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灰固化工程材料在碳化条件下的强度及环境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唐强 潘玲玲 +2 位作者 高玉峰 陈甦 尹立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5-654,共10页
螯合剂常用于固定重金属污染物,水泥可有效提升材料的强度,而碳化效应对水泥基材料工作性能有着显著影响。因此,采用水泥和螯合剂对固体废弃物焚烧飞灰进行协同处理制备固化飞灰复合工程材料,并探究碳化效应对其强度及环境友好性的影响... 螯合剂常用于固定重金属污染物,水泥可有效提升材料的强度,而碳化效应对水泥基材料工作性能有着显著影响。因此,采用水泥和螯合剂对固体废弃物焚烧飞灰进行协同处理制备固化飞灰复合工程材料,并探究碳化效应对其强度及环境友好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养护28 d的飞灰复合材料强度达到3~6 MPa,高达规范中水泥土强度标准的7.5倍,且其强度随着龄期及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而碳化效应可有效的提升材料的强度特性;经处理后的飞灰复合材料中重金属Cd、Pb、Ni和Cr的浸出分别仅为原灰的2.0%,1.0%,19.2%和14.1%,碳化试样浸出略高,但仍满足固废浸出标准;碳化深度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大,与水泥掺量呈反比。优良的工作性能和环境友好性使材料在建设工程领域展示出极大的资源化利用潜力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焚烧飞灰 碳化效应 固化稳定化 强度 环境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渣-水泥固化碱渣土的工程特性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永辉 陈明玉 +1 位作者 张婉璐 张宇亭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2-585,597,共5页
以天津港北疆港区的废弃碱渣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利用高炉矿渣微粉(GGBS)、水泥对高含水率碱渣进行固化处理的方法,并对基于模糊评价法得到的优选配合比固化碱渣土的压缩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等固化剂掺量下,混掺固化剂的固化碱渣... 以天津港北疆港区的废弃碱渣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利用高炉矿渣微粉(GGBS)、水泥对高含水率碱渣进行固化处理的方法,并对基于模糊评价法得到的优选配合比固化碱渣土的压缩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等固化剂掺量下,混掺固化剂的固化碱渣土的强度要高于单掺固化剂的固化碱渣土;基于优选配合比(3%水泥+8%GGBS)的固化碱渣土压缩系数及压缩指数随龄期的延长不断降低,而结构屈服应力不断增大.固化碱渣土的压缩性能在屈服前后变化很大,建议工程中应确保上部荷载不能超出其结构屈服应力,以免发生突然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碱渣土 优选配合比 无侧限抗压强度 屈服应力 压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截面规则性的柱状节理岩体变形及强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姝 阙相成 +1 位作者 朱珍德 朱其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225,共13页
柱状节理岩体的复杂结构使其现场力学参数的确定存在困难,可靠地估计柱状节理岩体强度及变形特性对工程安全至关重要。结合Voronoi图形及3D打印技术制作不规则柱状节理岩体光敏树脂模具,并制备了具有不同倾角的规则及不规则柱状节理岩... 柱状节理岩体的复杂结构使其现场力学参数的确定存在困难,可靠地估计柱状节理岩体强度及变形特性对工程安全至关重要。结合Voronoi图形及3D打印技术制作不规则柱状节理岩体光敏树脂模具,并制备了具有不同倾角的规则及不规则柱状节理岩体试样。基于开展的单轴压缩试验结果,分析不同截面柱状节理岩体的变形及强度特性差异。根据试样最终破坏形态,揭示柱状节理岩体破坏模式及机制。结合已有研究结果,描述节理面材料对柱状节理岩体破坏形态及强度的影响。基于传统节理系数方法,提出了更能反映柱状节理岩体柱体结构特征的修正节理系数方法。采用修正节理系数法建立规则及不规则柱状节理岩体试验结果与现场变形及强度参数间的经验关系,将所提出计算公式应用于白鹤滩水电站工程,预测结果与现场实测值及RMR法(RMR为岩石质量评分指标)、Q法(Q为岩体质量指标)的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现场变形和强度参数,所提出的修正节理系数法的预测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面规则性 柱状节理岩体 变形及强度特性 物理模型试验 经验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场法的预制双裂隙岩体水力压裂扩展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吕茂淋 朱珍德 +1 位作者 周露明 葛鑫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50-1862,共13页
