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治疗上消化道良性狭窄的临床初探 被引量:13
1
作者 庄耘 陈建平 +2 位作者 孙静 徐馥 杨莉君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评价内镜下放射状切开(ERI)治疗上消化道良性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食管、胃良性狭窄患者(包括吻合口狭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狭窄及腐蚀性狭窄)纳入该试验中,记录其狭窄程度、病变长度和瘢痕厚度等,内镜下对狭窄病变进行E... 目的评价内镜下放射状切开(ERI)治疗上消化道良性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食管、胃良性狭窄患者(包括吻合口狭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狭窄及腐蚀性狭窄)纳入该试验中,记录其狭窄程度、病变长度和瘢痕厚度等,内镜下对狭窄病变进行ERI,必要时辅助球囊扩张,并记录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并发症及患者预后。结果一共7例入组该试验,均成功行ERI治疗,其中4例联合球囊扩张,术后所有患者吞咽困难均明显改善,有1例术后少量出血,经保守治疗后缓解。在长期随访过程中,大多数患者经过1或2次ERI后可达到长期缓解。结论 ERI治疗上消化道良性狭窄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延长管腔通畅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良性狭窄 吻合口狭窄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腐蚀性狭窄 内镜下放射状切开 球囊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口腔护理频次及溶液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口腔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晓晶 余文琴 袁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1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口腔护理频次及溶液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禁食期间口腔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72例上消化道出血禁食期间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患者使用0.9%生理盐水口腔护理,2次/d;观察组37例患者使用1.5%过氧化氢薄荷口腔... 目的探讨不同口腔护理频次及溶液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禁食期间口腔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72例上消化道出血禁食期间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患者使用0.9%生理盐水口腔护理,2次/d;观察组37例患者使用1.5%过氧化氢薄荷口腔护理液口腔护理,2次/d,并增加2次含漱。对比2组患者口唇干裂、口臭、口腔细菌培养结果和口腔溃疡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口唇干裂比例和口臭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口腔细菌培养结果及口腔溃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禁食期间患者使用1.5%过氧化氢薄荷口腔护理液,能有效缓解口干,减轻口臭,提高口腔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护理 过氧化氢 上消化道出血 禁食 口腔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eulafoy病致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配合与体会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晓晶 余文琴 徐馥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Dieulafoy病致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并总结对28例Dieulafoy病致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诊治及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对消化道大出血急救、病情观察、内镜治疗的护理配合、健康宣教等。结果本组患者均在消... 目的探讨Dieulafoy病致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并总结对28例Dieulafoy病致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诊治及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对消化道大出血急救、病情观察、内镜治疗的护理配合、健康宣教等。结果本组患者均在消化道出血24 h内行急诊内镜治疗,26例经内镜成功止血,其中1例患者出现十二指肠球降部血肿,后转其他医院诊治;另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死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Dieulafoy病出血严重,可危及患者生命,护士应熟练掌握消化道大出血急救护理方法,急诊内镜诊治应争取在消化道出血后24 h内进行,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可在内科抗休克的同时进行内镜下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ULAFOY病 消化道大出血 护理 内镜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良性狭窄内镜下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敏 张银 范志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5-369,共5页
食管良性狭窄由多种原因引起,以吞咽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多数食管良性狭窄可以通过约3次内镜下扩张达到长期缓解,但仍有一部分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需要通过内镜置入支架或局部注射药物治疗,这些治疗方式短期... 食管良性狭窄由多种原因引起,以吞咽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多数食管良性狭窄可以通过约3次内镜下扩张达到长期缓解,但仍有一部分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需要通过内镜置入支架或局部注射药物治疗,这些治疗方式短期内疗效较为肯定,但中长期的疗效不佳,往往需要再次干预。近年来,生物降解支架以及药物洗脱支架也在不断尝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本文对治疗食管良性狭窄的方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良性狭窄 内镜下扩张 支架 药物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下胰胆管造影取石术的疗效及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晓晶 徐馥 杨莉君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的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组,其中83例年龄≥70岁为高龄组,41例年龄60~69的岁为非高龄组。对比2组...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的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组,其中83例年龄≥70岁为高龄组,41例年龄60~69的岁为非高龄组。对比2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高龄组患者治疗成功率98.8%(82/83),非高龄组患者治疗成功率97.6%(40/4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91.6%(76/83),非高龄组为97.6%(40/4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1%(25/83),非高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3%(19/4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取石安全、有效。