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常州市数字档案馆建设
被引量:
1
1
作者
缪秋君
翁丽娟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41,共2页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常州市档案局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需求导向、创新开放、整合资源、确保安全"的要求,顺应并融入常州"智慧城市"建设大局,依托电子政务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积极开展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逐步实现了档案收集...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常州市档案局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需求导向、创新开放、整合资源、确保安全"的要求,顺应并融入常州"智慧城市"建设大局,依托电子政务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积极开展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逐步实现了档案收集、管理、保存和利用工作的现代化、网络化、一体化。2014年9月成功创建为江苏省省辖市首家5A级数字档案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档案馆建设
常州市
服务型政府建设
统筹规划
市档案局
需求导向
整合资源
电子政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留存常州制造历史 展示档案文化魅力——常州市建设档案博览中心保护开发工商档案
2
作者
张敏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28,共3页
江苏常州,这是一座有着3200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古城,北枕长江、南连太湖,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穿域而过,孕育了运河两岸工商明珠,使这里成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晚清,当中国民族工业萌芽之时,这里走出了中国工业之父——盛宣怀;...
江苏常州,这是一座有着3200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古城,北枕长江、南连太湖,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穿域而过,孕育了运河两岸工商明珠,使这里成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晚清,当中国民族工业萌芽之时,这里走出了中国工业之父——盛宣怀;民国,在工业步入发展期,这里又出了一位纺织工业巨子一刘国钧;解放后,我国工业进入全盛时期,常州的纺织、印染、机械、电子轻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商档案
制造历史
常州市
保护开发
建设档案
文化魅力
京杭大运河
民族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台湾档案工作印象
3
作者
张步东
蔡炜斌
章丽华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2-73,共2页
2018年6月,江苏省常州市档案征集考察团一行围绕常州珍贵档案史料赴台进行专题考察。台湾多家档案机构藏有大量大陆珍贵档案史料。本次,考察团一行参观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以下简称“近史所”)、台北“中央研究院”台湾...
2018年6月,江苏省常州市档案征集考察团一行围绕常州珍贵档案史料赴台进行专题考察。台湾多家档案机构藏有大量大陆珍贵档案史料。本次,考察团一行参观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以下简称“近史所”)、台北“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台湾大学档案馆、台湾文献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受到当地档案机构的热情接待。考察团一行不仅参观了档案展览、浏览了珍藏档案、观摩了修复技术,还与当地档案机构进行了深入的业务交流,并征集了一批档案史料,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台湾档案工作的实力、魅力与活力。台湾档案机构简介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55年,近史所筹备处成立,开始接收迁台的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外务部和北洋政府外交部的档案。为加强档案管理,近史所于1958年设档案室,1988年设档案馆,1966年开始接收迁台的清末至1949年的商部、农商部、实业部、经济部等部门的档案,此后又逐步整合了其下属的图书馆、院史资料室的档案,并接收个人和团体捐赠的档案。目前,近史所共保管有档案近100万件,主要是近代外交与经济方面的档案,是研究清末与民国历史的第一手资料。近史所在档案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档案的分类整理、开发利用、提供服务方面,编纂出版了大量资料汇编,为研究人员和公众利用档案提供便利。同时,近史所比较注重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对重要档案进行数字化的同时,在档案目录数据库的著录及规范化建设上下了很大功夫,每份档案均建立了详细的著录项,不但实现了目录检索,还实现了内容检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工作
台湾史
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央研究院
档案信息化建设
档案目录数据库
印象
档案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企业历史档案资源整合开发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
4
作者
张敏
翁丽娟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0-61,共2页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任务。作为守护着大量体现城市发展的宝贵历史文化资料的档案部门,如何主动将档案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融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提升档案文化软实力,从而更好地服务...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任务。作为守护着大量体现城市发展的宝贵历史文化资料的档案部门,如何主动将档案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融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提升档案文化软实力,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民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档案文化需求,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和迫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历史
