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圣 王慧敏 +4 位作者 蒋松凯 陈辉 蔡春霞 孙雪丽 李亚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0-174,共5页
与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因素相比,经济发展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最为显著。以江苏省沿海地区能源消费情况为基础,研究得出地区碳排放、人均碳排放,并且1999-2008年该地区碳排放量与人均碳排放量的增加趋势一致。选取人均GDP来代表经济增长数... 与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因素相比,经济发展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最为显著。以江苏省沿海地区能源消费情况为基础,研究得出地区碳排放、人均碳排放,并且1999-2008年该地区碳排放量与人均碳排放量的增加趋势一致。选取人均GDP来代表经济增长数据,人均CO2排放代表碳排放数据,借助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来分析江苏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CO2排放之间的关系和演变态势。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江苏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均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拟合模型中参数α0为0.245 7,α1为3.658 14e-5,α2为1.318 32e-8,α3为-3.298 09e-13,所以根据模型设定判断得出:1999-2008年间江苏省沿海地区人均碳排放量和人均GDP并不符合标准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型)关系,而是表现为三次方曲线模型。同时,依据人均碳排放量的变化特征,将江苏省沿海地区人均碳排放分为两个阶段:1999-2006年,人均碳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增长持续增加;2006-2008年人均碳排放量随经济增加趋势变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碳排放 相关性研究 排放因子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拟合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济-生态-农业导向的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研究——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秦贤宏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44-348,共5页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比较优势原理,综合考虑经济发展适宜性、农业空间约束性、生态空间约束性的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思路,并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演示。首先,分别进行经济、农业、生态空间适宜性评价,然后根据这3个适宜性指数计...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比较优势原理,综合考虑经济发展适宜性、农业空间约束性、生态空间约束性的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思路,并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演示。首先,分别进行经济、农业、生态空间适宜性评价,然后根据这3个适宜性指数计算出每个空间单元的建设用地扩展比较优势度,再根据建设用地扩展比较优势度进行建设用地开发强度配置。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有助于获得"建设"和"吃饭"的双赢,实现区域土地利用总福利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优化配置 比较优势 泰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环太湖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对策探讨
3
作者 车前进 高爽 +1 位作者 祝栋林 胡惠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1期12328-12329,12394,共3页
分析了江苏省环太湖地区畜禽养殖业发展的特点,总结了该区域在畜禽废弃物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配套政策。
关键词 江苏省环太湖 畜禽养殖 废弃物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重点行业用电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孟丹 刘进 +1 位作者 黄天科 何庆儒 《农村电气化》 2023年第7期1-4,共4页
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行业,同时也是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实施,工业领域终端用能电气化率持续提升,加上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对电网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灵活性提出了严峻... 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行业,同时也是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实施,工业领域终端用能电气化率持续提升,加上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对电网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灵活性提出了严峻挑战。研判工业用电负荷需求,加大智能电网建设布局,对推进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行业 用电量 双碳 电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水利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调查分析与计算——以蔷薇河送清水工程项目为实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林代锐 郑垂勇 +1 位作者 朱红 邱美琴 《水利经济》 2007年第1期20-22,共3页
