8月~1996年5月应用胸腔套管插管法闭式引流后胸腔内注入抗癌药物治疗癌性胸腔积液。随机分两组,一组应用榄香烯乳200~300mg,顺铂40mg,另一组应用顺铂60~80mg,每组17例进行对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 自1994年8月~1996年5月应用胸腔套管插管法闭式引流后胸腔内注入抗癌药物治疗癌性胸腔积液。随机分两组,一组应用榄香烯乳200~300mg,顺铂40mg,另一组应用顺铂60~80mg,每组17例进行对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均为单侧胸腔积液。Karnofsky评分50~80分(平均60分),确诊为癌性胸腔积液至开始治疗的中位时间1周。结果表明,加榄香烯乳组CR11例(64.7%),PRS例(29.4%),NC1例(5.9%),有效率94.1%;顺铂组CR5例(29.4%),PR10例(58.8%),NC2例(11.8%),有效率88.2%。两组总有效率相近,无显著差异。CR有显著差异(X2=3.88,P<0.05),加榄香烯乳组优于单顺铂组。副作用:榄香烯组包裹性液气胸3例,无其它毒副作用出现。顺铂组包裹性液气胸2例,消化道反应1级4例,2级2例,肾功能损害1级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水 癌性胸水 胸腔闭式引流 榄香烯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丁永玲 黄彩虹 +2 位作者 周洁 朱忠信 李家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1-594,共4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7例SFT病例进行大体观察、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En V ision二步法标记,观察V im、CD34、CD99、bc l-2 Des、SMA、HMB...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7例SFT病例进行大体观察、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En V ision二步法标记,观察V im、CD34、CD99、bc l-2 Des、SMA、HMBE-1、CK、S-100蛋白在SFT组织中的表达。结果7例SFT分别发生于胸腔、腹腔、纵隔、眼眶及胸壁软组织,临床表现为肿块压迫所致的症状,肿块1.5 cm×1.5 cm×1 cm^20 cm×20 cm×18 cm,光镜下肿瘤细胞由长梭形细胞构成束状、编织状排列,间质内有多少不一的胶原纤维,无特殊的组织构型及形态的多样性为其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CD34、V im、CD99均为弥漫强阳性,bc l-2 5例阳性,Des、SMA、HMBE-1、CK、S-100蛋白阴性。结论SFT是一组形态多样、无特殊组织构型及有多少不一胶原纤维的梭形细胞肿瘤,其特殊的免疫表型,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但SFT的确诊必须结合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共同完成。SFT的生物学行为取决于其组织学形态和肿块的大小及生长方式,完全切除肿块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病理组织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痰涂片抗酸杆菌检出率的因素探讨 被引量:21
8
作者 周樱 徐玮 钱厚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60-461,共2页
关键词 抗酸杆菌检出率 痰涂片 结核病防治 PCR检测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设备 死灰复燃 检测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碎栓辅助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振生 王苇 +2 位作者 张新江 符长标 周龙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评价利用抽瘪的球囊碎栓辅助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5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接受球囊碎栓辅助动脉溶栓治疗。于颈内动脉远端充盈微球囊,抽瘪球囊沿微导丝通过血栓再退至血栓近端注入尿激酶... 目的评价利用抽瘪的球囊碎栓辅助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5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接受球囊碎栓辅助动脉溶栓治疗。于颈内动脉远端充盈微球囊,抽瘪球囊沿微导丝通过血栓再退至血栓近端注入尿激酶,尿激酶最大剂量为50万u。结果5例患者中3例获得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均获得良好疗效。未见颅内出血并发症。结论采用抽瘪的球囊碎栓辅助动脉溶栓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溶栓 机械开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医患纠纷看医疗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被引量:22
10
作者 单清 戴春阳 +1 位作者 朱启发 刘晓丹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3,共3页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医患纠纷,不难发现信息不对称现象客观存在于医疗市场当中,虽然它不是造成纠纷的惟一原因,但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医患纠纷的发生并使之难以化解。这种“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作为需方的消费者即患方缺乏对医学信息、...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医患纠纷,不难发现信息不对称现象客观存在于医疗市场当中,虽然它不是造成纠纷的惟一原因,但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医患纠纷的发生并使之难以化解。这种“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作为需方的消费者即患方缺乏对医学信息、管理信息、制度信息和法律信息等的了解,从而导致对医疗服务行业的特殊性不理解,所以一旦自身利益受损失,医患纠纷便不可避免。此外,作为供方的医界内部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表现为有些医务人员忽视其执业范围内及与其执业相关的所有信息,从而导致医疗过失纠纷的发生。