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聚物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发展特征与性能研究
1
作者 林俊涛 钟超 +2 位作者 王宗瑞 徐方 朱晓斌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32-137,共6页
地聚物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以及较低的碳排放,有望取代水泥应用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本工作通过构建地聚物来增强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首先,研究不同材料组成地聚物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间接拉伸强度发展规律;其次,研究... 地聚物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以及较低的碳排放,有望取代水泥应用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本工作通过构建地聚物来增强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首先,研究不同材料组成地聚物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间接拉伸强度发展规律;其次,研究该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动态特性以及微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地聚物在28 d养生时可以显著提升冷再生混合料的间接拉伸强度,同时地聚物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及抗水损害性能均能满足要求,且冷再生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仍存在频率-温度依赖。此外,乳化沥青破乳产生的沥青膜与地聚物反应产物形成了相互交织的结构,这可以解释其宏观力学性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再生混合料 地聚物 乳化沥青 强度发展 路用性能 动态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镁复合膨胀剂对高性能混凝土变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7
2
作者 刘加平 张守治 +2 位作者 田倩 郭飞 王育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150-154,共5页
从氧化镁复合膨胀剂对高性能混凝土安定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出发,系统研究了该新型氧化镁复合膨胀剂在不同养护方式下对高性能混凝土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确保安定性的前提下,氧化镁复合膨胀剂在高性能混凝土适宜掺量为... 从氧化镁复合膨胀剂对高性能混凝土安定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出发,系统研究了该新型氧化镁复合膨胀剂在不同养护方式下对高性能混凝土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确保安定性的前提下,氧化镁复合膨胀剂在高性能混凝土适宜掺量为不超过8%.内掺8%的氧化镁复合膨胀剂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但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变形特性有显著影响.在饱水养护条件下,氧化镁复合膨胀剂既具有较大的早期膨胀性能,又具有一定的持续微膨胀性能;在密封养护条件下,氧化镁复合膨胀剂的掺入能完全消除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自收缩,产生自膨胀;在干燥养护条件下,氧化镁复合膨胀剂的掺入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干燥收缩也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果,至120d测试龄期时干燥收缩的减缩率仍然高达5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复合膨胀剂 膨胀特性 自生体积变形 干燥收缩 高性能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膨胀剂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行为和收缩开裂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孔祥付 郭飞 +1 位作者 田倩 张守治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8-71,共4页
选取了两种钙镁复合膨胀剂,分别考察了其对C30和C50高性能混凝土力学行为和变肜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膨胀剂外掺时町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28d抗压强度增幅为2%~5%;SBTJM-MC(Ⅱ)膨胀剂的湿度敏感性更小,对低水胶比混凝上... 选取了两种钙镁复合膨胀剂,分别考察了其对C30和C50高性能混凝土力学行为和变肜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膨胀剂外掺时町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28d抗压强度增幅为2%~5%;SBTJM-MC(Ⅱ)膨胀剂的湿度敏感性更小,对低水胶比混凝上的干燥收缩补偿效果更优,更适合在高性能混凝土中使用;掺加SBTJM-MC(Ⅱ)复合膨胀剂后混凝上开裂时间显著延长,且初裂宽度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膨胀剂 外掺 湿度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掺量粉煤灰超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的静动态力学行为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建忠 孙伟 +4 位作者 缪昌文 刘加平 崔巩 吕进 张倩倩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21-28,共8页
