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禽骨骼肌肌纤维类型影响因素及其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谢兵红 单艳菊 +5 位作者 范晨宇 薛夫光 吴红翔 巨晓军 束婧婷 刘一帆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61-1572,共12页
肌纤维是构成肌肉组织的基本单位。肌肉的肌纤维类型组成与肉品质密切相关,并可在机体生长发育、营养和饲养环境等外界刺激下发生变化。近年来,由于消费者和育种学家对肉品质的关注,家禽肌纤维类型及其转换规律已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 肌纤维是构成肌肉组织的基本单位。肌肉的肌纤维类型组成与肉品质密切相关,并可在机体生长发育、营养和饲养环境等外界刺激下发生变化。近年来,由于消费者和育种学家对肉品质的关注,家禽肌纤维类型及其转换规律已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组学研究技术的发展,转录组学、蛋白组学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家禽肌纤维类型调控机理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相关研究的进展。充分了解目前有关肌纤维类型转化的研究,是后续开展相关肉品质与调控机制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在此背景下,作者介绍了肌纤维的结构组成及不同类型的分类方法,简述了肌纤维类型与家禽肌肉品质特征相关性状如肉色、pH、系水力和嫩度之间的关系,并总结了生长、品种、环境和饲养方式等因素对肌纤维类型的影响,重点讨论了现有的分子调控研究进展,旨在为家禽肌纤维类型转换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最后,对未来优质肉鸡的育种方向提出了展望,希望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单细胞/空间组学技术、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基因编辑技术等前沿技术能在肌纤维类型研究领域广泛运用,肌纤维类型转换的机制研究将不断完善,并建立家禽肉质性状的分子选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肉品质 肌纤维类型 肌纤维类型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斗鸡mtDNA遗传多样性及起源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朱文奇 李慧芳 +3 位作者 郭军 宋卫涛 徐文娟 陈宽维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60-1563,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斗鸡的遗传多样性和起源。运用DNA测序的方法测定了河南斗鸡、鲁西斗鸡、吐鲁番斗鸡、西双版纳斗鸡和漳州斗鸡5个斗鸡品种40个个体的mtDNA细胞色素b(Cytb)的部分碱基序列(535 bp)。结果表明,这5个斗鸡品种共有6...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斗鸡的遗传多样性和起源。运用DNA测序的方法测定了河南斗鸡、鲁西斗鸡、吐鲁番斗鸡、西双版纳斗鸡和漳州斗鸡5个斗鸡品种40个个体的mtDNA细胞色素b(Cytb)的部分碱基序列(535 bp)。结果表明,这5个斗鸡品种共有6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428 57-0.785 71;核苷酸多样度为0.000 80-0.006 54;漳州斗鸡与其它斗鸡的遗传距离均较远;基于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分析表明中国斗鸡母系起源于多个红色原鸡亚种。结论,漳州斗鸡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而西双版纳斗鸡和吐鲁番斗鸡最贫乏;中国斗鸡母系起源于多个红色原鸡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斗鸡 细胞色素B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部分地区鸡源与猪源弯曲菌耐药性分析与毒力基因检测 被引量:10
3
作者 唐梦君 周倩 +6 位作者 张小燕 张静 唐修君 陆俊贤 周生 蒲俊华 高玉时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84-2292,共9页
旨在了解江苏省部分地区鸡源与猪源弯曲菌的耐药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从江苏省25个规模养殖场采集250份粪便样品进行弯曲菌的分离鉴定,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9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s),PCR... 旨在了解江苏省部分地区鸡源与猪源弯曲菌的耐药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从江苏省25个规模养殖场采集250份粪便样品进行弯曲菌的分离鉴定,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9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s),PCR方法扩增弯曲菌8种与致病力相关的毒力基因。结果显示:共分离得到93株弯曲菌,包括空肠弯曲菌45株,结肠弯曲菌48株;空肠弯曲菌对萘啶酸(80.0%)、四环素(71.1%)和环丙沙星(66.7%)的耐药率较高,而结肠弯曲菌对红霉素(87.5%)、萘啶酸(79.2%)和阿奇霉素(72.9%)产生较强的耐药性,分离株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多重耐药率达67.7%;8个毒力基因在弯曲菌分离株中的携带率不同,cdtB和cadF携带率为100%,htrB为97.8%,clpP为76.3%,csrA为18.3%,wlaN为5.4%,cstⅡ为2.2%,cgtB为0%。结果提示,江苏省畜禽养殖场弯曲菌分离株多重耐药情况严重,毒力相关基因在弯曲菌中分布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菌 耐药性 毒力基因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番鸭NMB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和组织表达分析
