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砖”心致志 “铭”诸肺腑(二)——小学趣味书法砖铭书法教学案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玲珑 谭文选 《江苏教育》 2017年第45期61-64,共4页
选题说明:女蜗抟土造人的传说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流传甚广。祖先在生活中与泥土的亲近和融洽无与伦比,先民用泥土制作精美绝伦的陶瓷器具,在泥土上播种收割,并用土制砖瓦来承载文字、画像,以寄托、抒发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思想,这便是被后... 选题说明:女蜗抟土造人的传说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流传甚广。祖先在生活中与泥土的亲近和融洽无与伦比,先民用泥土制作精美绝伦的陶瓷器具,在泥土上播种收割,并用土制砖瓦来承载文字、画像,以寄托、抒发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思想,这便是被后人称之为'秦砖汉瓦'的傲立于世界艺林的铭文砖和画像砖。东汉后期画像、文字瓦当逐渐式微,但东汉直至南北朝铭文、画像砖的辉煌接踵而至,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和丰富的美感,在砖瓦上有着持久而淋漓尽致的发挥。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铭 阴刻 阳印 艺术风格 表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性:小学书法教学之根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玲珑 《江苏教育》 2017年第93期15-18,共4页
写字是一种实用技术,书法是一门具有个性情感和审美表达的艺术。书法教育在写字教学的基础上提出来,就应有书法艺术性的体现。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育功能;不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模式,都应当有艺术的成分,而不能停留于原来的写字教... 写字是一种实用技术,书法是一门具有个性情感和审美表达的艺术。书法教育在写字教学的基础上提出来,就应有书法艺术性的体现。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育功能;不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模式,都应当有艺术的成分,而不能停留于原来的写字教学层面。如何上出有艺术味的小学书法课呢?根据书法的艺术特性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好玩、好看、有文化三方面进行探索,上出具有艺术味的书法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书法教学 艺术性 好玩 好看 有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根经典 习书塑人——传统经典碑帖临习在当代中小学书法教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玲珑 《江苏教育》 2017年第77期7-8,共2页
古代的科举考试书法为必考科目,如今书法又轰轰烈烈地进入了中小学课堂,足以说明书法的学习对人的成长帮助之大。而书法的学习,又以传统经典碑帖的临习为主要途径,也就是说书法对人成长的帮助,又主要来自传统经典碑帖。字的好坏,与取法... 古代的科举考试书法为必考科目,如今书法又轰轰烈烈地进入了中小学课堂,足以说明书法的学习对人的成长帮助之大。而书法的学习,又以传统经典碑帖的临习为主要途径,也就是说书法对人成长的帮助,又主要来自传统经典碑帖。字的好坏,与取法的高古有很大的关联;人的审美,与涵养的经典有莫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经典碑帖 临习 中小学书法教育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砖”心致志 “铭”诸肺腑(一)——小学趣味书法砖铭书法教学案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玲珑 蔡作仁 《江苏教育》 2017年第37期61-64,共4页
选题说明:砖为建筑用料,俗称砖头。在春秋战国时期陆续创制了方形和长形砖,秦汉时期制砖的技术和生产规模、质量、花式品种都有显著发展,世称'秦砖汉瓦'。大多数砖为素面,有的砖面有图案纹饰,有的砖面有文字,也有图文结合的,内... 选题说明:砖为建筑用料,俗称砖头。在春秋战国时期陆续创制了方形和长形砖,秦汉时期制砖的技术和生产规模、质量、花式品种都有显著发展,世称'秦砖汉瓦'。大多数砖为素面,有的砖面有图案纹饰,有的砖面有文字,也有图文结合的,内容多为事件记载和愿望寄托,为中国考古和文献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砖面上的图文,有的是模板戳印而成,有的是雕刻而成;有的图文凸起,有的图文凹下。有些砖铭文具有浓郁的书法艺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铭 依形布势 装饰 残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时“美”刻 活学活用——小学趣味书法教学案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玲珑 张玫 《江苏教育》 2017年第5期57-60,共4页
选题说明:书法不仅是艺术,更是一种文化;小学书法的教学,不只是书写技能的学习,更需要文化的渗透,趣味化的方法、过程、材料、内容等,来培养孩子持续、自主的学习热情,本课立足此理念,为小学书法的趣味性学习进行探索。教学中的内容以... 选题说明:书法不仅是艺术,更是一种文化;小学书法的教学,不只是书写技能的学习,更需要文化的渗透,趣味化的方法、过程、材料、内容等,来培养孩子持续、自主的学习热情,本课立足此理念,为小学书法的趣味性学习进行探索。教学中的内容以“美”字的书写和镌刻为主,通过“美”字不同书体和写法的呈现,让学生个性化地自主选择,再通过自主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教学 碑刻教学 泥板刻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屋檐下的守望:瓦当——小学趣味书法教学案例
6
作者 张玲珑 郭继明 《江苏教育》 2017年第13期67-69,共3页
