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干细胞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海燕 王健 +2 位作者 卢玉仙 胡勇 夏春林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25-630,共6页
为了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干细胞(NSCs)的能力,本研究通过贴壁法培养大鼠BMSCs,体外培养扩增纯化后,在细胞传代时用含有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N2、B27的DMEM/F12的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液,并... 为了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干细胞(NSCs)的能力,本研究通过贴壁法培养大鼠BMSCs,体外培养扩增纯化后,在细胞传代时用含有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N2、B27的DMEM/F12的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液,并进行诱导,观察诱导后细胞的形态及生长情况,用免疫荧光检测形成的细胞球的巢蛋白(nestin)的表达情况;形成的细胞球在含10%血清的培养液中进一步分化。结果显示:BMSCs在含EGF、bFGF、N2、B27的培养液中,逐渐形成nestin表达阳性的细胞球,在含血清的培养液中能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星形胶质样细胞及少突胶质样细胞。本研究结果提示经纯化的BMSCs能分化为NSCs,并具有进一步分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IL-6、PLA2在严重骨折合并创伤患者中的变化及损伤控制技术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刘颖赵 孙长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501-503,共3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技术在骨科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磷脂酶A2(PLA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被本院骨科收治的严重骨折合并创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技术在骨科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磷脂酶A2(PLA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被本院骨科收治的严重骨折合并创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损伤控制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治疗。统计受试者入院后3d体温、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恢复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检测受试者入院后1、3、7、10、14d血清IL-6、TNF-α、PLA2含量。结果:观察组PT、APTT、体温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后3、7、10、14d血清IL-6、TNF-α、PLA2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损伤控制技术应用于骨科,待炎症反应得到控制,机体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后再实施手术,可减少并发症,提高综合疗效,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创伤 损伤控制技术 炎症因子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