4
作者 张莹 陈广振 +6 位作者 刘梅 李红霞 俞燕 贾雪波 李雯倩 范建华 马志禹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05-1715,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克隆半番鸭神经介素B(NMB)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检测NMB基因在半番鸭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根据NCBI数据库中鸭NMB基因的预测序列(登录号:XM_027466185.2)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半番鸭NMB基因片段,克... 【目的】本研究旨在克隆半番鸭神经介素B(NMB)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检测NMB基因在半番鸭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根据NCBI数据库中鸭NMB基因的预测序列(登录号:XM_027466185.2)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半番鸭NMB基因片段,克隆后测序获得NMB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半番鸭NMB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并构建遗传进化树;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MB基因mRNA在半番鸭体内多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本试验克隆获得了半番鸭NMB基因,其CDS序列长度为387 bp,编码128个氨基酸,包括14个氨基酸(GNLWATGHFMGKKS)的蛙皮素保守结构域,与鸡、小鼠、猪、牛和人的NMB的保守结构域完全相同。相似性比对发现,半番鸭与鸡NMB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较高,分别为87.9%和89.8%,与其他动物的相似性较低;半番鸭NMB在进化上与鸡亲缘关系较接近,与牛、马、猪、犬等家畜较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半番鸭NMB蛋白属于亲水性蛋白,其N-端22个氨基酸为信号肽,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中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分别占53.91%、14.06%、7.03%和25.00%,半番鸭NMB蛋白主要与NMBR和GRPR蛋白结合发挥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NMB基因mRNA在半番鸭中枢和外周多个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以空肠为对照,NMB基因在中枢的小脑、大脑和视叶表达量相对较高(P<0.01),在外周的气管、肺脏、松果体、甲状腺、肾脏和尾脂腺表达量相对较高(P<0.01)。另外,NMB基因mRNA在不同性别半番鸭体内的表达趋势基本一致,但在在小脑和胰腺等组织中母鸭比公鸭NMB基因mRNA的表达量相对较高(P<0.01),但在松果体和肾脏等组织中则相反(P<0.01;P<0.05)。【结论】半番鸭NMB蛋白具有蛙皮素的保守结构域,与鸡的亲缘关系最近、蛋白相似性高,属于亲水性蛋白,有信号肽。NMB基因在半番鸭多个中枢(小脑、大脑和视叶)和外周(松果体、肾脏、尾脂腺、甲状腺和气管等)组织器官中高表达。以上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半番鸭NMB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番鸭 NMB基因 克隆 表达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的鸡不同杂交组合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唐修君 樊艳凤 +5 位作者 贾晓旭 葛庆联 陆俊贤 马丽娜 韩威 高玉时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23-1534,共12页
旨在探讨鸡不同杂交组合线粒体控制区(mtDNA D-loop区)的遗传多样性和单倍型特性。选取固始鸡和隐性白羽鸡及其正、反交F1代、藏鸡以及F2代等6个群体共387个个体的mtDNA D-loop区进行测序,分析其遗传规律和单倍型特性,并与不同红色原鸡... 旨在探讨鸡不同杂交组合线粒体控制区(mtDNA D-loop区)的遗传多样性和单倍型特性。选取固始鸡和隐性白羽鸡及其正、反交F1代、藏鸡以及F2代等6个群体共387个个体的mtDNA D-loop区进行测序,分析其遗传规律和单倍型特性,并与不同红色原鸡亚种进行聚类,分析其母系起源。结果显示,6个群体D-loop区全序列大小为1 231 bp,共检测到28个多态位点和1个C碱基缺失,共构成19种单倍型,分为A、B、C和E 4个单倍型群,其中,固始鸡和反交F1代主要为A、C单倍型,固始鸡A、C单倍型比例分别为53.42%和46.58%,反交F1代A、C单倍型比例分别为50.75%和49.25%;隐性白羽鸡、正交F1代和F2代优势单倍型均为E单倍型,占比分别为 48.89%、48.84%和50.00%。