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陆茂林 施大林 +1 位作者 王蕾 陈金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6-28,共3页
报道微生物絮凝剂制备工艺,初步分析微生物絮凝剂的组分。研究了3株絮凝剂产生菌JIM-15、JIM-89和JIM-127产生的絮凝剂的絮凝条件。分别考察了PH、Ca2+、温度、样品加量等理化因素对絮凝的影响,以及絮凝剂对不同微生物菌悬液的絮凝作用。
关键词 诺卡氏菌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条件 发酵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生产腺苷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柏建新 张一平 +2 位作者 朱晓宏 罗先勇 邓崇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20,共5页
以肌苷产生菌BacillussubtilisJSIM 10 19为出发菌株[1] ,用物理、化学诱变剂对亲株进行诱变处理 ,获得了 3株黄嘌呤营养缺陷型突变株MG 16、H 12、AD 6 ,获得的黄嘌呤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经单菌分离后 ,36℃培养 72h在培养基中最高积累 10... 以肌苷产生菌BacillussubtilisJSIM 10 19为出发菌株[1] ,用物理、化学诱变剂对亲株进行诱变处理 ,获得了 3株黄嘌呤营养缺陷型突变株MG 16、H 12、AD 6 ,获得的黄嘌呤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经单菌分离后 ,36℃培养 72h在培养基中最高积累 10 g/L腺苷 ,一般产腺苷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生产菌 选育 发酵 营养缺陷型 产量 透变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絮凝剂的提纯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8
3
作者 柴晓利 陈洁 +1 位作者 王猛 沈志松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0年第6期23-25,共3页
主要论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提纯及应用研究。絮凝剂产生菌Azomonassp .的发酵液经离心沉淀后 ,其上清液经丙酮萃取、乙醚洗涤和冷冻干燥得到了絮凝剂产品。废水絮凝实验表明 ,该菌种所产絮凝剂不仅絮凝效果明显 ,而且具有良好的脱色性能。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活性 脱色 提纯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L-肉碱微生物及发酵法生产L-肉碱研究概况 被引量:6
4
作者 郑璞 孙志浩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3-68,共6页
本文介绍了产L-肉碱的微生物和发酵法生产L-肉碱概况。其生产方法包括固态发酵法和液态发酵法。并对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不同工艺生产L-肉碱的情况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 L-肉碱 微生物 发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产生的类胡萝卜素及其工业化 被引量:21
5
作者 姜文侯 单志萍 孟妤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6-51,共6页
在自然界中已发现有600多种类胡萝卜素,被多数国家批准使用于食品、饲料、药物及化妆品的类胡萝卜素约有10多种,许多微生物能产生复杂多样的类胡萝卜素,本文评述在利用微生物产生除β-胡萝卜素以外的其它5种有用的类胡萝卜素... 在自然界中已发现有600多种类胡萝卜素,被多数国家批准使用于食品、饲料、药物及化妆品的类胡萝卜素约有10多种,许多微生物能产生复杂多样的类胡萝卜素,本文评述在利用微生物产生除β-胡萝卜素以外的其它5种有用的类胡萝卜素方面的研究发展近况及产业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胡萝卜素 微生物合成 产业化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89-07效价的微生物检定法 被引量:8
6
作者 赵敏 杨晓伟 +1 位作者 胡小玲 汪洁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16-419,共4页
抗生素89-07效价的微生物检定法赵敏,杨晓伟,胡小玲,汪洁(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无锡214063)试验了抗生素89-07对4种检定菌的敏感性,比较了不同培养基和缓冲液对抑菌圈的影响,考核了3种检定菌的效价测定数据,... 抗生素89-07效价的微生物检定法赵敏,杨晓伟,胡小玲,汪洁(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无锡214063)试验了抗生素89-07对4种检定菌的敏感性,比较了不同培养基和缓冲液对抑菌圈的影响,考核了3种检定菌的效价测定数据,测试了标准曲线的直线范围浓度,据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89-07 体内感染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 被引量:5
7
作者 柴晓利 陈洁 +1 位作者 王猛 沈志松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3-115,共3页
从废水、土壤、活性污泥中筛选到 2株絮凝剂产生菌。参照伯杰氏手册进行菌种分类鉴定 ,初步确定均属氮单胞菌属( Azomonassp.)。将 Azomonassp.在产絮凝剂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后 ,测定其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活性。废水絮凝实验表明 ... 从废水、土壤、活性污泥中筛选到 2株絮凝剂产生菌。参照伯杰氏手册进行菌种分类鉴定 ,初步确定均属氮单胞菌属( Azomonassp.)。将 Azomonassp.在产絮凝剂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后 ,测定其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活性。废水絮凝实验表明 ,该菌种所产絮凝剂絮凝效果明显 ,可絮凝各种水溶液中的县浮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活性 废水处理 产生菌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高效降解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六六 夏森玉 +2 位作者 丁亚欣 吴燕 刘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6期212-215,253,共5页
