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提高学校地理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廖书庆 《地理教学》 2007年第8期12-14,共3页
实施新课程对地理教师设计课堂、组织教学、整合资源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个性化要求。要解决这些问题,大型的教研活动无法针对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已经不能满足教师的需要,必须把教研重心下移到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上来。而每个学校的... 实施新课程对地理教师设计课堂、组织教学、整合资源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个性化要求。要解决这些问题,大型的教研活动无法针对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已经不能满足教师的需要,必须把教研重心下移到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上来。而每个学校的地理教研组活动是实现教研重心下移的最重要环节。但目前学校教研组活动实现“以校为本”的改进仍不明显,如何提高学校地理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教师 教研组 学校 个性化要求 组织教学 整合资源 教研活动 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维度构成与表现水平划分 被引量:7
2
作者 叶丽丽 沈斌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4-47,共4页
区域认知不仅是知识、策略和思维方式,更是一种能力。本文依据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确定了初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构成维度;结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对初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表现进行了水平划分;并结合具体课例... 区域认知不仅是知识、策略和思维方式,更是一种能力。本文依据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确定了初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构成维度;结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对初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表现进行了水平划分;并结合具体课例,阐述了在实践中如何评价初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发展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认知 能力 水平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课堂背景下体育教学和塑料器材的发展前景及策略——评《塑料材料手册(第三版)》 被引量:4
3
作者 姜庆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6-176,共1页
智慧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在信息化环境基础上,术使教学方式与学习,通过信息技方法得到创新思维,与从而培养与提升学生创新综合性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型教,学方式的产物。在此背景下,诸多科目的教学均在一定程度上得... 智慧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在信息化环境基础上,术使教学方式与学习,通过信息技方法得到创新思维,与从而培养与提升学生创新综合性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型教,学方式的产物。在此背景下,诸多科目的教学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更新调整,体育教学作为该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大板块备受教育行业关注。智慧课堂背景下体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中,体育器材的选择是重要一环。作为一种必不可缺的教学辅助资源育,在体教学的质量提升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课堂 体育教学 教学辅助 信息化环境 体育器材 材料手册 培养与提升 创新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 被引量:7
4
作者 宋玉珍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1,共3页
本文提出了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性,生物学教师应不断探索生命教育的途径,积极地投身于生命教育的实践中,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绽放生命的光彩。
关键词 中学 生物学教学 生命教育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理念对体育器材更迭与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姜庆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7-198,共2页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新工科理念是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其主要特征是将工程教育、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培养具备跨学科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人才。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体育...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新工科理念是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其主要特征是将工程教育、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培养具备跨学科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人才。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体育运动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将新工科化理念下的化工材料引入到体育器材设计和体育教学改革中,提高体育器材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水平,促进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器材 体育教学质量 人文教育 普及程度 化工材料 经济和社会发展 体育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学思维水平划分的课堂观察与评估 被引量:3
6
作者 谢敏英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30,共3页
基于对科学思维水平划分的内涵解读,结合具体课例,尝试以科学思维方法的掌握作为观察目标和判断依据,初步评估初中学生生物学科学思维水平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 科学思维 水平划分 课堂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病”一节基于概念的教学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谢敏英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38,共2页
