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悬挂式帷幕地铁深基坑变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44
1
作者 李方明 陈国兴 刘雪珠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82-2190,共9页
基于江漫滩地铁深基坑的变形实测资料,采用理论分析、经验公式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总结了悬挂式帷幕基坑变形规律,给类似工程设计和监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悬挂式帷幕基坑地表沉降曲线呈凹槽形,地表沉降考虑流固耦合作用大于不考虑... 基于江漫滩地铁深基坑的变形实测资料,采用理论分析、经验公式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总结了悬挂式帷幕基坑变形规律,给类似工程设计和监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悬挂式帷幕基坑地表沉降曲线呈凹槽形,地表沉降考虑流固耦合作用大于不考虑流固耦合作用;地下连续墙的最终形态为内凸胀肚型,墙顶水平位移不完全是朝坑内移动,地下连续墙最大水平位移与基坑挖深的比值和全止水帷幕基坑差异不大,最大水平位移点深度位于坑底附近;由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占总沉降量的比值约为0.54;地表沉降范围可以划分为主要影响区、次要影响区和微弱影响区;地表沉降曲线可根据影响分区选用不同的函数表达式;最大地表沉降点位置大于同等条件下全止水帷幕基坑约1.0~3.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止水帷幕 地铁 江漫滩 基坑 降水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振动下南京片状细砂的有效应力路径及破坏模式 被引量:9
2
作者 刘雪珠 陈国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9-726,共8页
以南京片状结构细砂为研究对象,采用英国WFI动静多功能三轴仪,研究了饱和南京片状结构细砂在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静偏应力水平、循环应力比对其动力特性的影响;把振动孔压的发展与应力路径相联系,分析了循环荷载作用下不同阶段南京片状... 以南京片状结构细砂为研究对象,采用英国WFI动静多功能三轴仪,研究了饱和南京片状结构细砂在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静偏应力水平、循环应力比对其动力特性的影响;把振动孔压的发展与应力路径相联系,分析了循环荷载作用下不同阶段南京片状结构细砂所处的初始压密状态、压缩状态和膨胀状态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同时,根据静偏应力与循环偏应力的大小,视有无偏应力反向,南京片状结构细砂的破坏模式可分为循环活动性和塑性应变累积破坏,并对其循环活动性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振动荷载 南京片状细砂 循环三轴试验 破坏模式 有效应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南京片状细砂的不排水动力性态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国兴 刘雪珠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98-1504,共7页
以南京片状细砂为研究对象,采用英国WFI动静多功能三轴仪,研究饱和南京片状细砂在循环荷载作用下静偏应力水平、循环应力水平对其不排水动力特性的影响。把振动孔压的发展与应力路径相联系,分析了循环荷载作用下不同阶段南京片状细砂所... 以南京片状细砂为研究对象,采用英国WFI动静多功能三轴仪,研究饱和南京片状细砂在循环荷载作用下静偏应力水平、循环应力水平对其不排水动力特性的影响。把振动孔压的发展与应力路径相联系,分析了循环荷载作用下不同阶段南京片状细砂所处的初始压密状态、压缩状态和膨胀状态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根据静偏应力与循环偏应力的大小,视有无偏应力反向,将南京片状细砂的破坏模式可分为循环活动性和塑性应变累积破坏;同时,针对振动孔压上升使得南京片状细砂出现动剪切模量软化现象,研究了每一次循环过程中滞回曲线的卸载段及再加载段的割线动剪切模量Gsec和最大割线模量Gmax的变化规律,发现Gsec和Gsec/Gmax与循环应变εs之间的关系可用指数函数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片状细砂 循环三轴试验 破坏模式 有效应力路径 动剪模量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层地连墙施工对邻近浅基础房屋影响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方明 高波 +2 位作者 朱利明 陈国兴 刘雪珠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87,共7页
