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谵妄状态持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华杰 吴坚 +2 位作者 朱林凤 周建忠 毛可适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5期3-6,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谵妄状态持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记录127例出现谵妄状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既往认知功能状态、谵妄状态的类型、NIHSS评分、MMSE评分和GCS评分等。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改良Bart...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谵妄状态持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记录127例出现谵妄状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既往认知功能状态、谵妄状态的类型、NIHSS评分、MMSE评分和GCS评分等。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及死亡等情况。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患者出现持续性谵妄状态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①127例出现谵妄状态的脑梗死患者中,持续性谵妄状态患者46例,占36.2%;非持续性谵妄状态患者81例,占63.8%。持续性谵妄状态组和非持续性谵妄状态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既往认知功能状态、NIHSS评分和GC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急性脑梗死患者出现持续性谵妄状态的危险因素有基础疾病≥3个、肺部感染、抑制型谵妄状态及MMSE评分低。③持续性谵妄状态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大于非持续性谵妄状态患者;而3月后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低于非持续性谵妄状态患者;死亡患者的比例高于非持续性谵妄状态患者。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谵妄状态持续性的危险因素有基础疾病≥3个、肺部感染、抑制型谵妄状态及MMSE评分低。出现持续性谵妄状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死亡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持续性谵妄状态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康复训练与活动分析法在老年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周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1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究下肢康复训练与活动分析法在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后偏瘫患者52例为对照组,采用下肢康复训练;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后偏瘫患者52例为观... 目的探究下肢康复训练与活动分析法在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后偏瘫患者52例为对照组,采用下肢康复训练;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后偏瘫患者52例为观察组,采用下肢康复训练联合活动分析法进行干预。对比2组护理前后运动能力、肌力及步态参数变化。结果护理1个月后,2组Fugl-Ma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及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1个月后,2组肌力评分均升高,观察组肌力评分(3.86±0.19)分,高于对照组(2.19±0.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1个月后,2组步长、步宽、步频及步速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下肢康复训练与活动分析法应用于老年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运动能力,促进肌力及步态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下肢康复训练 活动分析法 老年 运动能力 肌力 步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顾爱芳 蒋永萍 刘猛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12期146-147,共2页
总结了2例重症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引起呼吸肌麻痹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包括: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呼吸机使用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协助患者功能锻炼。认为重症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并发症多,预后差,精... 总结了2例重症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引起呼吸肌麻痹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包括: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呼吸机使用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协助患者功能锻炼。认为重症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并发症多,预后差,精心的综合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重症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低分子肝素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DP通道药物抑制率及AA通道药物抑制率的影响
4
作者 唐亮 谢薇 +3 位作者 刘猛 堵敏霞 黄慧 上官志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5期122-125,共4页
目的 分析低分子肝素(LMWH)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磷酸腺苷(ADP)通道药物抑制率及花生四烯酸(AA)通道药物抑制率的影响。方法 100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最大振幅(MA)值分为血小板功能亢进组(92例)和血小板功能正常组(916例),比较两组... 目的 分析低分子肝素(LMWH)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磷酸腺苷(ADP)通道药物抑制率及花生四烯酸(AA)通道药物抑制率的影响。方法 100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最大振幅(MA)值分为血小板功能亢进组(92例)和血小板功能正常组(916例),比较两组ADP通道药物抑制率和AA通道药物抑制率。按照患者是否使用过LMWH治疗分为未应用LMWH组(549例)和应用LMWH组(459例),比较两组ADP通道药物抑制率及AA通道药物抑制率。结果 血小板功能亢进组ADP通道抑制率为(48.72±31.19)%,高于血小板功能正常组的(36.72±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功能亢进组AA通道抑制率为(83.80±29.59)%,低于血小板功能正常组的(86.26±28.0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LMWH组ADP通道抑制率为(36.55±28.61)%,未应用LMWH组为(39.32±30.06)%;应用LMWH组AA通道抑制率为(86.98±26.60)%,未应用LMWH组为(84.92±29.98)%。应用LMWH组与未应用LMWH组ADP通道抑制率与AA通道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LMWH治疗时LMWH可增强血小板活化,且不会使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图(TEGPM)的ADP通道药物抑制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缺血性脑卒中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