以蔷薇河送清水工程为例,从工程实施前后的水质和水量两方面分析该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历史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工程实际,采用污染损失法计算工程效益。
关键词 环境水利工程 效益 调查 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断面水质响应的宜兴市水环境治理工程环境绩效评估 被引量:6
6
作者 高爽 蒋红 +1 位作者 徐缇 张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5-138,共4页
科学评估水环境治理与水环境质量的响应关系,对于科学系统、精准制定水环境治理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以太湖上游地区宜兴市为例,以断面水质改善为目标,建立一维非稳态水量水质模型,模拟宜兴市水环境治理工程环境绩效。模拟结果分为三种,... 科学评估水环境治理与水环境质量的响应关系,对于科学系统、精准制定水环境治理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以太湖上游地区宜兴市为例,以断面水质改善为目标,建立一维非稳态水量水质模型,模拟宜兴市水环境治理工程环境绩效。模拟结果分为三种,即水质与模拟水质基本一致,表明工程实施效果较好;模拟水质优于实测水质,表明水环境治理工程在污染源治理针对性、空间分布合理性、工程后续运营管理中仍存在问题,或河流水质受客水影响明显;实测水质优于模拟水质,主要原因为客水水质明显改善、环境容量增加或与未列入本评估范围的其他工程有关。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水环境治理工程环境绩效评估提供技术支撑,为制定科学、系统的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提供决策支撑,为流域层面、市级尺度区域环境绩效评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水环境治理 数学模型 绩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减排路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邱巨龙 刘树洋 +3 位作者 王华 牛淮金 苏庆 张艳红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7,共5页
分析了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源,以及现有核算方法的特点和不足,提出一种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核算范围包括污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环节的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直接排放,以及能耗、药耗隐含的间接排放。以江苏省某... 分析了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源,以及现有核算方法的特点和不足,提出一种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核算范围包括污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环节的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直接排放,以及能耗、药耗隐含的间接排放。以江苏省某典型污水处理厂为例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结果表明,电力消耗是污水处理厂CO_(2)排放的主要来源(占比53.85%),CH_(4)排放占比为28.96%。基于此,从节能降碳、降耗增效和工艺优化3个方面提出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减排路径,建议尽快组织制定统一的核算技术指南,开展重点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试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碳排放 核算方法 减排路径 污水处理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民用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在方案设计阶段中的作用──“苏州体育中心”项目前期工作有感
8
作者 蒋松凯 《现代管理科学》 1999年第4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民用建筑 方案设计阶段 项目可行性研究 项目前期工作 体育中心 设计方 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 咨询方 优势互补 体育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时空演变 被引量:49
9