[目的]筛选对有机磷农药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种。[方法]在有机磷农药富集地区采样,利用选择培养的方式筛选对有机磷农药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种,对筛选到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并研究其降解特性。[结果]在长期受有机磷农药污... [目的]筛选对有机磷农药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种。[方法]在有机磷农药富集地区采样,利用选择培养的方式筛选对有机磷农药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种,对筛选到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并研究其降解特性。[结果]在长期受有机磷农药污染的环境下采集56份土壤及污水样本,从中筛选到可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的菌株JWDP-16,其对氧化乐果的最高降解率达59.80%,该菌对其他有机磷农药具有广谱降解能力,同时表现出良好的遗传稳定性,通过分类鉴定确定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结论]菌株JWDP-16对有机磷农药具有高效降解能力,可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微生物降解 分离筛选 菌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89-07效价的微生物检定法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敏 杨晓伟 +1 位作者 胡小玲 汪洁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16,共4页
试验了抗生素89-07对4种检定菌的敏感性,比较了不同培养基和缓冲液对抑菌圈的影响,考核了3种检定菌的效价测定数据,测试了标准曲线的直线范围浓度,据此确定了采用1号培养基,IV号缓冲液和枯草芽孢杆菌63501为检定菌... 试验了抗生素89-07对4种检定菌的敏感性,比较了不同培养基和缓冲液对抑菌圈的影响,考核了3种检定菌的效价测定数据,测试了标准曲线的直线范围浓度,据此确定了采用1号培养基,IV号缓冲液和枯草芽孢杆菌63501为检定菌的抗生素89-07微生物检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89-07 效价 微生物检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快速检测盒检测水样中微生物 被引量:1
10
作者 钱旭初 顾久传 +1 位作者 邹望春 陈炯元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52-252,258,264,共3页
水中细菌总数是水质的重要卫生监督指标。国内所用检测方法主要是平皿培养法。目前细菌检测技术发展较快,特别是在纯水和超纯水中。在标准膜滤法的基础上发展了膜过滤镜检法和细菌检测盒法。微生物快速检测盒与平皿培养法比较,具有快速... 水中细菌总数是水质的重要卫生监督指标。国内所用检测方法主要是平皿培养法。目前细菌检测技术发展较快,特别是在纯水和超纯水中。在标准膜滤法的基础上发展了膜过滤镜检法和细菌检测盒法。微生物快速检测盒与平皿培养法比较,具有快速、正确、简便、不需要专业无菌技术操作等优点。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水处理生产线的大量引进,国外的“微生物快速检测盒”相继进入我国市场。我们从1984年开始进行了细菌检测盒的研制工作,并与平皿培养法进行平行检测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微生物 细菌检测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乳清酸
11
作者 张一平 柏建新 +2 位作者 朱晓宏 杜郭君 邓崇亮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35,40,共5页
以谷氨酸棒杆菌JSIM 201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和甲基磺酸乙酯诱变处理,得到了一株尿嘧啶营养缺陷型突变体U 12菌株,它能以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在发酵液中积累一种紫外吸收物质.该紫外吸收物质经物理、化学分析鉴定,证明是乳清酸... 以谷氨酸棒杆菌JSIM 201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和甲基磺酸乙酯诱变处理,得到了一株尿嘧啶营养缺陷型突变体U 12菌株,它能以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在发酵液中积累一种紫外吸收物质.该紫外吸收物质经物理、化学分析鉴定,证明是乳清酸.对U 12菌株进行了发酵条件优化研究,在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积累乳清酸最高达到8.6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 乳清酸 谷氨酸棒杆菌 尿嘧啶营养缺陷型突变体U-12菌株 诱变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桃树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建明 夏森玉 +1 位作者 范广璞 张六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124-126,共3页
