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溴氰虫酰胺OD对小菜蛾的防效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翠君 《现代化农业》 2025年第1期2-5,共4页
为评价10%溴氰虫酰胺OD原药对小菜蛾的防效,本试验在徐州地区蔬菜甘蓝菜田开展研究,选择10%溴氰虫酰胺OD原药在不同有效成分下对小菜蛾的防效。结果表明,10%溴氰虫酰胺OD可用于防治小菜蛾,能有效压制大田虫口基数,有效成分用量为45g/hm^... 为评价10%溴氰虫酰胺OD原药对小菜蛾的防效,本试验在徐州地区蔬菜甘蓝菜田开展研究,选择10%溴氰虫酰胺OD原药在不同有效成分下对小菜蛾的防效。结果表明,10%溴氰虫酰胺OD可用于防治小菜蛾,能有效压制大田虫口基数,有效成分用量为45g/hm^(2)时防效显著,施药后3、7、14d防效分别为97.12%、93.42%和86.12%;将有效成分用量增加至60g/hm^(2)时,防效提高不显著,但显著高于10%吡虫啉WP有效成分用量90g/hm^(2)处理。10%溴氰虫酰胺OD有效成分用量45g/hm^(2),用水量为750kg/hm^(2),10%溴氰虫酰胺OD不仅表现出较好速效性,而且大田表现出优良持效性。施药后调查发现,该药剂在此用量下对蔬菜甘蓝菜安全无药害产生,同期调查施药后天敌幼虫数量并无影响。综上所述,10%溴氰虫酰胺OD对小菜蛾防效显著,且对寄主和天敌等生态安全,表明该药剂及该含量下对生态环境没有破坏作用,且在蔬菜甘蓝菜田小菜蛾化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10%溴氰虫酰胺OD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下徐州美食资源开发 被引量:6
2
作者 马培忠 朱淑旖 +2 位作者 陶圆圆 黄文杰 魏洁云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0-64,共5页
徐州作为"一带一路"上重要的节点城市,具有交通区位便利、饮食文化底蕴深厚、烹调特色鲜明的优势,也具有融合不足、菜肴制作不精致、营销力度不到位等劣势。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徐州应当通过系统挖掘传统美食产... 徐州作为"一带一路"上重要的节点城市,具有交通区位便利、饮食文化底蕴深厚、烹调特色鲜明的优势,也具有融合不足、菜肴制作不精致、营销力度不到位等劣势。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徐州应当通过系统挖掘传统美食产品的文化内涵、以创新为助推器推动徐州饮食更好更快发展、与互联网联手打造智慧美食营销平台等手段进行美食资源开发和推广,促进徐州旅游和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饮食文化 徐州美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秤锤树属(Sinojackia Hu)植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召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1-15,共5页
秤锤树属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全属片段化分布于我国北亚热带各省(区)。本文从系统进化和演化、地理分布、细胞学、孢粉学、快繁技术、化学成分及遗传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学等方面对本属植物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秤锤树属 地理分布 种子休眠 快速繁殖 化学成分 细胞学 孢粉学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饲料中的微生物技术运用技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滕道明 郝明静 刘召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1-64,共4页
文章主要分析了几种微生物发酵农作物秸秆技术、微生物秸秆饲料在喂养动作中的营养价值和积极意义,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非常高,原材料来源广泛,使用微生物技术将农作物秸秆制作成饲料不仅对于养殖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对于我国环境保护也具... 文章主要分析了几种微生物发酵农作物秸秆技术、微生物秸秆饲料在喂养动作中的营养价值和积极意义,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非常高,原材料来源广泛,使用微生物技术将农作物秸秆制作成饲料不仅对于养殖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对于我国环境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能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饲料 微生物技术 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被γ-氨基丁酸的稳定性及在夏季奶牛饲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潘雪梅 沈华荣 沈华伟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7-21,共5页