6个鸡群体单倍型多样度( Hd )在0.496~0.729之间,核苷酸多样度( Pi )在0.003 40 ~0.005 41之间, Hd 值和 Pi 值最大的均为正交F1代,其次为隐性白羽鸡和F2代,固始鸡和反交F1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接近。聚类分析显示,A、B单倍型群与滇南亚种交叉聚为一枝;E单倍型群与印度亚种交叉聚为一枝;C单倍型群与印度亚种、指名亚种、印尼亚种以及滇南亚种聚为一枝。结果提示,mtDNA D-loop区遵循严格的母系遗传,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和单倍型比例与其母本基本一致;我国家鸡群体具有多个红色原鸡母系起源,且主要起源于原鸡滇南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遗传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产蛋数遗传力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郭军 曲亮 +3 位作者 窦套存 王星果 胡玉萍 王克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3期111-116,共6页
【目的】产蛋数是蛋鸡、肉种鸡育种工作中主选性状,但已有研究报道的产蛋数遗传力跨度较大,使育种工作者无从选择。对鸡产蛋数遗传力进行Meta分析,旨在评估蛋鸡、肉种鸡及地方鸡种产蛋数遗传力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 【目的】产蛋数是蛋鸡、肉种鸡育种工作中主选性状,但已有研究报道的产蛋数遗传力跨度较大,使育种工作者无从选择。对鸡产蛋数遗传力进行Meta分析,旨在评估蛋鸡、肉种鸡及地方鸡种产蛋数遗传力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ISI Web of Science、PubMed、EBSCO及ProQuest数据库,收集1990—2019年国内外发表的产蛋数遗传评估相关文献,共获得72篇符合内控标准的论文。应用随机效应模型、亚组分析及两步法回归分析评估产蛋数遗传力数据集。【结果】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产蛋数遗传力为0.234±0.009,不同研究结果之间异质性较高;亚组分析结果表明,白壳蛋鸡、褐壳蛋鸡亚群产蛋数遗传力分别为0.242±0.022、0.224±0.017,肉种鸡、地方鸡亚群产蛋数遗传力分别为0.221±0.029、0.240±0.014,产蛋后期遗传力呈现下降。产蛋数遗传力方程为h2=-0.0023t+0.2253。【结论】遗传因素对鸡产蛋数变异贡献较低,遗传力的异质性可归因于遗传背景和周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蛋数 META分析 亚组分析 回归分析 遗传力 周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肉鸡线粒体单倍型与遗传起源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唐修君 樊艳凤 +5 位作者 贾晓旭 葛庆联 陆俊贤 周倩 陈大伟 高玉时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748-3758,共11页
旨在探讨鸡线粒体D-loop区单倍型特性以及与生长速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其遗传起源。选取不同类型肉鸡品种(配套系)6个,测定其生产性能,并对6个群体共计314个个体线粒体D-loop区全长进行测序,分析其单倍型特性;同时与不同红色原鸡亚种进行... 旨在探讨鸡线粒体D-loop区单倍型特性以及与生长速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其遗传起源。选取不同类型肉鸡品种(配套系)6个,测定其生产性能,并对6个群体共计314个个体线粒体D-loop区全长进行测序,分析其单倍型特性;同时与不同红色原鸡亚种进行聚类,分析其母系起源。结果显示,6个群体D-loop区全序列共检测到37个突变位点,构成40种单倍型,分为A、B、C和E 4个单倍型群,其中AA肉鸡、罗斯308、禽雁麻鸡和裕禾1号肉鸡主要为E单倍型,占比分别为85.92%、50.00%、100.00%和70.21%;园丰麻鸡2号和港丰瑶黑麻鸡E单倍型占比相对较低,分别为15.00%和22.39%,园丰麻鸡2号B单倍型含量最高,占比66.67%,港丰瑶黑麻鸡C单倍型含量最高,占比40.30%。相关性分析显示,初生重与E单倍型比例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A、B和C单倍型比例之间均呈负相关;E单倍型比例与公母平均体重约1.8 kg时日龄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公母平均体重约1.8 kg时饲料转化比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聚类分析显示,A、B单倍型所有个体均与原鸡滇南亚种聚为一枝;E单倍型所有个体均与原鸡印度亚种聚为一枝;C单倍型所有个体与原鸡印度亚种、滇南亚种、指名亚种以及印尼亚种交叉聚为一类。结果提示,线粒体单倍型与肉鸡生长速度之间相关显著,E单倍型与肉鸡生长速度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我国家鸡群体母系起源丰富,但主要起源于原鸡滇南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单倍型 生产性能 遗传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肉鸡遗传资源种质特性评价与利用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束婧婷 屠云洁 邹剑敏 《中国畜禽种业》 2023年第12期146-155,共10页
