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刘斯平
张宗军
+1 位作者
卢光明
张波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MRI表现,并结合文献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0例肿块均位于侧脑室Monro孔附近,呈不规则分叶状。CT平扫病灶...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MRI表现,并结合文献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0例肿块均位于侧脑室Monro孔附近,呈不规则分叶状。CT平扫病灶呈等或稍高密度,囊变5例、钙化2例;MRI平扫,1例肿瘤呈实体性,余肿瘤均伴有大小不等的囊变,肿块实体部分与脑灰质相比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DWI肿块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在CT、MRI影像上有一定特征性,合理应用其影像学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神经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肾病综合征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金鑫
李建瑞
+3 位作者
陆梦洁
王兴东
李德龙
张志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88-692,共5页
目的 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肾病综合征引起的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53例确诊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患者,原发病分别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31例)或肾病综合征(NS组,22例)...
目的 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肾病综合征引起的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53例确诊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患者,原发病分别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31例)或肾病综合征(NS组,22例),通过不同序列MRI检查方法,观察不同病因所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受累部位、病变严重程度。结果 NS组癫发作(χ~2=9.255,P=0.002)、视觉障碍(χ~2=7.005,P=0.008)发生率高于SLE组;而SLE组则以双侧侧脑室旁(校正χ~2=5.377,P=0.020)、基底节区(校正χ~2=4.825,P=0.028)和半卵圆中心(χ~2=8.113,P=0.004)受累为主;两组影像学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29),NS组顶枕叶型分布所占构成比明显高于SLE组(Fisher确切概率法:P=0.016);与NS组相比,经药物治疗后SLE组患者预后更佳、病程更短(t=2.612,P=0.013)。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肾病综合征所引起的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在影像学表现上存在一定差异,对理解该病病理生理学机制、明确诊断具有鉴别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肾病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R小肠造影与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对Crohn病活动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
10
3
作者
杨可乐
李响
+3 位作者
王兴东
李德龙
朱庆强
陈文新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常规MR小肠造影及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对评估Crohn病(Crohndisease,CD)患者活动性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4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CD常规MR小肠造影及DWI特征,基于肠壁增厚、肠壁异常强化、肠壁DWI信号及...
目的探讨常规MR小肠造影及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对评估Crohn病(Crohndisease,CD)患者活动性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4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CD常规MR小肠造影及DWI特征,基于肠壁增厚、肠壁异常强化、肠壁DWI信号及ADC值、肠腔狭窄后扩张、"木梳征"、肠系膜肿大淋巴结、瘘管、溃疡、脓肿、腹腔蜂窝织炎10个征象,制定CD活动性的MR影像诊断标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ROC曲线评价ADC值诊断CD活动性的诊断效能,3.0 T MRI与临床及病理评估CD活动度之间的一致性采用Kappa值分析,非活动性CD肠壁及活动性CD肠壁ADC值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共评估了232组肠段,共发现116组肠段有异常。受累肠壁的平均厚度为(8.18±0.29)mm。49例CD,病变活动期41例,活动期指标:肠壁分层、中~重度强化、溃疡、肠腔狭窄后扩张、木梳征、淋巴结肿大、蜂窝织炎,发生例数分别为:(33、39、21、18、22、19、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567、30.467、7.171、5.552、7.790、6.055、6.055,P<0.05或0.01)。CD活动期,DWI(b=1000)显示病变肠壁呈明显高信号,信号明显高于非活动期CD肠壁。活动期CD肠壁ADC值(0.89~1.31)×10-3 mm2/s,平均(1.08±0.12)×10-3 mm2/s。非活动期CD肠壁ADC值(1.16~1.56)×10-3 mm2/s,平均ADC值(1.35±0.15)×10-3 mm2/s。非活动期CD肠壁ADC值升高,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6,P<0.01)。ROC分析鉴别CD活动性和非活动性的ADC值诊断阈值为1.145×10-3 mm2/s,在该阈值时,CD活动性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73.2%。MR小肠造影诊断CD活动度评分为7.63±1.06,其中40例患者的评分>5分,诊断为CD活动期。MR小肠造影与DWI相结合,对CD活动性的定位准确率为100%,敏感度为97.4%,特异度为80.0%,阳性预测值为95.0%,阴性预测值为88.9%,Kappa值为0.832(P<0.05)。结论在传统的MRI序列基础上,应用DWI成像技术,对于CD活动性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HN病
小肠造影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刘斯平
张宗军
卢光明
张波
机构
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影像科
南京军区南京总
医院
影像
科
江苏省
泰州人民
医院
影像
科
