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自主呼吸试验前后下腔静脉变异度对呼吸衰竭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
16
1
作者
孙媛媛
倪春湘
+2 位作者
王懿宁
李家琼
赵浩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第4期272-276,共5页
目的评价自主呼吸试验(SBT)前后下腔静脉变异度(△DIVC)对呼吸衰竭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机械通气后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ICU进行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120例。患者30 min SB...
目的评价自主呼吸试验(SBT)前后下腔静脉变异度(△DIVC)对呼吸衰竭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机械通气后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ICU进行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120例。患者30 min SBT成功后拔管,48 h内不需要再次气管插管和无创呼吸机辅助为撤机成功组(n=62);30 min SBT失败或者SBT成功后拔管,但48 h内需要再次插管或无创呼吸机辅助为撤机失败组(n=58)。分别在SBT前和30 min后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DIVC。采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DIVC对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 2组患者在慢性呼吸疾病、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第1次插管到拔管的持续时间和血红蛋白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撤机成功组比较,撤机失败组患者在SBT前及30 min后二氧化碳分压和N端脑钠肽前体显著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BT后30 min,撤机失败组患者△DIVC较撤机成功组显著升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F(OR=1.204,95%CI 1.133~1.381;P=0.015)和SBT后30 min的△DIVC(OR=1.450,95%CI 1.102~2.026;P=0.009)是患者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SBT后30 min的△DIVC预测患者撤机失败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5,最佳截断点0.27,灵敏度为82.4%,特异度为94.4%。LVEF预测患者撤机失败的曲线下面积为0.806,最佳截断点为42.0%,灵敏度为54.5%,特异度为86.8%。结论 SBT 30 min后的△DIVC对于呼吸衰竭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撤机失败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撤机
拔管
下腔静脉变异度
超声心动图
心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主呼吸试验前后下腔静脉变异度对呼吸衰竭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
16
1
作者
孙媛媛
倪春湘
王懿宁
李家琼
赵浩
机构
江苏省
徐州市
中心医院
胸外一区
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放疗科
江苏省
徐州市
中心医院
重症监护室
江苏省
徐州市
中心医院
血管外
科
出处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第4期272-276,共5页
文摘
目的评价自主呼吸试验(SBT)前后下腔静脉变异度(△DIVC)对呼吸衰竭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机械通气后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ICU进行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120例。患者30 min SBT成功后拔管,48 h内不需要再次气管插管和无创呼吸机辅助为撤机成功组(n=62);30 min SBT失败或者SBT成功后拔管,但48 h内需要再次插管或无创呼吸机辅助为撤机失败组(n=58)。分别在SBT前和30 min后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DIVC。采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DIVC对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 2组患者在慢性呼吸疾病、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第1次插管到拔管的持续时间和血红蛋白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撤机成功组比较,撤机失败组患者在SBT前及30 min后二氧化碳分压和N端脑钠肽前体显著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BT后30 min,撤机失败组患者△DIVC较撤机成功组显著升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F(OR=1.204,95%CI 1.133~1.381;P=0.015)和SBT后30 min的△DIVC(OR=1.450,95%CI 1.102~2.026;P=0.009)是患者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SBT后30 min的△DIVC预测患者撤机失败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5,最佳截断点0.27,灵敏度为82.4%,特异度为94.4%。LVEF预测患者撤机失败的曲线下面积为0.806,最佳截断点为42.0%,灵敏度为54.5%,特异度为86.8%。结论 SBT 30 min后的△DIVC对于呼吸衰竭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撤机失败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
撤机
拔管
下腔静脉变异度
超声心动图
心功能不全
Keywords
weaning
extubation
inferior vena cava variability
echocardiography
cardiac insufficiency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自主呼吸试验前后下腔静脉变异度对呼吸衰竭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
孙媛媛
倪春湘
王懿宁
李家琼
赵浩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