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社会支持现状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及护理对策分析
1
作者 周星 顾敏 吴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5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调查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社会支持现状,分析其相关性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纳入江苏省常熟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07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 目的调查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社会支持现状,分析其相关性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纳入江苏省常熟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07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其睡眠质量、社会支持现状,并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计算PSQI、SSRS各项目评分和总分的相关性;比较不同临床资料患者PSQI、SSRS评分的差异,并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归纳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社会支持的相关因素,基于影响因素探讨护理对策。结果患者的PSQI总分为8.21±1.48分,SSRS总分为32.44±5.79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患者PSQI各项目评分及总分均与SSRS各项目评分及总分呈负相关(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示,女性、年龄<55岁、发病年龄<18岁、病程<5年、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首发临床相为抑郁均是PSQI评分、SSRS评分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且受发病年龄、病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护理工作应对高危因素和高危人群进行重点管理,并注重对患者睡眠质量、社会支持的同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睡眠质量 社会支持 相关性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王燕 凌颖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5期116-118,共3页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8月江苏省常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8月江苏省常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及总积极因素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激惹、精神病表现、迟缓、抑郁及总消极因素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动性和交往情况、社会性活动技能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社会评分、动力与精力评分、症状和不良反应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障碍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颜红英 潘晓华 谢月娟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12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索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障碍的效果。方法对3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rTMS治疗,并使用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在实施rTMS治疗后,NOSIE的总积极因素分及相关的因... 目的探索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障碍的效果。方法对3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rTMS治疗,并使用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在实施rTMS治疗后,NOSIE的总积极因素分及相关的因子分(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消极因素分及相关的因子分(激惹、退缩、抑郁)也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精神病性因子,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治疗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行为改善,并且安全性好,可以应用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精神分裂症 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忠 谭文钟 +1 位作者 宋静波 尹建兵 《四川精神卫生》 2008年第1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帕罗西汀 西酞普兰 抑郁症 疗效比较 治疗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rse跌倒评估量表在精神科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时云文 朱秋霞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8期116-118,共3页
目的研究Morse跌倒评估量表在精神科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0年1月~2014年5月在本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Molse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按照医嘱及疾病类型进行正常的药物治疗Molsr组使用Morse跌倒... 目的研究Morse跌倒评估量表在精神科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0年1月~2014年5月在本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Molse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按照医嘱及疾病类型进行正常的药物治疗Molsr组使用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根据跌倒风险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照组则采用一般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实施预防措施后的跌倒率明显低于实施预防措施前(P〈0.05),列照组跌倒人数明显多于Morse组(P〈0.05),且跌倒率有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多的趋势。结论对于精神科患者采用Morse跌倒风险评估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能够有效避免患者的意外跌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se跌倒评估量表 精神科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赵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3期238-239,共2页
目的分析"以人为本"理念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精神科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 目的分析"以人为本"理念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精神科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IPR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IPRO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以人为本"理念应用于精神科护理中,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以人为本理念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谢月娟 朱秋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31期127-128,共2页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对76例患者在MECT治疗的前、中、后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并和对照组对比,观察对MECT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疗程次数≤5次8例,≥6次30例;无效...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对76例患者在MECT治疗的前、中、后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并和对照组对比,观察对MECT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疗程次数≤5次8例,≥6次30例;无效7例;有效31例。对照组:疗程次数≤5次21例,≥6次17例;无效18例;有效20例。两组疗程次数和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对MECT治疗的整体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干预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危险行为的护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凌颖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1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危险行为的护理效果。方法: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后住院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危险行为的护理效果。方法: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后住院期间危险行为发生率、精神症状评分(BPRS)及外显攻击行为评分(MOAS)均低于对照组,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危险行为发生率,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减少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精神分裂症 危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解郁汤治疗抑郁性失眠疗效观察
9
作者 瞿颖莹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5期89-89,92,共2页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解郁汤对抑郁性失眠的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抑郁性失眠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疏肝健脾解郁汤,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解郁汤对抑郁性失眠的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抑郁性失眠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疏肝健脾解郁汤,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疏肝健脾解郁汤可以显著地缓解抑郁程度并改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性失眠 疏肝健脾解郁汤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