我国拥有丰富的肉鸡遗传资源,开展肉鸡种质资源表型与基因型精准鉴定评价,深度发掘优异种质、优异基因是进一步利用分子辅助标记选择、基因组育种和基因编辑等分子编写育种方法,开展我国肉鸡创新育种的基础。针对目前我国肉鸡育种中仍... 我国拥有丰富的肉鸡遗传资源,开展肉鸡种质资源表型与基因型精准鉴定评价,深度发掘优异种质、优异基因是进一步利用分子辅助标记选择、基因组育种和基因编辑等分子编写育种方法,开展我国肉鸡创新育种的基础。针对目前我国肉鸡育种中仍存在屠宰性能、屠体外观、饲料转化率等表型生产性能测定准确性低、遗传评估效果差以及地方鸡品种出现乱杂乱配,导致部分重要的地方鸡种遗传资源流失等问题,该文总结了近年来肉鸡饲料利用率精准测定、屠体外观、肉品质精准测定和评价方法等进展情况以及肉鸡品种精准鉴定和分子身份证研究进展情况,进一步提升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效率,展示了肉鸡鸡冠、毛囊密度、皮肤颜色等屠体外观和肉品质等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的挖掘和鉴定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近年来利用基因芯片和基因组育种技术开展我国黄羽肉鸡配套系和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育种情况;提出我国肉鸡育种发展方向,通过开发和利用肉鸡表型组测定技术体系,结合基因组育种、基因编辑技术等现代分子编写育种技术,加快黄羽肉鸡核心经济性状选择的遗传进展,提升黄羽肉鸡产业竞争力;黄羽肉鸡的重要趋势是要向屠宰加工型发展,小型白羽肉鸡近年一直呈现上升趋势,我国自主培育的“广明2号”“圣泽901”“沃德188” 3个快大型白羽肉鸡新品种打破了国外快大型白羽肉鸡垄断局面,今后将进一步加强推广应用和新品种培育,加快提升快大型白羽肉鸡品种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遗传资源 种质特性 评价与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鸡5周龄体质量遗传参数及估计方法比较
9
作者 郭军 曲亮 +3 位作者 窦套存 沈曼曼 胡玉萍 王克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6-750,共5页
为调查蛋鸡资源群体早期体质量选育潜力,比较了限制最大似然法、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和积分嵌套拉普拉斯逼近方法的效率和结果准确性,应用动物模型估计遗传参数。试验鸡来自东乡绿壳蛋鸡与白来航鸡F2资源群体,包括3个世代总计5405只... 为调查蛋鸡资源群体早期体质量选育潜力,比较了限制最大似然法、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和积分嵌套拉普拉斯逼近方法的效率和结果准确性,应用动物模型估计遗传参数。试验鸡来自东乡绿壳蛋鸡与白来航鸡F2资源群体,包括3个世代总计5405只鸡,采用限制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剖分5周龄蛋鸡体质量表型方差。结果表明:蛋鸡F2资源群体5周龄体质量遗传力为0.49~0.59,具体因算法而定;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计算用时较长、准确性稍差;积分嵌套拉普拉斯逼近方法能够准确给出方差组分的标准误,而不是近似的或依据正态分布推测的;限制最大似然法计算用时短,结果准确,目前为最佳选择。由于蛋鸡资源群体5周龄蛋鸡体质量选育潜力大,将来可以通过个体选育获取遗传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法 动物模型 蛋鸡 限制最大似然法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技术在家禽养殖业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邢伟杰 潘亚东 +5 位作者 金波 李尚民 范建华 蒋一秀 赵华轩 窦新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7期15-17,20,共4页
物联网技术作为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的代表,近年来发展速度迅猛,在农业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综述了我国畜禽编码标准与标识的发展现状,以及物联网技术在家禽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我国家禽养... 物联网技术作为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的代表,近年来发展速度迅猛,在农业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综述了我国畜禽编码标准与标识的发展现状,以及物联网技术在家禽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我国家禽养殖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家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DH7A1和EDNRB2基因分型及其与乌骨鸡皮肤乌色度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屠云洁 栾德琴 +8 位作者 章明 巨晓军 刘一帆 单艳菊 姬改革 邹剑敏 束婧婷 赵伟东 郑国庆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23-2932,共10页
