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追问:如何让阅读教学更有效——扬州市“初中语文学科女性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课题组研讨活动片段实录 被引量:5
1
作者 陈玲玲 李洸 吴敏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0-73,共4页
主持人:我们语文教师可以把“问”这个字形象地理解成是教师用“口”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之“门”,引领学生探究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提升人文素养。今天,我们针对一些课堂主问题设计不错,但具体实施时却蜻蜒点水、浅尝辄止、不能深入... 主持人:我们语文教师可以把“问”这个字形象地理解成是教师用“口”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之“门”,引领学生探究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提升人文素养。今天,我们针对一些课堂主问题设计不错,但具体实施时却蜻蜒点水、浅尝辄止、不能深入的现象,围绕“追问:如何让阅读教学更有效”的话题,请大家结合教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扬州市 "初中语文学科女性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课题组 语文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高考考试说明的研读与应用——以《2012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选修)说明》为例
2
作者 朱雪梅 《地理教学》 2012年第5期9-12,共4页
高考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测试说明”等名词表述尽管不同,但均指用于指导高考复习与命题的纲领性文件,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这些考试文件一直广受关注,尤其是每年修订内容会引起深入探讨。但如何阅读、如何用好考试文件的科... 高考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测试说明”等名词表述尽管不同,但均指用于指导高考复习与命题的纲领性文件,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这些考试文件一直广受关注,尤其是每年修订内容会引起深入探讨。但如何阅读、如何用好考试文件的科学方法却还是教师面临的问题。本文以《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选修)说明》(以下简称《测试说明》)的研究为例,说明有效研读与应用《测试说明》的基本思路与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测试 考试大纲 普通高中 江苏省 地理 高考 学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育应当高度关注教师的主体发展
3
作者 王安琪 王宏根 +1 位作者 于德龙 俞万所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3-76,共4页
王安琪:传统的母语教学,一般只关注教师教得如何.因而教学的有效性常受影响。实施新课程后,我们关注了学的一方,往往又忽视了教的一方.这又让教学效益大打折扣。教学是教者与学者两方面的事,只重一方面,效果当然不会很好。在后... 王安琪:传统的母语教学,一般只关注教师教得如何.因而教学的有效性常受影响。实施新课程后,我们关注了学的一方,往往又忽视了教的一方.这又让教学效益大打折扣。教学是教者与学者两方面的事,只重一方面,效果当然不会很好。在后课改的语境下,我们有必要来讨论关注语文教师主体发展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师 主体发展 语文教育 应当 母语教学 教学效益 有效性 新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亮点·趋势·策略——2008年全国中考作文命题管窥
4
作者 周国安 陈玲玲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10期63-65,共3页
一、亮点 2008年全国中考作文命题呈现出两大亮点:一曰“多情”,二曰“多元”。 先看“多情”:如果以“理智与情感”区别中高考作文命题,则高考“理智”多一些。中考“情感”多一些。多情一直是中考作文命题的主要特点,因为初中... 一、亮点 2008年全国中考作文命题呈现出两大亮点:一曰“多情”,二曰“多元”。 先看“多情”:如果以“理智与情感”区别中高考作文命题,则高考“理智”多一些。中考“情感”多一些。多情一直是中考作文命题的主要特点,因为初中以记叙文训练为主,强调以情动人,“情感真挚”也一直是中考一类作文的主要指标,而今年的作文命题似乎又格外“多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命题 全国中考 “情感” 训练为主 以情动人 记叙文 高考 理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生物新课程中引导探索教学法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满希 顾明辉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78-80,共3页
介绍了引导探索法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并以细胞增殖一节课为例剖析了该教学法的教学结构和实施途径,最后简要分析了引导探索教学法对实施新课程的意义。
关键词 引导 探索 探究 新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考古诗词赏析考查方式初探 被引量:5
6
作者 陈玲玲 周国安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63,共3页
一、背诵主义不管你承不承认.接不接受,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当下初中古诗词教学.存在着普遍的背诵主义倾向。古诗词当然要背诵,记诵积累是丰富文化底蕴的必需步骤,也是通向感悟、赏析的基础环节。但一切都简化为背诵,不仅古诗... 一、背诵主义不管你承不承认.接不接受,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当下初中古诗词教学.存在着普遍的背诵主义倾向。古诗词当然要背诵,记诵积累是丰富文化底蕴的必需步骤,也是通向感悟、赏析的基础环节。但一切都简化为背诵,不仅古诗词本身需要背诵,字面意思需要背诵,连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展现了怎样的美好意境、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都不是理解、感悟而得,而是咿咿呀呀地记而诵之,就有些“一地鸡毛”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词赏析 考查方式 古诗词教学 考古 文化底蕴 字面意思 思想感情 背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文化课程建构的基本理念与策略 被引量:25
