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状RNA分子circ_0007766通过上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yclinE1/CDK4的表达促进肺腺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帅 夏文佳 +3 位作者 董高超 徐维章 李明 许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71-279,共9页
背景与目的环状RNA(circular RNA, circRNA)是有别于传统线性RNA的一类新型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circRNA可作为诸多恶性肿瘤的生物学标志物,并成为治疗的潜在靶标。因此从circRNA角度挖掘肺腺癌新型分子靶... 背景与目的环状RNA(circular RNA, circRNA)是有别于传统线性RNA的一类新型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circRNA可作为诸多恶性肿瘤的生物学标志物,并成为治疗的潜在靶标。因此从circRNA角度挖掘肺腺癌新型分子靶标,将有助于揭示肺腺癌发生发展新机制,并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本研究针对前期筛选出的一个肺腺癌组织高表达circRNA即circ_0007766进行体外生物学功能验证和分析,从而对circ_0007766促进肺腺癌增殖的相关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首先通过qPCR检测考察肺腺癌细胞中circ_0007766的表达水平,然后采用siRNA干扰circ_0007766的表达,通过CCK8法、划痕修复、PI单染和AnnexinV/PI双染方法检测circ_0007766沉默表达对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周期和凋亡作用的影响。此外,我们还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s方法初步研究了circ_0007766在肺腺癌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机制。结果 qPCR检测表明肺腺癌细胞株中表达有circ_0007766,在SPCA-1细胞中干扰circ_0007766表达,发现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受到了抑制,细胞周期发生了G_0/G_1期阻滞,而细胞凋亡则不受影响。circ_0007766的缺失并不影响其亲本基因ERBB2的mRNA表达,而对eIF4A3调控的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 D1/Cyclin E1/CDK4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影响。结论本研究通过体外功能学研究,发现circ_0007766可能对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具有促进的作用,进一步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circ_0007766可上调细胞周期关键蛋白Cyclin D1/Cyclin E1/CDK4的表达,进而促进肺腺癌恶性增殖。本研究以circRNA为视角,将对肺腺癌发生发展机理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线索,为临床治疗应用提供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环状RNA/circRNA circ_000776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型P53蛋白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6
2
作者 卞春安 李忠佑 +3 位作者 许有涛 王洁 许林 沈洪兵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28,共6页
背景与目的突变型TP53基因不仅丧失了抑癌功能,其编码的突变型P53蛋白还能获得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等功能。目前TP53基因在肺腺癌中突变的临床意义尚不十分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突变型P53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背景与目的突变型TP53基因不仅丧失了抑癌功能,其编码的突变型P53蛋白还能获得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等功能。目前TP53基因在肺腺癌中突变的临床意义尚不十分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突变型P53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肺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组织标本中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突变型P53蛋白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单因素生存分析及多因素生存分析法分析突变型P53蛋白表达与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突变型P53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3.7%,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P=0.041)及病理分期(P=0.025)有关。单因素生存分析提示肿瘤大小(P=0.031)、淋巴结转移(P<0.001)、病理分期(P<0.001)以及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P=0.038)与患者总生存期密切相关。多因素生存分析提示仅有淋巴结转移(P=0.014)是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TP53基因突变的肺腺癌患者预后较差,突变型P53蛋白可以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53基因 突变 肺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miRNA-221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吕俊杰 徐磊 +5 位作者 许有涛 邱满堂 杨欣 王洁 尹荣 许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1-225,共5页
背景与目的 microRNAs是肿瘤的重要调控因子,其中miRNA-221的表达与多种肿瘤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miRNA-22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2005年11月-2007年1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117例非小细胞肺... 背景与目的 microRNAs是肿瘤的重要调控因子,其中miRNA-221的表达与多种肿瘤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miRNA-22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2005年11月-2007年1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11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上述病例肺癌标本中miRNA-221的水平;应用χ2检验分析miRNA-221表达水平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miRNA-22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之间的关系;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各个协变量的联合效应。