研究了4种不同钢纤维掺量(体积掺量分别为0%,1.0%,1.5%,2.0%)的大掺量粉煤灰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单轴压缩强度、弹性模量、单轴抗拉强度、弯曲韧性、断裂韧性、断裂能等静态力学行为,以及高速冲击、压缩作用下的应力波传播规律、应力–应... 研究了4种不同钢纤维掺量(体积掺量分别为0%,1.0%,1.5%,2.0%)的大掺量粉煤灰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单轴压缩强度、弹性模量、单轴抗拉强度、弯曲韧性、断裂韧性、断裂能等静态力学行为,以及高速冲击、压缩作用下的应力波传播规律、应力–应变曲线和破坏特征等动态力学行为.结果表明:掺加钢纤维的大掺量粉煤灰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略有增大,韧性指数、残余强度、断裂韧度和断裂能成倍提高;未能增加冲击、压缩作用下的应变率效应程度,但却增大动态应力–应变曲线下的面积,提高试件破坏的应变率阈值,使混凝土存在裂而不散的破坏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 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 静态力学行为 动态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蚀抑制剂改性喷射混凝土的抗溶蚀性能与作用机制
5
作者 孙文昊 王涛 +4 位作者 穆松 管鸿浩 汤金辉 周莹 刘光严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8-162,167,共6页
针对隧道喷射混凝土钙溶蚀问题,探究了侵蚀抑制剂掺量对喷射混凝土抗溶蚀性能的影响.测试了不同溶蚀时间后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质量损失、吸水率及溶蚀系数,并采用计算机层析成像(CT)、接触角和热重(TG)分析了喷射混凝土的孔结构、... 针对隧道喷射混凝土钙溶蚀问题,探究了侵蚀抑制剂掺量对喷射混凝土抗溶蚀性能的影响.测试了不同溶蚀时间后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质量损失、吸水率及溶蚀系数,并采用计算机层析成像(CT)、接触角和热重(TG)分析了喷射混凝土的孔结构、接触角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侵蚀抑制剂的掺入减少了喷射混凝土溶蚀后的强度和质量损失,降低了混凝土的吸水率,提升了混凝土的溶蚀系数.当侵蚀抑制剂掺量为20 kg/m3时,其对喷射混凝土抗溶蚀性能的提升效果最佳,溶蚀91 d后强度损失率降低47.4%.方程Y=31.7026×e-X0.9373+7.3866-0.8681可较好地表征氯化铵溶蚀条件下喷射混凝土的质量损失Y与溶蚀系数X的相关性,且R2大于0.93.侵蚀抑制剂通过细化孔隙结构,增大混凝土表面接触角,减少氢氧化钙的分解,从而延缓喷射混凝土的钙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喷射混凝土 溶蚀 细化孔隙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靖皋长江大桥主塔承台大体积混凝土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峰 李明 +2 位作者 李道伟 汪洋 王文彬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4-167,共4页
在满足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等要求的前提下,研究了矿物掺合料种类、掺量对混凝土水化放热和收缩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矿渣粉有助于降低早期水化放热速率,但会增加放热总量,增大混凝土自收缩,在配合比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掺加具有水... 在满足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等要求的前提下,研究了矿物掺合料种类、掺量对混凝土水化放热和收缩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矿渣粉有助于降低早期水化放热速率,但会增加放热总量,增大混凝土自收缩,在配合比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掺加具有水化速率和膨胀历程协同调控的抗裂剂后,所制备的低温升高抗裂C40混凝土7 d绝热温升不超过40℃,且绝热温升1 d与7 d比值不超过50%,60 d自生体积膨胀变形超过140με,满足张靖皋长江大桥主塔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性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台 裂缝控制 水化速率 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碳基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对应力的自感知
7
作者 席翔 李海龙 +5 位作者 陈友元 裴景奇 廖城坤 薛琳 储洪强 冉千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4,共10页
碳纤维增强碳基复合材料(C/C)具有优异的力学和导电性能,但其介电性能的报道较为罕见。文中采用LCR测量仪测量C/C的相对介电常数,采用电流源和纳伏表通过四电极法测量C/C的电阻率,研究了C/C的相对介电常数和电阻率随压应变的变化规律。... 碳纤维增强碳基复合材料(C/C)具有优异的力学和导电性能,但其介电性能的报道较为罕见。文中采用LCR测量仪测量C/C的相对介电常数,采用电流源和纳伏表通过四电极法测量C/C的电阻率,研究了C/C的相对介电常数和电阻率随压应变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单位应变下相对介电常数的变化率(528±8)是电阻率变化率(111±5)的4.7倍,说明C/C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对其微观结构的改变更敏感。此外,压应变下C/C介电性能的增强归因于应变诱导的微缺陷提供了部分电子和空穴参与空间电荷极化的场所,以及压应变改善了极化连续性。单位压应变下增加的参与极化的电子或空穴的数量为(1.37±0.02)×10^(10)。C/C的相对介电常数低于碳纤维和石墨,可归因于碳基体中较高的孔隙率及较多的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复合材料 介电性能 自感知 极化 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护方式对外掺轻烧MgO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琳 殷绪敏 +1 位作者 周飞龙 张守治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3,103,共5页