本文首先比较了包被和未包被γ-氨基丁酸在瘤胃中的降解率,然后随机挑选20头荷斯坦奶牛,将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Ⅰ组)试验组(Ⅱ组、Ⅲ组、Ⅳ组),每组5头,分别饲喂包被γ-氨基丁酸(含量为25%)0、10、20、30 g/d,研究包被γ-氨基丁酸对... 本文首先比较了包被和未包被γ-氨基丁酸在瘤胃中的降解率,然后随机挑选20头荷斯坦奶牛,将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Ⅰ组)试验组(Ⅱ组、Ⅲ组、Ⅳ组),每组5头,分别饲喂包被γ-氨基丁酸(含量为25%)0、10、20、30 g/d,研究包被γ-氨基丁酸对夏季奶牛抗应激指标、抗氧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未包被γ-氨基丁酸在瘤胃中很快降解,包被γ-氨基丁酸降解较慢,24 h时,其在瘤胃中的降解率为21.87%;(2)试验组Cor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ACTH含量试验组均降低,且Ⅲ组、Ⅳ组显著降低(P<0.05);免疫相关指标lg A、lg G、lg M及IL-2含量均升高,其中各试验组lg G含量显著升高(P<0.05),Ⅲ组、Ⅳ组IL-2含量显著提高(P<0.05);MDA浓度降低,SOD和GSH-Px活性升高,其中,Ⅲ组、Ⅳ组MDA浓度显著降低(P<0.05);Ⅲ组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包被γ-氨基丁酸可以缓解奶牛夏季热应激,提高奶牛免疫能力及抗氧化性能,综合对比以Ⅲ组(20 g/d)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包被γ-氨基丁酸 热应激 免疫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收割时间和收割高度对全株小麦发酵营养价值和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召华 滕道明 时云凤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2-76,共5页
本研究开展了3个试验来评估影响全珠小麦发酵营养价值的因素及其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试验1:选择两个不同收割时间(成熟度)的全珠小麦(低淀粉和高淀粉)进行发酵,干物质含量分别是29.5%和37.0%,淀粉含量分别是5.0%和22%。90头早期泌乳奶... 本研究开展了3个试验来评估影响全珠小麦发酵营养价值的因素及其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试验1:选择两个不同收割时间(成熟度)的全珠小麦(低淀粉和高淀粉)进行发酵,干物质含量分别是29.5%和37.0%,淀粉含量分别是5.0%和22%。90头早期泌乳奶牛被分成3组,分别饲喂低淀粉、高淀粉和青贮草粉。结果发现,各组日粮对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低淀粉日粮组显著降低了奶中蛋白含量(P<0.05),较高淀粉组显著提高了血浆尿酸含量(P<0.05)。试验2:90头早期泌乳奶牛饲喂3种日粮:发酵高秸秆长度收割的全珠小麦+淀粉浓缩物或纤维浓缩物或发酵矮秸秆长度的全珠小麦+纤维浓缩物。整个试验期间各组对奶牛产奶量、奶成分、体况评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哺乳期第10周,饲喂发酵高秸秆全珠小麦+淀粉浓缩物或发酵矮秸秆全珠小麦+浓缩纤维的奶牛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较低。试验3:评估了青贮草粉、发酵高秸秆和矮秸秆全珠小麦的营养价值。青贮草粉的消化率显著高于发酵全珠小麦饲料,其中纤维组分的消化率最高(P<0.05)。3种发酵全珠小麦日粮的淀粉消化率均较高,平均为0.96 kg/kg,但不同秸秆长度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发酵的全珠小麦与优质青贮牧草对奶牛产奶量无显著影响,成熟后期的收割全珠小麦发酵后对产奶量几乎无影响,但可以提高奶中蛋白含量。发酵全珠小麦的秸秆切割高度对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度 高度 全珠小麦 奶牛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桂闽引象草草浆对肥育猪增重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潘雪梅 《福建畜牧兽医》 2016年第4期25-26,共2页
试验采用桂闽引象草草浆饲喂肥育猪,能够明显提高增重。桂闽引象草草浆饲喂肥育猪平均增重为74.8517 kg,常规日粮饲喂则为70.8446 kg,增重提高5.66%,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差异极显著(P<0.001)。
关键词 肥育猪 桂闽引象草 增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的不同形态对仔猪断奶到屠宰生长性能和胃黏膜完整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潘雪梅 沈华伟 +1 位作者 沈华荣 孙铁成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2-36,共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工艺处理饲料对仔猪断奶后1周至出栏时生长性能和胃黏膜完整性的影响。选择28 d断奶的仔猪240头[平均体重为(8.4±0.75)kg],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猪。试验分为5~9 w,10~15 w和16 w~出栏三个阶...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工艺处理饲料对仔猪断奶后1周至出栏时生长性能和胃黏膜完整性的影响。选择28 d断奶的仔猪240头[平均体重为(8.4±0.75)kg],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猪。试验分为5~9 w,10~15 w和16 w~出栏三个阶段,各阶段饲料的形态分别是粉料、膨化料和破碎料。结果显示:破碎料组显著降低了料比(P<0.05),而粉料组较其他两组显著提高了日采食量(P<0.05),但对全期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粉料组较膨化料组显著提高了15 w仔猪的体重(P<0.05),显著降低了10~15 w仔猪的采食量(P<0.05)。与粉料组相比,膨化料和破碎料组显著降低了16 w~出栏仔猪的料比(P<0.05)。饲料结构显著影响仔猪胃溃疡仔猪(P<0.05),粉料组溃疡指数和胃黏膜链球菌含量表现为最低(P<0.05),破碎料组溃疡指数和胃黏膜链球菌含量表现最高(P<0.05)。膨化料可以提高生长肥育猪的饲料效率,但其对胃黏膜完整性有负面影响,并增加猪胃黏膜链球菌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形态 断奶 屠宰 生长性能 胃黏膜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虎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召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2期220-221,224,共3页
