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军 张腊梅 沈历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648-1651,共4页
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0例反流性食管炎,前瞻性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中药方,对比两组近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患者... 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0例反流性食管炎,前瞻性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中药方,对比两组近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治疗4、8周RDQ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8周后内镜检查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内镜下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两组MCS评分、PCS评分以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明显,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还能有效预防术后复发,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中西医结合 疗效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心通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胡昌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1221-1223,共3页
目的:探讨脑心通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患者492例,随机单盲对照分为脑心通组342例和对照组15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情况,硝酸甘油用量情况,心电图、心功能情况,血脂、血液流... 目的:探讨脑心通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患者492例,随机单盲对照分为脑心通组342例和对照组15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情况,硝酸甘油用量情况,心电图、心功能情况,血脂、血液流变学情况,总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治疗后效果优于治疗前,脑心通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脑心通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 心绞痛 不稳定型 中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房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566-568,共3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40 mg/d,4周后改为20 mg...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40 mg/d,4周后改为20 mg/d,对照组为不规律口服辛伐他汀,口服辛伐他汀总时间少于8周;治疗组口服辛伐他汀总时间为12个月。追踪12个月,观察肝、肾功能,高敏C-反应蛋白、血脂、阵发性房颤再发率和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和C-反应蛋白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和C-反应蛋白显著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显著升高(P<0.05)。(2)阵发性房颤再发率和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治疗组发生6例(10%)明显低于对照组17例(36.5%)(P<0.05)。(3)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治疗组发生心血管事件8例(13.3%)明显低于对照组22例(42.3%)(P<0.05)。结论:辛伐他汀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过程中,在调节血脂同时,还具有抗房颤、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纤颤 急性冠脉综合征 辛伐他汀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心功能不全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腊梅 邹冬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1036-1037,1049,共3页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在急性心功能不全时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2例急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支持,同时进行动脉血气、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的检测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22例,经BiPAP呼吸机30mi...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在急性心功能不全时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2例急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支持,同时进行动脉血气、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的检测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22例,经BiPAP呼吸机30min、2h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HR、RR、NB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治疗2h后PH值、SaO2、PaO2均显著上升(P<0.05)。结论:急性心功能不全伴低氧血症的患者,早期应用BiPAP能迅速纠治并改善心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功能不全 BIPAP呼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脑梗死30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胡昌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急性脑梗死(DACI)与血糖、血脂、血尿酸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对30例 DAC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同期45例非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患者(NDACI)作对比分析。结果: DACI与NDACI相比在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及CT检查结果等方面... 目的:探讨糖尿病急性脑梗死(DACI)与血糖、血脂、血尿酸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对30例 DAC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同期45例非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患者(NDACI)作对比分析。结果: DACI与NDACI相比在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及CT检查结果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或P<0.05)。结论:DACI应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等危险因素,适当抗凝、抗血小板凝聚等治疗,以改善DACI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脑梗塞 血糖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宁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靳宏举 胡昌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718-720,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宁对早期糖尿病肾病(EDN)治疗效果。方法:将2005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68例E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采用饮食控制和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冠心宁注射液治疗,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 目的:探讨冠心宁对早期糖尿病肾病(EDN)治疗效果。方法:将2005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68例E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采用饮食控制和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冠心宁注射液治疗,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血脂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冠心宁能改善EDN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血脂和微循环,减少尿白蛋白的排除,减轻肾损害,改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冠心宁 血液流变学 糖尿病/并发症 中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邹冬侠 胡昌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1001-1003,共3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每日2次给予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80mg,14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每日1次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50mL+丹红注射液30mL。14d为...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每日2次给予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80mg,14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每日1次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50mL+丹红注射液30mL。14d为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疗效比较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疗效差别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用奥扎格雷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奥扎格雷钠 脑梗死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