以外掺轻烧Mg O混凝土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同养护方式变化对Mg O混凝土力学性能、碳化性能和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期为外掺轻烧Mg O混凝土的施工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养护方式对外掺轻烧Mg O混凝土性能有明显影响,特别是早期... 以外掺轻烧Mg O混凝土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同养护方式变化对Mg O混凝土力学性能、碳化性能和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期为外掺轻烧Mg O混凝土的施工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养护方式对外掺轻烧Mg O混凝土性能有明显影响,特别是早期8 h养护方式对外掺轻烧Mg O混凝土力学性能、抗碳化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提升有显著的影响。早期不当的养护所造成的孔隙率提高、有害孔最多、微裂纹的产生及骨料与浆体黏结性能的劣化是造成外掺Mg O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降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护方式 MGO混凝土 力学性能 碳化性能 氯离子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水化温升抑制剂对不同温度下膨胀砂浆的性能影响探究
9
作者 储阳 王瑞 +2 位作者 王文彬 王育江 李磊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18,124,共5页
测试试样在20℃、30℃、40℃的直接法,20℃、40℃、60℃水养环境下的胶砂强度和限制膨胀率以及水化产物组成。测试结果显示,混凝土水化温升抑制剂在不同温度下均有较好的水化调控性能,40℃下温升峰值降低了13.7℃。在20℃、40℃环境下... 测试试样在20℃、30℃、40℃的直接法,20℃、40℃、60℃水养环境下的胶砂强度和限制膨胀率以及水化产物组成。测试结果显示,混凝土水化温升抑制剂在不同温度下均有较好的水化调控性能,40℃下温升峰值降低了13.7℃。在20℃、40℃环境下混凝土水化温升抑制剂会影响早期强度,而对后期强度影响较小。而60℃环境下有水化温升抑制剂的试样强度始终大于基准试样。限制膨胀率测试结果表明20℃和40℃环境下水化温升抑制剂对膨胀性能无太大影响,60℃环境下会影响早期膨胀,后期膨胀相差不大。XRD定量分析表明水化温升抑制剂会影响C3S的反应速率和CH、钙矾石的生成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水化温升抑制剂 膨胀剂 温度 抗压强度 限制膨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度真空环境下水泥基材料性能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郭政 穆松 +2 位作者 庄智杰 张浩 张蕾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75-3082,共8页
构建低真空运行环境以减小空气阻力和噪声的真空管道磁悬浮高速列车系统,是高速轨道交通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混凝土作为水泥基材料的重要代表,是真空磁悬浮管线方案中的重要备选结构材料,需应对真空服役环境的新挑战。本文总结了中/高... 构建低真空运行环境以减小空气阻力和噪声的真空管道磁悬浮高速列车系统,是高速轨道交通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混凝土作为水泥基材料的重要代表,是真空磁悬浮管线方案中的重要备选结构材料,需应对真空服役环境的新挑战。本文总结了中/高度真空环境对硬化水泥浆体水化产物特征峰的影响,中/高度真空环境对水泥基材料水分传输、收缩变形和孔结构的影响,以及中/高度真空环境下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变化规律。最后对水泥基材料在真空环境下的应用方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以期为开发适用于真空环境的高性能水泥基材料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真空 水化产物 孔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长度对硬化水泥净浆微波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席翔 赵子杰 +2 位作者 殷昊天 张文一 王琳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3-580,共8页
针对不同长度的碳纤维改性硬化水泥净浆(CFRC),分析了碳纤维长度对其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和微波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碳纤维长度对CFRC微波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CFRC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随着碳纤维长度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当碳... 针对不同长度的碳纤维改性硬化水泥净浆(CFRC),分析了碳纤维长度对其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和微波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碳纤维长度对CFRC微波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CFRC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随着碳纤维长度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当碳纤维长度为1 mm时,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优;CFRC对电磁波的损耗机制与碳纤维长度有关,当纤维长度为1、9、12 mm时,损耗以反射为主,当纤维长度为6 mm时,损耗以吸收为主;CFRC对电磁波的反射归因于阻抗不匹配,吸收则归因于偶极极化、弛豫极化和空间电荷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碳纤维 微波 电磁屏蔽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纳米压痕技术表征水泥基材料微观力学性能 被引量:15
12
