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镧对乳磨牙釉质表层的影响——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玉荣 石四箴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6-669,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酸性磷酸氟(acid phosphate fluoride,APF)和APF-La(NO3)3对乳磨牙釉质表层的影响,探讨APF-La(NO3)3联合应用于乳牙的防龋机制。方法:将9颗无龋下颌第二乳磨牙随机分为2组,APF组4颗,APF-La(NO3)3组5颗。沿近中颊舌尖连线... 目的:比较分析酸性磷酸氟(acid phosphate fluoride,APF)和APF-La(NO3)3对乳磨牙釉质表层的影响,探讨APF-La(NO3)3联合应用于乳牙的防龋机制。方法:将9颗无龋下颌第二乳磨牙随机分为2组,APF组4颗,APF-La(NO3)3组5颗。沿近中颊舌尖连线并平行于牙长轴将牙冠一分为二,牙冠近中爿为实验组,远中爿为对照组。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EPMA)上述样本釉质表层之F、La的含量,并比较APF处理前后F含量的变化及APF-La(NO3)3处理前后F、La含量的变化。结果:①APF处理后,乳磨牙釉质表层的F含量增加;②APF-La(NO3)3处理后,乳磨牙釉质表层的F、La含量均增加;③APF,APF-La(NO3)3处理后,牙尖F增加量与窝沟无差别;④APF-La(NO3)3处理后,牙尖La增加量和窝沟无差别。结论:与APF比较,APF-La(NO3)3处理法除增加釉质表层的F含量外,并能增加La的含量;2组元素的增加量在牙尖和窝沟部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 牙釉质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