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miRNA-221的表达量与患者年龄相关,与患者性别(χ2=0.070,P=0.791)、病理类型(χ2=0.414,P=0.520)、p-TNM分期(χ2=0.068,P=0.794)及吸烟史(χ2=0.206,P=0.650)无明显关系;生存分析显示miRNA-221高表达组患者生存期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01)。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miRNA-221表达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标志。结论 miRNA-221的高表达提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较差,是潜在的肺癌预后预测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221 肺肿瘤 基因表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患者突触小体相关蛋白家族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兴 陆世民 +4 位作者 王欣 陈辰 王洁 许林 任斌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0-603,共4页
目的大量研究表明,突触小体相关蛋白(synaptosomal-associated protein,SNAP)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文中旨在筛选并验证在肺腺癌中特异性表达的突触小体相关蛋白47(synaptosomal-associated protein 47,SNAP47)并分析其与临床... 目的大量研究表明,突触小体相关蛋白(synaptosomal-associated protein,SNAP)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文中旨在筛选并验证在肺腺癌中特异性表达的突触小体相关蛋白47(synaptosomal-associated protein 47,SNAP47)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表达谱基因芯片和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公共数据库筛选出特异性高表达于肺癌中的SNAP47,并选取江苏省肿瘤医院有完整临床资料的52例肺腺癌患者,对其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肺组织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NAP47 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52例肺腺癌组织中,41例(78.9%)SNAP47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应的癌旁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Ⅱ、Ⅲ期患者SNAP47 mRNA的表达水平(6.558±4.730)显著高于I期患者(2.718±2.370),N1+N2组患者SNAP47 mRNA的表达水平(6.609±4.942)也明显高于N0组患者(3.360±2.9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NAP47 mRNA特异性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肺腺癌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是潜在的肺癌诊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AP47 SNARE蛋白 肺腺癌 侵袭转移 实时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合并其他器官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帅 许志云 +2 位作者 董高超 李明 许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2,共6页
背景和目的随着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肺癌早筛技术的普及,肺癌合并其他器官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cies, MPM)的检出比例不断提高。本研究就发病率、病理特征、诊疗特点和预后情况进行探讨分析,为... 背景和目的随着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肺癌早筛技术的普及,肺癌合并其他器官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cies, MPM)的检出比例不断提高。本研究就发病率、病理特征、诊疗特点和预后情况进行探讨分析,为完善此类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研究依据。方法 2011年9月-2015年9月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共收治5,570例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中61例肺癌合并其他器官MPM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本研究中肺癌合并其他器官MPM的发病率为1.1%,其中同时多原发癌(synchronous MPM, SMPM)15例,异时多原发癌(metachronous MPM, MMPM)46例;结直肠癌、乳腺癌和甲状腺癌占肺癌合并其他器官MPM的前三位;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为39.3%,有71.4%的患者死于肺癌转移或复发,多因素分析发现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肺癌与其他肿瘤发生的先后顺序、合并肿瘤的治疗状态以及是否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基因突变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重要因素。结论肺癌合并其他器官MPM的发病率并非罕见,相较于其他器官恶性肿瘤,肺癌是主要致死原因,中晚期肺癌、SMPM、肺癌先发、合并肿瘤仅获姑息治疗和无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多原发癌 同时多原发癌 异时多原发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玻璃影”特征的早期肺腺癌中MPP成分的突变特征分析及ZNF469基因的探索 被引量:2
6
作者 许有涛 孙钦泓 +17 位作者 王思炜 朱鸿宇 董国璋 孟凡尘 夏志军 游静 孔祥茹 吴金涛 陈鹏 袁方慰 余新宇 季金芾 李知桐 朱鹏程 孙宇翔 刘桐言 尹荣 许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89-900,共12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肺癌依然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而在早期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中,微乳头(micropapillary,MPP)成分尤其常见,且通常表现出高侵袭性,其与早期转移、淋巴浸润的风险以及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相... 背景与目的目前,肺癌依然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而在早期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中,微乳头(micropapillary,MPP)成分尤其常见,且通常表现出高侵袭性,其与早期转移、淋巴浸润的风险以及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相关。