【目的】为进一步验证醛脱氢酶7家族成员A1(ALDH7A1)和内皮素受体B2(EDNRB2)在乌骨鸡黑色素沉积中的作用,本研究对ALDH7A1和EDNRB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其多态位点与皮肤乌色度的关联性,找出对皮肤乌色度有显... 【目的】为进一步验证醛脱氢酶7家族成员A1(ALDH7A1)和内皮素受体B2(EDNRB2)在乌骨鸡黑色素沉积中的作用,本研究对ALDH7A1和EDNRB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其多态位点与皮肤乌色度的关联性,找出对皮肤乌色度有显著效应的SNP标记,为培育乌色度高的屠宰型乌骨鸡肉鸡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基于飞行时间质谱对丝羽乌骨鸡192个个体的ALDH7A1和EDNRB2基因SNPs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HaploView 4.1软件分析这些SNPs位点的连锁不平衡(LD)程度,并分析不同基因型和单倍型与皮肤亮度(L^(*))值的相关性。【结果】ALDH7A1基因的2个SNPs位点(rs317018616 C>A和rs15992676 T>C,分别为SNP1和SNP2)和EDNRB2基因2个SNPs位点(rs739725493 G>A和rs316614064 C>T,分别为SNP3和SNP4)质谱检出率为100%,ALDH7A1基因2个SNPs位点只有2种纯合子基因型,EDNRB2基因2个SNPs位点都有3种基因型。卡方检验表明,ALDH7A1基因2个SNPs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EDNRB2基因2个SNPs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SNP1位点遗传多样性较低(PIC<0.25),其他3个SNPs位点为中度多态(0.25<PIC<0.05);SNP2位点TT基因型乌骨鸡大腿部皮肤L^(*)值显著低于CC基因型(P<0.05),SNP4位点CC和CT基因型乌骨鸡大腿部皮肤L^(*)值显著低于TT基因型(P<0.05),SNP1和SNP3位点不同基因型间乌骨鸡大腿部皮肤L^(*)值无显著差异(P>0.05)。连锁不平衡分析表明,ALDH7A1基因SNP1和SNP2位点处于强连锁不平衡状态,SNP1-SNP2连锁后产生3种单倍型,其中AATT和CCTT单倍型乌骨鸡大腿部皮肤L^(*)值显著低于CCCC(P<0.05),但3种单倍型个体间背部皮肤和胸部皮肤L^(*)值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ALDH7A1和EDNRB2基因与丝羽乌骨鸡大腿部皮肤乌色度密切相关,ALDH7A1基因的AATT、CCTT单倍型和EDNRB2基因的TT基因型可作为研究丝羽乌骨鸡大腿部皮肤乌色度的候选分子标记,本研究为下一步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加快培育乌色度高的丝羽乌骨鸡新品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骨鸡 ALDH7A1基因 EDNRB2基因 乌色度 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鸡成肌细胞肌纤维类型转化作用的机制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兵红 刘一帆 +6 位作者 薛夫光 单艳菊 屠云洁 姬改革 巨晓军 束婧婷 吴红翔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97-2408,共12页
旨在利用氯化钴(CoCl_(2))模拟肌细胞缺氧,并结合转录组测序分析缺氧对肌纤维类型及相关基因的影响。本试验以鸡原代成肌细胞为研究对象,使用不同浓度氯化钴(0、50、100、200和400μmol·L^(-1))处理细胞,每组设3个重复孔。通过检... 旨在利用氯化钴(CoCl_(2))模拟肌细胞缺氧,并结合转录组测序分析缺氧对肌纤维类型及相关基因的影响。本试验以鸡原代成肌细胞为研究对象,使用不同浓度氯化钴(0、50、100、200和400μmol·L^(-1))处理细胞,每组设3个重复孔。通过检测缺氧标志基因表达和观察细胞形态筛选氯化钴浓度,确定最适宜浓度用于建模。随后,将收集的细胞通过Illumina测序检测缺氧组和对照组鸡成肌细胞的转录表达谱,并分析差异基因和富集到的信号通路。结果表明,200μmol·L^(-1)氯化钴最适合构建鸡胚成肌细胞缺氧模型,通过转录组测序发现,在24和48 h时,缺氧组和对照组分别筛选出1 474个和2 02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959个差异基因在两个时间点共有。GO和KEGG分析发现,在缺氧环境下,鸡成肌细胞的信号受体活性调节、质膜组成成分、神经活性配体受体作用、PI3K-AKT、肌肉收缩等信号通路关键因子发生明显表达变化。测序和qRT-PCR结果一致显示,缺氧处理后慢肌纤维特异性基因如MYH7B、CSRP2显著上调,而快肌纤维特异性基因如MYH1F、MYH1D、TNNI2、SOX6显著下调,表明缺氧能够诱导鸡成肌细胞快肌纤维向慢肌纤维转换。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缺氧对鸡成肌细胞肌纤维类型转换的机制,并提供相关基因表达数据库,为未来家禽肉质和哺乳动物缺氧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鸡成肌细胞 肌纤维类型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和乌鸡蛋营养价值和小分子代谢物成分的综合分析
13
作者 巨晓军 章明 +7 位作者 姬改革 单艳菊 屠云洁 刘一帆 邹剑敏 赵伟东 郑国庆 束婧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39-147,共9页
为了探究泰和乌鸡蛋的营养价值和小分子代谢物成分,通过与同批生产的麻黄鸡蛋进行比较,首先对泰和乌鸡蛋的外观、蛋品质和水解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然后运用全局精准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泰和乌鸡蛋蛋白和蛋黄的代谢物分别进行综合表征,... 为了探究泰和乌鸡蛋的营养价值和小分子代谢物成分,通过与同批生产的麻黄鸡蛋进行比较,首先对泰和乌鸡蛋的外观、蛋品质和水解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然后运用全局精准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泰和乌鸡蛋蛋白和蛋黄的代谢物分别进行综合表征,筛选泰和乌鸡蛋的标志性代谢物。结果显示,泰和乌鸡蛋外型小于麻黄鸡蛋,小头尖,大部分蛋壳表面有黑斑沉积。泰和乌鸡蛋质量、蛋黄色泽、蛋黄质量、蛋黄比率显著低于麻黄鸡蛋(P<0.05),蛋形指数、哈氏单位显著高于麻黄鸡蛋(P<0.05)。