通过对此现象的分析,提出防范和化解医疗纠纷应从上述各个层面入手,特别是要在意识层面上充分尊重患方的知情权,以期达到矫正信息不对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医疗市场 医患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曲面重组阴性法胆管成像与MRCP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礼同 李澄 +3 位作者 顾振 陈建 何玲 袁红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94-1197,共4页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曲面重组(CPR)阴性法胆管成像与单次激发厚层投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肝外胆管癌(EHCC)的诊断价值及限度。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肝外胆管癌患者,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行MRCP检查后,同期采用10mm...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曲面重组(CPR)阴性法胆管成像与单次激发厚层投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肝外胆管癌(EHCC)的诊断价值及限度。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肝外胆管癌患者,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行MRCP检查后,同期采用10mm层厚、层距,一次屏气下完成上腹部CT平扫及二期增强扫描,将门静脉期图像采用2.5mm层厚、1.25mm间距重叠50%重建,获得轴面源像(ASI),数据传输至诊断工作站,利用reformat重组软件,进行胆管多平面重组(MPR),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及任意斜面胆管图像,在MPR基础上,再沿胆管走行方向管腔中心划曲线,进行曲面重组(CPR),获得CPR胆管图像。结果CPR、MRCP成功率为100%;CPR、MRCP均对肝外胆管癌部位做出明确诊断,定位诊断率为100%,定性诊断率分别为97%(32/33)和90.9%(30/33);对合并症的诊断率分别为100%和62.5%(10/16)。结论CPR、MRCP对肝外胆管癌均能明确定位;CPR对肝外胆管癌的定性诊断率高于MRCP,显示肝外胆管癌与扩张胆管的关系更直观;CPR对合并症的诊断率明显高于MRCP;CPR在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管癌 曲面重组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声心动图左室壁运动异常节段推测冠心病相关狭窄血管——与冠脉造影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孙红光 李澄 +2 位作者 於晓平 徐俊 秦爱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二维心超(2DE)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及对相关狭窄血管推测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200例临床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同期进行2DE及导管法冠脉造影(CAG)检查(2DE在先,CAG在后),以CAG为标准,统计分析根据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推测冠脉... 目的:探讨二维心超(2DE)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及对相关狭窄血管推测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200例临床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同期进行2DE及导管法冠脉造影(CAG)检查(2DE在先,CAG在后),以CAG为标准,统计分析根据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推测冠脉相关狭窄血管的准确性。结果:对狭窄冠脉具体血管数的检出两种方法比较,LAD、LCX、多支病变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以CAG为标准,2DE推测冠心病相关狭窄血管的特异性较高,敏感性较低,约登指数<0.5;当冠状动脉的某一支狭窄≥90%或次全闭塞时,2DE推测冠心病的准确性明显提高,对LAD、LCX、RCA的判断敏感性均>70%,特异性均>85%,约登指数均>0.6。结论:2DE是一种简便、无创、良好辅助冠脉造影的方法,当血管狭窄≥90%或次全闭塞时准确性较高,当血管狭窄<90%时准确性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结肠水灌肠与钡剂灌肠及纤维结肠镜对大肠病变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锡海 许建荣 +2 位作者 李澄 华佳 路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23-926,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MSCT结肠水灌肠、钡剂灌肠(BE)及纤维结肠镜对大肠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探讨三者检查方法在大肠病变诊断方面的优缺点。方法对43例怀疑大肠病变的患者行MSCT结肠水灌肠检查,其中21例先后接受BE检查,22例先后接受结肠镜检查。... 目的通过比较MSCT结肠水灌肠、钡剂灌肠(BE)及纤维结肠镜对大肠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探讨三者检查方法在大肠病变诊断方面的优缺点。方法对43例怀疑大肠病变的患者行MSCT结肠水灌肠检查,其中21例先后接受BE检查,22例先后接受结肠镜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对大肠评价范围全面性、大肠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性有无差异。结果MSCT结肠水灌肠、BE、肠镜对大肠评价范围全面性百分率分别为90.70%、95.24%、50%,MSCT与BE比较无显著差异,与肠镜比较有显著差异。MSCT结肠水灌肠、BE、肠镜对大肠病变定位/定性的准确率分别为86.05%/86.05%、76.19%/66.67%、59.09%/77.27%,MSCT结肠水灌肠对大肠病变定位准确率高于肠镜,与BE比较无显著差异。三种检查方法对大肠病变定性诊断的准确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MSCT结肠水灌肠对大肠评价范围全面,对大肠病变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结肠水灌肠 钡剂灌肠 结肠镜 大肠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病合并白细胞减少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徐艳 高燕玲 孙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075-2077,共3页