[目的]研究含有机磷农药降解菌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果树增产、土壤改良及农药降解方面的作用。[方法]对复合微生物肥料进行桃树田间试验,测定增产率,检测施肥前后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及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结... [目的]研究含有机磷农药降解菌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果树增产、土壤改良及农药降解方面的作用。[方法]对复合微生物肥料进行桃树田间试验,测定增产率,检测施肥前后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及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结果]与对照相比,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处理的桃树的单果重及总产量分别提高了28.52%和26.56%,2个复合微生物处理的土壤容重分别为1.18和1.20 g/cm3,且土壤肥力明显提高。复合微生物肥料对土壤中有机磷农药的最高降解率达78.49%,且在桃果中未检测出有机磷农药残留。[结论]复合微生物肥料可大幅提高桃果产量,对土壤具有一定改良作用,可有效降解有机磷农药,适合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肥料 果树增产 土壤改良 有机磷农药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水源蓝藻水华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肖付刚 赵晓联 +3 位作者 顾小红 汤坚 张敬平 钮伟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903-2905,共3页
综述了蓝藻水华生物防治的各种方法,提出了太湖饮用水源防治蓝藻水华的设想。
关键词 饮用水源 蓝藻水华 生物防治 微囊藻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吸水胶应用于育苗造林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汪企明 吴礼才 +7 位作者 成恒嵩 陆斌 张济繁 张新坤 刘金玲 冯沛熙 许德钰 李永忠 《江苏林业科技》 1991年第2期1-7,共7页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了生物吸水胶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胶土水分交换动态,吸水胶×肥料对土壤水分和苗木生长的影响,并进行了多地点大田育苗,造林和农作物试验。基本搞清了吸水胶吸水保水性能的特点。吸水胶用于育苗,造林和农作物...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了生物吸水胶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胶土水分交换动态,吸水胶×肥料对土壤水分和苗木生长的影响,并进行了多地点大田育苗,造林和农作物试验。基本搞清了吸水胶吸水保水性能的特点。吸水胶用于育苗,造林和农作物的技术要点是:(1)育苗以每个容器(1株苗)0.3~0.7克为宜。苗木生长量增加10.18%~12.65%。(2)用于造林应当在整地后,先施吸水胶,待下雨后栽植。用量1~4克/株。施肥作业应先施吸水胶,待下过雨,胶吸足水之后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水胶 育苗 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孵化期的鸡胚蛋营养和功效成分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利东 袁建兴 +1 位作者 宓晓黎 成恒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87-290,共4页
鸡胚蛋在孵化期间,鸡胚的不断生长发育,蛋体内的各种营养物质,在酶的作用下,进行一系列的物质代谢。研究表明,对人体有利的物质在增加,如蛋白质、氨基酸增加1%以上,牛磺酸增加近20倍,无机盐中的钙增加6倍多,磷增加80%,铁增加40%,维生素... 鸡胚蛋在孵化期间,鸡胚的不断生长发育,蛋体内的各种营养物质,在酶的作用下,进行一系列的物质代谢。研究表明,对人体有利的物质在增加,如蛋白质、氨基酸增加1%以上,牛磺酸增加近20倍,无机盐中的钙增加6倍多,磷增加80%,铁增加40%,维生素A增加1倍,维生素B1增加3倍,维生素E增加100倍,具有抗菌作用的溶菌酶活性增加1倍,必需脂肪酸中的亚油酸增加1倍。而对人体不利的脂肪含量下降50%,胆固醇下降5.5倍,这对人体营养保健和防病治病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加 人体 鸡胚 体内 营养 胆固醇 维生素B1 孵化期间 生长发育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法检测五类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_1前处理方法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龚燕 赵春城 +1 位作者 张东升 赵晓联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2-84,共3页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五类食品(酱油、醋、面粉、大米、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_1(AFB_1)含量,关键在于样品的前处理。本文针对五类食品中AFB_1的前处理作了方法学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前处理使检测灵敏度达0.1μg/kg,在0.1~10...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五类食品(酱油、醋、面粉、大米、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_1(AFB_1)含量,关键在于样品的前处理。本文针对五类食品中AFB_1的前处理作了方法学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前处理使检测灵敏度达0.1μg/kg,在0.1~10μg/kg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在75%~17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法 检测 食品 黄曲霉毒素B1 前处理方法 样品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大霉素C_(1a)单组份产生菌─—棘孢小单孢菌JIM-202的筛选和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赵敏 范瑾 +4 位作者 胡小玲 谢凤龙 刘军 汪洁 杨晓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2-15,44,共5页