老虎须为蒟蒻薯科蒟蒻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是集观赏和药用为一体的珍稀植物。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老虎须的引种驯化研究,在此简要介绍了老虎须在引种驯化、遗传多样性、繁殖和栽培、花期调控和采后保鲜、药用价... 老虎须为蒟蒻薯科蒟蒻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是集观赏和药用为一体的珍稀植物。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老虎须的引种驯化研究,在此简要介绍了老虎须在引种驯化、遗传多样性、繁殖和栽培、花期调控和采后保鲜、药用价值和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虎须 生物学特性 繁殖 栽培 育种 药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真胃移位的临床症状、发病率调查及治疗方法筛选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雪梅 孙铁成 +3 位作者 沈华荣 林丽娟 谢秋萍 沈华伟 《福建农业科技》 2020年第12期15-19,共5页
为减少规模奶牛场奶牛真胃移位疾病对奶牛生产的损失,调查分析了4个规模奶牛场连续3年奶牛真胃移位的发病率,并比较研究了该疾病的临床诊断技术以及不同治疗方法对该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产后20 d内是奶牛真胃移位的高发期,真胃移位... 为减少规模奶牛场奶牛真胃移位疾病对奶牛生产的损失,调查分析了4个规模奶牛场连续3年奶牛真胃移位的发病率,并比较研究了该疾病的临床诊断技术以及不同治疗方法对该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产后20 d内是奶牛真胃移位的高发期,真胃移位的病牛占所有发病牛的84.15%;奶牛真胃移位在4个调查的规模奶牛场的发病率为1.40%~2.13%,场间发病率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总体平均发病率为1.82%。通过临床诊断可较准确地对该疾病进行确诊,采用手术治疗法治疗奶牛真胃移位的平均治愈率高达81.1%,滚转整复法对奶牛真胃移位进行临床治疗的治愈率为20.41%,2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在生产实践中,建议对确诊病牛初步实行滚转整复法进行治疗,对于治疗效果不佳的病牛再采用手术治疗,可节约治疗成本和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真胃移位 发病率 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机械的维修和养护策略浅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扬 《南方农业》 2022年第7期233-235,共3页
在农用机械实际运行中,经常会因为使用者操作经验不足、维修不当和养护不及时等原因引起一些机械事故。从农用机械的维修和养护策略角度出发,介绍了掌握农用机械构造和工作原理及维修技能知识,根据农用机械故障发生规律科学选择维修检... 在农用机械实际运行中,经常会因为使用者操作经验不足、维修不当和养护不及时等原因引起一些机械事故。从农用机械的维修和养护策略角度出发,介绍了掌握农用机械构造和工作原理及维修技能知识,根据农用机械故障发生规律科学选择维修检查措施,提出从新机养护、日常保养、定期养护、存放保养及特殊养护等层面做好农用机械养护工作,以期从根本上确保农用机械稳定性,充分发挥农用机械在农业生产中最大效用,提升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机械 故障 维修 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养牛场犊牛腹泻病的发生及诊治 被引量:6
12
作者 潘雪梅 沈华荣 沈华伟 《福建农业科技》 2019年第1期4-6,共3页
为了减少犊牛腹泻对规模化养殖场造成的损失,调查了规模养牛场犊牛腹泻病的发病情况,采用实验室诊断法进行临床诊断和病原调查,并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犊牛腹泻的治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导致犊牛大规模腹泻的病原体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混... 为了减少犊牛腹泻对规模化养殖场造成的损失,调查了规模养牛场犊牛腹泻病的发病情况,采用实验室诊断法进行临床诊断和病原调查,并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犊牛腹泻的治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导致犊牛大规模腹泻的病原体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混合感染;经过实验室诊断,细菌病原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对病原高度敏感的药物有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氟苯尼考和恩诺沙星。针对病牛的发病情况进行对应的治疗处理后,可有效减少病牛死亡率。口服法对轻腹泻组的治愈率仅为38.74%;静脉输液法对严重腹泻组的治愈率最高,为58.18%。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牛的病情采用初步治疗方式,以减少病牛死亡率和人力财力的支出,在经过采用初步治疗方式一段时间未治愈时,应转入其他更深入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养牛场 犊牛腹泻病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栽葡萄生产管理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玉珍 《现代园艺》 2013年第22期42-43,共2页
