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徐州市城乡成年女性尿失禁发生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延皊 薛凯凯 +2 位作者 苏曼曼 徐慧 周芳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20期1881-1883,共3页
目的调查江苏省某城市城、乡成年女性尿失禁的发生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2018年9-12月对江苏省徐州市市区及乡村成年女性进行1项横断面调查,利用调查问卷收集受试者的人口社会学及泌尿系统症状等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总计827位... 目的调查江苏省某城市城、乡成年女性尿失禁的发生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2018年9-12月对江苏省徐州市市区及乡村成年女性进行1项横断面调查,利用调查问卷收集受试者的人口社会学及泌尿系统症状等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总计827位受试者,其中城市女性443人,245人(55.3%)发生尿失禁,其尿失禁与年龄、职业、吸烟、饮酒、每天坐位大于2 h有关(P<0.05);乡村女性384人,268人(69.8%)发生尿失禁,其尿失禁和年龄、职业、吸烟、饮酒、每天坐位大于2 h及频繁负重3 kg以上有关(P<0.01)。城市与乡村女性在各种类型尿失禁发生率、体质指数(BMI)、职业、分娩次数、分娩方式、便秘、每天坐位大于2 h及频繁负重>3 kg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职业、吸烟、饮酒每天坐位大于2 h是成年女性发生尿失禁的高危因素。城、乡女性在生活方式、分娩方式、劳动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可能是造成其尿失禁发生状况差别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女性 尿失禁 城乡差异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在上尿路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周祥举 张治国 韩从辉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74-875,共2页
目的总结输尿管软镜在上尿路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尿管软镜诊治98例血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一次性成功98例,肾盂、肾盏和输尿管尿路上皮癌35例,非特异性肾盂输尿管炎9例,输尿管结石39例,肾盂静脉出血8例,未见异常7例,无... 目的总结输尿管软镜在上尿路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尿管软镜诊治98例血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一次性成功98例,肾盂、肾盏和输尿管尿路上皮癌35例,非特异性肾盂输尿管炎9例,输尿管结石39例,肾盂静脉出血8例,未见异常7例,无输尿管穿孔、撕脱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98例手术时间12~75 min,平均42 min;术后住院时间3~10 d,平均5 d。结论输尿管软镜可用于诊治上尿路肿瘤、结石及炎症等疾病,尤其对于上尿路腔内微小病变的诊治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 上尿路 疾病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结扎预适应通过上调热休克蛋白27的表达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
3
作者 董洋 郝林 +1 位作者 张治国 韩从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3期4-6,12,共4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通过输尿管结扎(UO)预适应减轻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动物为雄性C57BL/6小鼠,①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对照组为正常C57BL/6小鼠,UO+IR组小鼠经左侧输尿管结扎24 h...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通过输尿管结扎(UO)预适应减轻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动物为雄性C57BL/6小鼠,①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对照组为正常C57BL/6小鼠,UO+IR组小鼠经左侧输尿管结扎24 h后再通,再通48 h后行IR处理,non-UO+IR组除不结扎左输尿管其余操作同UO+IR组。比较3组小鼠再灌注后血清肌酐(Cr)水平,肾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情况。②取C57BL/6小鼠随机分为UO组与non-UO组,每组20只,UO组予以左侧UO处理24 h,再通48 h后检测左肾组织HSP27蛋白表达,并与non-UO小鼠对比。③取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只,一组予以小鼠左肾注射包装有干扰HSP27表达的短发夹RNA的重组腺病毒100μL靶向抑制HSP27的表达,将该组设为HSP27干扰组,另一组小鼠予以注射空病毒100μL作为对照组,每组取10只小鼠验证HSP27干扰成功后,每组再随机分为UO+IR及non-UO+IR两个亚组(每个亚组20只小鼠),观察HSP27对IR损伤和UO效应的影响,比较各组Cr水平,检测肾组织内TNF-α和IL-6 mRNA,以及凋亡效应蛋白胱天蛋白酶-3的表达水平。结果①UO+IR组Cr水平较non-UO+IR组显著降低(P<0.05),TNF-α及IL-6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non-UO+IR组(P<0.05)。②较non-UO组,UO组肾组织HSP27表达明显上调(P<0.05)。③相对于non-UO+IR处理,UO+IR不能降低HSP27干扰组小鼠Cr水平(P>0.05)、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P>0.05)及胱天蛋白酶-3的表达(P>0.05),却可显著降低空病毒对照组小鼠以上各指标表达;且相对于空病毒对照组中UO+IR亚组,HSP27干扰组中UO+IR亚组以上各指标仍高表达(P<0.05)。结论 UO通过上调HSP27表达减轻小鼠肾脏IR损伤,其机制可能与HSP27抑制炎性反应、减少细胞凋亡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肾脏 输尿管结扎 再灌注损伤 预适应 热休克蛋白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荧光膀胱镜下膀胱肿瘤整体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荣升 郁全胜 +5 位作者 臧光辉 庞昆 周祥举 贺厚光 梁清 韩从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5期80-82,89,共4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荧光膀胱镜下膀胱肿瘤整体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诊治的40例膀胱肿瘤患者。