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透明细胞癌多b值DWI的单指数函数与双指数函数分析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丁玖乐 邢伟 +3 位作者 陈杰 俞胜男 孙军 邢士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66-270,共5页
目的比较肾透明细胞癌(CCRCC)多b值DWI的单、双指数函数分析在术前分级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透明细胞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病理资料。根据Fuhrman核分级法分成低、高级别两组。参考常规序列,在肿瘤实质区手动勾画大小约0.30... 目的比较肾透明细胞癌(CCRCC)多b值DWI的单、双指数函数分析在术前分级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透明细胞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病理资料。根据Fuhrman核分级法分成低、高级别两组。参考常规序列,在肿瘤实质区手动勾画大小约0.30 cm×0.30 cm^0.45 cm×0.45 cm的ROI,记录各b值对应的信号强度值。采用单指数函数计算两组的参数ADC值;应用双指数函数计算两组的F、Dfast和Dslow。比较各参数在两组之间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预测高、低级别肾透明细胞癌的效能。当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低级别组20例,高级别组12例。与低级别的CCRCC相比较,高级别组的ADC值无明显差异(U=50.0,P=0.71),F减低(U=18.0,P=0.01),但是Dfast、Dslow都增大,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U=15.0,P=0.01;U=20.0,P=0.02)。而且,F,Dfast和Dslow预测高、低级别CCRCC的效能相似(P值分别为0.61、0.77和0.44)。结论与多b值DWI的单指数函数分析相比,双指数函数更适合透明细胞癌术前分级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透明细胞 肾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穿刺活检并发动静脉分流及其对TACE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祁 谭华桥 +2 位作者 何忠明 张敏 王慧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1期746-750,共5页
目的探讨肝癌穿刺活检并发动静脉分流的发生率、相关因素以及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经穿刺肝活检证实且行TACE的肝细胞性肝癌(HCC)患者65例和临床确诊为HCC行TACE的患者160例。比较穿刺活检患者和临床确诊患者... 目的探讨肝癌穿刺活检并发动静脉分流的发生率、相关因素以及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经穿刺肝活检证实且行TACE的肝细胞性肝癌(HCC)患者65例和临床确诊为HCC行TACE的患者160例。比较穿刺活检患者和临床确诊患者肝动静脉分流的发生率以及TACE的疗效,并分析穿刺活检引起动静脉分流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组24例(36.9%)发生动静脉分流,对照组20例(12.6%)发生动静脉分流,研究组和对照组动静脉分流发生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研究组TACE的碘油积聚良好患者56例(86.2%),对照组碘油积聚良好患者140例(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5)。动静脉分流可能与肿瘤的大小、穿刺进针次数相关。结论肝癌患者穿刺活检明显增加了动静脉分流的发生率,但并不影响肝癌TACE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数字减影 介入放射学 肝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注意下执行控制和冲突监测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俞胜男 生晶 +2 位作者 陈杰 邢伟 董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技术探讨正常成人持续性注意下冲突监测和执行控制的脑功能情况。方法:对16例健康成人进行持续性操作任务(CPT)测试,采集脑部的BOLD-fMRI数据,采用SPM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定位。结果:所有受试者右侧扣带回(ACC... 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技术探讨正常成人持续性注意下冲突监测和执行控制的脑功能情况。方法:对16例健康成人进行持续性操作任务(CPT)测试,采集脑部的BOLD-fMRI数据,采用SPM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定位。结果:所有受试者右侧扣带回(ACC)、左侧背外侧额叶(DLPFC)、脑干及纹状体激活。结论:扣带回和背外侧额叶是执行冲突监控和反应抑制基础,在冲突监测和反应抑制中形成反馈环路;背外侧额叶同时又是执行控制脑区。此外在持续注意状态下,执行反应控制依赖脑干和新纹状体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注意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MR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黄建松 邢伟 +1 位作者 陈杰 周强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比较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TN)双侧三叉神经在MR弥散张量成像(DTI)上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证实TN患者的DTI图像,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32~71岁。3D Space序列行三叉神经脑池段脑干薄层轴位T2WI扫描,单次激发平... 目的:比较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TN)双侧三叉神经在MR弥散张量成像(DTI)上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证实TN患者的DTI图像,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32~71岁。3D Space序列行三叉神经脑池段脑干薄层轴位T2WI扫描,单次激发平面回波序列DTI复制Space序列的扫描位置。测量症状侧及正常侧三叉神经的平均及最小FA值,并行配对t检验。结果:TN症状侧平均FA值与最小FA值分别为0.249±0.06和0.199±0.07,显著小于正常侧平均FA值与最小FA值(分别为0.283±0.07和0.262±0.07;t=-4.999和-8.336,P均〈0.005)。结论:DTI能够量化评价血管压迫性TN三叉神经的异常变化,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