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奶酪摄入与健康寿命终止风险的关联及其代谢机制研究
1
作者 王潇 王一帆 +7 位作者 孙龙虎 赵啸宇 梁爽 卜清音 王倩 秦娜 江玥 戴俊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91-1000,共10页
目的:探讨奶酪摄入量与健康寿命之间的关联,并进一步探索其潜在的代谢机制。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设计,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UKB)中8项健康寿命终止(healthspan terminated,HST)子事件来定义健康寿命终止,共纳入93 214例HST... 目的:探讨奶酪摄入量与健康寿命之间的关联,并进一步探索其潜在的代谢机制。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设计,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UKB)中8项健康寿命终止(healthspan terminated,HST)子事件来定义健康寿命终止,共纳入93 214例HST个体,并按性别、年龄以1∶3匹配279 642例对照者。采用条件逻辑回归评估奶酪摄入量与HST之间的关联,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评估因果关联,并通过两步MR和观察性中介分析探讨代谢物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奶酪摄入量与健康寿命呈正相关(Ptrend<0.05)。与从不摄入奶酪的个体相比,高频次奶酪摄入(≥5次/周)的个体HST风险较低(OR=0.93,95%CI:0.89~0.98)。这一发现通过MR分析得到了进一步验证。此外,中介分析显示,奶酪摄入对健康寿命的保护作用可能部分通过调节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葡萄糖水平实现,其中HDL-C和葡萄糖分别介导了6.33%和14.82%的效应。结论:奶酪摄入可能通过降低血浆葡萄糖水平和提高血浆HDL-C水平来改善健康寿命。作为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将奶酪纳入日常饮食结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寿命 奶酪 代谢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hiny实现临床试验Ⅰ类错误分配及其可视化系统
2
作者 王思娜 陆梦依 +2 位作者 尤东方 刘丽亚 赵杨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2-625,共4页
目的 开发出一个能提供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的临床试验Ⅰ类错误分配和传递动态管理的工具。方法 基于R-Shiny以及visNetwork、gsDesign、DT等R包,搭建动态交互的可视化Web应用。结果 平台可以根据临床试验设计... 目的 开发出一个能提供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的临床试验Ⅰ类错误分配和传递动态管理的工具。方法 基于R-Shiny以及visNetwork、gsDesign、DT等R包,搭建动态交互的可视化Web应用。结果 平台可以根据临床试验设计生成每个假设下的α分配和传递图,同时也提供了每个假设的样本量计算功能,并且允许用户进行期中监测,平台会根据试验结果作出决策以更新α传递图。结论 此平台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动态交互,绘图及分析结果准确,能够为研究者带来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类错误 临床试验 多重性 Shiny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森林联合模型:一种新的复杂医学影像数据的策略
3
作者 周屹 邵方 +2 位作者 尤东方 陆梦依 赵杨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0-515,共6页
目的比较深度森林联合模型、深度森林以及随机森林在医学影像数据分类中的预测性能。方法本研究提出深度森林联合模型,通过Sobol-MDA(Sobol-mean decrease accuracy)结合深度森林级联结构和随机森林的特征提取能力,对模拟实验和真实医... 目的比较深度森林联合模型、深度森林以及随机森林在医学影像数据分类中的预测性能。方法本研究提出深度森林联合模型,通过Sobol-MDA(Sobol-mean decrease accuracy)结合深度森林级联结构和随机森林的特征提取能力,对模拟实验和真实医学影像数据进行分析。模拟实验涵盖结局变量不均衡、变量间非线性关系、噪声变量、多重共线性及交互作用等场景。实例分析基于腮腺MRI数据,比较各模型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等指标上的表现。结果在模拟实验以及实例分析中,深度森林联合模型表现优越,特别是在复杂交互作用场景下,其预测性能显著优于深度森林或随机森林模型。结论深度森林联合模型在应对复杂医学影像数据分类任务中具有显著优势,尤其在处理变量间存在高阶交互作用时,其预测性能优于深度森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森林联合模型 Sobol-MDA 高阶交互作用 复杂医学影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轨迹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俊杰 陈依娜 +2 位作者 陆梦依 尤东方 赵杨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1-338,共8页
