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插水稻大田绿色生态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1
1
作者 单爱娟 蒋祖明 +3 位作者 李娟 史斐 周招娣 谭亮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第1期42-44,共3页
为使农业生产中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得以源头减量管控,实现绿色生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绿色食品稻米的生产、加工、经营全程的质量安全,依照国家及绿色食品有关标准的要求,制定了机插水稻大田绿色生态栽培技术规程。现将规程相关内容进... 为使农业生产中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得以源头减量管控,实现绿色生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绿色食品稻米的生产、加工、经营全程的质量安全,依照国家及绿色食品有关标准的要求,制定了机插水稻大田绿色生态栽培技术规程。现将规程相关内容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水稻 绿色生态 栽培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插水稻微喷灌硬盘基质集中育秧技术规程 被引量:4
2
作者 金军 魏广彬 +1 位作者 李伟海 李妍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83,共3页
为满足水稻机械化育秧的目标要求,规范基于微喷灌硬盘基质育秧条件下,机插水稻标准化育秧作业、育秧操作流程、秧苗的苗期管理、壮秧标准等,特制定本规程。
关键词 机插水稻 微喷灌 硬盘 基质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插秧施肥一体化根侧深施肥技术应用效果初探 被引量:9
3
作者 徐蕊 魏广彬 +3 位作者 严剑文 李勇 朱萍 钟剑文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第3期107-108,119,共3页
为研究水稻插秧施肥一体化根侧深施肥技术的增产增收效果,明确其应用前景,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插秧施肥一体化根侧深施肥技术的处理在水稻分蘖初期的分蘖速度更快,分蘖早发优势使其在基肥减量40%的情况下,仍能获得不... 为研究水稻插秧施肥一体化根侧深施肥技术的增产增收效果,明确其应用前景,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插秧施肥一体化根侧深施肥技术的处理在水稻分蘖初期的分蘖速度更快,分蘖早发优势使其在基肥减量40%的情况下,仍能获得不低于人工撒施处理的有效穗数和产量;各施肥处理间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无显著差异;肥料用量相同的条件下,根侧深施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高于人工撒施处理,且以根侧深施肥基肥减量40%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最高;在单产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根侧深施肥基肥减量40%处理比人工撒施常量基肥处理每667m^2增效32.9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稻插秧施肥一体化 根侧深施肥技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插同步喷施不同除草剂防控稻田杂草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4
4
作者 段云辉 张海艳 +8 位作者 韩敏 洪爱梅 孙国俊 高平磊 孙亦诚 王红春 杨国华 蒋永康 李建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2-118,共7页
于2020年进行不同封闭除草剂与施用方式防除机插稻田杂草效果及安全性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苄嘧·丙草胺复配剂、丙草胺与丙嗪嘧磺隆混配机插同步喷施对水稻安全,但丙草胺与双唑草腈混配机插同步喷施能降低水稻分蘖。随灌溉水施用... 于2020年进行不同封闭除草剂与施用方式防除机插稻田杂草效果及安全性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苄嘧·丙草胺复配剂、丙草胺与丙嗪嘧磺隆混配机插同步喷施对水稻安全,但丙草胺与双唑草腈混配机插同步喷施能降低水稻分蘖。随灌溉水施用双唑草腈对水稻安全,但杂草防效受田块平整性限制,均一性差。插秧后15 d,各处理杂草株防效均大于95%。插秧后30 d,30%苄嘧·丙草胺同步喷施,阔叶杂草株防效虽下降,但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鲜质量防效均高于94%;9.5%丙嗪嘧磺隆+30%丙草胺同步喷施,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株防效均显著下降,且对千金子和水苋菜株防效为100%。与常规2次封闭除草比较,机插同步喷施除草剂方式杂草防效较高,虽施药成本相当,但除草剂用量低,且操作简便、施药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稻 封闭除草剂 株防效 鲜质量防效 施药量 施药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拌和壮秧剂处理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魏广彬 金军 +5 位作者 钟剑文 孙和平 朱萍 童璐 徐蕊 李勇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第4期100-102,共3页
为明确基质拌和壮秧剂的育秧效果及其必要性,选用3种壮秧剂产品,研究了使用壮秧剂拌和基质后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拌和供试壮秧剂对水稻秧苗的成秧率、不定根数、盘根力3个指标均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降低秧苗的整... 为明确基质拌和壮秧剂的育秧效果及其必要性,选用3种壮秧剂产品,研究了使用壮秧剂拌和基质后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拌和供试壮秧剂对水稻秧苗的成秧率、不定根数、盘根力3个指标均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降低秧苗的整齐度;与供试基质拌和后,两种壮秧剂产品对水稻秧苗有显著的矮化、增粗、减少黄叶数的作用,另一种壮秧剂处理的水稻秧苗各项指标均与对照非常接近;各基质拌和壮秧剂处理均不能显著增加水稻产量。因此,建议采用纯基质育秧,并在适宜的秧龄移栽,避免使用超龄、超高秧苗;如秧苗不能适期栽插,可选用喷施类壮秧剂进行叶面喷施,以控制秧苗窜高及延长适栽秧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 壮秧剂 水稻 秧苗素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秧田期无纺布覆盖时间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魏广彬 金军 +5 位作者 钟剑文 童璐 朱萍 孙和平 徐蕊 李勇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第3期51-53,共3页
