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饥饿素通过miR-455-5p靶向IGF-1R调控肝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展宏 居悦俊 +4 位作者 沈婷 张琳琪 盛忠奇 吴润泽 孔颖宏 《海南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8,共8页
目的:探究胃饥饿素通过调控miR-455-5p影响肝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糖构建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造模成功后使用去酰基化胃饥饿素(DAG,1μmol/L)干预,分别转染miR-455-5p模拟物(miR-455-5p mimic)或对照物(NC mim... 目的:探究胃饥饿素通过调控miR-455-5p影响肝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糖构建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造模成功后使用去酰基化胃饥饿素(DAG,1μmol/L)干预,分别转染miR-455-5p模拟物(miR-455-5p mimic)或对照物(NC mimic)。检测各组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和细胞内糖原含量。采用荧光原位杂交分析HepG2细胞内miR-455-5p表达水平。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来鉴定与miR-455-5p结合的靶基因,Western Blot检测IGF-1R/PI3K/Akt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中,miR-455-5p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葡萄糖消耗量和细胞内糖原含量均明显降低。DAG干预后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和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加,miR-455-5p的表达水平下调,IGF-1R/PI3K/Akt信号通路被激活。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IGF-1R是miR-455-5p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455-5p模拟物和抑制剂转染证实DAG通过抑制miR-455-5p从而激活IGF-1R/PI3K/Akt信号通路。结论:DAG通过miR-455-5p介导的IGF-1R/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并改善胰岛素抵抗,表明抑制miR-455-5p或外源性补充DAG可能是T2DM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饥饿素 miR-455-5p IGF-1R 胰岛素抵抗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对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肝细胞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胜裕 蒯新平 +3 位作者 王鹏 刘士远 丘佳明 蒲明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24-927,共4页
目的比较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的CT征象,提高HAML的CT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9例HAML及20例HCC患者的CT特点,包括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各期CT值、边缘、肝硬化情况、肿瘤内血管显... 目的比较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的CT征象,提高HAML的CT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9例HAML及20例HCC患者的CT特点,包括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各期CT值、边缘、肝硬化情况、肿瘤内血管显示情况等。结果 CT平扫及增强扫描动脉期HAML平均CT值明显低于HCC(t=-2.885,P<0.05;t=-3.307,P<0.01),门静脉期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3,P>0.05)。HAML及HCC动脉期与平扫CT值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9,P>0.05),门静脉期与平扫CT值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6,P<0.05)。7例HAML显示中心血管影,3例HCC显示中心血管影;1例HAML出现假包膜,13例HCC出现假包膜。HAML与HCC在血管影及假包膜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8、7.219,P<0.01)。结论 CT检查可以显示HAML的脂肪成分,增强扫描呈"快进慢出"强化模式,内有粗大血管影,无假包膜,藉此可以与HCC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肌脂瘤 肝细胞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瑞巴林联合曲马多在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梅芳 王雪松 +1 位作者 赵一栋 石学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95-1096,共2页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曲马多治疗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7例PHN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入院后进行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评分,给予普瑞巴林150mg/d,视疼痛缓解情况可追加至225mg/d、300mg/d,同时给予曲...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曲马多治疗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7例PHN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入院后进行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评分,给予普瑞巴林150mg/d,视疼痛缓解情况可追加至225mg/d、300mg/d,同时给予曲马多100mg/d,1周后出院,继续用药,观察并记录NRS评分、睡眠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前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1d起镇痛总有效率为95%,睡眠质量明显改善,治疗期间除了3例出现周围性水肿外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普瑞巴林联合曲马多能有效治疗老年患者难治性PHN,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瑞巴林 曲马多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老年患者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节细胞胶质瘤MRI表现与临床病理联系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峰 贾传海 +3 位作者 朱宗明 张龙江 徐艳 朱建国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脑节细胞胶质瘤的MRI与临床病理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例脑节细胞胶质瘤的MRI和临床病理特点。