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崇启大桥承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秦鸿根 王伦 +1 位作者 庞超明 周建林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60,共4页
为提高江海交汇环境下大型桥梁承台混凝土的耐久性,试验测试崇启大桥承台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变形性能、氯离子扩散系数和相应胶凝材料的水化热等。研究表明,优化后的配合比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掺40%~60%矿物掺合... 为提高江海交汇环境下大型桥梁承台混凝土的耐久性,试验测试崇启大桥承台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变形性能、氯离子扩散系数和相应胶凝材料的水化热等。研究表明,优化后的配合比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掺40%~60%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28d干燥收缩率为(1.4~2.5)×10^-4,到120d趋于稳定;氯离子扩散系数随龄期的增长和掺合料的增加而降低,双掺组为单掺组的20%~30%;大掺量矿物掺合料胶凝材料的7d水化热相对未掺组降低了30%。通过优选,确定粉煤灰掺量40%、矿粉掺量20%配合比为该桥承台混凝土配合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承台 混凝土 力学性能 变形性能 氯离子扩散系数 水化热 试验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启大桥接线工程下部软土孔隙结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志彬 刘松玉 +1 位作者 居俊 周伯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1-535,共5页
利用压汞法对崇启大桥接线工程下部海陆交互相沉积软土不同深度原状样及某一深度流变样进行了孔隙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接线工程沿线下部软土以颗粒间微孔隙为主,孔径范围在0.02~5μm之间,其中21,26和30 m深处原状土微孔进汞孔径的峰值... 利用压汞法对崇启大桥接线工程下部海陆交互相沉积软土不同深度原状样及某一深度流变样进行了孔隙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接线工程沿线下部软土以颗粒间微孔隙为主,孔径范围在0.02~5μm之间,其中21,26和30 m深处原状土微孔进汞孔径的峰值分别为0.865,0.351和1.3μm;其次是少量的团粒内和团粒间大孔隙,孔径在5~200μm之间,呈多级分布特征.软土孔隙结构特征与其埋深有关,30 m深处原状样中仅含极少量的团粒内和团粒间大孔隙.经历固结压缩和蠕变变形后,软土的孔隙结构进行了重新分布,原状土中大孔隙含量明显减少.软土流变样微孔部分所对应的进汞孔径峰值减小,流变样内包含少量的颗粒内孔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交互相沉积土 软土 孔隙结构 压汞试验 流变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启长江公路大桥引桥体外预应力体系组合疲劳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顾雨辉 周建林 +1 位作者 金平 单继安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62,共6页
为验证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体外预应力体系的组合抗疲劳性能,依托崇启长江公路大桥南、北引桥,在美国CTL试验室进行了将锚具组装件疲劳试验、锚具偏转试验和转向器微动磨损疲劳试验合成1个试验的组合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崇启长江... 为验证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体外预应力体系的组合抗疲劳性能,依托崇启长江公路大桥南、北引桥,在美国CTL试验室进行了将锚具组装件疲劳试验、锚具偏转试验和转向器微动磨损疲劳试验合成1个试验的组合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崇启长江公路大桥南、北引桥体外预应力体系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国内外规范对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膜厚不小于0.4mm的规定是合适的;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和塑料分丝管式转向器的组合克服了微动磨损疲劳的问题。该预应力体系很好地解决了体外索穿索及张拉时要求摩擦力小、运营状态要求摩擦力大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锚具组装件 环氧涂层 钢绞线 体外预应力 微动磨损疲劳 组合疲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腐蚀盐环境下的混凝土耐久性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伦 秦鸿根 +1 位作者 庞超明 黄健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17,共4页
通过3.5%NaCl溶液、5%Na2SO4溶液、3.5%NaCl+5%Na2SO4复合溶液以及模拟海水进行干湿循环腐蚀试验,研究干湿循环条件下,不同腐蚀溶液中混凝土超声波传播速度的变化规律,通过XRD、CT分析混凝土在不同腐蚀环境下的损伤劣化机理。结果表明:... 通过3.5%NaCl溶液、5%Na2SO4溶液、3.5%NaCl+5%Na2SO4复合溶液以及模拟海水进行干湿循环腐蚀试验,研究干湿循环条件下,不同腐蚀溶液中混凝土超声波传播速度的变化规律,通过XRD、CT分析混凝土在不同腐蚀环境下的损伤劣化机理。结果表明:干湿循环显著加速了混凝土的劣化过程;对于不配筋混凝土,氯盐的腐蚀较弱,只有干湿循环作用下F0组发生明显劣化;在氯盐和硫酸盐共存环境下,硫酸根的存在加速了氯离子对混凝土的腐蚀;模拟海水的腐蚀速度最快;F30S30组混凝土在腐蚀环境下生成物主要有钙矾石、F盐和石膏等,在氯盐和硫酸盐共同腐蚀条件下,没有发现F盐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干湿循环 氯盐 复合盐 超声声速 XRD X-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TU孔压消散试验的欠固结土OCR计算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居俊 刘松玉 +2 位作者 刘志彬 蔡国军 周伯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2-646,共5页
利用CPTU孔压消散试验数据对欠固结土的欠固结状态进行定量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固结状态参数的欠固结土超固结比计算方法.结合现场CPTU孔压消散试验及室内固结试验对崇启大桥北接线工程沿线③1层软土应力历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CPTU孔压消散试验数据对欠固结土的欠固结状态进行定量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固结状态参数的欠固结土超固结比计算方法.结合现场CPTU孔压消散试验及室内固结试验对崇启大桥北接线工程沿线③1层软土应力历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消散时间足够长时,CPTU孔压消散实验曲线的末端无限逼近原位初始孔压,且消散曲线尾端的实测孔压与时间平方根倒数成线性相关性,提出采用时间平方根倒数外推法计算原位初始孔压.当所计算的原位初始孔压大于静水压力时,则判定软土处于欠固结状态,进而建议采用固结状态参数对软土的欠固结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固结状态参数越小,说明欠固结程度越高.根据CPTU孔压消散试验计算了沿线软土③1层(淤泥质粉质黏土)的欠固结程度,然后利用室内固结试验成果验证了其合理性.基于OCR传统计算公式中系数与固结状态参数间定量关系,提出了考虑固结程度的欠固结土OCR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压静力触探 孔压消散试验 超固结比 固结状态参数 欠固结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