水力压裂裂隙扩展形态对于深部岩体油气开采和地热能开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深部地层岩体水力压裂裂隙扩展问题,基于相场法理论、Biot多孔弹性介质力学理论和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相场法应力−渗流耦合模型。该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方程组... 水力压裂裂隙扩展形态对于深部岩体油气开采和地热能开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深部地层岩体水力压裂裂隙扩展问题,基于相场法理论、Biot多孔弹性介质力学理论和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相场法应力−渗流耦合模型。该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方程组进行离散化处理,运用牛顿迭代法(Newton-Raphson method,简称NR法)和分离式耦合方法求解方程组以提高计算精度。对比了该模型数值解与室内试验模拟结果和基于数值流形法(numerical manifold method,简称NMM)的数值解,并将数值解与理论解析解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基于该模型,研究了地应力差、裂隙间距和注入流量等因素对垂直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双裂隙水力压裂裂隙扩展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应力差的增大,裂隙扩展路径的偏转角度增大,扩展分支路径相应增多;较小的裂隙间距使裂隙更易贯通,且裂隙扩展的偏转程度和扩展长度均随着裂隙间距的增大而逐渐增大;较大的注入流量更有利于裂隙扩展长度和扩展速度的增加。通过探讨不同因素对裂隙扩展的影响,为深部岩体水力压裂优化复杂裂隙网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场法 水力压裂 多孔介质 裂隙扩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的阶跃型滑坡预警曲面模型
5
作者 王伟 丁聪 +2 位作者 刘世藩 姜宇航 陈超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2,120,共9页
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搭建阶跃型滑坡预警曲面模型,以三峡库区王家坡滑坡监测数据为例构建预警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用于滑坡阶跃预警的可行性。该模型通过移动最小二乘法拟合滑坡累计位移-监测期次曲线,利用拟合曲线导数信息确定滑坡阶跃... 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搭建阶跃型滑坡预警曲面模型,以三峡库区王家坡滑坡监测数据为例构建预警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用于滑坡阶跃预警的可行性。该模型通过移动最小二乘法拟合滑坡累计位移-监测期次曲线,利用拟合曲线导数信息确定滑坡阶跃变形区间,以区间二阶导数最大值点作为“类破坏点”获得当期降雨、前期降雨、位移速率阈值;根据“类破坏点”监测信息,利用移动最小二乘法建立滑坡阶跃变形发生的阈值曲面,以位移速率作为分级标准建立4级预警阈值曲面模型进行预警分析。王家坡滑坡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警等级与滑坡实际位移情况相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警效果,能实现高效准确的滑坡阶跃变形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型滑坡 阶跃变形 预警模型 移动最小二乘法 王家坡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抗剪强度各向异性对边坡滑动模式与稳定性的影响
6
作者 张飞 胡光华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7,共7页
基于极限分析法中的上限定理,开展了考虑土体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的边坡稳定性研究,通过参数分析研究了土体抗剪强度各向异性对边坡失稳滑动方式与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随着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系数减小... 基于极限分析法中的上限定理,开展了考虑土体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的边坡稳定性研究,通过参数分析研究了土体抗剪强度各向异性对边坡失稳滑动方式与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随着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系数减小而减小,其影响程度随着土体内摩擦角和坡度的减小而增大;对于土体黏聚力较大、内摩擦角较小的缓坡,随着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系数减小,边坡的最危险滑动面会由坡脚深层破坏转变为坡底深层破坏,滑动范围显著增大;基于计算结果绘制了稳定图(stability chart),实现了考虑土体抗剪强度各向异性影响的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的快速计算与最危险滑动方式的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抗剪强度 各向异性 稳定性安全系数 极限分析法 滑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条件下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加固土体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7
7
