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直管理改革后地方环境监测能力组建模式与建议
1
作者 周俊 黄文婷 徐圃青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4期171-171,180,共2页
本文分析了地方环境监测的职能定位和组建模式,提出了对策,即地方环境监测能力发展应强化执法、应急、预警等方面的技术能力,以优化地方环境监测网络构架,有效支撑地方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履职要求。
关键词 垂直管理 地方 环境监测 能力建设 模式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市各人工湿地的浮游生物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皓 徐东炯 +1 位作者 陈志宁 汤云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3-56,共4页
选取常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3块人工湿地,比较其浮游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浮游生物的物种总分类单元数从大到小顺序为荆川公园>五星公园>软件园;Shannon-Wienner指数从大到小顺序为软件园>荆川公园>五星公园;物种优势度从大... 选取常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3块人工湿地,比较其浮游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浮游生物的物种总分类单元数从大到小顺序为荆川公园>五星公园>软件园;Shannon-Wienner指数从大到小顺序为软件园>荆川公园>五星公园;物种优势度从大到小顺序为荆川公园>五星公园>软件园。软件园无疑是3块样地中浮游生物多样性最高、生态完整性保持最好的人工湿地。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发现,这一结果与软件园的设计理念与建筑方法密不可分。针对调查结果,对城市人工湿地的科学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浮游生物 生物多样性 常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常州一次罕见持续性雾-霾天气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雷正翠 郑媛媛 +5 位作者 刘银峰 孙康远 刘端阳 何涛 吴晶璐 周文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23-1134,共12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探空资料、污染物浓度及AQI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8年11月24日至12月3日夜间常州持续11 d的强浓雾和严重霾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雾-霾过程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污染重。(2)中纬...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探空资料、污染物浓度及AQI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8年11月24日至12月3日夜间常州持续11 d的强浓雾和严重霾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雾-霾过程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污染重。(2)中纬度地区高层持续纬向环流控制、中低层暖脊稳定存在,地面持续受均压场或弱倒槽顶部、弱冷锋前部影响,是这次持续性雾-霾过程的重要天气条件。(3)边界层内弱辐散、负涡度及弱的下沉气流是此次雾-霾天气得以长时间维持、发展的动力因子。近地层长时间水汽饱和且维持小风速利于雾-霾的长时间维持。(4)近地面高强度的贴地逆温长时间维持和持续较低的混合层高度是此次雾-霾形成、发展和长时间维持的重要热力条件。雾比霾的平均混合层高度明显偏低且霾等级越高混合层高度越低,混合层高度的变化先于能见度变化,对雾-霾临近预警有较好的指导作用。(5)弱冷空气渗透、风速适当增加、混合层高度的先期快速下降、负净辐射曝辐量绝对值的明显增大是雾爆发性增强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雾-霾 气象要素 污染物 逆温层 混合层高度 爆发性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杭运河常州老运河段底栖动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皓 徐东炯 +1 位作者 张翔 曹志俊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28,共7页
为探究常州段底栖动物的多样性状况和变化趋势,进一步开展河道生态监测与水质评价,通过连续多年对京杭运河常州老运河段底栖动物的调查,分析其群落结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BI指数对河段的底栖动物多样性进行评... 为探究常州段底栖动物的多样性状况和变化趋势,进一步开展河道生态监测与水质评价,通过连续多年对京杭运河常州老运河段底栖动物的调查,分析其群落结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BI指数对河段的底栖动物多样性进行评价,并利用污染生物效应指数(BPI)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常州段上游的底栖动物种类最多、种群丰富度最高、群落完整性最好、多样性状况最好、生态污染效应最小,中游次之,下游最差,底栖动物多样性正逐年得到恢复;2009-2013年,常州段的污染生物效应指数逐年上升,污染效应逐年下降,污染程度逐年减轻,由此说明该河段的水质正逐年得到改善,生态环境逐步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生物多样性 京杭运河常州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噪声监测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5
作者 林麒光 陈一洲 +4 位作者 夏京 向超胜 朱向军 杭福兵 刘小峰 《电子测量技术》 2020年第3期170-174,共5页
城市噪声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全面监测城市中的噪声,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类别,以便针对性实施治理,研发了一种基于公共移动载体上低成本综合监测终端与监测系统。城市噪声监测终端采用低成本开发板Sed Board为处理... 城市噪声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全面监测城市中的噪声,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类别,以便针对性实施治理,研发了一种基于公共移动载体上低成本综合监测终端与监测系统。城市噪声监测终端采用低成本开发板Sed Board为处理单元,采用i436噪声传感器,该开发板上有板载的主控芯片Zynq-7000 ALL Programmable SoC集成ARMCortex-A9双核以及最多可达500万多个逻辑门的可编程逻辑单元能够灵活地用于各种目标应用,采用其ALSA音频架构实现噪声数据采集,利用ZedBoard自带网口将音频数据传输到pc端,在pc端通过基于PyTorch框架的声谱分析算法,将采集的噪声识别为载体噪声、交通噪声、商业噪声、生活噪声3类主要噪声,测试集上分类准确率为98.2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噪声 噪声分类 移动监测平台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滆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孔优佳 徐东炯 +1 位作者 刘其根 胡忠军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4,共8页
