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与生活对接的多维探究
- 1
-
-
作者
房敏
-
机构
江苏省徐州市华润小学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59-62,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家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路径研究”(JSZX/2024/08)的研究成果。
-
文摘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依据具有强烈的“对接生活”特质。在教材内容维度,教材内容与儿童的自然生活场域、家庭生活场域、学校生活场域、公共生活场域深度对接。教材与生活对接在课程价值维度有利于适应儿童成长节奏,有利于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助力学生品格养成。在教学实践维度,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与生活的对接需要创设自然情境,深化生态实践探究;运用家庭故事,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结合校园趣事,回应学生日常体验;引入公共热点,激发学生思考讨论。
-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
生活性
生活场域
核心素养
情境创设
-
分类号
G623.1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涵育学生家国情怀的微观路向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房敏
陈美兰
王心娇
王晴晴
-
机构
江苏省徐州市华润小学
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56-60,共5页
-
基金
2021年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四期重点自筹课题“‘大思政·小课堂’小学生红色文化认同行动研究”(2021JY14-ZB74)
2021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新时代‘小先生’德育校本课程实践研究”(TY-c/2021/01)
江苏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示范项目“共建·共享·共育: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2023年立项)的研究成果。
-
文摘
利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涵育学生家国情怀,有助于教师准确定位课程育人目标,促进知识的迁移与应用,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基于问卷调查和相关文献梳理,笔者选择“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单元探讨涵育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对策,旨在达成道德与法治学科政治认同、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目标。研究发现:该单元在涵育学生家国情怀方面有显著价值,鉴于此,可通过组织结构化内容、创设体系化情境、设置层次化问题、开展序列化活动、完善多元化评价等对策来加以改进与优化。
-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
家国情怀
“百年追梦复兴中华”
-
分类号
G623.15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