以重要概念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填表、角色扮演等活动,围绕传染病的传播环节和预防展开讨论和分析,使学生对传染病及其预防构建系统的认识并形成应用于生活的能力。
关键词 传染病 重要概念 角色扮演 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语言表达能力 被引量:2
8
作者 廖书庆 《地理教学》 2008年第8期9-11,共3页
在高考地理试卷中,主观题往往失分率较高。原因主要在于这类题目需要学生用较多的文字去表述,而这恰恰是很多地理考生的不足之处。在平时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虽然能较好地掌握地理学基础知识,但在运用地理学的概念、原理来解释... 在高考地理试卷中,主观题往往失分率较高。原因主要在于这类题目需要学生用较多的文字去表述,而这恰恰是很多地理考生的不足之处。在平时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虽然能较好地掌握地理学基础知识,但在运用地理学的概念、原理来解释、说明一些地理学问题时却显得词不达意。学生们也常说,“心里明白,说不出来,说不准确”,所请“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地理学语言表达能力是衡量学生地理课学习水平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师在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同时,也应注意表达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表达能力 地理学 学生 培养 基础知识 探究能力 思维能力 自学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初中生区域认知能力测评的案例研究——以认知区域位置能力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叶丽丽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6-28,共3页
区域认知是中学生应当具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本文以区域认知能力维度构成中最基本的“认知区域位置”能力为例,通过开发相应的测评工具,并运用工具对本校七年级学生区域位置认知能力进行实践测量和评价,以期为初中生区域认知能... 区域认知是中学生应当具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本文以区域认知能力维度构成中最基本的“认知区域位置”能力为例,通过开发相应的测评工具,并运用工具对本校七年级学生区域位置认知能力进行实践测量和评价,以期为初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测评和培养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区域位置 测量工具 测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进化的学说”一节基于经验与思维的教学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敏英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24,共2页
以科学抽象思维的培养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基于经验的感性认知的铺垫和层层递进的思维活动,围绕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展开讨论、推理,并构建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模型,使学生形成对"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认识。
关键词 生物进化学说 经验 思维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验情境促进生命观念形成的实践探索--以“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玉珍 《生物学教学》 2023年第11期53-55,共3页
以“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为例,用扁豆花为实验材料创设实验教学情境,并贯穿整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深入认识花与果实在发育上的联系,理解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实现植物有性生殖概念的建构,促进学生生命观念的形成。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生命观念 果实和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地理课堂中的“即兴”教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书庆 《地理教学》 2006年第2期32-33,31,共3页
“即兴”本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术语,其含义是对眼前的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即兴是瞬间产生的一种思维反应。课堂教学中一节课或一节课中的某一个环节,因故没有(或不能)按原定的教学程序进行授课,由教师随机自由地组... “即兴”本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术语,其含义是对眼前的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即兴是瞬间产生的一种思维反应。课堂教学中一节课或一节课中的某一个环节,因故没有(或不能)按原定的教学程序进行授课,由教师随机自由地组织教学,或者是课堂上的即时信息或突发事件创造了一种最佳教育契机,促使教师变通性、创造性地实施教育,这便是“即兴”教学。教师根据课堂上呈现出来的学生求知欲望、自我实现欲望、审美欲望和创新欲望等表现,对课堂上所发生的乃至可能发生的一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课堂 课堂教学 求知欲望 艺术创作 教育契机 教学程序 组织教学 突发事件 自我实现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伪存真:地理课堂讨论实效性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3
作者 廖书庆 《地理教学》 2007年第7期12-14,共3页
实施新课程的地理课堂教学倡导“合作、交流”,课堂讨论是“合作、交流”的主要途径,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彰显学生个性和发展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课堂讨论,确实能提高地理课堂教学实效。然而,有些教师由于理解偏差或操... 实施新课程的地理课堂教学倡导“合作、交流”,课堂讨论是“合作、交流”的主要途径,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彰显学生个性和发展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课堂讨论,确实能提高地理课堂教学实效。然而,有些教师由于理解偏差或操作不当等原因,使课堂讨论在对传统的反叛中走人误区,其实效性往往不尽如人意,导致一些地理老师对课堂讨论的必要性产生了疑问。在开展新课程教学今天,课堂讨论究竟存在什么误区?如何提高课堂讨论的实效性?这些问题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 课堂讨论 实效性 学生主体地位 课程教学 学生个性 操作不当 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节的教学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陆志英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1-22,共2页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尝试性操作、自主观察、纠错性观察、小组竞赛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实践,实现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显微镜 观察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课程改革中评价学生的原则 被引量:1