以深厚软土层地下连续墙施工对邻近浅基础房屋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计算房屋长期沉降,并与实测值对比分析,通过房屋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变化,判断房屋安全性。结果表明:(1)房屋长期沉降由地连墙成槽土体损失、超孔压消散... 以深厚软土层地下连续墙施工对邻近浅基础房屋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计算房屋长期沉降,并与实测值对比分析,通过房屋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变化,判断房屋安全性。结果表明:(1)房屋长期沉降由地连墙成槽土体损失、超孔压消散土体固结和土骨架蠕变引起的,其沉降是长期的;(2)房屋的沉降主要为工后沉降,施工阶段房屋沉降较小,仅为455 d沉降量的15%,软土变形有较大的滞后性;(3)软土层中地连墙施工引起的房屋沉降,在施工阶段采用HS硬化土模型,工后采用SSC蠕变模型,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为接近;(4)剪应力最大值主要集中在沉降较大部位附近,部分横墙剪应力超过砂浆抗剪强度,需要对相应墙体进行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连续墙 浅基础房屋 沉降 不均匀沉降 剪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引起的地基土应力状态变化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刘雪珠 陈国兴 储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9-166,共8页
将列车移动荷载简化为多个移动轮轴荷载,基于列车-轨道-路基解析模型推求的列车运行时不同时刻、不同位置时作用于路基的振动荷载时程,采用多点输入方式实现列车荷载的移动施加方式,建立路(地)基-场地体系三维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基于Ab... 将列车移动荷载简化为多个移动轮轴荷载,基于列车-轨道-路基解析模型推求的列车运行时不同时刻、不同位置时作用于路基的振动荷载时程,采用多点输入方式实现列车荷载的移动施加方式,建立路(地)基-场地体系三维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基于Abaqus软件的并行计算集群平台,对轨道交通振动荷载下路(地)基-场地体系的动力反应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列车荷载作用线正下方地基中的动应力特征及土单元应力状态变化,分析了列车轮轴荷载移动过程中不同深度处土单元的应力路径和主应力轴的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移动荷载 应力路径 主应力轴旋转 三维分析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南京片状细砂的动应力--应变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国兴 刘雪珠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9年第2期119-125,共7页
以片状颗粒成分为主的片状结构砂与常用的圆形颗粒标准石英砂相比,在物理力学特性上有显著的差异。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振动孔压上升会导致土体刚度发生软化,当振动孔压累积达到一定水平时,会产生液化现象,从而引起土体结构发生破... 以片状颗粒成分为主的片状结构砂与常用的圆形颗粒标准石英砂相比,在物理力学特性上有显著的差异。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振动孔压上升会导致土体刚度发生软化,当振动孔压累积达到一定水平时,会产生液化现象,从而引起土体结构发生破坏。采用英国WFI动三轴仪,研究了南京片状细砂在循环荷载作用下,静偏应力水平、循环应力比水平和循环次数对其动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考虑每一次循环过程中动应力—应变关系滞回曲线的卸载及再加载割线动剪切模量G_(sec)和最大割线模量G_(max)的变化特性,建立了动剪模量软化的经验公式;静偏应力水平对动剪模量软化有显著影响,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动应力—应变滞回圈逐渐向应变累积方向滑移和向应变轴方向倾斜,且彼此分离;考虑循环软化特性,采用修正的Masing准则,描述了循环荷载下南京片状细砂的动应力—应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荷载 片状结构砂 动应力—应变关系 动剪模量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壁后注浆材料配比及注浆效果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彭国峰 韩爱民 +2 位作者 苏明 李彤 岳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86-293,共8页
盾构壁后注浆浆液需根据实际工程,满足相应的工作性能要求;并达到一定的注浆效果。基于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分析了各注浆材料掺比与浆液工作性的关系,提出了适合工程施工的浆液配比。通过探地雷达技术对注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得出拱顶... 盾构壁后注浆浆液需根据实际工程,满足相应的工作性能要求;并达到一定的注浆效果。基于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分析了各注浆材料掺比与浆液工作性的关系,提出了适合工程施工的浆液配比。通过探地雷达技术对注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得出拱顶注浆效果好于边墙。应注意对壁后注浆效果不佳区域及时补注浆液,防止地层塌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壁后注浆 浆液配比 注浆效果 雷达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锡常地区主采层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晓梅 朱国荣 +2 位作者 余勤 于军 姚红卫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6-29,共4页