采用骶管阻滞麻醉,共切除肿瘤45枚,其中单发肿瘤36例,肿瘤直径0.5~2 cm,均位于膀胱后壁... 目的探讨经尿道荧光膀胱镜下膀胱肿瘤整体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诊治的40例膀胱肿瘤患者。采用骶管阻滞麻醉,共切除肿瘤45枚,其中单发肿瘤36例,肿瘤直径0.5~2 cm,均位于膀胱后壁或颈口位置。先荧光膀胱镜下观察膀胱内肿瘤大小及部位,再用等离子沿肿瘤近端切开膀胱壁全层达膀胱外脂肪,然后向远端全层切除,最后切除肿瘤远端完整切除肿瘤及其基底部膀胱全层。结果 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40 min,平均(23.95±8.39)min,术中出血量极少,术后无继发性出血,术后肿瘤病理分期T1期34例,T2期6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4.89±1.97)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经尿道荧光膀胱镜下膀胱肿瘤整体切除术能完整切除肿瘤及肿瘤基底,并且荧光下可以对可疑膀胱壁进行预防性切除,手术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皮癌 荧光膀胱镜 膀胱肿瘤整体切除术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神经磁刺激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文慧 刘林 +4 位作者 吴洁 王海宏 史振铎 孟琦 韩从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2期102-107,111,共7页
目的探讨骶神经磁刺激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12月在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电刺激组和磁刺激组,每组36例。三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术后第8... 目的探讨骶神经磁刺激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12月在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电刺激组和磁刺激组,每组36例。三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术后第8天,对照组进行盆底肌训练,电刺激组在盆底肌训练的基础上应用低频电刺激10 d,磁刺激组在盆底肌训练的基础上采用骶神经磁刺激10 d。记录三组残余尿量、尿潴留发生率、尿路感染率,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盆底肌力、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量、排尿时间。记录两组干预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盆底功能障碍问卷及生活质量问卷评分,观察两组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研究过程中对照组脱落1例,共35例患者完成研究。磁刺激组残余尿量、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电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三组盆底肌力、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量均高于干预前,且磁刺激组高于对照组和电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三组排尿时间均短于干预前,且磁刺激组短于对照组和电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刺激组盆底障碍影响问卷、盆底功能障碍问卷评分低于对照组和电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干预期间均无并发症发生,且随访期间复查均无复发及转移征象。结论骶神经磁刺激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效果显著,可降低残余尿量,改善排尿困难,提高患者盆底肌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神经磁刺激 宫颈癌 尿潴留 盆底肌训练 低频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放射治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生化复发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魏振宁 王希涛 +5 位作者 史振铎 郝林 周家合 夏天 杜骏飞 韩从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1期103-106,共4页
目的评价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出现生化复发患者行放射治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出现生化复发并接受治疗的132例患者,依据生化复发后采用治疗方案的不同... 目的评价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出现生化复发患者行放射治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出现生化复发并接受治疗的132例患者,依据生化复发后采用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外放射治疗组(36例)、内分泌治疗组(45例)和联合治疗组(外放射治疗联合内分泌治疗,51例)。收集并比较三组临床资料,随访后比较三组生存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年龄、体重指数、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PSA倍增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24~13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3.5个月。外放射治疗组、内分泌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无生化复发生存率为50.0%、51.1%和66.7%,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2.0、67.9、78.1个月,联合治疗组的无生化复发生存率高于外放射治疗组和内分泌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潮热、尿道反应、肠道反应及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出现生化复发的患者,外放射治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组在延长中位生存期方面更具优势,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更能获得生存获益与治疗安全性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生化复发 外放射治疗 内分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及其衍生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人类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俊杰 刘春辉 +1 位作者 郝林 韩从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4期35-38,共4页