15
作者 廖书庆 《地理教学》 2003年第1期14-15,共2页
传统课程评价观,内容卑浅,标准单一,重终结性评价而轻形成性评价,重表面课程分数而轻内在主体性人格发育,教师其实只是扮演着最终的课程分数的评判者,致使学生总是处于被测试、被区分、被选拔的评价客体地位,这样,建立在自省、自审意义... 传统课程评价观,内容卑浅,标准单一,重终结性评价而轻形成性评价,重表面课程分数而轻内在主体性人格发育,教师其实只是扮演着最终的课程分数的评判者,致使学生总是处于被测试、被区分、被选拔的评价客体地位,这样,建立在自省、自审意义上的自主性学习和发展就难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 情感性原则 地理课程 学生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上好地理试卷讲评课 被引量:1
16
作者 廖书庆 《地理教学》 2003年第2期36-36,共1页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讲评的前提条件1.做好试卷统计工作包括考点分布的统计,如果考试内容是高中地理上册,就可按各章节占分比例进行列表统计;考查类型的统计,即按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评价六个层次统计相应题目的数量和...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讲评的前提条件1.做好试卷统计工作包括考点分布的统计,如果考试内容是高中地理上册,就可按各章节占分比例进行列表统计;考查类型的统计,即按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评价六个层次统计相应题目的数量和占分比例;考试结果的统计,包括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每题的得分率;错误率的统计,主要是统计学生出错率;错误类型的统计,主要是统计学生出错的类型及人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学生 教师 地理试卷 讲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性地使用高中地理新教材
17
作者 廖书庆 《地理教学》 2005年第12期22-24,共3页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用教材教”的教材观。教师对新教材不仅要观其“形”,更要悟其“神”,领会其中实质。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自己特长,有选择地拓展课程资源,把新教材所蕴涵的教育价值挖掘出来,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用教材教”的教材观。教师对新教材不仅要观其“形”,更要悟其“神”,领会其中实质。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自己特长,有选择地拓展课程资源,把新教材所蕴涵的教育价值挖掘出来,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材 高中地理 课程改革 课程资源 教育价值 教师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地理教学的地方特色
18
作者 廖书庆 《地理教学》 2004年第9期18-19,共2页
地理学科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中学地理教学对中学生素质提高有明显的影响和突出作用。人类生活的所在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环境条件,因此,要提高地理教学效果,使学生感到所学地理知识对其发展有用,教师应紧密联系本... 地理学科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中学地理教学对中学生素质提高有明显的影响和突出作用。人类生活的所在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环境条件,因此,要提高地理教学效果,使学生感到所学地理知识对其发展有用,教师应紧密联系本地社会生产、生活实际,挖掘和拓展相关地理的教学内容,进行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科学文化素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促进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那么,如何结合本地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展示地理教育的地方特色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地理 教师 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 地方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捕捉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动态信息
19
作者 廖书庆 《地理教学》 2005年第5期14-15,12,共3页
课堂中的动态信息是指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蕴涵的,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能对地理课堂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有一定课程意义的氛围、环境、机会,它具有动态性、待开发性、多样性、难以复制性等特点。巧妙地捕捉课堂中的动态信息,是... 课堂中的动态信息是指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蕴涵的,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能对地理课堂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有一定课程意义的氛围、环境、机会,它具有动态性、待开发性、多样性、难以复制性等特点。巧妙地捕捉课堂中的动态信息,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智慧,它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信息 地理课堂教学 捕捉 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直接影响 学习方式 动态性 开发性 多样性 创造性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实新课程理念“以人为本”设计作业
20
作者 廖书庆 《地理教学》 2006年第5期33-35,共3页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和补充,对于理解、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固有观念的影响,地理作业形式单一和以读图填图练习为主,以至于许多学生对作业不感兴趣,甚至出见“...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和补充,对于理解、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固有观念的影响,地理作业形式单一和以读图填图练习为主,以至于许多学生对作业不感兴趣,甚至出见“以抄代做”的现象,失去学习地理的兴趣,在新课程教学中形成诸多的作业误区。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于布置作业时,应落实“以人为本”的地理新课程教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形式 以人为本 课程理念 设计 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 学习习惯 课程教学 教学理念 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