作者 彭劼 何想 +2 位作者 刘志明 冯清鹏 何稼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69-1774,共6页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加固土体是近年来受到学术界重视的问题,但是对实际土壤温度下MICP加固土体的可行性及效果研究未见报道。利用尿素水解菌ATCC 11859,进行了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的试管试验及一维砂柱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下...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加固土体是近年来受到学术界重视的问题,但是对实际土壤温度下MICP加固土体的可行性及效果研究未见报道。利用尿素水解菌ATCC 11859,进行了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的试管试验及一维砂柱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微生物诱导生成碳酸钙的特性及对土体的加固效果。试管试验表明温度越高生成的碳酸钙越多,在不同温度下微生物诱导生成的碳酸钙晶型无显著差异,但是温度对碳酸钙的生成速率有明显影响。一维加固试验表明MICP在一般土壤温度条件下都能够有效地加固土体,但低温下MICP加固的试样强度较低,渗透系数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 温度 土体加固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加固有机质黏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0
8
作者 彭劼 温智力 +3 位作者 刘志明 孙益成 冯清鹏 何稼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3-740,共8页
利用尿素水解菌ATCC 11859,开展了不同胶结液浓度下MICP压力灌浆加固有机质黏土的研究试验。通过试验前后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CaCO_3含量、渗透系数、有机质含量以及灌浆过程中流出液Ca^(2+)与NH_4^+浓度的变化,综合评价了MICP压力... 利用尿素水解菌ATCC 11859,开展了不同胶结液浓度下MICP压力灌浆加固有机质黏土的研究试验。通过试验前后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CaCO_3含量、渗透系数、有机质含量以及灌浆过程中流出液Ca^(2+)与NH_4^+浓度的变化,综合评价了MICP压力灌浆加固有机质黏土的效果。结果表明:MICP压力灌浆加固有机质黏土是有效的,处理后试样有机质含量可降低1%~4%,无侧限抗压强度提高可达370%,渗透系数可降低约1个数量级;在本试验的菌液活性(即每分钟水解尿素的量为9.68毫摩尔每升)及浓度(约108 cell/mL)下,胶结液浓度对处理效果有明显影响,提高0.25M胶结液中的urea浓度,可显著提高处理后土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 有机质黏土 压力灌浆 胶结液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千枚岩各向异性力学特性与脆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伟 张宽 +2 位作者 曹亚军 陈超 朱其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75-989,共15页
为了研究层状千枚岩的力学特性与各向异性特征,开展了不同层理倾角与不同围压下的千枚岩力学试验。对比分析了千枚岩试样强度、变形、脆性与破坏模式等各向异性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层理倾角β增加,岩样的强度、变形特征曲线形状呈U型... 为了研究层状千枚岩的力学特性与各向异性特征,开展了不同层理倾角与不同围压下的千枚岩力学试验。对比分析了千枚岩试样强度、变形、脆性与破坏模式等各向异性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层理倾角β增加,岩样的强度、变形特征曲线形状呈U型;随围压增加,岩样强度及塑性增强,各向异性度逐渐减弱稳定。(2)采用多种强度准则描述岩样强度各向异性,其中Saeidi准则和改进Ramamurthy准则能很好地预测岩样在不同层理倾角下的抗压强度。(3)基于岩样峰前应力-应变曲线与能量特征提出了综合脆性评价指标,在层理倾角β=45°左右时,岩样脆性指标较低,更易发生剪切滑移破坏,得出脆性下降顺序为:沿层理面拉伸劈裂>穿层理面拉伸劈裂>沿层理面剪切>穿层理面剪切。(4)千枚岩的破坏模式与层理倾角和围压有关,单轴条件下,岩样劈裂破坏后易形成复杂裂纹网络;高围压下,岩样破裂后多形成单一的沿层理面或贯穿多层理面的剪切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千枚岩 各向异性 力学特性 脆性指标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化学腐蚀对砂板岩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王伟 李雪浩 +2 位作者 朱其志 石崇 徐卫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559-2566,2573,共9页