作者 周伟玲 孙伟 +1 位作者 陈翠翠 缪昌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0-375,共6页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表征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形成机理,对水泥净浆及掺粉煤灰的水泥浆体进行了微观力学性能研究.应用纳米压痕技术测试、分析并计算了不同浆体中各个区域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并对各参数在二维平面的分布进行了描绘.同时,...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表征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形成机理,对水泥净浆及掺粉煤灰的水泥浆体进行了微观力学性能研究.应用纳米压痕技术测试、分析并计算了不同浆体中各个区域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并对各参数在二维平面的分布进行了描绘.同时,利用高斯函数对弹性模量、硬度的频率分布曲线进行了多峰拟合,获得水化产物中毛细孔、高密度C-S-H凝胶(HD C-S-H)、低密度C-S-H凝胶(LD C-S-H)以及氢氧化钙相关参数的统计分布.分析结果表明,胶凝材料组成、水胶比、水化龄期等会引起水泥浆体中水化产物的差异,尤其是C-S-H凝胶堆积形貌的变化,进而影响到胶凝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压痕技术 粉煤灰 水泥基材料 微观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胶材用量聚羧酸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沙建芳 徐海源 +2 位作者 周伟玲 毛永琳 陆加越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2-135,共4页
改善低胶材聚羧酸混凝土工作性能是推广聚羧酸盐减水剂在民用工程中应用的重要方法。从粗骨料孔隙率、细骨料孔隙率、细度模数及浆体用量等方面研究了低胶材聚羧酸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低胶材聚羧酸混凝土中,粗骨料孔隙... 改善低胶材聚羧酸混凝土工作性能是推广聚羧酸盐减水剂在民用工程中应用的重要方法。从粗骨料孔隙率、细骨料孔隙率、细度模数及浆体用量等方面研究了低胶材聚羧酸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低胶材聚羧酸混凝土中,粗骨料孔隙率高于46%时,混凝土工作状态较差;细骨料中掺入特细砂或降低细度模数均有利于改善低胶材聚羧酸混凝土工作性能,主要在于其能有效降低粗细骨料混合后的孔隙率;建立了骨料性能与浆体用量间的定量关系,其具有快速确定现场材料下胶凝材料最佳用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低胶材用量 工作性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尺寸对地下工程防渗抗裂纤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华新 崔巩 +1 位作者 阳知乾 于超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6-89,共4页
针对地下混凝土结构易发生开裂、渗透的现象,研究了纤维尺寸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收缩及断裂韧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掺量时纤维越长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越显著,纤维越短根数越多抗裂塑性开裂效果越明显,长15 mm的聚丙烯... 针对地下混凝土结构易发生开裂、渗透的现象,研究了纤维尺寸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收缩及断裂韧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掺量时纤维越长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越显著,纤维越短根数越多抗裂塑性开裂效果越明显,长15 mm的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断裂韧度、断裂能及抗收缩性能提高效果要优于12、19 mm的纤维。鉴于地下建筑群工程C30泵送混凝土,采用粒径为5~25 mm的粗骨料宜选择15 mm长的抗裂纤维,起到较好抗裂效果的同时不影响纤维混凝土的泵送施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混凝土 纤维尺寸 塑性开裂 断裂能 地下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硅粉品质对水泥基材料工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飞 沙建芳 +1 位作者 徐海源 吴洲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8-100,共3页
选取了4种不同品质的微硅粉,考察了其对水泥基材料工作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胶砂的出浆体状态搅拌时间与硅微粉等级并无显著关系,胶砂的扩展度随硅微粉的需水量比的增大而逐渐降低,但二者并不成线性关系;掺加94、96、97级硅微粉时浆... 选取了4种不同品质的微硅粉,考察了其对水泥基材料工作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胶砂的出浆体状态搅拌时间与硅微粉等级并无显著关系,胶砂的扩展度随硅微粉的需水量比的增大而逐渐降低,但二者并不成线性关系;掺加94、96、97级硅微粉时浆体屈服应力值及塑性黏度均不同幅度增大,掺加92级硅微粉时,浆体屈服应力值及塑性黏度均显著降低,降低幅度分别为38.5%、42.4%;硅微粉掺入水泥基材料中后,其分散性直接影响拌合物的流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硅粉 工作性 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明 徐思睿 +1 位作者 王育江 王晓琼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42,164,共4页
江阴靖江长江隧道是国内在建最大直径盾构隧道,其明挖段主体结构混凝土最大厚度达2.2 m,面临着较大的开裂与渗漏风险。在水化与膨胀历程双重调控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高吸水树脂(SAP)的湿度历程调控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室内... 江阴靖江长江隧道是国内在建最大直径盾构隧道,其明挖段主体结构混凝土最大厚度达2.2 m,面临着较大的开裂与渗漏风险。在水化与膨胀历程双重调控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高吸水树脂(SAP)的湿度历程调控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室内试验结果表明,SAP可显著提高自生体积膨胀变形并优化变形历程,且基本不影响胶凝材料水化放热历程;工程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湿度、水化、膨胀历程多重调控作用下,混凝土温升值降低了4.5℃,温升阶段单位膨胀变形增大206.7%,温降阶段单位收缩变形减小27.5%,为解决裂缝控制难度较大结构的收缩开裂难题提供了材料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湿度 水化 补偿收缩 裂缝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及氯盐侵蚀条件下锌牺牲阳极对钢筋保护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立保 刘光严 +3 位作者 金林森 穆松 王涛 汤金辉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0,共8页