结果:病灶全部为单发,幕上18例,幕下2例。额叶8例,颞叶7例,顶叶、枕顶叶、额颞叶及小脑、延颈髓各1例。17例为术前检出肿瘤,3例... 目的:探讨脑节细胞胶质瘤的MRI与临床病理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例脑节细胞胶质瘤的MRI和临床病理特点。结果:病灶全部为单发,幕上18例,幕下2例。额叶8例,颞叶7例,顶叶、枕顶叶、额颞叶及小脑、延颈髓各1例。17例为术前检出肿瘤,3例为术后检出肿瘤,其中2例为原发灶复发,1例为非原发灶部位新发肿瘤。MRI上肿瘤信号呈多样性,根据MRI表现可分囊性为主型和实性为主型,增强后,肿瘤强化呈多样性,囊性为主型可无强化或伴壁结节强化,实性为主型可局灶强化、弥漫强化。瘤周水肿多较轻或无。脑电联合同步功能磁共振成像结果显示,最大激活区与病理灶位置一致。结论:脑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应用脑电联合同步功能磁共振成像有助于临床术前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神经胶质瘤 脑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急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汪宇 朱志忠 +1 位作者 周晨亚 陈川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2期220-222,共3页
目的了解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医院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门诊急诊处方11 287张,从中挑选出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归类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533张,不合格率4.72%。发生频率较高的不合理处方包括给药间隔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合理、... 目的了解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医院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门诊急诊处方11 287张,从中挑选出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归类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533张,不合格率4.72%。发生频率较高的不合理处方包括给药间隔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等。结论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是由临床医生的知识结构缺陷和药师审查处方不严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不当 处方分析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肾癌的螺旋CT诊断 被引量:8
6
作者 丁庆国 陈振湖 +1 位作者 胡春洪 丁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421-424,共4页
目的 :分析小肾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表现 ,探讨其扫描计划。材料和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 1 7个 ,行螺旋CT平扫和皮质期、实质期及肾盂期增强扫描 ,分析其表现。结果 :1 7个癌灶中 ,平扫 1 1个等密度 ,稍高密度及低密度各 3... 目的 :分析小肾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表现 ,探讨其扫描计划。材料和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 1 7个 ,行螺旋CT平扫和皮质期、实质期及肾盂期增强扫描 ,分析其表现。结果 :1 7个癌灶中 ,平扫 1 1个等密度 ,稍高密度及低密度各 3个 ,2个伴斑点样钙化。增强扫描皮质期 7个癌灶与肾皮质增强程度相近 ,1 0个癌灶皮质期增强程度低于肾皮质 ,1 4个癌灶邻近肾皮质显影模糊或中断 ;实质期 ,肾盂期癌灶增强程度下降 ,肾盂期癌灶境界显示清晰 ,1 5个癌灶邻近肾盏或肾盂有受压征象。结论 :螺旋CT多期扫描对小肾癌是非常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扫描计划应包括平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灶 小肾癌 肾盂 螺旋CT 增强扫描 诊断 平扫 中断 显示 斑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感觉异常及穿刺操作技巧分析:附4例报告 被引量:16
7
作者 吴健 范胜利 关月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70-672,共3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较多,公认的金标准是后路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长期随访显示后路小切口手术会影响脊柱的稳定性,许多学者把椎间孔镜应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取得很好的疗效。
关键词 髓核摘除术 穿刺操作 感觉异常 椎板间开窗 小切口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技巧分析 神经根牵拉伤 后正中线 髂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血管球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卫硕 蒋建伟 +4 位作者 黄山 黄仁鹏 康苏娅 丘佳明 郭凌川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67-1370,共4页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glomus tumors,G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8例胃GT活检及手术标本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胃GT中男女性各4例...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glomus tumors,G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8例胃GT活检及手术标本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胃GT中男女性各4例,患者年龄34~60岁,中位年龄53岁,发生于胃窦4例,胃体3例,胃底1例。6例为良性,2例为恶性潜能未定。眼观:肿瘤最大径1.5~3.0 cm,平均2.1 cm,切面灰白色,实性。镜检: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一致,核圆形、居中,染色质细腻,核分裂象少见,围绕血管呈实性巢团状或血管外皮瘤样排列。肿瘤位于黏膜下或固有肌层间,1例侵犯胃壁全层。免疫表型:8例肿瘤细胞均表达vimentin和SMA,3例表达Calponin,4例部分或局灶表达Syn,Ki-67增殖指数2%~15%。随访时间3~122个月,患者均存活,无复发。