7
作者 陈萍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9-42,共4页
建构地方文化课程需明确课程的价值取向: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与学生文化自觉的互动;找准地方文化课程的性质定位:体现活动型与综合性;确立地方文化课程的目标: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策略上应确立课... 建构地方文化课程需明确课程的价值取向: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与学生文化自觉的互动;找准地方文化课程的性质定位:体现活动型与综合性;确立地方文化课程的目标: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策略上应确立课程建构的基本逻辑:在知识逻辑与生活逻辑上寻找结合点;把握课程选材的主要特征:凸显综合性文化生活事件;瞄准课程教材的创作视点;选择有利于学生主体对话互动的呈现方式;追寻课程功能的有效拓展;引领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文化课程 建构 基本理念与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筛选之我见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萍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6-28,共3页
课堂教学资源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选用什么样的资源,首先要依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锁定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课程资源;要根据学生需求,对课程资源进行梳理归类与整合,并通过教学进行验证,根据教学效果及时反思与调整;同时... 课堂教学资源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选用什么样的资源,首先要依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锁定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课程资源;要根据学生需求,对课程资源进行梳理归类与整合,并通过教学进行验证,根据教学效果及时反思与调整;同时还应比较资源成本,预测教学效果,确定呈现方式;通过建立教学资源库,实现同构共享,放大资源筛选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 资源筛选 教学资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馈方式对修正初中生不同类型写作错误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滕家庆 张利琴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58,共5页
一、引言 国内外学者对于写作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修正做了很多研究。Truscott(1996)总结评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二语教学相关实证研究,指出二语作文中对语言的修饰性反馈不仅无益,反而有害。Ashwell(2000)等人也持有类似的观点。
关键词 反馈方式 写作错误 初中生 20世纪70年代 同类 二语教学 教学过程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发掘生物科学史在教学中的人文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满希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生物学家 人文价值 科学史 教学 科学探究 课程标准 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三地理教师现场命题的研修活动与感悟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雪梅 《地理教学》 2009年第1期37-39,共3页
2008年8月,扬州市暑期新高三地理教师上岗培训,进行了一次现场命题竞赛活动。编题、研讨、展示、交流,活动从下午一直延续到了晚上,大家还是意犹未尽,真可以说是近些年来最有活力与吸引力的一场参与式研修活动。它启示我们:培训... 2008年8月,扬州市暑期新高三地理教师上岗培训,进行了一次现场命题竞赛活动。编题、研讨、展示、交流,活动从下午一直延续到了晚上,大家还是意犹未尽,真可以说是近些年来最有活力与吸引力的一场参与式研修活动。它启示我们:培训应该让每一位参训者的智慧之花都得以绽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教师 命题 高三 上岗培训 竞赛活动 扬州市 参与式 吸引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细三小“口” “品”出《枣核》味——《枣核》教学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玲玲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3-54,共2页
【设计思想】 《枣核》是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国情怀”中的第一篇课文。作者写的是自己的“旧时同窗”——一个远在大洋彼岸的风烛残年的老人,尽管“家庭和事业都如意”,但越到晚年,思乡越切,总是想起故乡院子里的那... 【设计思想】 《枣核》是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国情怀”中的第一篇课文。作者写的是自己的“旧时同窗”——一个远在大洋彼岸的风烛残年的老人,尽管“家庭和事业都如意”,但越到晚年,思乡越切,总是想起故乡院子里的那棵枣树,当作者来美时,“再三托付”为她带来几颗生枣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教学设计 “口” 设计思想 爱国情怀 八年级 苏教版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语篇,开展词块教学——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九Unit2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平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20,共6页
