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向“教—学—评”一体化的逆向教学设计探索——以“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斌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32,共4页
从课程角度看,“教—学—评”三个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支持。“逆向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有力抓手,将“评”拆开、前置,用“教—评—学—评”的模式和“明确预期效果——确定合适评价标准——设计教学过程”来动... 从课程角度看,“教—学—评”三个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支持。“逆向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有力抓手,将“评”拆开、前置,用“教—评—学—评”的模式和“明确预期效果——确定合适评价标准——设计教学过程”来动态实现“教—学—评”的一体化。在“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中,用设计表达评价量表的方式,来推进教学进程,用评价来促学、促写作活动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 逆向教学设计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郁达夫作品中“颓废”一词的美学内涵与末世文人的人格自洽--以散文《故都的秋》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斌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7-60,共4页
郁达夫的创作中散发着一种天生的感伤气质,他的散文《故都的秋》中“颓废”一词常被误读。只有深入理解“颓废”一词的特定的语境意义和契合了郁达夫人格自洽的美学内涵,才能完整把握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并通过高阶的语言活动和... 郁达夫的创作中散发着一种天生的感伤气质,他的散文《故都的秋》中“颓废”一词常被误读。只有深入理解“颓废”一词的特定的语境意义和契合了郁达夫人格自洽的美学内涵,才能完整把握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并通过高阶的语言活动和审美活动,提高对文学作品语言的感知能力、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颓废 《故都的秋》 美学意趣 人格自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桑蚕月
3
作者 陈斌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7-88,共2页
“蚕月条桑,取彼斧戕,以伐远扬,猗彼女桑。”——《诗经·豳·七月》儿时最快乐的日子是桑树果子成熟的时候。春日烂漫以后,突然就从桑叶的腋间缀出青雪雪、黄澄澄、红扑扑、紫莹莹的桑树果子了。于是,那些酸溜溜甜津津的桑树... “蚕月条桑,取彼斧戕,以伐远扬,猗彼女桑。”——《诗经·豳·七月》儿时最快乐的日子是桑树果子成熟的时候。春日烂漫以后,突然就从桑叶的腋间缀出青雪雪、黄澄澄、红扑扑、紫莹莹的桑树果子了。于是,那些酸溜溜甜津津的桑树果子便调和了农家孩子童年的青涩时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桑 《诗经 农家孩子 桑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匠风·家风
4
作者 陈斌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7-88,共2页
我家是一个木匠世家,在老家乔墅黄泥嘴一带着实有些名气。“老锦义”是祖父的名讳,也是一块金字招牌。谁家有个起房造屋嫁女娶妇,若是没有“老锦义”出手的木工活,那是不够体面的。祖父做了一辈子的木匠,到老,也没丢下他的那一套木工家... 我家是一个木匠世家,在老家乔墅黄泥嘴一带着实有些名气。“老锦义”是祖父的名讳,也是一块金字招牌。谁家有个起房造屋嫁女娶妇,若是没有“老锦义”出手的木工活,那是不够体面的。祖父做了一辈子的木匠,到老,也没丢下他的那一套木工家伙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工活 家风 金字招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