考虑酸性化学溶液和浸泡时间的影响,对砂板岩进行了不同水化学溶液侵蚀作用下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化学环境侵蚀作用对砂板岩试样的相对质量、变形和强度特性的影响规律。监测浸泡过程中溶液的pH值和Ca^(2+)、Mg^(2+)浓度变化... 考虑酸性化学溶液和浸泡时间的影响,对砂板岩进行了不同水化学溶液侵蚀作用下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化学环境侵蚀作用对砂板岩试样的相对质量、变形和强度特性的影响规律。监测浸泡过程中溶液的pH值和Ca^(2+)、Mg^(2+)浓度变化。结合扫描电镜试验,探讨了水化学作用下砂板岩的腐蚀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溶液酸性的增强,砂板岩受腐蚀程度逐渐增大;砂板岩的变形特性在水化学作用下表现为受腐蚀软化,并且随着溶液酸性的增强和浸泡时间的延长越发明显;砂板岩的峰值强度在水化学作用下降低,并且浸泡时间越长,强度下降越大;不同水化学环境中水-岩化学作用的类型和程度不同,从而导致岩石微细观结构变化也不相同,中性溶液以岩石内部胶结物质流失为主,酸性溶液中大粒径的矿物集合体也会发生大量溶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板岩 水岩化学作用 力学特性 腐蚀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湖相泥炭土渗透特性研究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桂跃 付坚 +2 位作者 吴承坤 曹净 高玉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197-3207,共11页
为明确高原湖相泥炭土渗透特性并建立渗透模型,采用固结-渗透联合试验装置对取自6个场地20余组土样天然状态及一维压缩过程中渗透系数进行测定,并分析了加载时长、应力水平以及烧失量、残余纤维含量等因素对其渗透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 为明确高原湖相泥炭土渗透特性并建立渗透模型,采用固结-渗透联合试验装置对取自6个场地20余组土样天然状态及一维压缩过程中渗透系数进行测定,并分析了加载时长、应力水平以及烧失量、残余纤维含量等因素对其渗透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分别加载条件下,泥炭土渗透系数k_v随加载时长T增大而减小并趋于稳定,稳定时长在10 d左右;分级加载条件下,k_v随固结应力σ′_v的增大呈非线性减小,k_v-vlgσ′关系曲线为反S型;高原湖相泥炭土渗透模型可用e-lgk_v表示,其渗透指数C_k与初始孔隙比e_0满足关系式C_k=0.25e_0;初始渗透系数k_v0和烧失量iw、残余纤维含量w_f及e_0关系较为离散,C_k和w_i、w_f及初始含水率w_0有一定的正相关性。通过电镜扫描试验,从土中孔隙特征角度探讨了高原湖相泥炭土渗透特性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土 渗透性 烧失量 渗透指数 孔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加筋黏土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高磊 胡国辉 +2 位作者 陈永辉 胡艳杰 龚云皓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98-203,共6页
按纤维与干土质量的百分比0.0%,0.1%,0.2%,0.3%和0.4%配制了玄武岩纤维加筋黏土试样,在控制干密度的条件下,对试样进行了一系列三轴固结不排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玄武岩纤维加筋黏土试样的破坏形态均呈鼓胀型,为明显的塑性破坏;(2... 按纤维与干土质量的百分比0.0%,0.1%,0.2%,0.3%和0.4%配制了玄武岩纤维加筋黏土试样,在控制干密度的条件下,对试样进行了一系列三轴固结不排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玄武岩纤维加筋黏土试样的破坏形态均呈鼓胀型,为明显的塑性破坏;(2)采用玄武岩纤维加筋,能够显著增加黏土的有效黏聚力,但对有效内摩擦角影响不大,当纤维掺量为0.3%时,土体的有效黏聚力最大;(3)玄武岩纤维加筋黏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总体表现为弱硬化型,可以用双曲线来拟合,在纤维掺量相同时,其拟合结果的参数b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在围压相同时,参数b随掺量的变化规律与围压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纤维加筋土 三轴试验 应力–应变关系 强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实膨胀土抗拉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珂 姜冲 +1 位作者 陈庆 吴兵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3-96,共4页
膨胀土干湿循环过程中土体内部干缩裂缝的产生与其抗拉强度有关,且其在抵抗干缩裂缝发育时产生重要作用,所以在研究膨胀土胀缩机理时,必须考虑抗拉强度的影响。对南京高淳膨胀土压实圆柱样采用轴向压裂法进行抗拉强度试验,研究不同压实... 膨胀土干湿循环过程中土体内部干缩裂缝的产生与其抗拉强度有关,且其在抵抗干缩裂缝发育时产生重要作用,所以在研究膨胀土胀缩机理时,必须考虑抗拉强度的影响。对南京高淳膨胀土压实圆柱样采用轴向压裂法进行抗拉强度试验,研究不同压实度、不同初始含水率、不同制样方法、饱和度以及吸力对压实圆柱样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实膨胀土的抗拉强度随着压实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失水和吸水对压实膨胀土抗拉强度有削弱作用且吸水的削弱作用更加明显;试样从非饱和状态转变为饱和状态时抗拉强度减小极为明显,减小比率高达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压实度 加州承载比(CBR) 抗拉强度 轴向压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砂–海泥混合料作为海堤填料的可行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福海 陈庆 +2 位作者 张晓阳 丰土根 李文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82-186,共5页