作者 杨剑 蒲英霞 +1 位作者 秦贤宏 何一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5-99,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浙江省各地区人口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文章运用空间自相关、不均衡系数、人口重心和偏移增长法,对浙江省69个县级行政单元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在1985-2007年间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浙江省各地区人口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文章运用空间自相关、不均衡系数、人口重心和偏移增长法,对浙江省69个县级行政单元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在1985-2007年间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①浙江省人口密度分布具有"点—带—区"结构特征,即以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为高值点,通过杭甬高速和甬台温高速将各高值点连接成带,其他地区则形成人口密度低值区;②浙江省人口分布存在一定的空间关联性,在浙东北环杭州湾地区和浙东南沿海地区呈现高高集聚,在浙中和西南内陆地区呈现低低集聚;③浙江省人口呈不均衡分布状态,并且人口不均衡系数不断增大;④浙江省人口偏移增长在三大区域之间具有明显差异,浙东南沿海地区人口总偏移量为正,浙东北环杭州湾地区基本稳定、浙中和西南内陆地区为负,人口重心逐渐向东南沿海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分布 空间格局 演变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孢木霉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立枯丝核菌生物防治的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立华 金秋 +3 位作者 牛明 张营 邵孝侯 翟亚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5-117,共3页
为了检测棘孢木霉T12对立枯丝核菌的生防效果,测定了T12对立枯丝核菌RS02菌株竞争性抑制作用,T12挥发性代谢物对RS02菌核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T12的发酵液对RS02菌核萌发、菌丝干质量和侵染相关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培养4d的T12通... 为了检测棘孢木霉T12对立枯丝核菌的生防效果,测定了T12对立枯丝核菌RS02菌株竞争性抑制作用,T12挥发性代谢物对RS02菌核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T12的发酵液对RS02菌核萌发、菌丝干质量和侵染相关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培养4d的T12通过空间竞争对RS02生长产生抑制,抑制率达78.7%;T12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菌核萌发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3%、12.2%;大于10%浓度T12发酵液对菌核萌发、菌丝干质量均表现出显著或明显的抑制效果,50%浓度发酵液对菌核萌发、菌丝干质量的抑制率分别为65.7%、88.2%;培养5 d,10%、30%、50%浓度发酵液处理的RS02纤维素酶活力分别降低了17.4%、55.0%、76.8%,果胶酶活力分别降低了21.8%、53.9、69.5%。综合试验结果可知,棘孢木霉T12能够显著抑制立枯丝核菌的生长并降低其侵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枯丝核菌 菌核 棘孢木霉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尾密鲴在苏州重污染水体放养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许明 操家顺 +1 位作者 贾亚梅 徐哲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共3页
采用生物操作技术,在苏州重污染河道里放养黄尾密鲴以改善重污染水体水质。不仅进行了静态试验,而且在苗家河开展了示范区研究。结果表明:黄尾密鲴单位体重(g-1)的好氧量为0.339mg/(L·h),窒息点仅为0.25mg/L;黄尾密鲴在浮圈中主要... 采用生物操作技术,在苏州重污染河道里放养黄尾密鲴以改善重污染水体水质。不仅进行了静态试验,而且在苗家河开展了示范区研究。结果表明:黄尾密鲴单位体重(g-1)的好氧量为0.339mg/(L·h),窒息点仅为0.25mg/L;黄尾密鲴在浮圈中主要摄食悬浮有机物,其占食物总量的79.74%;静态试验和现场试验均表明黄尾密鲴24h都在摄食,日食率可达到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尾密鲴 重污染水体净化 生物操纵 示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断面水质达标的河网区点面源污染负荷优化分配模型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丽娜 韩龙喜 +2 位作者 谈俊益 张防修 林囿任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8-134,141,共8页
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核心——污染负荷分配的角度出发,对水系复杂的平原河网区点面源协同影响下污染负荷优化分配方案进行分析。通过引入水质达标保证率概念,将随机分析方法与确定性降雨产流、点面源产污及河网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相结... 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核心——污染负荷分配的角度出发,对水系复杂的平原河网区点面源协同影响下污染负荷优化分配方案进行分析。通过引入水质达标保证率概念,将随机分析方法与确定性降雨产流、点面源产污及河网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相结合,基于公平及可行性原则,以满足多控制断面水质达标保证率、点面源环境管控要求及污染治理水平为约束条件,构建了基于多控制断面水质达标保证率的点面源污染负荷优化分配模型。选取太湖某河网区域作为验证区域,区域点面源污染负荷优化分配后,各控制断面氨氮、总磷质量浓度均可达到全年90%水质达标保证率,表明所建模型是合理可行的,能够有效实现区域点面源污染负荷的优化分配,提高区域污染物全局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负荷分配 污染物总量控制 多控制断面 平原河网 点面源 保证率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条件对水稻秸秆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静 刘文娟 +2 位作者 戴本林 邓媛方 杨文澜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48,共6页
