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作单元“读中学写”教学策略浅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晓慧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45-47,共3页
统编教材习作单元的编排,旨在以集中、专题性的学习,帮助学生逐步积累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写作水平。教材所提供的习作例文,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来说,都是“以此为例子,发现其表达特点并欣赏运用”的范文。这样的教学导向,直接界... 统编教材习作单元的编排,旨在以集中、专题性的学习,帮助学生逐步积累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写作水平。教材所提供的习作例文,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来说,都是“以此为例子,发现其表达特点并欣赏运用”的范文。这样的教学导向,直接界定了习作单元课文的教学特点。教学中,如何教出习作单元课文的味道,真正发挥它们引导学生“读中学写”的作用,许多专家学者都给出了不同的见解。综合各家观点,笔者认为,根据单元语文要素梳理单元内课文所具备的“例点”,引导学生从模仿到创新,这样的课堂即时语用,可以让单元要素在具体的课文阅读教学中准确落地。现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麻雀》《爬天都峰》为例,谈谈笔者在这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读课文 教学导向 统编教材 读中学写 专题性 表达特点 习作 课文阅读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文字解码的文本重构聚变探索
2
作者 刘晓慧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3-45,共3页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性质决定了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而要让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首先需要教师对学生所阅读的文本内容和样...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性质决定了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而要让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首先需要教师对学生所阅读的文本内容和样式进行一定的“重构”与“聚变”,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正确解码,积淀语感,沉淀文化,实现灵活语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字运用 交流沟通 实践性课程 文本重构 课程性质 解码 语文阅读教学 积淀语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