采用水泥基材料包覆的金属锌作为牺牲阳极,通过混凝土模拟孔溶液模拟碳化及氯离子侵蚀环境,研究牺牲阳极材料对钢筋的保护作用。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当Q235钢片和纯锌片形成电偶对时,Q235钢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中易发生锈蚀,... 采用水泥基材料包覆的金属锌作为牺牲阳极,通过混凝土模拟孔溶液模拟碳化及氯离子侵蚀环境,研究牺牲阳极材料对钢筋的保护作用。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当Q235钢片和纯锌片形成电偶对时,Q235钢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中易发生锈蚀,而在溶液中添加适量的碱(LiOH)以及卤素碱金属化合物(LiBr)能够激发金属锌持续溶解,持续提供牺牲阳极保护,有效抑制钢片的腐蚀。结合XRD测试结果可知:LiOH可以维持锌的溶解,并且与锌片反应生成锌的氢氧化物;卤素碱金属化合物可以诱发金属锌的腐蚀。相比于卤素碱金属化合物,加入高浓度LiOH对钢筋的阻锈效果更好。本研究有助于完善牺牲阳极材料的激发技术,提升牺牲阳极技术对钢筋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牺牲阳极 金属锌 激发剂 腐蚀电流密度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吸水树脂内养护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文彬 郭飞 +2 位作者 李磊 王育江 刘加平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6-88,共3页
高吸水树脂(SAP)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具有前景的内养护材料,用于降低水泥基材料自收缩;考察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吸液倍率、尺寸的SAP内养护材料对水泥基材料自收缩及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SAP抑制自收缩与自身吸液倍率和尺寸相关;SAP尺寸... 高吸水树脂(SAP)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具有前景的内养护材料,用于降低水泥基材料自收缩;考察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吸液倍率、尺寸的SAP内养护材料对水泥基材料自收缩及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SAP抑制自收缩与自身吸液倍率和尺寸相关;SAP尺寸越大、吸液倍率越高,抑制自收缩效果越明显。另外,SAP的添加不会对强度带来负面影响;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掺加SAP后会在水泥基体中形成球形的孔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SAP) 内养护 自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蚀抑制材料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现浇混凝土抗冻融性能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光严 穆松 +2 位作者 蔡景顺 谌睿 王涛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5-39,共5页
针对北方地区无砟轨道现浇混凝土冻融破坏问题,对比了不同掺量侵蚀抑制材料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无砟轨道现浇混凝土抗冻提升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侵蚀抑制材料改善了无砟轨道现浇混凝土的疏水性能,降低了混凝土吸水率,... 针对北方地区无砟轨道现浇混凝土冻融破坏问题,对比了不同掺量侵蚀抑制材料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无砟轨道现浇混凝土抗冻提升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侵蚀抑制材料改善了无砟轨道现浇混凝土的疏水性能,降低了混凝土吸水率,提升了混凝土抗冻性能;当侵蚀抑制材料掺量为20 kg/m3时,侵蚀抑制材料对无砟轨道现浇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提升效果最为显著,混凝土盐冻剥落质量可以降低52.7%;当侵蚀抑制材料掺量为40 kg/m3时对混凝土抗冻性能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侵蚀抑制材料可以影响无砟轨道现浇混凝土内气泡的分布和大小,进而影响无砟轨道混凝土抗冻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现浇混凝土 抗冻性 侵蚀抑制材料 硬化气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分散纳米材料增强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抗渗透性能及作用机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政 穆松 +1 位作者 庄智杰 刘光严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0-34,共5页
采用超分散纳米材料制备高抗渗道床板混凝土,评估其抗压强度、氯离子、空气渗透系数等指标,并对比了不同超分散纳米材料掺量下道床板混凝土气泡结构特性,分析了超分散纳米材料对道床板混凝土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超分散纳米材料改善了... 采用超分散纳米材料制备高抗渗道床板混凝土,评估其抗压强度、氯离子、空气渗透系数等指标,并对比了不同超分散纳米材料掺量下道床板混凝土气泡结构特性,分析了超分散纳米材料对道床板混凝土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超分散纳米材料改善了道床板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当超分散纳米材料掺量为20%时,标准养护条件下道床板混凝土28 d的抗压强度提升11.1 MPa。超分散纳米材料的掺入有效改善了界面过渡区的孔隙微结构,减小了气泡数量和孔径尺寸,提升了道床板混凝土密实度,使道床板混凝土抗渗透性能指标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超分散纳米材料 试验研究 道床板 抗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