为探索合理的预处理方法以实现水稻秸秆的高效厌氧消化,笔者研究了NaOH,H_2SO_4与纤维素酶处理3种预处理方法对水稻秸秆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将经预处理的60 g干物质的水稻秸秆放入发酵瓶中,在恒温(35℃±1℃)下进行沼气发酵试... 为探索合理的预处理方法以实现水稻秸秆的高效厌氧消化,笔者研究了NaOH,H_2SO_4与纤维素酶处理3种预处理方法对水稻秸秆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将经预处理的60 g干物质的水稻秸秆放入发酵瓶中,在恒温(35℃±1℃)下进行沼气发酵试验。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NaOH,H_2SO_4,不同投加量纤维素酶预处理水稻秸秆的厌氧发酵效果,综合原料分解程度、总产气量、气体组分含量变化等指标,得出6%NaOH,2%H_2SO_4,纤维素酶添加量为40 U·g-1TS的预处理效果要分别优于同一组中其余质量分数的NaOH,H_2SO_4和不同添加量的纤维素酶;对比不同处理方法预处理水稻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效果,经过纤维素酶预处理的单位固体发酵产气量、底物分解率、甲烷体积百分数总体表现优于对照组、NaOH以及H_2SO_4预处理组。因此,生物预处理可能成为今后水稻秸秆沼气工程较理想的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沼气 NAOH H2SO4 纤维素酶 水稻秸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要点浅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付山 孙海燕 梁小平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3-128,共6页
填埋气发电和焚烧发电是垃圾综合利用的两种主要方式,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应充分考虑拟建地的基础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项目建设类型。结合工程实例,重点分析了两类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关注的主要外部条件,包括项目燃料资源供应和... 填埋气发电和焚烧发电是垃圾综合利用的两种主要方式,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应充分考虑拟建地的基础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项目建设类型。结合工程实例,重点分析了两类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关注的主要外部条件,包括项目燃料资源供应和利用、环境保护、上网电价的确定以及所面临的风险等方面,以期为项目建设提供更全面、科学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发电 项目可行性研究 要点 浅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镇域空间资源管控研究——以南京市竹镇镇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高爽 董雅文 祝栋林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7-101,105,共6页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东部发达地区生态型城镇为例,构建由生态安全重要性、宜业空间适宜性和人居环境友好性3个要素层和12个子目标所组成的城镇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东部发达地区生态型城镇为例,构建由生态安全重要性、宜业空间适宜性和人居环境友好性3个要素层和12个子目标所组成的城镇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空间地理信息系统(GIS)来识别生态、生活和生产空间("三生"空间),在此基础上将"三生"空间作为空间发展引导区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空间分区结果表明:竹镇镇生态、生活、生产空间占比分别为27.16%、29.28%和43.56%;在生态空间保护上,要对重要山体、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水库、水生态廊道等生态资源划定生态安全红线;在生产空间开发上,要根据产业集群理念合理布局农业、工业、生态旅游业;在生活空间的建设上,要充分利用镇域河道、绿地等开敞空间构建绿色城镇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空间资源 GIS 竹镇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理性与互惠偏好下PPP项目控制权激励模型比较研究:基于私人部门之间的控制权配置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云华 丰景春 +1 位作者 张可 严华东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1-158,共8页
目前PPP项目控制权分配的研究集中在公私双方之间,并未涉及私人部门之间的分配问题;且研究假设私人部门为完全理性经济人,忽略了私人部门在合作过程中的互惠互利社会性偏好。为此,将互惠性偏好植入私人部门效用和项目价值增值中,研究并... 目前PPP项目控制权分配的研究集中在公私双方之间,并未涉及私人部门之间的分配问题;且研究假设私人部门为完全理性经济人,忽略了私人部门在合作过程中的互惠互利社会性偏好。为此,将互惠性偏好植入私人部门效用和项目价值增值中,研究并构建私人部门之间的控制权分配激励模型,剖析两种视角下控制权分配对私人部门投入水平和PPP项目价值增值的激励效应差异,并对理论模型进行参数模拟和检验。结果表明:(1)完全理性视角下,私人部门控制权份额与基本投入产出、协同合作产出正相关,与投入成本负相关,控制权配置是一种结果导向型的激励策略;(2)互惠性偏好视角下,当控制权份额大于临界值时,私人部门几乎不进行基本投入和合作投入;当控制权份额小于临界值时,控制权份额与互惠性偏好程度、投入成本正相关,与协同合作产出负相关,控制权配置是一种兼顾过程和结果的混合导向型激励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 控制权 互惠性偏好 项目价值增值 激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波等离子体的密度与离子能量分布的诊断 被引量:6