为确定秧田期微喷灌溉模式下适宜的无纺布覆盖时间,以全程不覆盖无纺布为对照,设置无纺布覆盖6d、12d、全程覆盖(17d)3个处理,分析了无纺布覆盖时间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无纺布对秧苗的成秧率无显著影响,但能提高... 为确定秧田期微喷灌溉模式下适宜的无纺布覆盖时间,以全程不覆盖无纺布为对照,设置无纺布覆盖6d、12d、全程覆盖(17d)3个处理,分析了无纺布覆盖时间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无纺布对秧苗的成秧率无显著影响,但能提高秧苗的整齐度;覆盖无纺布有利于加快秧苗生长进程,使叶龄、苗高达到适栽标准的时间提前,但也使黄叶数增加、茎基宽变小、盘根质量下降,且覆盖时间越长,此影响越显著;无纺布覆盖时间过长会使产量水平下降。因此,应根据茬口、播期及天气条件,确定合理的无纺布覆盖时间,一般以覆盖6-12d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育秧 无纺布覆盖时间 秧苗素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秧田期微喷灌溉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钟剑文 卞国珍 +4 位作者 魏广彬 孙和平 童璐 朱萍 徐蕊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第4期60-61,71,共3页
为提升机插水稻育秧期的灌溉效率和灌溉质量,研究了微喷灌溉对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及其在节水、灌溉速度方面的优势。结果表明,采用微喷灌溉的秧苗素质、产量与跑马水灌溉相当,均能达到较高的产量水平,成秧率均在85%以上,播后15-20d,... 为提升机插水稻育秧期的灌溉效率和灌溉质量,研究了微喷灌溉对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及其在节水、灌溉速度方面的优势。结果表明,采用微喷灌溉的秧苗素质、产量与跑马水灌溉相当,均能达到较高的产量水平,成秧率均在85%以上,播后15-20d,株高适宜、白根多、盘根好、苗粗、黄叶少,符合壮秧要求,且每667m^2产量均达700kg以上。同时,采用微喷灌溉的灌水速度更快,节水、节电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喷灌溉 机插水稻 秧苗素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肥料丰卉尿素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徐蕊 魏广彬 +4 位作者 朱萍 童璐 孙和平 段云辉 李勇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第2期88-90,共3页
为研究丰卉尿素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以常规尿素、常规用量为对照,设置丰卉尿素不同减量处理,考查了各处理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主要指标。结果表明,丰卉尿素比常规尿素肥效持久,作穗肥大量施用易造成贪青晚熟;施用丰卉尿素可增加水... 为研究丰卉尿素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以常规尿素、常规用量为对照,设置丰卉尿素不同减量处理,考查了各处理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主要指标。结果表明,丰卉尿素比常规尿素肥效持久,作穗肥大量施用易造成贪青晚熟;施用丰卉尿素可增加水稻产量,且产量水平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氮素的农学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在减量施用的情况下,丰卉尿素处理的氮素农学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尿素处理;在比对照尿素用量减少4 0%以内的情况下,丰卉尿素处理均获得了高于常规尿素处理的产量,增产原因是虽然有效穗数有小幅减少,但每穗粒数显著增加。因此,合理施用丰卉尿素可减少肥料投入量,降低施肥作业成本,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卉尿素 水稻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迟播小麦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魏广彬 童璐 +4 位作者 孙和平 钟剑文 朱萍 沈家禾 徐蕊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第6期115-116,共2页
合理的氮肥运筹是迟播小麦实现高产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手段。现通过设置氮肥不同的基追比,研究了迟播小麦适宜的氮肥运筹方式。结果表明,在较最迟适播期(11月10日)推迟8d的情况下,通过适当增加每667m^2播种量(由10kg增加到12.5kg)... 合理的氮肥运筹是迟播小麦实现高产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手段。现通过设置氮肥不同的基追比,研究了迟播小麦适宜的氮肥运筹方式。结果表明,在较最迟适播期(11月10日)推迟8d的情况下,通过适当增加每667m^2播种量(由10kg增加到12.5kg)、合理氮肥运筹(每667m^2施氮总量为17.2kg,基肥与拔节肥施用比例为5∶5),仍能获得每667m^2产量448.57kg的高产。同时,通过合理氮肥运筹,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氮肥利用率,但提高的幅度不大,需通过设定合理的产量目标、选用高效的肥料品种、采用先进的施肥机械和合理的肥料运筹方式,以大幅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节肥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播小麦 氮肥运筹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料运筹对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红刚 吕连庆 +3 位作者 徐小惠 汤建平 谢国庆 沈鑫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1期22-22,26,共2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运筹对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地基础地力贡献率约50%,配方施肥能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较农户习惯施肥增产347.7 kg/hm^2,节肥25.2 kg/hm^2,增值661.86元/hm^2。
关键词 小麦 肥料运筹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