目的分析Graves病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确诊的36例Graves病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的病历资料,探讨白细胞减少的原因及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RAb)水平与白细胞计数间的关联,总结白细胞减少的... 目的分析Graves病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确诊的36例Graves病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的病历资料,探讨白细胞减少的原因及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RAb)水平与白细胞计数间的关联,总结白细胞减少的治疗方法。结果 36例患者中21例(58.3%)发生于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后,以甲巯咪唑治疗后多见(61.9%),其次是丙基硫氧嘧啶(38.1%)治疗;15例(41.7%)由Graves病甲亢本身引起。甲亢本身所致的白细胞减少与血清TRAb水平呈负相关(P<0.01),而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与TRAb无关。针对甲亢本身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给予丙基硫氧嘧啶或强的松联合利血生治疗;针对ATD引起的白细胞减少,视病情停用ATD,予以利血生或联合强的松治疗。治疗后患者白细胞计数均可恢复正常。结论 Graves病并发白细胞减少可由甲亢本身引起,也可由ATD引起。针对病因,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后可使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促甲状腺激素抗体 白细胞减少 粒细胞缺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血小板数和平均血小板体积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融 钱厚明 於晓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36-337,共2页
为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小板变化与临床的关系,动态观察血小板计数(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发现KD患儿入院时MPV明显增大,随病程进展,MPV迅速下降而PLT明显增高并持续2周左右;心脏受累患儿PLT明显高于无心脏并发症患儿(t=2.9... 为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小板变化与临床的关系,动态观察血小板计数(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发现KD患儿入院时MPV明显增大,随病程进展,MPV迅速下降而PLT明显增高并持续2周左右;心脏受累患儿PLT明显高于无心脏并发症患儿(t=2.9187,P<0.01)。这些变化反映了血小板在KD的血管炎性反应中起了重要作用,并提示PLT显著增高的患儿具有心脏并发症的潜在危险。本文还讨论了KD患儿PLT和MPV变化的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儿童 血小板数 血小板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关媛 高燕玲 李贵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3522-3526,共5页
目的了解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探讨高龄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6年7月在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45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74岁,n=26... 目的了解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探讨高龄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6年7月在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45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74岁,n=26)和高龄组(年龄75~88岁,n=19)。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偏相关分析探讨高龄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性别、BMI、骨钙素、钙离子、磷离子、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激素(PTH)、25-羟维生素D[25-(OH)D]、腰椎L1-4和股骨颈骨密度、骨吸收抑制剂使用率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骨吸收抑制剂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骨吸收抑制剂使用情况因素后,高龄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呈负相关(P<0.05)。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75岁及以上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的急性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75岁以下患者,高龄与不良反应发生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唑来膦酸 药物毒性 高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曲面重组尿路成像与MRU对泌尿系病变的诊断比较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礼同 李澄 +2 位作者 袁红梅 陈建 何玲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9期1030-1034,共5页