结论GT是胃部少见肿瘤,应与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肠道间质瘤等鉴别;绝大多数胃GT预后良好,但仍需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血管球瘤 诊断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丁庆国 贾传海 +1 位作者 陆永明 张红强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0-201,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A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证实的32例33个PAD患者,均做了常规MRI抑脂T2WI扫描及T1WI平扫、增强扫描以及MRCP检查。结果:33个PAD直径0.6~3.5cm,均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A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证实的32例33个PAD患者,均做了常规MRI抑脂T2WI扫描及T1WI平扫、增强扫描以及MRCP检查。结果:33个PAD直径0.6~3.5cm,均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缘,表现为胰头右后方囊袋状影,抑脂T2WI上见19个(57.6%)有气-液平面,10个为单纯液体的囊样信号影,4个单纯气体影,MRCP上均清晰显示呈高信号囊袋状或"草莓"状影,22个(68.8%)清晰显示PAD与十二指肠降部黏膜相连的细长窄蒂。8例合并胆总管结石,3例单纯胆总管扩张,1例胆总管囊肿,1例单纯胆囊结石,4例胰腺炎,1例胰管扩张。结论:MRCP对PAD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憩室 十二指肠疾病 胰胆管造影术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00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吴品飞 陈汝岱 顾勇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3544-354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1月至2006年12月接受LC的50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转开腹手术128例,其余的4872例均成功施行LC。胆管损伤12例,胆管横断2例,死亡1例,其余均治愈出院...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1月至2006年12月接受LC的50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转开腹手术128例,其余的4872例均成功施行LC。胆管损伤12例,胆管横断2例,死亡1例,其余均治愈出院。LC手术时间是15~125(28±17)min。结论:胆管损伤是LC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处理时应根据部位、损伤程度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LC并发症重在预防,细致合理的操作是预防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手术中并发症 胆囊良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脑内转移瘤的MR表现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振湖 周建春 钱伟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8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分析不典型的影像表现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收集不典型脑转移瘤27例作回顾性影像分析。结果:不典型脑转移瘤可分为部位不典型12例,影像学表现不典型15例。结论:在转移瘤与脑内血肿的鉴别诊断应注意血肿周围... 目的:分析不典型的影像表现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收集不典型脑转移瘤27例作回顾性影像分析。结果:不典型脑转移瘤可分为部位不典型12例,影像学表现不典型15例。结论:在转移瘤与脑内血肿的鉴别诊断应注意血肿周围含铁血黄素沉积圈的完整性和规则性;脑室内的转移瘤常有清楚的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诊断 鉴别诊断 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的次全子宫切除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商九香 张红梅 +1 位作者 刘彦 杨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0期803-80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的子宫外置次全切除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同一手术组医生选择患妇科良性疾病、有次全子宫切除手术指征者86例,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经腹次全切除手术及在腹腔镜辅助下耻骨联合上小切口子宫外置次全子宫切除手术,比较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的子宫外置次全切除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同一手术组医生选择患妇科良性疾病、有次全子宫切除手术指征者86例,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经腹次全切除手术及在腹腔镜辅助下耻骨联合上小切口子宫外置次全子宫切除手术,比较术中、术后及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腹腔镜辅助手术组术中出血少于开腹手术组[(99.05±30.35)m l vs(121.36±42.57)m l,t=-2.788,P=0.09],两组在处理附件时间[(14.35±3.15 m in)vs(13.11±2.85)m in,t=1.916,P=0.059]、手术总时间[(70.71±8.42)m in vs(73.30±11.91)m in,t=-1.159,P=0.250]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无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腹腔镜辅助组但术后病率(5 vs 2,2χ=14.479,P=0.000),肠功能恢复时间[(18.40±5.98)h vs(22.70±5.82)h,t=-3.379,P=0.001]。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耻骨联合上小切口子宫外置次全子宫切除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出血量少,损伤小,恢复快,腹腔镜手术对盆腔干扰小以结合小切口将子宫外置处理子宫血管的安全及方便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全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 开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作用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源 邢茜 黄正如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分子药效机制。方法自Pubchem数据库获取二甲双胍的化学结构,通过PharmMapper、SwissTargetPrediction及DrugBank数据库获取药物作用的靶点基因;通过GeneCards和DisGeNET...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分子药效机制。方法自Pubchem数据库获取二甲双胍的化学结构,通过PharmMapper、SwissTargetPrediction及DrugBank数据库获取药物作用的靶点基因;通过GeneCards和DisGeNET获取数据库内DR的致病基因。