葡萄是藤本植物,枝蔓柔韧,不仅易于盆栽,而且可塑造出多种艺术造型。葡萄还具有结果早的特点,在较好的管理条件下,一般栽后第2年就可结果。其不仅绿化美化家庭环境,增加整体美感,而且多彩的果实亦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关键词 葡萄盆栽 艺术造型 观赏价值 盆土 整形修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大豆花而不实的原因及防止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葛化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5期79-79,84,共2页
分析了徐州市夏大豆花而不实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止技术,以期为夏大豆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夏大豆 花而不实 原因 防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规模养猪场配套种植桂闽引象草的推广
15
作者 沈华伟 卓坤水 +5 位作者 王均辉 孙铁成 王舒宁 林丽娟 寇涛 潘雪梅 《中国畜牧业》 2016年第14期53-54,共2页
桂闽引象草系狼尾草属牧草新品种,于2010年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自2011年在福建地区各种畜禽养殖场推广种植应用以来,成效显著。实践表明,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吸污”能力强的优良特性,
关键词 推广种植 规模养猪场 象草 品种审定委员会 配套 畜禽养殖场 狼尾草属 福建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桂闽引象草对母猪产仔的影响
16
作者 沈华伟 卓坤水 +5 位作者 王均辉 孙铁成 王舒宁 林丽娟 寇涛 潘雪梅 《中国畜牧业》 2016年第17期57-58,共2页
桂闽引象草于2010年6月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福建、广西科研工作者长期共同努力的成果。自2011年在福建地区推广以来,发现该品种拥有诸多优点,一是产量高,在沼液灌溉的条件下,亩产鲜草产量可达25吨以上;二是营养生长期长,营... 桂闽引象草于2010年6月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福建、广西科研工作者长期共同努力的成果。自2011年在福建地区推广以来,发现该品种拥有诸多优点,一是产量高,在沼液灌溉的条件下,亩产鲜草产量可达25吨以上;二是营养生长期长,营养生长期达313天,能满足常年均衡供草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产仔 象草 窝产活仔数 营养生长期 约克夏 窝产仔数 品种审定 生态养猪 青贮饲料 研究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靠接技术及接后管理要点
17
作者 张玉珍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11期142-143,共2页
徐州地区黄瓜的种植已经是很普遍了,随着反季节保护地多年种植,因轮作换茬周期短,土传病害、真茵、细菌、病毒等的影响,黄瓜产量受到影响。黄瓜枯萎病平均发病率在30%左右,枯萎病菌在土壤中能存活3—4a,连作3a以上的温室大棚中... 徐州地区黄瓜的种植已经是很普遍了,随着反季节保护地多年种植,因轮作换茬周期短,土传病害、真茵、细菌、病毒等的影响,黄瓜产量受到影响。黄瓜枯萎病平均发病率在30%左右,枯萎病菌在土壤中能存活3—4a,连作3a以上的温室大棚中,黄瓜枯萎病发病率可达50%~90%。南瓜和黄瓜同属葫芦科,南瓜根系发达,有极强的抗病能力,尤其对根际传染的土传病害和疫病具有高度抗性,对黄瓜枯萎病痛菌几乎免疫,因此,用南瓜和黄瓜进行嫁接,通过采用嫁接技术,可有效的防治黄瓜枯萎病,增强对霜霉病、疫病的抗性,并有效的提高耐寒性,明显增加前期产量和总量,防治重茬,从而实现了黄瓜优质丰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 黄瓜 南瓜 嫁接 接后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犊牛心肺疾病病例观察和分析
18
作者 潘雪梅 《福建畜牧兽医》 2023年第6期79-80,共2页
对犊牛流行的心肺病变进行观察与分析,进行病理解剖及症状对比,采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IBRBVD)二联疫苗免疫及支原体病疫苗单独免疫收到一定成效,为日后做好犊牛管护积累经验。
关键词 犊牛 心肺 疾病 观察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职生物课程资源的二次开发与利用途径
19
作者 孙玉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24期328-328,334,共2页
开发课程资源,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扩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水平。探讨了农职生物课程资源二次开发及其利用的途径,并分析了在开发和利用生物课程资源时应注意的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农职 生物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中后期抗灾夺丰收的技术措施
20
作者 葛化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0期75-75,共1页
2014年8月中下旬,徐州市持续出现低温阴雨天气,导致水稻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给农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分析水稻中后期发生病虫害的原因,制定抗灾夺丰收的措施,以指导水稻中后期管理。
关键词 水稻 阴雨天气 抗灾 丰产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