在滆湖湖滨带进行生态修复试验,为湖滨带修复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滆湖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也为太湖流域湖滨带生态功能恢复提供实用示范技术。在太滆运河滆湖河口28.67 hm^2试验区内设置围隔,放养鲢鳙、细鳞鲴、三角帆蚌,保护和栽培水生... 在滆湖湖滨带进行生态修复试验,为湖滨带修复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滆湖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也为太湖流域湖滨带生态功能恢复提供实用示范技术。在太滆运河滆湖河口28.67 hm^2试验区内设置围隔,放养鲢鳙、细鳞鲴、三角帆蚌,保护和栽培水生植物等,对比分析各种工程技术措施及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对营养盐削减效果,监测和评价水质。2008-2009年试验期间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试验区综合污染指数1.76~1.79,为重污染水平;对照点(滆湖大湖区)为2.03~2.09,属严重污染水平,试验区污染程度较对照点降低了一个等级。以漂浮植物为主的湖滨带湖湾湿地生物群落发育良好,与对照点相比,试验区TN去除率达26.52%,TP为27.92%,而NH_3-N为46.15%~68.12%,但chl-a及COD_(Mn)则高于对照点。在试验区内的围隔试验中,以沉水植物为主的除磷效果最好,达37.06%。放养的鲢鳙有效控制了蓝藻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滨带 水生动物 水生植物 生态修复 滆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滆湖鲢鳙鱼增殖放流效果初步评估 被引量:5
7
作者 孔优佳 花少鹏 +4 位作者 朱颖 刘其根 胡忠军 徐东炯 周巍 《水产养殖》 CAS 2015年第10期20-26,共7页
2014年在滆湖鲌类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展了(鲢)鳙标志放流试验,其中放流鲢鱼种71 296尾,规格为125 g/尾;鳙鱼种放流两种规格,共计99 268尾,其规格、数量分别为103.8 g/尾、77 929尾和265.7 g/尾、21 339尾。采用T型标志,标记鳙鱼种12 ... 2014年在滆湖鲌类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展了(鲢)鳙标志放流试验,其中放流鲢鱼种71 296尾,规格为125 g/尾;鳙鱼种放流两种规格,共计99 268尾,其规格、数量分别为103.8 g/尾、77 929尾和265.7 g/尾、21 339尾。采用T型标志,标记鳙鱼种12 358尾,标志了其中规格为103.8 g/尾的鳙8 449尾,占68.37%。规格为265.7 g/尾的3909尾,占31.63%,标记率为12.45%。标志鱼于2014年元月2日放流入湖,在2014年8—10月分3批次试捕。统计结果表明,经9个月左右放流,鳙测试回捕率平均达53.17%。根据鲢、鳙测试渔获率,推算出鲢回捕率为39.18%。鳙平均增重达21.36倍,鲢20.96倍。鳙鱼种放流的经济效益达11.35倍,鲢鱼种为8.24倍。鲢鳙增殖放流效果显著。同时建议进一步增加鲢鳙放流量、提高夏花鱼种放流规格、建设夏花暂养区等措施,逐步修复鲌类保护区食物网结构,促进滆湖增殖保护型渔业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滆湖 标志放流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死蜱降解菌的筛选·鉴定·降解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罗鑫 张海燕 +1 位作者 邵彪 刘明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9期56-57,共2页
[目的]筛选毒死蜱降解菌,了解其特性。[方法]从常年施用毒死蜱农药的水稻田土壤中筛选出1株能以毒死蜱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降解菌。[结果]降解菌DC1对浓度100 mg/L毒死蜱15 d的降解率可达到83.3%。通过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 [目的]筛选毒死蜱降解菌,了解其特性。[方法]从常年施用毒死蜱农药的水稻田土壤中筛选出1株能以毒死蜱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降解菌。[结果]降解菌DC1对浓度100 mg/L毒死蜱15 d的降解率可达到83.3%。通过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将该毒死蜱降解菌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系统发育表明,该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分支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降解菌DC1来源于土壤,适应性强,对解决土壤中毒死蜱残留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生物降解 16S r DNA 枯草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质 浊度的测定 浊度计法》的方法验证 被引量:1
9
作者 顾汝科 王小宇 巢文军 《黑龙江水产》 2021年第5期33-35,共3页
利用浊度仪从精密度、准确度等方面对HJ 1075-2019《水质浊度的测定浊度计法》进行了方法验证,验证参数有:检出限,测定下限,精密度,准确度。验证结果表明:检出限,测定下限,精确度和准确度结果均符合该方法要求,可以运用此方法检测水体... 利用浊度仪从精密度、准确度等方面对HJ 1075-2019《水质浊度的测定浊度计法》进行了方法验证,验证参数有:检出限,测定下限,精密度,准确度。验证结果表明:检出限,测定下限,精确度和准确度结果均符合该方法要求,可以运用此方法检测水体的浊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度 方法验证 精密度 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水样中总氰化物分析结果测定的思考
10
作者 李金 陈志宁 谢文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6期14011-14011,14062,共2页
[目的]研究水样中总氰化物测定时的注意事项。[方法]通过对氰化物的特性、氰化钾储备溶液浓度标定、氯胺T、异烟酸的性质以及显色温度等因素的探讨,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总结出实验时注意事项。[结果]在测定总氰化物的过程中,实验试... [目的]研究水样中总氰化物测定时的注意事项。[方法]通过对氰化物的特性、氰化钾储备溶液浓度标定、氯胺T、异烟酸的性质以及显色温度等因素的探讨,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总结出实验时注意事项。[结果]在测定总氰化物的过程中,实验试剂和操作因素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操作时必须认真、细心,尽量避免人为影响;在标定溶液时应注意滴定终点,增加平行样个数,防止偏差过大;在试剂配制时,尽量注意试剂浓度的准确。[结论]该研究为水环境的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氰化物 异烟酸-吡唑啉酮法 测定结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