充分术前评估、准确的术中配合、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护理是高龄患者手术成功、术后康复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胆总管结石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大直径球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鑫 陈建平 +1 位作者 庄耘 徐馥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22期37-38,41,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大直径球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内径下大直径球囊扩术治疗22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观察其临床症状,复查胃镜或X线,以了解其疗效。结果22例患者吞咽困难缓解率100%,其中一次操作成功率95.5%(21... 目的:探讨内镜下大直径球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内径下大直径球囊扩术治疗22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观察其临床症状,复查胃镜或X线,以了解其疗效。结果22例患者吞咽困难缓解率100%,其中一次操作成功率95.5%(21/22),两次扩张(1例先行沙氏条预扩)成功率4.5%(1/22)。术后出血行手术治疗1例,出现皮下气肿、纵膈气肿1例,经内科治疗后痊愈。复查胃镜或X线均较扩张前明显改善。随访3个月~2年,无一例复发。结论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是目前基层医院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较为理想的首选和主要治疗方法,其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单、费用低及痛苦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内镜下球囊扩张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扭转27例临床诊治分析
7
作者 汪良芝 陈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3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肠扭转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者行腹部CT检查,其中l5例得到确诊,诊断率71.4%(15/21),CT表现肠系膜血管扭曲3例、漩涡征5例,肠管鸟嘴征1例、C形征11例、靶环征9例;26... 目的探讨肠扭转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者行腹部CT检查,其中l5例得到确诊,诊断率71.4%(15/21),CT表现肠系膜血管扭曲3例、漩涡征5例,肠管鸟嘴征1例、C形征11例、靶环征9例;26例患者治疗后好转,占96.3%(26/27),其中非手术内科保守治疗成功3例;23例行剖腹探查术,6例行肠粘连松解术、肠扭转复位术,1例行系膜折叠术、肠扭转复位术,10例行小肠切除术,6例行乙状结肠切除、缩短术;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死亡率3.7%(1/27)。结论腹部CT检查对肠扭转有一定诊断价值,对有绞窄性肠梗阻征象的患者应及时行剖腹探查术,早期诊断和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肠扭转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扭转 腹部CT 剖腹探查术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ehendra取架器在肝门部胆管狭窄多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真真 张银 +3 位作者 刘莉 文卫 王敏 范志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8-312,共5页
目的探讨Soehendra取架器在肝门部胆管狭窄多支架置入术中调整支架移位的有效性。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2月,对19例因肝门部胆管狭窄(包括15例无手术机会的恶性肝门部胆管狭窄,4例原位肝移植术后肝门部胆管狭窄)行内镜下多支架置入... 目的探讨Soehendra取架器在肝门部胆管狭窄多支架置入术中调整支架移位的有效性。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2月,对19例因肝门部胆管狭窄(包括15例无手术机会的恶性肝门部胆管狭窄,4例原位肝移植术后肝门部胆管狭窄)行内镜下多支架置入术中需要调整支架者,在支架置入后,用Soehendra取架器的前段沿导丝旋转拧紧进入支架的尾端,通过前推或后拉取架器调整支架位置,再逆向旋转退出取架器。评估支架调整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 19例支架位置调整均成功,无相关并发症。术后1周16例(84.2%)血直接胆红素较术前下降〉20%。结论 Soehendra取架器调整胆道支架的位置是安全可行的,可用于纠正支架在术中的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狭窄 Soehendra取架器 塑料支架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形刀预切开术在老年患者胆道远端恶性狭窄支架置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韩晓娟 邵东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2期23-27,共5页
目的研究针形刀预切开术在老年胆管远端恶性狭窄患者中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支架置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47例明确诊断为胆管远端恶性狭窄且常规插管失败而行针形刀预切开术的老年患者(... 目的研究针形刀预切开术在老年胆管远端恶性狭窄患者中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支架置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47例明确诊断为胆管远端恶性狭窄且常规插管失败而行针形刀预切开术的老年患者(年龄>70岁)。其中,男29例,女18例;年龄71~93岁,平均81.04岁;十二指肠乳头癌6例,胰腺癌19例,胆管远端癌14例,恶性肿瘤多发转移压迫胆道8例;5例患者曾行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针形刀预切开术,同时完成了ERCP下胆管支架置入;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为6.38%,急性胰腺炎4.26%,迟发性出血2.13%;术后1周复查胆红素和酶学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对于胆道远端恶性狭窄合并ERCP插管困难的老年患者,针形刀预切开术可以有效提高ERCP插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胆管远端恶性狭窄 针形刀 困难插管 预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腹水为首发症状的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亮 庄耘 +2 位作者 张力文 丁炎波 陈建平 《罕少疾病杂志》 2019年第3期38-39,93,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以腹水为首发症状的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JGC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系统回顾1例以腹水为首发症状的JGCT患者的临床表现、腹水性质、影像学及腹腔镜下卵巢肿瘤病变特征、治疗... 目的通过分析以腹水为首发症状的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JGC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系统回顾1例以腹水为首发症状的JGCT患者的临床表现、腹水性质、影像学及腹腔镜下卵巢肿瘤病变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讨论。结果患者女,19岁,表现为进行性腹胀加重伴有纳差不适,门诊B超提示腹盆腔大量积液,入院腹穿提示渗出液,淋巴细胞升高为主,腹水肿瘤及血清CA125显著升高,雌二醇轻度升高,腹部CT示左侧附件区畸胎瘤,右侧附件区囊实性变?行腹腔镜探查及术后病理免疫组化示左侧(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右侧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分期为IC期,术后给予TP方案化疗,随访6个月至今,无复发。结论对以不明原因腹水为首发症状的年轻女性,需高度警惕JGCT可能,应常规进行妇科、盆腔超声或影像学及腹腔镜检查,以及时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 腹水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