本次数值模拟是从苏锡常整个大区域考虑,建立统一的主采层地下水流模拟模型,通过对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重新认识及边界条件的合理概化,较大程度地减少了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利用已校正过的模型对该地区禁采后地下水水位恢复情况进行了预... 本次数值模拟是从苏锡常整个大区域考虑,建立统一的主采层地下水流模拟模型,通过对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重新认识及边界条件的合理概化,较大程度地减少了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利用已校正过的模型对该地区禁采后地下水水位恢复情况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该模型较适用于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流 数值模拟 苏州市 无锡市 常州市 地下水开采 数学模型 水文地质条件 水位降落漏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静压桩挤土应力影响的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瑞彩 施建勇 +1 位作者 陈胜 陈华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292-4299,共8页
通过GDS应力路径三轴仪进行饱和淤泥质粉质黏土的应变保持和剪切试验,模拟静压桩沉桩过程中及沉桩后桩周土体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的变化以及剪切模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桩周土体的超静孔隙水压力u与应变ε、初始应力σ0有关;最大超... 通过GDS应力路径三轴仪进行饱和淤泥质粉质黏土的应变保持和剪切试验,模拟静压桩沉桩过程中及沉桩后桩周土体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的变化以及剪切模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桩周土体的超静孔隙水压力u与应变ε、初始应力σ0有关;最大超静孔隙水压力umax与应变ε之间近似双曲线分布关系;最大超静孔隙水压力umax与初始应力σ0之间、有效应力增量?σa′与初始应力σ0之间近似直线变化关系;剪切模量G_(50)与距桩轴相对距离r/r0之间近似双曲线分布,与深度有关;归一化后的剪切模量G_(50)/G_(50∞)与深度的关系不明显,仅与距桩轴相对距离r/r0有关,7.5倍桩径之外的剪切模量G_(50)不再受到桩贯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保持试验 剪切试验 超静孔隙水压力 有效应力增量 应变 初始应力 剪切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片状细砂不排水循环三轴试验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雪珠 陈国兴 庄海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3-178,共6页
基于软件ABAQUS的二次开发平台,引入Byrne修正的Martin和Finn孔压应变模型,并与土体动力黏塑性记忆型嵌套面模型相结合,通过编制Fortran子程序,嵌入到软件ABAQUS中,实现了软件ABAQUS的有效应力算法,对南京片状细砂土的不排水循环三轴试... 基于软件ABAQUS的二次开发平台,引入Byrne修正的Martin和Finn孔压应变模型,并与土体动力黏塑性记忆型嵌套面模型相结合,通过编制Fortran子程序,嵌入到软件ABAQUS中,实现了软件ABAQUS的有效应力算法,对南京片状细砂土的不排水循环三轴试验进行三维数值仿真。通过与循环三轴试验结果的比较,发现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上能再现南京片状细砂的不排水循环特性,如不排水循环三轴试验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应变累积、应变软化等;且数值仿真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试验结果的振动孔压发展特征。研究的意义在于理想三维数值模拟试验能够突破常规的室内土工试验能力及其局限性,这为今后饱和砂土不排水循环特性的宏、细观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三轴试验 三维数值仿真 南京片状细砂 不排水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层盾构掘进速率和刀盘扭矩预测模型及其地层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志奇 李彤 +2 位作者 韩爱民 苏明 黄新强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49-1455,共7页