目的介绍几种常见的轨迹分析方法,并对其使用效果和适用条件进行比较。方法在模拟实验中对不同轨迹分析方法在各种情境下的效果以及适用条件进行比较研究,并在实例分析中进行验证。结果增长混合模型(growth mixture modeling,GMM)在单... 目的介绍几种常见的轨迹分析方法,并对其使用效果和适用条件进行比较。方法在模拟实验中对不同轨迹分析方法在各种情境下的效果以及适用条件进行比较研究,并在实例分析中进行验证。结果增长混合模型(growth mixture modeling,GMM)在单轨迹分析中表现最好,基于群体的轨迹模型(group-based trajectory modeling,GBTM)总体表现较好且可以拓展对多轨迹进行研究,聚类分析表现尚可且能分析多轨迹,但对随访数据质量要求较高。结论三种方法各有其优点,可根据分析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分析 基于群体的轨迹模型 增长混合模型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血浆microRNA检测方法探讨与建立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晓娟 董静 +2 位作者 马红霞 胡志斌 沈洪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9-531,共3页
目的: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血浆micro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从样本来源、抗凝剂选择、样本储存时间等方面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血浆miRNA表达的影响因素。结果:miRNA表达在血清和血浆中没有明显差异,样... 目的: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血浆micro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从样本来源、抗凝剂选择、样本储存时间等方面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血浆miRNA表达的影响因素。结果:miRNA表达在血清和血浆中没有明显差异,样本储存时间对miRNA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但使用肝素抗凝会明显抑制miRNA的表达。结论:成功建立了一套标准化的血清/血浆miRNA表达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血浆 MICRORNA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3R基因多态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肖勇 陈维 +7 位作者 曹维克 褚红军 郭伟 潘善东 姜洁 董静 胡志斌 沈洪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3-516,521,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多态与中国人群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食管癌新发病例共1 045例,性别、年龄等人口学特征与病例频数匹配的健康对照1047例。选取IL23R基因启动子...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多态与中国人群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食管癌新发病例共1 045例,性别、年龄等人口学特征与病例频数匹配的健康对照1047例。选取IL23R基因启动子区域SNP rs6682925 T>C以及第二外显子区域SNP rs1884444 T>G为研究位点。应用TaqMan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型检测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食管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在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因素后,携带IL23R rs1884444 TG/GG基因型的个体发生食管癌的风险较携带IL23R rs1884444TT基因型者增加了20%(校正OR=1.20,95%CI=1.01~1.43),携带rs6682925 TC/CC基因型者发生食管癌的风险较携带TT基因型者增加17%(校正OR=1.17,95%CI=0.98~1.40)。分层分析结果显示rs1884444风险等位基因G和rs6682925风险等位基因C的危险作用在年轻者(≤60岁)和不饮酒者中尤为明显。结论:IL23R rs1884444和rs6682925多态与中国汉族人群食管癌遗传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3R 单核苷酸多态性 食管癌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森林在基因调控网络推断上的比较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铭智 尤东方 +4 位作者 何文静 张汝阳 陈峰 胡志斌 赵杨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51-954,共4页
基因调控网络(gene regulatory network,GRN)是当前功能基因组学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一种描述基因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方式,在推断复杂疾病的致病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基因调控网络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各基... 基因调控网络(gene regulatory network,GRN)是当前功能基因组学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一种描述基因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方式,在推断复杂疾病的致病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基因调控网络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各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理解基因间的调控机理并推断出未知基因的功能,这对疾病诊断、临床实践、药物研发等方面有指导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调控网络 随机森林 疾病诊断 药物研发 功能基因组学 临床实践 复杂疾病 未知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