褪黑素是一种甲氧基吲哚胺,主要由松果体在夜间正常光照/黑暗条件下合成和分泌,但也由大多数细胞以非昼夜节律方式产生。褪黑素用途广泛,除了可以作为自由基清除剂、抗氧化剂和抗肿瘤剂,还可有效稳定细胞膜,调节酶的活性,同时改善细胞... 褪黑素是一种甲氧基吲哚胺,主要由松果体在夜间正常光照/黑暗条件下合成和分泌,但也由大多数细胞以非昼夜节律方式产生。褪黑素用途广泛,除了可以作为自由基清除剂、抗氧化剂和抗肿瘤剂,还可有效稳定细胞膜,调节酶的活性,同时改善细胞功能。尽管褪黑素的治疗前景是无可争辩的,但关于其最佳剂量、生物转化和代谢、给药途径和时间以及靶向治疗等方面仍有待研究以获得适当的治疗结果。当与纳米结构制剂结合使用时,褪黑素的延长释放显示出更高的功效和安全性。本文总结纳米材料的褪黑素在多种疾病和病理过程中表现出比游离褪黑素更优异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褪黑素 囊泡 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质调节因子相关的lncRNA肾透明细胞癌预后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8
作者 肖智良 董洋 +1 位作者 史振铎 韩从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期4-14,共11页
目的构建染色质调节因子(CR)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肾透明细胞癌(ccRCC)预后模型,提高ccRCC的预后管理。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ccRCC的转录组数据和临床数据,并通过“caret”R包将ccRCC样本以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166例)和验证集... 目的构建染色质调节因子(CR)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肾透明细胞癌(ccRCC)预后模型,提高ccRCC的预后管理。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ccRCC的转录组数据和临床数据,并通过“caret”R包将ccRCC样本以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166例)和验证集(71例)。基于“DESeq2”R包筛选出差异表达的CR及相关的lncRNA。构建CR与lncRNA的共表达网络,并筛选出相关系数|rs|>0.3且P<0.05的差异lncRNA。利用单因素Cox、Lasso和多因素逐步Cox回归分析,构建CR相关的lncRNA预后模型。计算训练集和验证集样本的风险评分,根据风险评分的中位数将ccRCC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K-M曲线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风险评分的独立预测性能。“DynNom”和“shiny”R包开发在线预测工具。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探索风险评分与免疫微环境及免疫检查点的关系。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237个肿瘤样本和72个癌旁正常组织样本,鉴定了1025个CR相关的lncRNA,最终筛选得到7个CR相关lncRNA(DUXAP8、AC026462.3、LINC01460、AL592494.1、AL353804.2、AC012462.1、AC009518.1)构建预后模型,并将其开发成在线工具(https://xzlmodelshiny.shinyapps.io/DynNomapp/)。高危组患者的生存率低于低危组(P<0.05),ROC曲线表明模型预测效能较好,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中风险评分的HR值分别为4.058(95%CI:2.530~6.508,P<0.001)和3.096(95%CI:1.887~5.080,P<0.001)。高风险组MDSC和Tregs细胞等免疫抑制细胞的浸润比例高于低风险组,趋化因子、免疫检查点及副炎症等通路的富集水平高于低风险组(P<0.05)。此外,风险评分与免疫检查点TNFRSF25和TNFSF14呈正相关(r>0.3,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CR相关的lncRNA风险模型可独立有效地预测ccRCC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染色质调节因子 长链非编码RNA 预后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VP与传统电切襻修切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9
作者 姜波 吴天麟 +3 位作者 梁清 邱祥正 王甫剑 韩从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6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新方法: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Transurethralelectrovaprizationoftheprostate,TVP)配合传统电切襻修切,治疗高危、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的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3月~2005年6月治疗高... 目的探讨手术新方法: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Transurethralelectrovaprizationoftheprostate,TVP)配合传统电切襻修切,治疗高危、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的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3月~2005年6月治疗高危、重度良性BPH患者25例,应用汽化电极汽化切除大部分腺体后配合传统电切襻修切。结果手术时间(45~100)min,平均约60min。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35-100g不等,平均50g左右。随访24例,时间3-30月。IPSS由术前>20分下降至术后<15分,术后残余尿量下降至150ml,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TUVP配合传统电切襻修切治疗BPH是综合汽化与电切两者优点,出血少,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高危、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纤维蛋白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与前列腺癌骨转移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鹏 李鑫钊 +4 位作者 梁清 张治国 刘林 韩从辉 刘大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7期111-114,共4页