本研究旨在探究以磨玻璃影(ground-glass opacities,GGOs)为特征的早期LUAD中MPP成分和非MPP成分的异同,寻找MPP成分所特有的突变特征,并分析锌指蛋白家族的ZNF469基因与早期LUAD预后以及免疫浸润的关系。方法收集31例LUAD恶性肺结节,采用显微解剖法将其分为成对的MPP和非MPP成分。对早期恶性肺结节组分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exome sequencing,WES),利用maftools、非负矩阵分解(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NMF)法、Sigminer等方法进行突变特征分析,以揭示侵袭性LUAD中MPP组分相比于其他肿瘤组织所特有的基因组突变特征。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的LUAD数据库中ZNF469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肺癌预后的关系;利用GeneMANIA数据库以及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探索LUAD中与ZNF469相关基因的互作网络及信号通路;利用TIMER和TISIDB数据库分析ZNF469表达与LUAD中免疫细胞浸润水平的相关性。结果MPP成分具有较多的基因组变异,相比于非MPP成分的肿瘤组织,癌症体细胞突变目录(Catalogue of Somatic Mutations in Cancer,COSMIC)的13号突变特征(胞苷脱氨酶家族,APOBEC)是MPP成分所特有的,这提示其参与了MPP成分对LUAD早期侵袭过程的促进作用;并且APOBEC特征高的MPP样本具有更高的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TMB),提示这些患者更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LUAD中突变ZNF469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与LUAD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基因互作网络分析以及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COL6A1、COL1A1、COL1A2、TGFB2、MMP2、COL8A2、C2CD4C等与ZNF469具有相互作用,且主要与编码胶原蛋白、参与细胞外基质构成有关。ZNF469表达与肿瘤的免疫浸润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揭示了中国人群侵袭性LUAD中MPP成分的特有突变特征,并发现突变ZNF469的高表达影响LUAD预后与免疫浸润,推测ZNF469可作为LUAD潜在的诊断及预后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磨玻璃影 微乳头成分 突变特征分析 ZNF469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硬化性血管瘤22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静渊 尹荣 +1 位作者 徐新宇 许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83-1286,共4页
目的 :通过分析22例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临床病理特点,总结其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点,并探讨其起源。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切除PSH病例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其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进行观察。结... 目的 :通过分析22例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临床病理特点,总结其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点,并探讨其起源。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切除PSH病例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其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进行观察。结果:PSH显著好发于女性(19例86.4%),临床常表现为肺部肿块或结节(21例95.5%),尤其好发于右中叶(9例40.9%)。病理形态学表现可概括为2种细胞:表面细胞和圆形细胞;4种结构:出血区和实性结构常见(100.0%、95.5%)、硬化性区域其次(63.6%),而乳头状结构则不常见(40.9%)。表面细胞TTF-1、EMA、napsin A、CK7、AE1/AE3表达阳性,而圆形细胞TTF-1、EMA阳性,PR部分阳性。经最新随访后,所有病例未出现转移或复发所致的死亡。结论:PSH是一类独特的肺孤立性肿块或结节,有独特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特点,可能起源于原始呼吸道上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硬化性血管瘤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性多原发肺癌与肺内转移鉴别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继凡 张特 +3 位作者 丁翰林 董高超 许林 蒋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65-371,共7页
多原发性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 MPLC)是指在同一患者肺内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发病灶的肺癌,以诊断时间间隔6个月为界,MPLC分为同时性MPLC(synchronous MPLC, sMPLC)和异时性MPLC(metachronous MPLC, m... 多原发性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 MPLC)是指在同一患者肺内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发病灶的肺癌,以诊断时间间隔6个月为界,MPLC分为同时性MPLC(synchronous MPLC, sMPLC)和异时性MPLC(metachronous MPLC, mMPLC)。sMPLC与肺内转移(intrapulmonary metastasis, IM)在治疗策略及预后上有着极大的差异。然而,目前临床上对于二者的区分鉴别存在许多争议。本文总结了目前诊断MPLC的主要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区分MPLC和IM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多灶性肺癌患者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性肺癌 肺内转移 肺肿瘤 精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中免疫微环境特征与EGFR突变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朱鸿宇 陈鹏 +12 位作者 董国璋 孟凡尘 夏志军 游静 孔祥茹 吴金涛 袁方慰 余新宇 孙钦泓 季金芾 王思炜 刘桐言 许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4-216,共13页
