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血栓前体蛋白的检测与心肌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姜建平 季云 周克勤 《淮海医药》 2002年第3期189-190,共2页
目的 研究血浆中血栓前体蛋白 (Tp P)的检测与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 30例健康对照组和 4 8例患病组血浆中前体蛋白的水平。结果 患病组中心肌梗死患者 (n=35 )血浆 Tp P水平为 (8.132± 3.0 2 8)μg/ m l... 目的 研究血浆中血栓前体蛋白 (Tp P)的检测与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 30例健康对照组和 4 8例患病组血浆中前体蛋白的水平。结果 患病组中心肌梗死患者 (n=35 )血浆 Tp P水平为 (8.132± 3.0 2 8)μg/ m l;其中男性为 (8.32 5± 3.35 8)μg/ m l,显著高于健康男性 (P<0 .0 1) ,女性为 (7.6 84±2 .987) μg/ ml,显著高于健康女性 (P<0 .0 1)。对照组 (n=30 )血浆 Tp P水平为 (2 .875± 0 .975 ) μg/ ml,其中男性为(3.0 14± 1.135 ) μg/ ml,女性为 (2 .738± 0 .895 ) μg/ ml,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统计学处理表明对照组与心肌梗死组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血浆 Tp 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 ,血浆 Tp P水平可作为诊断心肌梗死的一项敏感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心肌梗塞 血栓前体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TPP 相关性 A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血清BNP、cTn-I、hs-CRP和PA联合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顾建文 姚丽娜 史伟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5期183-184,185,共3页
目的 :探讨对心力衰竭(HF)患者进行血清BNP(脑钠肽)、c Tn-I(肌钙蛋白I)、hs-CRP(超敏C反应蛋白)和PA(前白蛋白)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 :将某院收治的80例HF患者和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前者设为HF组,将后者设... 目的 :探讨对心力衰竭(HF)患者进行血清BNP(脑钠肽)、c Tn-I(肌钙蛋白I)、hs-CRP(超敏C反应蛋白)和PA(前白蛋白)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 :将某院收治的80例HF患者和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前者设为HF组,将后者设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均进行血清BNP、c Tn-I、hs-CRP、PA水平的检测。对其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不同NYHA分级的HF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上述指标的水平。结果 :检测的结果显示,HF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血清BNP、c Tn-I、hs-CRP的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受检者,其血清PA的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受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进行治疗前相比,在进行治疗后,HF组患者血清BNP、c Tn-I、hs-CRP的水平均有所下降,其血清PA的水平有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HF患者血清BNP、c Tn-I、hs-CRP的水平逐渐升高,其血清PA的水平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的水平与c Tn-I、hs-CRP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458、0.492,三者之间呈正相关(P<0.001)。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的水平与PA的相关系数r为-0.258,二者之间呈负相关(P<0.001)。结论 :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血清BNP、c Tn-I、hs-CRP和PA联合检测,可有效地评估其病情、治疗效果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脑钠肽 肌钙蛋白I 前白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感染对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徐伟 李雪 周海祥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23期188-192,共5页
目的 探究及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感染对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盐城市中医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原菌分类将其分为A组(革兰阴性菌组)... 目的 探究及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感染对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盐城市中医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原菌分类将其分为A组(革兰阴性菌组)和B组(革兰阳性菌组),每组各50例,同时选取同时期无肺部感染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C组,50名体检健康者为D组。检测及比较四组的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及其他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同时比较A组与B组入院后1、3、5 d的检测水平。结果 A组、B组及C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显著高于D组,A组及B组显著高于C组,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入院后1、3、5 d,A组与B组的血清炎性因子均先升后降,且A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感染对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有影响,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的表达水平相对更高,有助于病原菌的诊断及治疗措施的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部感染 病原菌感染 血清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测定二氧化碳的使用评价
4
作者 姜庆波 陈家康 赵艳 《淮海医药》 2003年第2期120-120,共1页
目的 对液体双试剂酶终点法检测血清中的二氧化碳 ( CO2 )试剂进行应用评价。方法 通过精密度试验、线性试验、对比试验和反应动力学曲线观察。结果 精密度测定结果批内 CV为 1.2 6%~ 1.61% ,批间 CV为 3 .71%~ 7.5 2 %。线性试验... 目的 对液体双试剂酶终点法检测血清中的二氧化碳 ( CO2 )试剂进行应用评价。方法 通过精密度试验、线性试验、对比试验和反应动力学曲线观察。结果 精密度测定结果批内 CV为 1.2 6%~ 1.61% ,批间 CV为 3 .71%~ 7.5 2 %。线性试验结果相关系数为 0 .9998,线性达 5 0 m mol/ L。与经典电极法对比测定结果相关系数为 0 .92。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 ,用血量少 ,适用于自动分析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酶终点法 浓度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沉降计时仪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朱永华 姜建平 《淮海医药》 2005年第1期41-41,共1页
目的 探讨红细胞沉降计时仪 (sed rate timer,SRT)测定血沉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1)对同一份标本同时用 SRT和血沉参考方法魏氏法进行检测 ;(2 )高、中、低三个不同标本进行批内重复性试验 ,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两种方法比较... 目的 探讨红细胞沉降计时仪 (sed rate timer,SRT)测定血沉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1)对同一份标本同时用 SRT和血沉参考方法魏氏法进行检测 ;(2 )高、中、低三个不同标本进行批内重复性试验 ,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两种方法比较P>0 .0 5 ,相关系数 0 .983,回归方程 Y=0 .95 X+2 .5 1,表明两种方法相关性好 ;(2 )重复性试验 CV值 3.1~ 5 .1,表明检测结果重复性好 ;(3)各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0 .0 5。结论  SRT可以代替传统手工魏氏法 ,其操作简便 ,结果准确可靠 ,样品随时可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红细胞沉降 魏氏法 SRT 血沉 重复性试验 标本 结论 准确 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