利用紫外光和氯化锂复合因子处理小诺霉素产生菌——棘孢小单孢菌JIM-401获得了JIM-202突变株,其发酵产物经阳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洗脱、脱色、浓缩和经冷冻干燥可得白色粉末。用薄层层析检验其发酵产物为1个单组份;通过红外光谱、... 利用紫外光和氯化锂复合因子处理小诺霉素产生菌——棘孢小单孢菌JIM-401获得了JIM-202突变株,其发酵产物经阳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洗脱、脱色、浓缩和经冷冻干燥可得白色粉末。用薄层层析检验其发酵产物为1个单组份;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质谱测定表明该抗生素与庆大霉素C1a同质,因而可用其进行新衍生物合成(如新抗生素89-07)。根据小诺霉素和庆大霉素生物合成途径推测,该突变株在最后一步的6’-N甲基化部位发生了阻断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选 诱变筛选 庆大霉素 棘孢小单孢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大霉素C_(1a)高产菌株的推理育种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范铭琦 赵敏 +2 位作者 卜华祥 张星元 赵光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10-414,共5页
已有研究表明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与细胞壁的合成途径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因而如能减小合成细胞壁的代谢流,则可促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高产。已知磷霉素是一种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本文采用筛选对磷霉素敏感的菌株来获... 已有研究表明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与细胞壁的合成途径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因而如能减小合成细胞壁的代谢流,则可促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高产。已知磷霉素是一种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本文采用筛选对磷霉素敏感的菌株来获得庆大霉素C1a(GMC1a)的高产株。结果表明在得到的60株超敏菌株中,正变率为73.3%。同时用薄层层析法和纸层析—生物显影法检测发酵液的组分情况,得到4株效价、组分均好的菌株(SF-01-1、-11、-14、-68)。稳定性试验表明这4株菌株稳定性良好,与亲株相比效价提高75%~101%。用该法筛选可减小工作量,而且有效地提高了GMC1a的产量已有研究表明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与细胞壁的合成途径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因而如能减小合成细胞壁的代谢流,则可促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高产。已知磷霉素是一种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本文采用筛选对磷霉素敏感的菌株来获得庆大霉素C1a(GMC1a)的高产株。结果表明在得到的60株超敏菌株中,正变率为73.3%。同时用薄层层析法和纸层析—生物显影法检测发酵液的组分情况,得到4株效价、组分均好的菌株(SF-01-1、-11、-14、-68)。稳定性试验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大霉素C1a 高产菌株 育种 磷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生西索米星的棘孢小单孢阻断型突变株JIM-121的筛选和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赵敏 范瑾 +2 位作者 刘军 胡小玲 谢凤龙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6-20,共5页
利用紫外光、氯化锂和甲胺复合因子处理棘孢小单孢JIM-202变株,得到一株JIM-121;其发酵液用离子交换树脂提取、然后用CM-Sephadex C-25分离表明主要含有二个抗生素即121-A和121-B。经薄层层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质谱测定证实抗生... 利用紫外光、氯化锂和甲胺复合因子处理棘孢小单孢JIM-202变株,得到一株JIM-121;其发酵液用离子交换树脂提取、然后用CM-Sephadex C-25分离表明主要含有二个抗生素即121-A和121-B。经薄层层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质谱测定证实抗生素121-A与西索米星同质。根据庆大霉素-西索米星生物合成途径可推断该突变株系在西索米星到庆大霉素C_(1a)这一步转化绛红糖胺部份4′、5′还原反应较弱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索米星 阻断型突变株 小单孢南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纤维膜无泡供氧过程的传质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六六 许春燕 +1 位作者 牛津立 沈志松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6-21,共6页
使用中空纤维膜向液相系统中供氧时,无肉眼可见的气泡产生.与传统的泡式供氧相比,这种新颖的膜式无泡供氧具有传氧效率高、无泡沫产生和能耗低等优点,特别适宜应用于发酵、活性污泥废水处理和动物细胞培养等生物反应和人工控制的生命过... 使用中空纤维膜向液相系统中供氧时,无肉眼可见的气泡产生.与传统的泡式供氧相比,这种新颖的膜式无泡供氧具有传氧效率高、无泡沫产生和能耗低等优点,特别适宜应用于发酵、活性污泥废水处理和动物细胞培养等生物反应和人工控制的生命过程中.本文对中空纤维膜无泡供氧过程的传质机理、传质阻力、传质方程和影响传质系数的操作参数等传质性能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了"边界层压缩"模型,以解释在无泡供养中传质系数随压力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膜 无泡供氧过程 传质性能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