背景与目的在全球范围内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而肺腺癌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组织亚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是肺腺癌的一个重要驱动基因突变。近年来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 背景与目的在全球范围内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而肺腺癌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组织亚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是肺腺癌的一个重要驱动基因突变。近年来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在部分肺癌患者中疗效显著。有研究表明EGFR突变的患者对免疫治疗的获益程度有限,本研究旨在讨论肺腺癌患者中EGFR突变状态与各类免疫细胞浸润数量、空间分布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62例接受手术的肺腺癌患者。通过对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进行不同区域多点采样,最终获取了223份肿瘤组织样本。通过基因检测获取了每份肿瘤组织的EGFR突变情况,包括突变丰度(variant allele frequency,VAF)以及突变亚型等信息。对肿瘤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染色,并通过计算免疫组化评分获取各类免疫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浸润情况以及三级淋巴结构(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TLS)的分布情况。结果与野生型患者相比,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CD68^(+)巨噬细胞以及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II类抗原呈递细胞浸润更多,且MHC II类抗原呈递细胞空间分布的异质性较大,而CD56^(+)自然杀伤细胞以及CD8^(+)T细胞等浸润更低。EGFR VAF高的肿瘤组织与更低的CD3^(+)T细胞、CD20^(+)B细胞、CD56^(+)自然杀伤细胞、CD68^(+)巨噬细胞、CD8^(+)T细胞等细胞浸润相关,其中只有CD3^(+)T细胞分布的空间异质性较小。对于中国人群常见的两种EGFR突变亚型,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相较于EGFR外显子21 L858R突变肿瘤组织中有更低的免疫细胞浸润,但CD3^(+)T细胞、CD56^(+)自然杀伤细胞、CD68^(+)巨噬细胞以及CD8^(+)T细胞等免疫细胞分布的空间异质性更高。预后分析发现,CD3^(+)T细胞、CD20^(+)B细胞浸润程度高、TLS形成数量多以及CD8^(+)T细胞高分布异质性的EGFR突变患者拥有更长的无病生存期。结论EGFR突变肺腺癌具有独特的低免疫细胞浸润的“非炎性”肿瘤微环境,不同突变亚型以及VAF的肿瘤微环境之间也表现出异质性,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免疫细胞的浸润数量上,也体现在免疫细胞的空间分布情况。因此对EGFR突变肺腺癌的免疫微环境进行进一步更深入的研究对未来提高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的免疫治疗疗效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EGFR突变 免疫微环境 肿瘤异质性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鉴定长非编码RNA MALAT1调控的微小RNA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海天 王国祥 +2 位作者 尹荣 邱满堂 许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47-251,共5页
背景与目的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在肿瘤的发生、侵袭转移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通过实验和生物信息学手段系统性研究lnc RNA MALAT1调控的微小RNA(micro RNA,miRNA)。方法设计特异性敲减MALAT1的反... 背景与目的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在肿瘤的发生、侵袭转移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通过实验和生物信息学手段系统性研究lnc RNA MALAT1调控的微小RNA(micro RNA,miRNA)。方法设计特异性敲减MALAT1的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ASO),在A549细胞中敲减MALAT1,通过Tqa Man Low Density Array(TLDA)芯片研究敲减MALAT1后miRNA表达变化;使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方法分析敲减MALAT1之后差异表达基因,寻找富集的miRNA。结果 ASO有效降低了MALAT1表达,敲减MALAT1之后153个miRNA表达显著变化,其中131个miRNA表达上调,22个miRNA表达下调。在A549细胞中敲减MALAT1后,458个基因发生显著差异表达,GSEA分析发现多个miRNA在差异表达基因中被显著富集。对TLDA和GSEA数据取交集并进一步分析确认28个被MALAT1调控的miRNA。结论本研究系统鉴定了MALAT1对miRNA的调控,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非编码RNA MALAT1 MICRORNA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过表达GPC5对A549细胞基因表达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海天 王国祥 +2 位作者 杨欣 邱满堂 许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45-549,共5页
背景与目的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5(glypican-5,GPC5)是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然而GPC5对肺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目前研究甚少。本研究拟在肺腺癌A549细胞中过表达GPC5以研究细胞增殖能力和基因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通过慢病毒载... 背景与目的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5(glypican-5,GPC5)是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然而GPC5对肺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目前研究甚少。本研究拟在肺腺癌A549细胞中过表达GPC5以研究细胞增殖能力和基因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通过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过表达GPC5的A549细胞株,通过Cell Counter Kit 8(CCK8)、平板克隆和Ed 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通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研究基因表达变化。结果相对于空白载体组,CCK8实验发现过表达GPC5可以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速率;平板克隆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GPC5之后A549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下降(181±17 vs 278±23);Ed U染色结果显示过表达GPC5后阳性染色细胞比例下降。转录组测序结果提示过表达GPC5之后,2,108个基因表达发生明显变化,其中具有正性调节细胞增殖作用的基因明显下调。结论过表达GPC5可以明显抑制肺腺癌细A549的增殖能力,而且过表达GPC5后具有正性调节细胞增殖作用的基因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5 A549 增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