泰和鸡蛋中含有17种水解氨基酸,与麻黄鸡蛋中水解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小,仅组氨酸含量显著高于麻黄鸡蛋(P<0.05)。代谢组学比较研究发现,泰和乌鸡蛋蛋白中共有51个差异代谢物(P<0.05,变量投影重要性>1),其中有32个代谢物相对含量高于麻黄鸡蛋,19个代谢物相对含量低于麻黄鸡蛋,这些差异物质主要富集在氨基酸代谢途径,其中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途径的富集程度最显著且影响因子最大;蛋白中含量差异较大、影响较大的代谢物有硬脂酰胺、花生四烯酸、L-赖氨酸、L-天冬氨酸等,它们可作为鉴别泰和乌鸡蛋潜在的标志性代谢物。泰和乌鸡蛋黄中差异代谢物相对较少,仅有33个且在代谢物分类中比较分散,蛋黄中含量差异较大、影响较大的代谢物有3-氨基-4-甲基戊酸、亚氨基精氨酸、D-葡萄糖,可作为鉴别泰和乌鸡蛋潜在的标志性代谢物。本研究结果可为泰和乌鸡蛋的推广和食品开发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和乌鸡蛋 蛋品质 水解氨基酸 全局精准非靶向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达谱芯片筛选鸡不同部位皮肤组织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7
14
作者 姬改革 束婧婷 +5 位作者 单艳菊 章明 屠云洁 刘一帆 巨晓军 邹剑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5,共10页
旨在筛选鸡不同部位(背部和腿部)皮肤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探讨二者皮肤毛囊出现表型差异的分子机制。以处于上市日龄的(63日龄)商品代肉鸡为素材,利用Agilent鸡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对皮肤厚度、毛囊密度和直径出现显著差异的背部和腿... 旨在筛选鸡不同部位(背部和腿部)皮肤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探讨二者皮肤毛囊出现表型差异的分子机制。以处于上市日龄的(63日龄)商品代肉鸡为素材,利用Agilent鸡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对皮肤厚度、毛囊密度和直径出现显著差异的背部和腿部皮肤组织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对与皮肤毛囊发生发育相关的候选基因及信号通路进行系统筛查,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芯片分析共筛选到差异表达基因676个(|FC|≥2,P<0.05),以腿部皮肤为参照,背部皮肤组织中上调基因223个,下调基因453个。荧光定量PCR验证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趋势与芯片结果基本一致。GO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细胞增殖和凋亡调控、Wnt信号通路、神经元分化、细胞间黏附调节、细胞命运的确定等生物学过程。KEGG信号通路分析发现,除了部分已知的与皮肤毛囊生长发育相关的信号通路(Wnt和Hedgehog信号通路),ECM受体相互作用、黏着、细胞黏附分子、黏合连接等信号通路也被富集。蛋白互作网络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调控网络,可能通过影响皮肤毛囊的生长发育和周期变化来影响皮肤毛囊的性状,推测ECM受体相互作用、黏着、运输等调控通路及DKK1、WNT3A、SHH、FGF1、IGF1等基因可能是参与鸡不同部位皮肤毛囊性状出现差异的重要调控通路和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部位 皮肤 毛囊 表达谱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邮鸭生长发育与曲线拟合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朱文奇 李慧芳 +4 位作者 章玲玲 宋卫涛 王强 徐文娟 王金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8-240,共3页
为了研究高邮鸭的早期生长发育规律,本试验运用Gompertz、Logistic和Von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高邮鸭1~10周龄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曲线拟合。结果表明,高邮鸭早期生长迅速,3周龄时体重增加最大;3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高邮... 为了研究高邮鸭的早期生长发育规律,本试验运用Gompertz、Logistic和Von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高邮鸭1~10周龄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曲线拟合。结果表明,高邮鸭早期生长迅速,3周龄时体重增加最大;3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高邮鸭早期生长,其中Gompertz曲线模型的拟合度为0.99902,拟合估计值与实际观测值最接近,拟合效果最佳,更适合早期生长发育较快的高邮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鸭 生长曲线 体重 模型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鸭胚胎期骨骼肌成肌细胞GHR和IGF-1 mRNA表达差异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姬改革 陶志云 +5 位作者 朱春红 束婧婷 刘宏祥 徐文娟 胡艳 李慧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6-411,共6页
