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项措施行之有效 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江苏省常熟市水产品养殖全程质量控制技术示范主要做法 被引量:1
1
作者 任丽珍 程利民 朱方明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21,共3页
2009年江苏省常熟市被列为全国水产品养殖全程质量控制技术示范试点县,围绕“江苏省水产品养殖全程质量监控技术示范试点实施方案”,常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以下简称水产站)多管齐下,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措施如下。
关键词 水产品养殖 全程质量控制 技术示范 水产品质量安全 常熟市 江苏省 全程质量监控 水产技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熟推广微孔曝气增氧技术虾蟹增产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奇 曹志刚 黄菊芳 《农机科技推广》 2013年第3期42-43,共2页
常熟地处苏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因紧靠长江,河蟹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随着水产养殖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河蟹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使养殖水域环境日益恶化,水体缺氧已成为水产养殖业的... 常熟地处苏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因紧靠长江,河蟹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随着水产养殖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河蟹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使养殖水域环境日益恶化,水体缺氧已成为水产养殖业的常见问题,因缺氧导致养殖池水恶化,河蟹病害频发,效益逐渐下降,提高河蟹养殖技术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氧技术 微孔曝气 水产养殖业 虾蟹 常熟 河蟹养殖 水体缺氧 集约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曝气增氧技术的对比试验及推广应用
3
作者 何奇 曹志刚 +1 位作者 黄菊芳 徐旦红 《现代农机》 2013年第2期26-28,共3页
常熟地处苏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因紧靠长江,河蟹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常熟池塘养蟹起步较早,养殖经验丰富,传统的养殖模式、养殖方法已被广大养殖户熟知,生产的大闸蟹具有“大、肥、腥、鲜、甜”五大特点。水产养... 常熟地处苏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因紧靠长江,河蟹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常熟池塘养蟹起步较早,养殖经验丰富,传统的养殖模式、养殖方法已被广大养殖户熟知,生产的大闸蟹具有“大、肥、腥、鲜、甜”五大特点。水产养殖已成为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为本地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成为了渔民增收、渔业增效的重要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试验 增氧技术 微孔曝气 应用 鱼米之乡 地理优势 河蟹养殖 池塘养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推进常熟市渔业科技入户工作
4
作者 徐澍中 程利民 任丽珍 《水产养殖》 CAS 2010年第7期7-7,共1页
常熟是工业经济发达地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的进程,常熟水面面临减少,要在有限的水面中,产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进行“水产养殖”的改革——建设现代渔业。而现代渔业的建设,除了改造池塘和基础设施外,更需要技术支撑。... 常熟是工业经济发达地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的进程,常熟水面面临减少,要在有限的水面中,产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进行“水产养殖”的改革——建设现代渔业。而现代渔业的建设,除了改造池塘和基础设施外,更需要技术支撑。水产养殖涉及千家万户,知识结构参差异不齐,要普及推广现代渔业,就必须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入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科技 常熟市 经济发达地区 水产养殖 经济效益 基础设施 技术支撑 知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池塘淡水小龙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5
作者 周启海 沈彩娟 《水产养殖》 CAS 2009年第2期19-20,共2页
淡水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螫虾)以其口味鲜美、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维生素而深受消费者青睐,为普及提高淡水小龙虾的养殖技术,向市场提供优质无公害小龙虾,于2006年3月-2007年3月共同参与了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的高效渔业“... 淡水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螫虾)以其口味鲜美、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维生素而深受消费者青睐,为普及提高淡水小龙虾的养殖技术,向市场提供优质无公害小龙虾,于2006年3月-2007年3月共同参与了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的高效渔业“万亩淡水小龙虾生态高效混养”项目实施,在连云港市灌云县叮当河(1500×667m^2)等流域池塘河沟进行推广养殖。本文总结了在叮当河东进行的常规池塘生态养殖小龙虾高产高效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养殖技术 池塘生态养殖 淡水小龙虾 高产高效技术 克氏原螫虾 优质无公害 项目实施 高效渔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泥鳅无公害养殖技术
6
作者 周启海 沈彩娟 《养殖与饲料》 2008年第7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无公害养殖技术 泥鳅养殖 小型鱼类 群体数量 浅水水域 营养丰富 保健功效 欧美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