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G对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及抗血小板药物干预效果的评估价值
1
作者 堵敏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4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TEG)对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抑制率及抗血小板药物干预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95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另取同期接受体格检查的25例健康个体为对照组。研究组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两组均接受TEG检测。对比...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TEG)对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抑制率及抗血小板药物干预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95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另取同期接受体格检查的25例健康个体为对照组。研究组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两组均接受TEG检测。对比两组TEG相关指标[凝血反应时间(R值)、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值)、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α角)、血凝块最大强度或硬度(MA值)],分析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抑制率,分析研究组患者TEG相关指标与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R值(6.01±1.65)min、K值(1.16±0.21)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41±1.59)、(1.68±0.18)min,α角(69.65±6.59)°和MA值(69.88±5.29)m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29±7.15)°、(62.15±5.88)mm(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花生四烯酸(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为(90.24±1.74)%,二磷酸腺苷(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为(48.66±3.12)%。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PT与R值、K值呈现正相关(r=0.562、0.441,P<0.05),与α角、MA值呈现负相关(r=-0.556、-0.411,P<0.05);APTT与R值、K值呈现正相关(r=0.365、0.563,P<0.05),与α角、MA值呈现负相关(r=-0.356、-0.418,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的TEG相关指标较正常个体出现明显的变化,同时TEG相关指标与凝血指标存在明显相关性,在脑梗死患者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期间,可以考虑将TEG应用于对患者治疗情况的监测中,为后续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可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脑梗死 凝血功能 抗血小板药物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地区血栓弹力图alpha角值参考范围的确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婷玉 上官志敏 +2 位作者 钱新瑜 丁敏 李璐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9期274-276,共3页
目的确立常州地区血栓弹力图(TEG)alpha角值参考范围。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搜集363例均进行了TEG普通杯检测和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的住院患者的检测值,对alpha角值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本研究alpha角值参考范围的下限和上限均高于厂... 目的确立常州地区血栓弹力图(TEG)alpha角值参考范围。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搜集363例均进行了TEG普通杯检测和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的住院患者的检测值,对alpha角值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本研究alpha角值参考范围的下限和上限均高于厂家的参考范围。2女性患者的K值(1.62±0.37)min低于男性(1.81±0.41)min、alpha角值(72.32±3.33)°高于男性(70.52±3.98)°(P<0.05)。3女性患者的alpha角值参考范围较男性患者窄。结论应确立适合本地区的包括alpha角值在内的TEG各参数参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常规凝血试验 纤维蛋白原 参考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时血浆与红细胞输注比例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堵敏霞 上官志敏 +1 位作者 韦俐 屈晨虹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1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时血浆与红细胞输注比例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35例严重创伤需大量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24 h内输入血浆和红细胞的比例分为低比例组(65例,血浆:红细胞=1∶2~1∶1)和高比例组(70例,血浆:红细...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时血浆与红细胞输注比例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35例严重创伤需大量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24 h内输入血浆和红细胞的比例分为低比例组(65例,血浆:红细胞=1∶2~1∶1)和高比例组(70例,血浆:红细胞>1∶1)。比较两组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入院24 h内输血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输血前,两组患者的Hb、HCT、PLT、PT、APTT、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24 h后,两组患者Hb、HCT、PLT、PT、APTT、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24 h后,低比例组和高比例组的Hb、HCT、PT、APTT水平与本组输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前,低比例组PLT、FIB分别为(167.63±99.60)×10^(9)/L、(1.72±1.05)g/L,高比例组分别为(142.27±99.41)×10^(9)/L、(1.64±2.01)g/L;输血24 h后,低比例组PLT、FIB分别为(79.89±44.90)×10^(9)/L、(2.27±1.45)g/L,高比例组分别为(66.06±52.01)×10^(9)/L、(2.90±2.28)g/L。输血24 h后,低比例组和高比例组的PLT均明显低于本组输血前,FIB水平均明显高于输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24 h内输注红细胞量、输注冷沉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比例组入院24 h内输注血浆量(21.23±12.92)U显著高于低比例组(12.95±7.89)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比例组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22.86%明显高于低比例组的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感染、凝血功能障碍、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时,与低比例血浆输注比较,高比例血浆输注并无很大的优势,推荐比例为1∶2~1∶1,因为过于抬高血浆的比例没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输血 血浆 红细胞 输注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低分子肝素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DP通道药物抑制率及AA通道药物抑制率的影响
4
作者 唐亮 谢薇 +3 位作者 刘猛 堵敏霞 黄慧 上官志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5期122-125,共4页
目的 分析低分子肝素(LMWH)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磷酸腺苷(ADP)通道药物抑制率及花生四烯酸(AA)通道药物抑制率的影响。方法 100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最大振幅(MA)值分为血小板功能亢进组(92例)和血小板功能正常组(916例),比较两组... 目的 分析低分子肝素(LMWH)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磷酸腺苷(ADP)通道药物抑制率及花生四烯酸(AA)通道药物抑制率的影响。方法 100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最大振幅(MA)值分为血小板功能亢进组(92例)和血小板功能正常组(916例),比较两组ADP通道药物抑制率和AA通道药物抑制率。按照患者是否使用过LMWH治疗分为未应用LMWH组(549例)和应用LMWH组(459例),比较两组ADP通道药物抑制率及AA通道药物抑制率。结果 血小板功能亢进组ADP通道抑制率为(48.72±31.19)%,高于血小板功能正常组的(36.72±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功能亢进组AA通道抑制率为(83.80±29.59)%,低于血小板功能正常组的(86.26±28.0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LMWH组ADP通道抑制率为(36.55±28.61)%,未应用LMWH组为(39.32±30.06)%;应用LMWH组AA通道抑制率为(86.98±26.60)%,未应用LMWH组为(84.92±29.98)%。应用LMWH组与未应用LMWH组ADP通道抑制率与AA通道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LMWH治疗时LMWH可增强血小板活化,且不会使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图(TEGPM)的ADP通道药物抑制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缺血性脑卒中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