为探讨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GH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在不同品种鸭胚胎期骨骼肌成肌细胞中的表达差异。选择生长速度不同的金定鸭和高邮鸭为试验动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为探讨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GH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在不同品种鸭胚胎期骨骼肌成肌细胞中的表达差异。选择生长速度不同的金定鸭和高邮鸭为试验动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鸭13,15,17,19,21和23胚龄时胸肌和腿肌成肌细胞GHR,IGF-1mRNA的表达情况,并进行了品种间比较。结果发现:13胚龄时,高邮鸭胸肌和腿肌成肌细胞IGF-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金定鸭(P<0.05);17胚龄是两个品种鸭GHR和IGF-1共同的表达高峰期;17胚龄之后,鸭胸肌和腿肌成肌细胞GHR和IGF-1表达均显著降低。在19,21胚龄时,高邮鸭胸肌成肌细胞2个基因的表达均显著高于金定鸭(P<0.05),而腿肌成肌细胞GHR和IGF-1表达在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鸭胚胸肌和腿肌成肌细胞GHR和IGF-1表达呈现极显著的正线性相关(P<0.01)。提示:GHR和IGF-1的表达谱及各自在品种间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鸭胚骨骼肌成肌细胞GHR和IGF-1 mRNA表达有组织特异性,二者之间可能存在正调控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成肌细胞 GHR IGF-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条纹鸡肉和木质化鸡胸肉的发生特征及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一帆 巨晓军 +5 位作者 章明 屠云洁 姬改革 单艳菊 邹剑敏 束婧婷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01-908,共8页
鸡肉品质是决定肉鸡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白条纹鸡肉(white striping, WS)和木质化鸡胸肉(woody/wooden breast, WB)两种新型肌肉缺陷问题因其出现概率高、影响范围大,正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WS是指肌肉表面出现平行于肌纤... 鸡肉品质是决定肉鸡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白条纹鸡肉(white striping, WS)和木质化鸡胸肉(woody/wooden breast, WB)两种新型肌肉缺陷问题因其出现概率高、影响范围大,正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WS是指肌肉表面出现平行于肌纤维的白色脂肪沉积条纹,WB主要表现为胸肉明显硬化。这两种肌肉缺陷问题表现出类似的组织学特征,并且常常共同出现。WS和WB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屠宰鸡肉及分割产品的外观、营养品质以及加工特性,给肉鸡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WS和WB的特征、性质及发生机理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大多数研究为国外团队报道,国内相关报道较少。本文针对WS和WB的病理学特征、品质特性以发生机理等方面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品质 肌肉缺陷 白条纹鸡肉 木质化鸡胸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GnIH和GnRH基因克隆及其在不同繁殖阶段下丘脑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蕊 常玲玲 +3 位作者 穆春宇 付胜勇 汤青萍 卜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478-2485,共8页
为研究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onadotropin-inhibitory hormone,GnIH)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基因在鸽繁殖不同阶段下丘脑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GnIH和GnRH基因与鸽繁殖调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鸽cDN... 为研究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onadotropin-inhibitory hormone,GnIH)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基因在鸽繁殖不同阶段下丘脑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GnIH和GnRH基因与鸽繁殖调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鸽cDNA为模板扩增GnIH和GnRH基因CDS区序列并进行克隆测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产蛋前、产蛋后及哺乳期鸽下丘脑组织中GnIH和GnRH基因mRNA表达水平。