以复杂地层地质分段为基础,统计不同地质分段的盾构掘进参数,开展针对盾构掘进速率与刀盘扭矩的多元回归分析,得到适用于复杂地层的掘进参数回归模型,并分析回归模型系数与全断面等效岩体基本质量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全断面等效... 以复杂地层地质分段为基础,统计不同地质分段的盾构掘进参数,开展针对盾构掘进速率与刀盘扭矩的多元回归分析,得到适用于复杂地层的掘进参数回归模型,并分析回归模型系数与全断面等效岩体基本质量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全断面等效岩体基本质量指标考虑了复杂地层中不同区段掌子面内各地层面积占比差异,可作为地质分段标准;掘进速率与刀盘扭矩的回归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相对误差较小,回归模型对均质地层及复合地层均有较好的拟合精度;围岩等级提高时,掘进速率、刀盘扭矩回归模型系数具有明显的分段变化特征。其量化结论可用于定量预测不同地层盾构掘进参数,以提高盾构施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复杂地层 掘进参数 回归模型 地层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磨损比耗指数的滚刀磨损定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苏明 李彤 +2 位作者 韩爱民 金立忠 刘雪珠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91-898,共8页
为定量预测盾构掘进复合地层时不同刀位的滚刀磨损量,以滚刀磨损的逐刀量测及相应的破岩体积的分层统计为基础,将位置各异的滚刀磨损比耗指数(SWI)——滚刀磨损增加量与破岩体积之比,按滚刀掘进地层进行分类统计,得到以掘进参数为自变... 为定量预测盾构掘进复合地层时不同刀位的滚刀磨损量,以滚刀磨损的逐刀量测及相应的破岩体积的分层统计为基础,将位置各异的滚刀磨损比耗指数(SWI)——滚刀磨损增加量与破岩体积之比,按滚刀掘进地层进行分类统计,得到以掘进参数为自变量、适用于4种均质地层的SWI回归方程。将SWI回归方程与磨损量的分层求和法相结合,提出基于磨损比耗指数的复合地层滚刀磨损的定量预测方法。研究表明:1)磨损比耗指数同时考虑磨损量与滚刀安装位置、掘进距离的关系,物理意义明确;2)SWI回归方程预测精度较高,可为刀圈极限磨损预测提供掘进参数预警值。通过分析方程系数与岩性的相关性,提出在不同地层中有利于减缓滚刀磨损的掘进参数调整方法。实测结果表明,复合地层滚刀磨损定量预测方法在磨损量预测,尤其是滚刀寿命预测中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层 盾构掘进 滚刀磨损 磨损比耗指数(SWI) 分层求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注浆浆液流动性指标适用性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金立忠 彭国峰 +2 位作者 韩爱民 吴永哲 李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303-307,共5页
浆液流动性指标试验方法对不同性质浆液的适用性存在差异,多种流动性指标与试验方法的组合运用能够准确、合理地反映浆液的经时变化。通过稠度试验、孔道压浆流动度试验和胶砂流动度试验,对常规快硬型单液活性浆液的流动性指标进行了对... 浆液流动性指标试验方法对不同性质浆液的适用性存在差异,多种流动性指标与试验方法的组合运用能够准确、合理地反映浆液的经时变化。通过稠度试验、孔道压浆流动度试验和胶砂流动度试验,对常规快硬型单液活性浆液的流动性指标进行了对比试验量测,探讨了不同的试验方法对浆液流动性的适用性和合理性,分析了浆液流动性的经时变化,提出了浆液流动性指标的控制范围,为盾构同步注浆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注浆 流动性 对比试验 经时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坑底加固置换率对杭州地铁湘湖站深基坑安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雪珠 张艳书 +1 位作者 顾蒙娜 庄海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36-142,共7页
针对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站北二基坑的坍塌事故,建立了基坑开挖全过程模拟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坑底加固置换率对该深基坑侧向位移、地连墙弯矩和内支撑轴力的影响规律,并把计算结果与该基坑坍塌事故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针对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站北二基坑的坍塌事故,建立了基坑开挖全过程模拟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坑底加固置换率对该深基坑侧向位移、地连墙弯矩和内支撑轴力的影响规律,并把计算结果与该基坑坍塌事故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置换率小于60%时,其对该深基坑的水平侧移和弯矩都有较大的影响,当置换率大于60%时这种影响明显变小;置换率对内支撑轴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底层内支撑的影响最大,而对其他内支撑轴力的影响基本一致。通过与该基坑坍塌事故的对比,可以发现置换率对地连墙弯矩的主要影响范围正与本次事故地连墙的折断位置相吻合,且该基坑已加固区的围护结构没有坍塌这一现象也再次证明基坑底部加固对该基坑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深基坑 地基加固 坍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填土高度下壁厚对钢波纹管力学性状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洋 洪宝宁 +1 位作者 刘鑫 潘忱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69-73,共5页