取二甲双胍的作用靶点基因与DR致病基因的交集,将交集内的基因作为二甲双胍治疗DR的目标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目标基因的蛋白-蛋白互作网络。通过Metascape对目标基因进行生物本体论和功能通路分析。结果获取了31个二甲双胍治疗DR的目标基因。这些基因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富集于对缺氧的反应及核苷酸代谢等;细胞组件主要富集于微绒毛、细胞紧密连接等;分子功能主要富集于辅助因子结合、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等;功能通路富集于止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等。结论二甲双胍主要通过影响细胞之间紧密连接、细胞缺氧反应、NOS以及VEGF信号通路等控制DR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药理学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3D FIESTA-C、T_2W IDEAL序列在臂丛神经相关病变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丽娜 丁庆国 +2 位作者 陆永明 张红强 钱征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3D FIESTA-C、T_2W IDEAL序列对臂丛节前、节后神经相关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1)采用GE 3.0T磁共振对20例志愿者行臂丛节后神经STIR、T_2W IDEAL序列冠状位扫描,从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图像伪影3个方面进...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3D FIESTA-C、T_2W IDEAL序列对臂丛节前、节后神经相关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1)采用GE 3.0T磁共振对20例志愿者行臂丛节后神经STIR、T_2W IDEAL序列冠状位扫描,从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图像伪影3个方面进行两种扫描序列的图像质量评价;(2)收集25例臂丛神经相关病变患者行常规序列及3D FIESTA-C、T_2W IDEAL序列扫描,其中9例病灶行Gd-DTPA增强扫描,观察臂丛神经相关病变的影像学表现。结果:(1)STIR、T_2W IDEAL序列均能显示臂丛神经节后段,T_2W IDEAL序列较STIR序列的图像伪影少,T_2W IDEAL序列较STIR序列的SNR、CNR高(P<0.001);(2)25例臂丛神经病变中包括4例臂丛神经创伤性病变(节前、节后创伤各2例);臂丛神经相关肿瘤13例(原发性神经源性肿瘤包括3例神经纤维瘤病,6例神经鞘瘤,1例恶性神经鞘膜瘤;继发性肿瘤包括转移瘤3例),其他包括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及急性臂丛神经炎各2例,多发神经鞘囊肿4例。结论:T_2W IDEAL序列能较好显示臂丛节后神经,联合应用3D FIESTAC、T_2W IDEAL序列能够较直观、可靠地观察臂丛节前、节后神经相关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AML1-ETO^+ AML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强 费小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34-1338,共5页
目的:观察AML1-ETO^+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经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例AML1-ETO+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入院一般资料及初诊伴随症状、骨髓特... 目的:观察AML1-ETO^+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经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例AML1-ETO+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入院一般资料及初诊伴随症状、骨髓特点等,同时分析患者经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的临床观察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8例患者中复发1例,难治合并复发7例,初治时白细胞23.57(7.5-65.29)×10~9/L、血小板40(19-69)×10~9/L,血红蛋白107(79-131)g/L、乳酸脱氢酶313.5(124.1-865.9)U/L。8例患者经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1个疗程治疗后7例症状完全缓解,1例症状未缓解,总缓解率为87.5%;本方案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1例症状未缓解患者经FLAG方案治疗后突发心衰死亡。结论:AML1-ETO^+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经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后,各临床观察指标较理想,缓解率较高,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ETO+急性髓系白血病 地西他滨 CAG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膜共焦激光显微镜检测的角膜基底神经变化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陆炯 李函 +1 位作者 邢茜 孟逸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63-866,共4页
目的探讨角膜共焦激光显微镜检测的角膜基底神经变化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T2DM患者118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目的探讨角膜共焦激光显微镜检测的角膜基底神经变化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T2DM患者118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57例(DR组),无DR患者61例(NDR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60人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采用角膜共焦激光显微镜检查,分析角膜神经形态参数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DR组角膜神经纤维密度、角膜神经分支密度和角膜神经长度分别为(20.03±4.22)条·mm-2、(22.01±7.05)条·mm-2和(9.50±1.76)mm·mm-2,明显小于对照组和NDR组(均为P<0.05),而角膜神经纤维弯曲度为0.30±0.03,明显高于对照组和NDR组(均为P<0.05);DR患者中,Ⅲ期患者角膜神经纤维密度、角膜神经分支密度和角膜神经长度明显小于Ⅰ期和Ⅱ期DR患者(均为P<0.05),而角膜神经纤维弯曲度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DR患者(均为P<0.05)。DR组病程为(12.04±2.48)a,明显高于NDR组(P<0.05),而空腹C肽和空腹胰岛素分别为(1.41±0.58)μg·L-1和(20.05±7.91)m U·L-1,明显低于NDR组(均为P<0.05)。T2DM患者病程与角膜神经分支密度及角膜神经纤维长度呈负相关(r=-0.322、-0.317,均为P<0.05);空腹C肽与角膜神经分支密度呈正相关(r=0.298,P<0.05),与角膜神经弯曲度呈负相关(r=-0.311,P<0.05)。