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鸽GnIH基因CDS区全长522bp,已提交GenBank,登录号:MG589638,编码173个氨基酸,与已知其他鸟类GnIH同源性达85%以上;鸽GnRH基因CDS区全长276bp,已提交GenBank,登录号:MG589639,编码91个氨基酸,与已知其他鸟类GnRH同源性达80%以上。鸽GnIH前体包含1个GnIH和2个GnIH相关肽(GnIHRP-1、GnIH-RP-2),具有典型的"LPXRF"基序;GnRH前体包含1个信号肽、1个GnRH和1个GnRH相关肽(GAP)。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产蛋前鸽下丘脑中GnIH基因表达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产蛋后和哺育期(P<0.01);产蛋后鸽下丘脑中GnRH基因表达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产蛋前和哺育期(P<0.01);产蛋前鸽下丘脑中GnIH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GnRH基因(P<0.01),而产蛋后和哺育期鸽下丘脑中GnRH基因表达量极显著或显著高于GnIH基因(P<0.01;P<0.05)。结果表明,GnIH和GnRH基因的表达与母鸽不同繁殖阶段的转变有关,为进一步研究鸽繁殖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IH基因 GnRH基因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鹅与皖西白鹅胸肌IGF-I和MSTN的表达及其与屠宰性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汤青萍 宋迟 +3 位作者 胡艳 章双杰 赵东伟 邹剑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4-210,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IGF-I、MSTN对鹅骨骼肌生长的影响。以太湖鹅和皖西白鹅为研究素材,采用多重荧光竞争性PCR和酶联免疫方法,测定鹅70日龄胸肌中IGF-I、MSTN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并与屠宰性能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证实,70日龄时太湖鹅体重... 本研究旨在探讨IGF-I、MSTN对鹅骨骼肌生长的影响。以太湖鹅和皖西白鹅为研究素材,采用多重荧光竞争性PCR和酶联免疫方法,测定鹅70日龄胸肌中IGF-I、MSTN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并与屠宰性能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证实,70日龄时太湖鹅体重、胸肌重极显著小于皖西白鹅,但是胸肌率没有差异,并且品种间在体重和胸肌重上存在性别差异;胸肌IGF-I和MSTN的mRNA、蛋白表达均无品种差异,并且在品种间也不存在性别差异;同一品种的公母鹅相比较,太湖鹅公鹅胸肌IGF-I mRNA表达显著高于母鹅;除了胸肌IGF-I的含量与MSTN的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胸肌IGF-I、MSTN的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相互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鹅胸肌IGF-I mRNA表达量和胸肌率、胸肌重、体重呈显著负相关,皖西白鹅胸肌中MSTN的表达与体重呈强的负相关。结果提示,70日龄时鹅胸肌生长正负调节基因IGF-I与MSTN的表达无品种特异性,二者表达水平处于一个动态平衡之中,特别参与了70日龄皖西白鹅的生长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 IGF-I MSTN 屠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筛选鹅产蛋期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5
20
作者 郭军 章双杰 +3 位作者 邹剑敏 陆火林 苏建东 汤青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710-4713,共4页
[目的]鉴定筛选鹅产蛋与就巢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鹅产蛋与就巢鹅卵巢组织双向cDNA文库,获得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从双向文库随机挑选单菌落进行PCR验证,结果表明文库质量良好。选取654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分析... [目的]鉴定筛选鹅产蛋与就巢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鹅产蛋与就巢鹅卵巢组织双向cDNA文库,获得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从双向文库随机挑选单菌落进行PCR验证,结果表明文库质量良好。选取654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分析,获得641条表达序列标签(ESTs)。对ESTs进行去除载体序列、质量检测、聚类及拼接,经Blast比对,有166条ESTs找到与之匹配的同源序列,其中92个是功能基因。[结论]比较就巢与产蛋SSH文库,发现产蛋特异性基因文库中参与物质能量代谢、细胞防御的基因较多,而在就巢SSH库中参与细胞凋亡、信号转导及细胞结构的基因出现频率较高。该结果对进一步研究鹅卵泡发育及繁殖力分子标记筛选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性能 卵巢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 表达序列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