通过建立模拟施工条件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不同填土高度下壁厚对钢波纹管变形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填土高度小于8m时,壁厚对钢波纹管管中处竖向变形量影响较小,壁厚超过4mm,每增加1mm变形减小低于0.3%;填土高度大于8m后,随着... 通过建立模拟施工条件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不同填土高度下壁厚对钢波纹管变形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填土高度小于8m时,壁厚对钢波纹管管中处竖向变形量影响较小,壁厚超过4mm,每增加1mm变形减小低于0.3%;填土高度大于8m后,随着壁厚的增加,钢波纹管管中处竖向变形量线性减小,但减幅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波纹管 竖向变形 轴向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水盾构带压开舱时压力舱内不同泥浆液位下开挖面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俞超杰 陈健 +1 位作者 陈胜 闵凡路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1-259,共9页
泥水盾构在水下复杂地层带压开舱作业时,一般会根据实际情况将压力舱内泥浆降低至一定的液位。依托武汉地铁8号线越江隧道工程带压开舱作业实例,采用FLAC3D软件,对不同泥浆液位下盾构隧道开挖面主被动极限支护力及失稳破坏模式进行研究... 泥水盾构在水下复杂地层带压开舱作业时,一般会根据实际情况将压力舱内泥浆降低至一定的液位。依托武汉地铁8号线越江隧道工程带压开舱作业实例,采用FLAC3D软件,对不同泥浆液位下盾构隧道开挖面主被动极限支护力及失稳破坏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本工程上土下岩的复合地层带压开舱工况而言,不同泥浆液位下开挖面主动破坏均属于整体失稳破坏,且随着泥浆液位的降低,主动极限支护力先增后减,开挖面敏感区域逐渐下移并扩大,液位下降至隧道中心处时主动极限支护力最小;不同泥浆液位下开挖面的被动破坏均属于局部失稳破坏,被动极限支护力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最敏感区域均位于开挖面上半部;当泥浆液位降低至隧道中心以下时,隧道拱顶处支护力显著大于地层土水压力,此时开挖面面临较严峻的被动失稳风险,因此实际施工时不建议液位下降至隧道中心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水盾构 带压开舱 泥浆液位 开挖面稳定性 极限支护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隧道圆形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特性及控制指标探讨 被引量:8
17
作者 龚亮 靳建军 +2 位作者 陈胜 刘雪珠 闵凡路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6-322,346,共8页
基于深埋隧道超深竖井工程,对比分析了圆形与矩形基坑受力变形特征,在对国内外圆形竖井基坑典型案例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圆形竖井基坑的变形抑制机理,以现有规范、工程实例为基础确定圆形竖井基坑的变形控制指标。研究结果表明:①考... 基于深埋隧道超深竖井工程,对比分析了圆形与矩形基坑受力变形特征,在对国内外圆形竖井基坑典型案例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圆形竖井基坑的变形抑制机理,以现有规范、工程实例为基础确定圆形竖井基坑的变形控制指标。研究结果表明:①考虑空间结构体系的圆形竖井计算的地墙内力及变形比弹性地基梁的计算结果小20%以上,而矩形基坑的计算结果仅比弹性地基梁的计算结果小0~15%;②支护结构承受轴力为主的"圆筒"效应、轴力对薄弱处的加强以及土体的"挤压"效应三者的综合作用是圆形基坑受力变形抑制的原因;③随着基坑深度增大,基坑侧墙水平位移与深度的比值显著减小;随着基坑直径增大,基坑侧墙水平位移与深度的比值变大;④建议以基坑深度35m、基坑直径40m为分界点,根据情况分别选取0.5‰、1‰、1.8‰作为对于圆形深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竖井 圆形基坑 变形 控制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覆黏土层条件下考虑空间变异的砂土地基地震液化可靠度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胜 周旭辉 吴勇信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1-126,134,共7页
基于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上覆黏土层的砂土地基地震液化响应动力可靠度进行研究,建立了黏土-砂土地基平面应变模型,通过模拟土体剪切模量的空间变异性,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并结合生成的非高斯随机场评估液化区面积、超孔隙水压力和... 基于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上覆黏土层的砂土地基地震液化响应动力可靠度进行研究,建立了黏土-砂土地基平面应变模型,通过模拟土体剪切模量的空间变异性,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并结合生成的非高斯随机场评估液化区面积、超孔隙水压力和地表位移,研究了不同剪切模量变异系数(COV)对地基地震液化可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切模量变异系数越大,液化范围缩小越困难,液化范围峰值的分布范围越分散;地表水平位移和地表最大差异沉降均随剪切模量变异系数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变异性 上覆黏土 砂土地基 地震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