结论 T2DM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患者角膜神经形态参数异常,对病程较长或空腹C肽水平低的T2DM患者应用角膜共激光显微镜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微血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共焦激光显微镜 角膜神经 视网膜微血管病变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6例超声介入囊肿硬化治疗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钱孝纲 季勇 +2 位作者 叶萍 杨明霞 吴雪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94-595,共2页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囊肿硬化治疗术,因具有实时、方便、准确和安全的特点,已深受临床的欢迎,这种微创介入手段的推广和应用已取代了一些不必要的创伤性手术.本文就206例共计216只囊肿,选用不同的穿刺径路和注入不同的硬化剂,通过分组比...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囊肿硬化治疗术,因具有实时、方便、准确和安全的特点,已深受临床的欢迎,这种微创介入手段的推广和应用已取代了一些不必要的创伤性手术.本文就206例共计216只囊肿,选用不同的穿刺径路和注入不同的硬化剂,通过分组比较以评估其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肿 硬化疗法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靶控输注方式对全麻诱导阶段血皮质醇、催乳素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方梅 郑宏 +1 位作者 曹兴华 宣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616-618,共3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不同输注方式对麻醉诱导阶段血浆皮质醇(Cor)、催乳素(PRL)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G1组(国人参数组)、G2组(Tackley参数组)、G3组(BET组),每组10例。分别于诱导前(T0)、轻拍三角肌不应即刻(T1)、气管... 目的观察丙泊酚不同输注方式对麻醉诱导阶段血浆皮质醇(Cor)、催乳素(PRL)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G1组(国人参数组)、G2组(Tackley参数组)、G3组(BET组),每组10例。分别于诱导前(T0)、轻拍三角肌不应即刻(T1)、气管插管过声门即刻(T2)、插管后3min(T3)、5min(T4)、10min(T5)记录HR、MAP并采集动脉血标本以测定血浆Cor、PRL。结果三组麻醉诱导期间HR、MAP随时间变化差异都无显著意义。三组麻醉诱导阶段血浆Cor、PRL的浓度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在T1时点,三组血浆Cor浓度有轻度下降,而PRL的浓度轻度增加。插管时,三组血浆Cor、PRL浓度均上升,以G3组最显著。结论G1组对应激反应的控制优于G2、G3组。麻醉诱导期间血浆Cor、PRL的浓度变化可用于判定镇静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靶控输注 皮质醇 催乳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挫伤对大鼠视网膜谷氨酰胺合酶和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正如 陈海英 +3 位作者 徐明 陆炯 叶凯 管怀进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9期657-660,共4页
目的通过谷氨酰胺合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2(GLT-1)表达的改变,研究视神经挫伤后视网膜谷氨酸代谢变化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右眼视神经挫伤模型48只。术后1d、7d、14d以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大鼠玻璃体谷... 目的通过谷氨酰胺合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2(GLT-1)表达的改变,研究视神经挫伤后视网膜谷氨酸代谢变化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右眼视神经挫伤模型48只。术后1d、7d、14d以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大鼠玻璃体谷氨酸浓度;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视网膜GS、GLT-1的表达。结果视神经挫伤后1d、7d、14d,大鼠玻璃体谷氨酸浓度升高,与对侧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1、P=0.0000、P=0.0000)。视神经挫伤后1d,GS高表达(P=0.0054);挫伤后7d,GS表达与对侧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79);挫伤后14d,GS低表达(P=0.0333)。视神经挫伤后1d、7d,GLT-1的表达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85、0.6537);但挫伤后14d,GLT-1低表达(P=0.0403)。结论视神经挫伤后玻璃体谷氨酸浓度升高,与视网膜GS、GLT-1的表达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挫伤 谷氨酸 谷氨酰胺合酶 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良恶性肿块表观扩散系数与Ki-67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蒯新平 丁庆国 +3 位作者 王胜裕 贾宁阳 陶晓峰 刘士远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1-504,共4页
目的:通过眼眶良恶性肿块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Ki-67的相关性,探讨ADC值在眼眶良恶性肿块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眼眶肿块患者(其中良性肿块13例,恶性肿块17例)术前行常规MRI及DWI检查,取2个扩散敏感因子即b值=0和700s/mm^2,测量... 目的:通过眼眶良恶性肿块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Ki-67的相关性,探讨ADC值在眼眶良恶性肿块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眼眶肿块患者(其中良性肿块13例,恶性肿块17例)术前行常规MRI及DWI检查,取2个扩散敏感因子即b值=0和700s/mm^2,测量肿块的ADC值,术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SP法)检测肿块标本Ki-67的表达。结果:眼眶良性肿块ADC值分别为(1.38±0.31)×10^(-3)mm^2/s,恶性肿块ADC值分别为(0.80±0.20)×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眼眶肿块的ADC值与Ki-67存在负相关性(r=-0.473,P<0.01)。结论:眼眶肿块ADC值与Ki-67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反映细胞增殖程度,为眼眶肿块良恶性及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现扩散系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