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小学数学运算方法迁移的“现实化”过程
被引量:3
- 1
-
-
作者
于正军
-
机构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37,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小学数学‘现实化’教学实践研究”(D/2021/02/389)的研究成果。
-
文摘
感悟数的运算本质的一致性,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在运算中进行计算方法的直接迁移、计算方式的机械模仿或者计算过程的自由尝试,而是需要引领学生经历“零起点”的认知过程、“裸视图”的思维过程和“应变化”的内化过程等“现实化”的儿童认知过程,从而真正感悟数与运算的本质内涵,建立计算算理的本真联系,形成计算方法的本能迁移。
-
关键词
运算方法迁移
现实化
算式书写
算理理解
算法建构
-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小学数学教材语言的儿童化理解
被引量:2
- 2
-
-
作者
于正军
-
机构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2期46-50,共5页
-
文摘
新课标背景之下的概念教学,更加需要教师的“讲”让位于学生的“学”,引领学生主动开展教材字面表述的“现实化”内容解构和“儿童化”意义建构,继而驱动学生经历从字面认读到儿童认知、从字面表述到儿童表达、从字面应答到儿童应对的教材概念意义的重构过程,实现教材书面表述的“成人思维”“编写思维”“教材思维”的自主突破,推动学生数学认知的不断深入与核心素养的应然发展。
-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书面表述
儿童表达
现实化
儿童化
-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要素思维培养
被引量:2
- 3
-
-
作者
于正军
-
机构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5期32-36,共5页
-
文摘
教学“解决问题策略”时,教师需要以新的教学视角转变教学观念、创新课堂结构,引领学生在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必备概念”和“必要信息”等题中要素,引发学生产生针对性的数学思考,生成对应的要素思维,促进常态思维和一般方法的灵活化、针对化、新颖化和创造化,继而实现思维策略化,最终感悟“解决问题策略”的数学思想方法。
-
关键词
要素思维
教学视角
思维分析
-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解读视角与路径
被引量:1
- 4
-
-
作者
于强
-
机构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教育局教研室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60-62,共3页
-
文摘
统编教材以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作为教材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后练习也基本上围绕单元要素来精心设计,相比以往的教材练习,其训练的目标更清晰,内在逻辑性更强,编写意图和教学理念更为显著。当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语文要素落地,实现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教学转变。因此,在解读一篇课文时,课后练习也成为值得研究的重要内容。那么,一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解读?又该如何通过解读进一步明确课文的教学内容呢?
-
关键词
课后练习
用教材教
统编教材
教学转变
编写意图
教教材
单元结构
小学语文教学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量感“意义性”理解的培育方式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黄红成
-
机构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11期33-35,共3页
-
文摘
量感的培养离不开常见量的教学,需要有“量”的操作过程,需要有“感”的过程。常见量的教学,需要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的需要,让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有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和理性思考的机会,注重学生对常见量的认识、理解和感悟;在认知层面上有不断感受量和构建量的契机,进而实现“意义性”理解和量感的真正形成。
-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量感
“意义性”理解
-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