出处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43-345,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MRI表现,并结合文献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0例肿块均位于侧脑室Monro孔附近,呈不规则分叶状。CT平扫病灶呈等或稍高密度,囊变5例、钙化2例;MRI平扫,1例肿瘤呈实体性,余肿瘤均伴有大小不等的囊变,肿块实体部分与脑灰质相比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DWI肿块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在CT、MRI影像上有一定特征性,合理应用其影像学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
关键词
脑肿瘤
神经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分类号
R739.41 [医药卫生—肿瘤]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肾病综合征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金鑫
李建瑞
陆梦洁
王兴东
李德龙
张志强
机构
南京医
科
大学金陵临床
医院
东部战区总
医院
医学
影像
科
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影像科
出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88-692,共5页
文摘
目的 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肾病综合征引起的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53例确诊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患者,原发病分别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31例)或肾病综合征(NS组,22例),通过不同序列MRI检查方法,观察不同病因所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受累部位、病变严重程度。结果 NS组癫发作(χ~2=9.255,P=0.002)、视觉障碍(χ~2=7.005,P=0.008)发生率高于SLE组;而SLE组则以双侧侧脑室旁(校正χ~2=5.377,P=0.020)、基底节区(校正χ~2=4.825,P=0.028)和半卵圆中心(χ~2=8.113,P=0.004)受累为主;两组影像学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29),NS组顶枕叶型分布所占构成比明显高于SLE组(Fisher确切概率法:P=0.016);与NS组相比,经药物治疗后SLE组患者预后更佳、病程更短(t=2.612,P=0.013)。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肾病综合征所引起的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在影像学表现上存在一定差异,对理解该病病理生理学机制、明确诊断具有鉴别意义。
关键词
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肾病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Keywords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
Lupus erythematosus,systemic
Nephrotic syndrom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分类号
R593.241 [医药卫生—内科学]
R747.9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R小肠造影与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对Crohn病活动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
10
3
作者
杨可乐
李响
王兴东
李德龙
朱庆强
陈文新
机构
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影像科
江苏省
苏北人民
医院
影像
科
出处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1期40-44,共5页
基金
扬州市医学重点人才项目(编号:ZDRC201873)~~
文摘
目的探讨常规MR小肠造影及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对评估Crohn病(Crohndisease,CD)患者活动性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4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CD常规MR小肠造影及DWI特征,基于肠壁增厚、肠壁异常强化、肠壁DWI信号及ADC值、肠腔狭窄后扩张、"木梳征"、肠系膜肿大淋巴结、瘘管、溃疡、脓肿、腹腔蜂窝织炎10个征象,制定CD活动性的MR影像诊断标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ROC曲线评价ADC值诊断CD活动性的诊断效能,3.0 T MRI与临床及病理评估CD活动度之间的一致性采用Kappa值分析,非活动性CD肠壁及活动性CD肠壁ADC值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共评估了232组肠段,共发现116组肠段有异常。受累肠壁的平均厚度为(8.18±0.29)mm。49例CD,病变活动期41例,活动期指标:肠壁分层、中~重度强化、溃疡、肠腔狭窄后扩张、木梳征、淋巴结肿大、蜂窝织炎,发生例数分别为:(33、39、21、18、22、19、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567、30.467、7.171、5.552、7.790、6.055、6.055,P<0.05或0.01)。CD活动期,DWI(b=1000)显示病变肠壁呈明显高信号,信号明显高于非活动期CD肠壁。活动期CD肠壁ADC值(0.89~1.31)×10-3 mm2/s,平均(1.08±0.12)×10-3 mm2/s。非活动期CD肠壁ADC值(1.16~1.56)×10-3 mm2/s,平均ADC值(1.35±0.15)×10-3 mm2/s。非活动期CD肠壁ADC值升高,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6,P<0.01)。ROC分析鉴别CD活动性和非活动性的ADC值诊断阈值为1.145×10-3 mm2/s,在该阈值时,CD活动性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73.2%。MR小肠造影诊断CD活动度评分为7.63±1.06,其中40例患者的评分>5分,诊断为CD活动期。MR小肠造影与DWI相结合,对CD活动性的定位准确率为100%,敏感度为97.4%,特异度为80.0%,阳性预测值为95.0%,阴性预测值为88.9%,Kappa值为0.832(P<0.05)。结论在传统的MRI序列基础上,应用DWI成像技术,对于CD活动性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CROHN病
小肠造影
磁共振成像
Keywords
Crohn disease
enteroclysi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574.5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分析
刘斯平
张宗军
卢光明
张波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肾病综合征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金鑫
李建瑞
陆梦洁
王兴东
李德龙
张志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MR小肠造影与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对Crohn病活动性的诊断价值
杨可乐
李响
王兴东
李德龙
朱庆强
陈文新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