目的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水平与前列腺癌(PCa)骨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148例初诊为PCa的患者资料,其中骨转移85例(57.4%)为骨转移组,无骨转移63例(42... 目的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水平与前列腺癌(PCa)骨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148例初诊为PCa的患者资料,其中骨转移85例(57.4%)为骨转移组,无骨转移63例(42.6%)为无骨转移组。一般资料包括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FIB水平、前列腺体积、骨转移情况、年龄、体重指数(BMI)、住院时长。分析FIB、PSAD与PCa骨转移的关系。结果两组FIB、PSA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诊断PCa骨转移最佳截断点为3.840 g/L,灵敏度为54.1%,特异度为81.0%;PSAD预测PCa骨转移最佳截断点为0.393 ng/(ml·cm^(3)),灵敏度为83.5%,特异度为63.5%。logistic回归分析示FIB、PSAD与PCa发生骨转移呈正相关(OR=2.180、2.251,P<0.001)。结论FIB、PSAD其水平与骨转移的发生呈正相关,在诊断PCa骨转移方面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纤维蛋白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前列腺癌 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B、D-二聚体及血清CysC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轩宇 郝林 韩从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4期97-100,120,共5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及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对前列腺癌(PCa)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共207例初诊为PCa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骨扫描及影像学检查分为骨转移组102例...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及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对前列腺癌(PCa)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共207例初诊为PCa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骨扫描及影像学检查分为骨转移组102例和未骨转移组105例,采用组间对照研究、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FIB、D-二聚体、CysC及临床指标对PCa骨转移的诊断价值。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FIB、D-二聚体、CysC及联合指标对诊断PCa骨转移的临床意义。结果骨转移组FIB、D-二聚体及CysC各指标水平均高于未转移组(P<0.05),且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三者均是PCa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联合指标水平最佳,其次为单一指标CysC、D-二聚体和FIB,均体现了较好的诊断价值(AUC>0.5,P<0.05)。结论FIB、D-二聚体及CysC与PCa骨转移密切相关,可与临床T分期、Gleason评分等协同评估PCa骨转移,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血清胱抑素C 前列腺癌 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与自体睾丸鞘膜移植术治疗阴茎硬结症的效果比较
12
作者 朱广远 张治国 +1 位作者 张文达 韩从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1期80-82,110,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经体外冲击波与自体睾丸鞘膜移植术两组治疗方式对阴茎硬结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6年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例诊断阴茎硬结症的患者,按照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行体外冲击波治... 目的比较分析经体外冲击波与自体睾丸鞘膜移植术两组治疗方式对阴茎硬结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6年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例诊断阴茎硬结症的患者,按照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行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行自体睾丸鞘膜移植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硬结大小及阴茎弯曲度。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IIEF-5评分、硬结大小及阴茎弯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IIEF-5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硬结在治疗后消失,治疗前后硬结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阴茎弯曲度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的IIEF-5评分、硬结大小及阴茎弯曲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阴茎硬结症的效果仍存在疑议,自体睾丸鞘膜移植术是治疗阴茎硬结症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硬结症 体外冲击波 自体睾丸鞘膜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