选题说明:书法教学课堂,大都是从基本笔画、笔画的变化、笔画的组合、字形结构这些范围来选题,我想:能不能从丰富的书法文化中挖掘更多、更鲜为人知的东西,贯穿于书法技法中呢?把培养书法学习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对书法文化的了解,... 选题说明:书法教学课堂,大都是从基本笔画、笔画的变化、笔画的组合、字形结构这些范围来选题,我想:能不能从丰富的书法文化中挖掘更多、更鲜为人知的东西,贯穿于书法技法中呢?把培养书法学习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对书法文化的了解,而书法技法放在第三位。从仿古形式、工具表现、技法分解、民族文字、现代构成等方面,让学生感受丰富、博大、有趣的书法文化;运用绘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教学 瓦当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诚信的见证:中国印(一)——小学趣味书法教学案例
7
作者 张玲珑 景文静 《江苏教育》 2017年第21期64-67,共4页
选题说明:印章是中国书法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星,它不仅得到篆刻家们的倾情追慕,也得到书法家、收藏家、画家、作家等人群的热衷喜爱。一枚精致、有个性的印章,也能激起平常百姓拥有印章的兴趣。当然,印章的使用与生活、工作联系非... 选题说明:印章是中国书法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星,它不仅得到篆刻家们的倾情追慕,也得到书法家、收藏家、画家、作家等人群的热衷喜爱。一枚精致、有个性的印章,也能激起平常百姓拥有印章的兴趣。当然,印章的使用与生活、工作联系非常紧密。如今,没有哪一个人是与印章无关的,从还未出生时的准生证到出生证到上学的奖状,一生中各类证书、证明,没有哪一样少得了印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章书法 诚信 随形布势 趣味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竞天择 适者为用——浅谈中小学书法教材的选择
8
作者 张玲珑 《江苏教育》 2017年第29期17-19,共3页
品种多、风格多、版本多的书法教材让书法教育工作者面临选择尴尬。其实,无所谓好与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之法。适合,则教学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不适合,则劳心劳力、徒劳无功。一本适合的书法范本,一本适合的书法教材,是要以学校发... 品种多、风格多、版本多的书法教材让书法教育工作者面临选择尴尬。其实,无所谓好与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之法。适合,则教学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不适合,则劳心劳力、徒劳无功。一本适合的书法范本,一本适合的书法教材,是要以学校发展实际、教师个人素养、学生个性特征等因素为依据,权衡其中的利弊而定,才能让教师教得顺心,学生学得舒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教材 选择方法 适者为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诚信的见证:中国印(二)——小学趣味书法教学案例
9
作者 张玲珑 张全生 《江苏教育》 2017年第29期59-62,共4页
选题说明:印章,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产物。它最早出现是作为奴隶主压迫奴隶的一种工具,又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作为交接凭信的一种手段。印章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是用在封泥上,依靠印文凹凸作标志。一小块封泥,地位逼仄,当然印型都是小... 选题说明:印章,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产物。它最早出现是作为奴隶主压迫奴隶的一种工具,又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作为交接凭信的一种手段。印章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是用在封泥上,依靠印文凹凸作标志。一小块封泥,地位逼仄,当然印型都是小的。魏晋南北朝以后,南于绢纸已经普遍通用,封泥制度逐步废止,印章蘸上朱或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趣味书法 蟠条印 搓泥盘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让规范扼杀了孩子的童真
10
作者 张玲珑 《江苏教育》 2016年第45期74-76,80,共4页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书法学习的必经之路是临摹先人名碑名帖,通过不断地形似和神似的重复书写,领会书写的技法要领和审美情趣,这样的临摹过程对一个人的眼手调控和身心毅力是很大的考验,对于一个充满童真的小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份巨...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书法学习的必经之路是临摹先人名碑名帖,通过不断地形似和神似的重复书写,领会书写的技法要领和审美情趣,这样的临摹过程对一个人的眼手调控和身心毅力是很大的考验,对于一个充满童真的小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份巨大的挑战。再加上现在小学生的作业量大,在身心上对汉字书写或多或少会产生疲惫感和抵触心理,不少孩子不愿意学书法,或者学习一段时间后兴趣渐无,作品了无生机。在书法教育中,规范孩子书写的同时,保护孩子的童真更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教育 规范 自由 童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望“杏坛杯”——一位“杏坛杯”评委和选手的深度对话
11
作者 李响 张玲珑 《江苏教育》 2018年第21期16-17,共2页
张玲珑:李老师,您好!有幸在江苏省第12届“杏坛杯”青年教师书法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得到您的点评、指导,非常感谢!李响:你好!张老师。我也很荣幸担任这届“杏坛杯”的评委。从初赛到决赛,这一路走过,看到了老师们的勤学精研,看到了孩子... 张玲珑:李老师,您好!有幸在江苏省第12届“杏坛杯”青年教师书法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得到您的点评、指导,非常感谢!李响:你好!张老师。我也很荣幸担任这届“杏坛杯”的评委。从初赛到决赛,这一路走过,看到了老师们的勤学精研,看到了孩子们的为学勤敏,也看到了书法教师团队寻求发展的深切渴望和满腔热情。“杏坛杯”这场赛事让我们看到了江苏的中小学书法教育落地生根后,各市区以及学校在书法课堂教学中的优秀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坛杯 人在课中央 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