一、引言 1.词汇教学现状 当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过于注重讲解单词词义和用法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并在交际中运用所学词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中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主要以背诵词汇表为主。... 一、引言 1.词汇教学现状 当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过于注重讲解单词词义和用法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并在交际中运用所学词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中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主要以背诵词汇表为主。桂诗春(2007,转引自傅山云,2010)认为背词汇表不是好办法,是临时对付考试的,并非为了学词汇,背得快,忘得也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津高中英语 词块教学 英语词汇教学 语篇 模块 教学现状 词汇表 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分得意”与“九分得意”——《阿Q正传》例谈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玲玲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12期41-41,共1页
鲁迅作品的叙事,用词的分寸感、层次感同他的语言风格是有机融合的。“十分得意”与“九分得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在第三章《续优胜记略》中,阿Q刚刚与王胡交手失败,又被假洋鬼子的哭丧棒敲了几下,经历了平生的两件屈辱事件以... 鲁迅作品的叙事,用词的分寸感、层次感同他的语言风格是有机融合的。“十分得意”与“九分得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在第三章《续优胜记略》中,阿Q刚刚与王胡交手失败,又被假洋鬼子的哭丧棒敲了几下,经历了平生的两件屈辱事件以后,他很快地从调戏小尼姑的过程中找到了快乐。对小尼姑的“胜利”.不仅给了阿Q以心理补偿,而且使他忘记了屈辱,飘飘然起来。为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Q正传》 鲁迅作品 有机融合 语言风格 心理补偿 分寸感 层次感 屈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敬畏到敬仰
15
作者 王安琪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6-77,共2页
我认识顾黄初老师是在33年前。1976年。几乎没有读书的我居然做了一名初中语文民办教师。暑期接受培训时,我第一次听顾老师讲课。那天。顾先生是步行到邗江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授课的内容是“议论文教学”。时值“文革”后期,语文教材... 我认识顾黄初老师是在33年前。1976年。几乎没有读书的我居然做了一名初中语文民办教师。暑期接受培训时,我第一次听顾老师讲课。那天。顾先生是步行到邗江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授课的内容是“议论文教学”。时值“文革”后期,语文教材几乎还是政治教材。顾先生的讲座使我朦胧地意识到:语文课应当重视语言文字的教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就如何展开议论所举的一个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论文教学 敬畏 教师进修学校 民办教师 初中语文 “文革” 政治教材 语文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问”得当 方可自然“生成”
16
作者 陈玲玲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3-63,共1页
这是一篇问题设计很有特色的教学设计。 一、以“称呼”切入,问题设计用心巧妙 稍有生活经验的人一定知道,人与人之间,抑或人与物之间,彼此关系的亲疏能通过称呼体现得出。
关键词 “生成” 自然 追问 问题设计 教学设计 生活经验 人与物 称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特大地震后的痛与思
17
作者 朱雪梅 《地理教学》 2008年第7期8-9,共2页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特大地震突然进发。,这一刻地动山摇,这一刻定格在全国人民的心灵深处,成了中华民族永远的痛。时间一天天逝去,我们在悲痛中送别离去的亲人,在灾难中凝聚起团结的力量。我们的政府、我们的民众...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特大地震突然进发。,这一刻地动山摇,这一刻定格在全国人民的心灵深处,成了中华民族永远的痛。时间一天天逝去,我们在悲痛中送别离去的亲人,在灾难中凝聚起团结的力量。我们的政府、我们的民众在向世界昭示着一个强大的可以战胜一切困难的中国!痛定思痛,除了悲哀和群策群力之外,我们更需要好好反思,吸取经验和教训,因为灾难还会不期而至,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才是战胜灾难的最有力的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 地震 中华民族 大地震 四川 灾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闺”与“深闺”
18
作者 陈玲玲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5-46,共2页
《阿Q正传》归根结底是写中国的日常政治和非常政治情势下的日常人生。传主阿Q日常生活的变化固然不大起眼,但是在重要的历史关头.由这样的小人物恰恰更能传达出历史变动的消息。
关键词 《阿Q正传》 日常生活 小人物 政治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认为”的底气
19
作者 王安琪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9-79,共1页
平常的交谈,“我认为”大抵是凭借自己生活的经验对某一人事言行的评判。而面对一个教学文本的解读、一个渴求启悟群体的引导、一个教学环节内容与问题的选定,能够说出真正意义上的“我认为”,靠的不是一个人的生活经验,而是说话人... 平常的交谈,“我认为”大抵是凭借自己生活的经验对某一人事言行的评判。而面对一个教学文本的解读、一个渴求启悟群体的引导、一个教学环节内容与问题的选定,能够说出真正意义上的“我认为”,靠的不是一个人的生活经验,而是说话人的学识与思维。所以,在教学中,能够说出“我认为”是需要有底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经验 教学文本 教学环节 说话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课堂教学常见偏差行为及其矫正的研究
20
作者 朱雪梅 《地理教学》 2012年第8期14-20,共7页
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地穴中有这样的墓志铭:"当我年轻时,我梦想改变世界。当我长大、成熟时,我发现世界是无法改变的,因而决心只改变我的国家。但对国家我也无能为力。在我垂老的时候,我决心只改变我的家人,可他们也无法改变……"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 矫正 行为 偏差 墓志铭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