产业结构转型
城市发展
文化休闲
近代中国
国家文化
十七届五中全会
制造业主
集中统一管理
企业搬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常州市数字档案馆建设
被引量:
1
1
作者
缪秋君
翁丽娟
机构
江苏省常州市档案局
出处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41,共2页
文摘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常州市档案局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需求导向、创新开放、整合资源、确保安全"的要求,顺应并融入常州"智慧城市"建设大局,依托电子政务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积极开展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逐步实现了档案收集、管理、保存和利用工作的现代化、网络化、一体化。2014年9月成功创建为江苏省省辖市首家5A级数字档案馆。
关键词
数字档案馆建设
常州市
服务型政府建设
统筹规划
市档案局
需求导向
整合资源
电子政务
分类号
G270.7 [文化科学—档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留存常州制造历史 展示档案文化魅力——常州市建设档案博览中心保护开发工商档案
2
作者
张敏
机构
江苏省常州市档案局
出处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28,共3页
文摘
江苏常州,这是一座有着3200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古城,北枕长江、南连太湖,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穿域而过,孕育了运河两岸工商明珠,使这里成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晚清,当中国民族工业萌芽之时,这里走出了中国工业之父——盛宣怀;民国,在工业步入发展期,这里又出了一位纺织工业巨子一刘国钧;解放后,我国工业进入全盛时期,常州的纺织、印染、机械、电子轻工、
关键词
工商档案
制造历史
常州市
保护开发
建设档案
文化魅力
京杭大运河
民族工业
分类号
G279.2 [文化科学—档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湾档案工作印象
3
作者
张步东
蔡炜斌
章丽华
机构
江苏省常州市档案局
江苏省
常州市
天宁区
档案
局
出处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2-73,共2页
文摘
2018年6月,江苏省常州市档案征集考察团一行围绕常州珍贵档案史料赴台进行专题考察。台湾多家档案机构藏有大量大陆珍贵档案史料。本次,考察团一行参观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以下简称“近史所”)、台北“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台湾大学档案馆、台湾文献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受到当地档案机构的热情接待。考察团一行不仅参观了档案展览、浏览了珍藏档案、观摩了修复技术,还与当地档案机构进行了深入的业务交流,并征集了一批档案史料,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台湾档案工作的实力、魅力与活力。台湾档案机构简介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55年,近史所筹备处成立,开始接收迁台的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外务部和北洋政府外交部的档案。为加强档案管理,近史所于1958年设档案室,1988年设档案馆,1966年开始接收迁台的清末至1949年的商部、农商部、实业部、经济部等部门的档案,此后又逐步整合了其下属的图书馆、院史资料室的档案,并接收个人和团体捐赠的档案。目前,近史所共保管有档案近100万件,主要是近代外交与经济方面的档案,是研究清末与民国历史的第一手资料。近史所在档案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档案的分类整理、开发利用、提供服务方面,编纂出版了大量资料汇编,为研究人员和公众利用档案提供便利。同时,近史所比较注重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对重要档案进行数字化的同时,在档案目录数据库的著录及规范化建设上下了很大功夫,每份档案均建立了详细的著录项,不但实现了目录检索,还实现了内容检索。
关键词
档案工作
台湾史
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央研究院
档案信息化建设
档案目录数据库
印象
档案史料
分类号
G279.2 [文化科学—档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企业历史档案资源整合开发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
4
作者
张敏
翁丽娟
机构
江苏省常州市档案局
出处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0-61,共2页
文摘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任务。作为守护着大量体现城市发展的宝贵历史文化资料的档案部门,如何主动将档案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融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提升档案文化软实力,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民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档案文化需求,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和迫切要求。
关键词
企业历史
产业结构转型
城市发展
文化休闲
近代中国
国家文化
十七届五中全会
制造业主
集中统一管理
企业搬迁
分类号
G124 [文化科学]
G270.7 [文化科学—档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常州市数字档案馆建设
缪秋君
翁丽娟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留存常州制造历史 展示档案文化魅力——常州市建设档案博览中心保护开发工商档案
张敏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台湾档案工作印象
张步东
蔡炜斌
章丽华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企业历史档案资源整合开发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
张敏
翁丽娟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