提出海砂–海泥混合料作为海堤填筑材料。通过室内试验对不同掺合比的海砂海泥混合料的土体强度参数、压缩性能以及渗透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示海砂–海泥按质量比1.5∶1掺合时,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最接近工程要求。为改善混合... 提出海砂–海泥混合料作为海堤填筑材料。通过室内试验对不同掺合比的海砂海泥混合料的土体强度参数、压缩性能以及渗透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示海砂–海泥按质量比1.5∶1掺合时,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最接近工程要求。为改善混合料工程性质,采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对掺合比1.5∶1的固化混合物的强度特性、压缩特性、渗透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掺量和龄期的增加,固化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均有很大提高;存在7 d的早期强度;应力应变曲线在水泥掺量为8%与10%时具有有明显的峰值,且脆性破坏特征明显;渗透系数大幅度降低;水泥掺量为6%时,28 d龄期固化混合料便属于低压缩性土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砂–海泥 固化处理 强度特性 渗透特性 掺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明土的取土管贯入扰动变形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跃东 罗如平 +1 位作者 刘坚 杨冬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07-1512,共6页
在岩土工程勘察取样过程中,取土管的贯入会引起土体的扰动变形,影响到对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准确评价。为了研究取土管贯入过程中土体扰动变形特性,基于透明土及PIV技术,开发了相应的取土管贯入模型试验系统,进行了取土管的贯入试验,得... 在岩土工程勘察取样过程中,取土管的贯入会引起土体的扰动变形,影响到对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准确评价。为了研究取土管贯入过程中土体扰动变形特性,基于透明土及PIV技术,开发了相应的取土管贯入模型试验系统,进行了取土管的贯入试验,得到了在取土管贯入过程中土体扰动变形场的分布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土体扰动变形随着取土管贯入深度增大而增大,管外土体主要表现为斜向上的隆起变形;管内土体主要为向上的隆起变形,在深度方向最大变形位于取土管中间部位;不同截面处土体其变形规律基本一致,截面间土体剪切变形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土管扰动变形 取土贯入 透明土 PIV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液限土路堤填筑的双指标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洪宝宁 化君晖 +1 位作者 刘鑫 易进翔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55-262,共8页
对于高液限土(包括改良的高液限土)填筑的路堤只用单一的压实度指标控制常常易导致质量隐患。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一个采用空气率V_a和压实度D_c双指标控制高液限土路堤填筑质量的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控制标准。当压实度控制指标D_c≥93%时... 对于高液限土(包括改良的高液限土)填筑的路堤只用单一的压实度指标控制常常易导致质量隐患。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一个采用空气率V_a和压实度D_c双指标控制高液限土路堤填筑质量的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控制标准。当压实度控制指标D_c≥93%时,高液限黏土和粉土空气率控制标准为4%≤V_a≤8%,含砂高液限黏土和粉土空气率控制标准为6%≤V_a≤13%。通过系统的试验研究,验证了双指标质量控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空气率和压实度双指标控制,不仅可以保证高液限土填筑路堤的强度和刚度,而且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为进一步充分利用高液限土作为路堤填料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液限土 路堤填筑 双指标控制 空气率 水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泡混合轻质土试样制备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周云东 王勇 +3 位作者 黎冰 徐佳辉 刘萌成 Ali H Mahfouz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413-4420,4428,共9页
