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应急准备能力评估体系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蒋俊 陈妍 +3 位作者 贺钢锋 高岳毅 冯婧钰 何海波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0-197,共8页
为客观评估城市应急准备能力,解决以往存在的数据采集规范性不足、评估方法主观性强等问题,开展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首先,基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安全发展城市建设要求和省市“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内容,吸收联合国减... 为客观评估城市应急准备能力,解决以往存在的数据采集规范性不足、评估方法主观性强等问题,开展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首先,基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安全发展城市建设要求和省市“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内容,吸收联合国减灾署城市抗灾能力记分卡经验做法,建立评估指标池;然后,根据36个地区应急准备能力现状调研成果的统计分析,构建应对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2层级、6项一级指标、38项二级指标的评估体系和分级基准;最后,以A市为例,验证评估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6-38”评估体系对江苏省城市应急准备能力定量表征率超过80%;对A市的评估结果与A市实际情况较为符合,能客观反映出应急准备能力的整体水平,说明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准备能力 评估指标体系 突发事件 分级基准 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二叔戊基过氧环己烷热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张伟 蒋军成 +1 位作者 邹梦雅 储剑波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2-87,共6页
为研究1,1-二叔戊基过氧环己烷(DTAC)的热危险性,用差式扫描量热(DSC)仪进行试验,获得DTAC的热分解特性数据;用Friedman法确定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用绝热加速量热(ARC)仪进行试验,研究DTAC在绝热条件下的热分解行为;根据动力学分析结果研... 为研究1,1-二叔戊基过氧环己烷(DTAC)的热危险性,用差式扫描量热(DSC)仪进行试验,获得DTAC的热分解特性数据;用Friedman法确定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用绝热加速量热(ARC)仪进行试验,研究DTAC在绝热条件下的热分解行为;根据动力学分析结果研究不同温度下DTAC热分解反应的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TMR_(ad))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以及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与传热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25 kg高密度聚乙烯材料(HDPE)包装的DTAC溶液的SADT为57. 3℃,运输DTAC应选用传热系数大的包装材料,并注意其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二叔戊基过氧环己烷(DTAC) 热分解特性 差式扫描量热(DSC)仪 绝热加速量热(ARC)仪 Friedman方法 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监测预警的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监察模式 被引量:2
3
作者 姜红年 陈小林 +2 位作者 王超 胡然 张羽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4-121,共8页
目前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主要包括安全管理检查、现场安全监管检查2种方式,分别依托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安全监察人员现场检查,监察效率低,信息获取不及时,且难以实现动态全面监管。针对上述问题,考虑非煤矿山多、散、贫、小的特点和... 目前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主要包括安全管理检查、现场安全监管检查2种方式,分别依托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安全监察人员现场检查,监察效率低,信息获取不及时,且难以实现动态全面监管。针对上述问题,考虑非煤矿山多、散、贫、小的特点和不同类别非煤矿山风险及信息化管控程度的差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风险监测预警的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监察模式,即基于非煤矿山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从中抽取人员、环境、设备设施、管理及监测专题5个方面的风险监测指标数据,以风险点、风险面2种方式分别进行单一风险预警分析和综合风险报警分析,实现单一风险预警分级推送和综合风险报警分级管控。梳理了各类别非煤矿山监测数据和专题,介绍了单一风险分级预警触发及处置机制,重点阐述了综合风险研判分级监管模型的构建过程:基于非煤矿山风险监测数据建立风险监测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风险监测指标赋权,并制定评分标准,对非煤矿山风险指标打分;基于指标权重和得分确定矿山企业综合风险等级。基于风险监测预警的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监察模式实现了监管部门对非煤矿山在不同监管周期、不同范围的分级监管监察,优化了监管监察资源配置,提高了监管监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煤矿山 监管监察 风险监测 风险研判 分级监管 分级预警 监测专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