17
作者 江南 王志强 +1 位作者 赵宁 李春茂 《真空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2-117,共6页
螺旋波等离子体是一种高密度的低温、低气压等离子体。这种等离子体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微机电系统加工、新型薄膜材料及纳米材料制备、材料表面改性以及气体离子激光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一套球栅阻滞场带通式能... 螺旋波等离子体是一种高密度的低温、低气压等离子体。这种等离子体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微机电系统加工、新型薄膜材料及纳米材料制备、材料表面改性以及气体离子激光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一套球栅阻滞场带通式能量分析器 ,对螺旋波等离子体在工艺室扩散区样品架表面的特性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实验研究 ,主要测试了在样品附近的等离子体在其表面上所形成的离子流密度 (从而导出等离子体密度 )以及入射离子的能量分布 ,并对这些参数随射频输入功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 ,在螺旋波等离子体的扩散区 ,离子能量分布的宽度比用离子温度预期的值大得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诊断 螺旋波等离子体 离子能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暖通风方式对室内外PM_(2.5)浓度及其相关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芳 孟丹 +1 位作者 韩苗苗 李贺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50-955,共6页
为探究采暖通风方式对住宅室内外环境中PM_(2.5)浓度及其相关性的影响,于2014—2015年冬季在南京市选取3种不同采暖通风方式的住宅(顶棚辐射供暖+24 h净化新风住宅H1;独立户式地暖住宅H2;无采暖住宅H3)进行了室内外颗粒物分粒径日平均... 为探究采暖通风方式对住宅室内外环境中PM_(2.5)浓度及其相关性的影响,于2014—2015年冬季在南京市选取3种不同采暖通风方式的住宅(顶棚辐射供暖+24 h净化新风住宅H1;独立户式地暖住宅H2;无采暖住宅H3)进行了室内外颗粒物分粒径日平均质量浓度采样和PM_(2.5)质量浓度逐时监测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室内外颗粒物均以PM_(2.5)为主,PM_(2.5)/PM10的质量比高达74%以上,3处住宅室内外PM_(2.5)浓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0.825,0.923.H1室内PM_(2.5)质量浓度水平最低,仅为室外的22.1%,且室内无粒径大于2.5μm的颗粒物;H3室内PM_(2.5)质量浓度水平最高,室内外PM_(2.5)相关系数最高,且室内存在一定量粒径大于2.5μm的颗粒物.夏热冬冷地区居民应改变传统的开窗通风模式,向净化新风系统转变,可有效降低室外大气污染对室内空气的干扰,保障室内空气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暖通风 室内 PM2.5 粒径分布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网络的城市时用水量预测组合模型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卫 陆健 吴志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97-200,共4页
为建立起城市用水量与其影响因素间的预测模型,以预测的城市用水量趋于合理,针对城市时用水量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在考虑充分利用各因素历史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城市时用水量的时间序列预测与解释性预测组合模型,并对... 为建立起城市用水量与其影响因素间的预测模型,以预测的城市用水量趋于合理,针对城市时用水量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在考虑充分利用各因素历史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城市时用水量的时间序列预测与解释性预测组合模型,并对南京市的时用水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预测误差小,能满足供水系统调度的实际需要.可见,本预测组合模型是合理的,为城市时用水量预测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用水量 组合模型 预测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角下苏州市循环经济发展新路径探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进 杨新宇 董雅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18,共4页
从研究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的关系入手,分析了经济较发达、生态建设基础较好的苏州市循环经济发展基础和潜在需求,站在生态文明的视角层面创造性地提出了苏州市未来循环经济须要突出4个整合的新路径——经济发展与社会循环的整合、产品... 从研究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的关系入手,分析了经济较发达、生态建设基础较好的苏州市循环经济发展基础和潜在需求,站在生态文明的视角层面创造性地提出了苏州市未来循环经济须要突出4个整合的新路径——经济发展与社会循环的整合、产品生产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整合、环境保护与循环利用的整合、循环经济发展与机制体制的整合,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增长需求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循环经济 新路径 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