由于气泡消泡的缘故,室内制备和现场浇筑气泡混合轻质土时存在塌陷问题。为分析和解决该问题,以砂土为原料土,开展了不同温差、湿度和掺砂与否条件下3种密度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制备试验,并测定了各试样的高度和强度,基于热力学理论分析了... 由于气泡消泡的缘故,室内制备和现场浇筑气泡混合轻质土时存在塌陷问题。为分析和解决该问题,以砂土为原料土,开展了不同温差、湿度和掺砂与否条件下3种密度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制备试验,并测定了各试样的高度和强度,基于热力学理论分析了3种因素对试样制备和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试样制备时温度与养护温度之间的温差是影响气泡混合轻质土胀缩性的决定性因素,轻质土中的气泡含量越高,受温差影响越大,通过控制温差即可解决塌陷问题;湿度和掺砂与否对气泡混合轻质土的试样制备影响不明显,但是湿度高会延长试样脱模时间以及影响试样的完整性;温差和温度共同影响气泡混合轻质土的早期强度,其中温差主要影响试样密实度,温度主要影响水泥水化反应速率。试验结果可为气泡混合轻质土制备和施工时间点选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混合轻质土 温差 湿度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荷载引起心形应力路径下软土非共轴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沈扬 徐海东 +1 位作者 王保光 刘汉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共9页
采用空心圆柱仪对重塑空心软黏土试样开展了一系列非破坏试验,研究了列车循环动荷载作用下的性状。试验中主要选取心形应力路径,以圆形应力路径为辅助,对比分析了两种应力路径下软土的非共轴应变特征,探究循环振次对非共轴特性的影响、... 采用空心圆柱仪对重塑空心软黏土试样开展了一系列非破坏试验,研究了列车循环动荷载作用下的性状。试验中主要选取心形应力路径,以圆形应力路径为辅助,对比分析了两种应力路径下软土的非共轴应变特征,探究循环振次对非共轴特性的影响、荷载频率的大小对非共轴角与大主应力方向角关系曲线形态变化的影响,同时进行了机制分析,并与另一动应力水平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论证。此外,在不考虑频率影响下建立了简化的非共轴角与大主应力方向角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发现,在大主应力方向角旋转的任意周期内,心形与圆形两种应力路径下非共轴角随大主应力方向角变化趋势各自有明显特点,相同动应力水平下两种应力路径产生的偏应力增量引起的单位偏应变增量大小也有所区别,但在大主应力方向角旋转的局部角度内,两种应力路径下的偏应变增量相近;心形应力路径下的非共轴角以及偏应力增量引发的单位偏应变增量大小受循环振次的影响不明显,任意振次中大主应力方向角在[-30°,40°]弧度区间内对应的偏应变增量远大于该区间之外的偏应变增量;随着频率增大,非共轴角随大主应力方向角的变化呈现越来越明显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荷载 非共轴 循环振次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状EKG电化学注浆软基加固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沈扬 邱晨辰 +2 位作者 宋顺翔 芮笑曦 施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57-61,共5页
为了改善电化学注浆法存在的问题,寻求适宜的注浆浓度和方式,利用自主研发的装置前期对管状EKG电化学注浆法进行探索,对比不同注浆浓度电化学注浆效果,以此为基础重点分析强度和电流两个因素,探究电化学注浆对真空预压进行二次加固的可... 为了改善电化学注浆法存在的问题,寻求适宜的注浆浓度和方式,利用自主研发的装置前期对管状EKG电化学注浆法进行探索,对比不同注浆浓度电化学注浆效果,以此为基础重点分析强度和电流两个因素,探究电化学注浆对真空预压进行二次加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EKG管可将真空预压和电化学注浆有机结合,有效缓解金属电极腐蚀问题;(2)电化学注浆效果显著,必然存在浓度最优值使得注浆效果最好,电势作为能反映外加电解质溶液后土体内部变化的重要指标应该被重点研究;(3)真空–电化学注浆法二次加固土样强度提升明显,注浆浓度选择应根据土样含水率具体确定,研究尚需完善,但能够为真空预压的二次处理方式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注浆 真空预压 注浆浓度 管状EK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应力试验方法的气泡混合轻质土使用寿命估计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刘鑫 甘亮琴 +1 位作者 盛柯 洪宝宁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93-1799,共7页
基于加速应力试验方法,借助概率统计理论分析了以水泥、水和气泡群为组成材料的气泡混合轻质土疲劳寿命的特点及其分布,建立了气泡混合轻质土的线性化疲劳方程,预测了气泡混合轻质土在正常车辆荷载作用下的使用寿命。研究结论表明:通过... 基于加速应力试验方法,借助概率统计理论分析了以水泥、水和气泡群为组成材料的气泡混合轻质土疲劳寿命的特点及其分布,建立了气泡混合轻质土的线性化疲劳方程,预测了气泡混合轻质土在正常车辆荷载作用下的使用寿命。研究结论表明:通过不同加速应力下疲劳寿命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3个指标判别,同一应力下的气泡混合轻质土的疲劳寿命离散性较小,离散程度随着加速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基于加速应力试验结果线性回归分析,证明气泡混合轻质土疲劳寿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建立了气泡混合轻质土的疲劳寿命方程,表明疲劳寿命的对数是加速应力的递减函数;估计了正常车辆荷载作用下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平均使用寿命约为73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混合轻质土 加速应力试验 对数正态分布 疲劳方程 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