目的:比较MSCT曲面重组尿路成像(CTU)与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在泌尿系病变检查中显示和诊断疾病的能力,探讨CTU、MRU对泌尿系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方法:24例临床提示有泌尿系病变的患者,行MRI检查,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 目的:比较MSCT曲面重组尿路成像(CTU)与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在泌尿系病变检查中显示和诊断疾病的能力,探讨CTU、MRU对泌尿系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方法:24例临床提示有泌尿系病变的患者,行MRI检查,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行MRU检查,同期采用10mm层厚层距,完成从肾上极至耻骨联合下缘CT平扫及增强扫描,获得原始横断面图像,将22例肾实质期和6例肾排泄期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及任意斜面尿路图像,在此基础上,再沿尿路走行方向管腔中心划曲线,进行曲面重组(CPR),获得CTU图像。采用盲法,比较CTU、MRU对泌尿系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结果:CTU、MRU均对泌尿系梗阻病变部位作出明确诊断,定位诊断符合率为100%;CTU、MRU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和58.8%。对输尿管下段的显示CTU优于MRU,CTU能清楚地显示尿路全貌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结论:CTU、MRU对泌尿系梗阻病变均能明确定位;CTU定性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MRU,能更直观显示泌尿系病变与扩张肾盂、输尿管的关系,在泌尿系病变诊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敏感交互式反转恢复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及其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苇 李澄 +4 位作者 陈建 薛贞龙 刘德志 杜芳 孙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8期1289-1292,共4页
目的 探讨流动敏感交互式反转恢复 (FAIR)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0名志愿者和18例脑肿瘤患者进行FAIR技术和磁敏感对比剂动态增强 (DSC)MR脑灌注成像。缺血性脑梗死患者 45例 ,其中超急性期 8例 ,按照自行制定... 目的 探讨流动敏感交互式反转恢复 (FAIR)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0名志愿者和18例脑肿瘤患者进行FAIR技术和磁敏感对比剂动态增强 (DSC)MR脑灌注成像。缺血性脑梗死患者 45例 ,其中超急性期 8例 ,按照自行制定的脑卒中方案进行检查 ,包括DWI和FAIR序列。结果  10名志愿者FAIR △S和DSC CBV都清楚显示随血流灌注的变化颅内灰质、白质和灰质团块的分布。 18例脑肿瘤患者FAIR △S显示 11例肿瘤实质部分△S超过周围正常脑组织 ,3例△S与周围脑组织相仿 ,4例△S低于周围脑组织 ,所得结果与DSC CBV一致。缺血性脑梗死 45例在DWI均有阳性发现 ,3 9例FAIR发现明确的血流灌注减低。结论 FAIR灌注技术无需注射造影剂 ,是常规MR成像技术良好的补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质子自旋标记 磁共振灌注 脑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内境下鼓膜置管联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24
19
作者 庄远岭 钟振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观察组在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的基...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观察组在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2%,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1.86%,治疗后17例清除,1例未清除,细菌清除率为99.44%;对照组治疗前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1.93%,治疗后9例清除,4例未清除,再感染1例,细菌清除率为69.23%,观察组与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P<0.05)。观察组的分泌性中耳炎的复发率、感染率和耳漏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术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良好,细菌清除率高,能够显著降低复发率和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镜 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置管术 左氧氟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指骨骨髓腔内血管球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20
作者 丁永玲 王艳芬 +2 位作者 王磊 刘爽 周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0-432,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球瘤(glomus tumor,G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在指骨骨髓腔内的GT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结果观察,结合文献复习,分析G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学形态特点和免疫学表型。结果左拇指末节肿胀隆... 目的探讨血管球瘤(glomus tumor,G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在指骨骨髓腔内的GT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结果观察,结合文献复习,分析G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学形态特点和免疫学表型。结果左拇指末节肿胀隆起,约4.5 cm×3.5 cm,X线提示左拇指远节远端骨髓腔内低密度影。光镜下肿瘤组织由小血管及周围的肿瘤细胞组成,瘤细胞丰富,圆形、卵圆形,形态较一致,胞质丰富红染或透亮,无明显异型性和核分裂象,间质明显黏液变性、水肿。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SMA、MSA、vimentin、Ⅳ型胶原,EMA、CK、S-100、HMB-45、desmin、calponin、CgA、Syn均阴性。结论血管球瘤是少见的软组织肿瘤,一般位于正常血管球细胞所在的部位,如甲床下或皮下浅表软组织。发生于骨髓腔内的血管球瘤非常罕见。确诊必须依赖于临床特征、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相结合,且需要和其他肿瘤予以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肿瘤 血管球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